APP下载

浅论歌曲《喀什葛尔女郎》的艺术魅力

2019-08-06王素菊韩文达

火花 2019年7期
关键词:喀什女郎声乐

王素菊 韩文达

歌曲《喀什葛尔女郎》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美的抒情歌曲,其艺术感染力浓厚深邃,意境深厚,被声乐专业学者广泛应用,在声乐教学中是一首使用率很高的作品。作品所渲染的不仅仅是具有新疆独特幽美的曲风,更是一种沁人心脾的意境美,这种画面感对于听众来说是无比的视听享受,这是它艺术魅力的直观体现,对于这首深受声乐学者喜爱以及对观众感染力极强的作品的艺术魅力,本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歌曲《喀什葛尔女郎》现阶段在国内声乐的关注度

作品是一首经典的男高音作品,表达了一种男性对美女的瞬间美感,正因为这首作品传达的传奇浪漫感,得到了许多男高音歌唱家的青睐,成为各种大大小小的比赛或者音乐会传唱的经典歌曲。《喀什葛尔女郎》是由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首唱,并在2005年制成专辑发行,在此之后,这首作品的翻唱率极高,并且各有千秋。歌唱家戴玉强的声音比较戏剧化,但是在演唱这首作品时,为了突出民族风格,没有完全美声化,具有较为强烈的男性魅力色彩。区别于戴老师版本,我还听了著名歌唱家刘和刚、王宏伟老师的版本,这两位老师作为柔美的抒情男高音,他们所演唱的版本效果可能会更好,唱出了爱情的那种委婉、浪漫、羞涩的情绪,很符合作者原有的艺术创作动机。

近几年来,歌曲以鲜明的民族特色曲调,再加上无比细腻的情感变化,《喀什葛尔女郎》成为男高音参加比赛、音乐会等都会考虑的曲目。在晁浩建教授的男高音声乐教学中作为示范曲目,让很多男高音受益匪浅,音域也有所拓展,不过更重要的是在声音质量好的前提下,情感处理也极为关键。

二、词曲作家的创作美学思想

作品的词作家郑南,河北衡水人,著名诗人,词作家,国家一级作家。著有诗集《留不住的风》等,歌词《山歌唱出好兆头》《大地飞歌》《喀什葛尔女郎》等,其作品被介绍到国外,多种文本、多种音乐会演唱。曲作家田歌,历任新疆军区文工团创作员、乐队队长、歌舞团副团长,中国音乐协会理事。代表作品有歌曲《草原之夜》《边疆处处赛江南》等,他的作品经久不衰,从创作起传唱至今依然受大众喜爱。其中《草原之夜》在198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题材,并称它为“东方小夜曲”。词、曲作家的创作时代缩影以及美学思想体现在,作曲家田歌有着深厚的西部情怀,他曾参与拍摄一部反映新疆生产兵团屯垦戌边生活的大型艺术纪录片《绿色的原野》,为其作曲《草原之夜》,并因此经历而满怀西部情怀。在这种西部情怀的感召和促动下,田歌先生用自己的辛勤多次去新疆采风,在漫步喀什街道时,突然被一个头戴面纱的姑娘所吸引,在这种纯天然的美感的催动下,一股强烈的爱情灵感涌现出来,同时夹杂着浓浓的民族情怀,在这种震撼下,田歌先生创作了这首爱情颂歌《喀什葛尔女郎》,这首歌曲的创作动机及灵感就源于作者当时一瞬间的审美激动,因此,这首作品之所以有着浓厚的艺术魅力,是曲作者真实情感的艺术想象和发现的结果。

三、歌曲《喀什葛尔女郎》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格特征

1.1 作品的曲式结构中蕴含着浓郁的民族曲式风格

演唱一首作品,不仅仅是学会旋律、记住歌词,也应该提前做好各种准备工作,了解作品的整体结构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曲式结构上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发现其中的艺术魅力。

歌曲采用的是二段体曲式A、B结构,前有前奏,后有尾声,鲜明突出主题,使得歌曲更加完整。在A乐段中,旋律起伏不大,音区也在中低音区,由4个对称乐句组成,所以旋律得到平稳的表达,但是从情感表达及内心感觉出发,似乎也不是真的平稳,就像平稳飞行的风筝,看似静,其实风筝所承受的气流才是平衡的关键。所以尽管起伏不大,听众也会不自觉被歌者的情绪所触动,婉转、抒情、浪漫、羞涩,不禁会产生各种联想。

B段跟A段对比鲜明,音域跨度大,给听众的直接感觉是极为震撼的,似乎在A段的情绪阐述后,在B段得到了强烈抒发,唱出了人们对爱情美感的追求。在两个乐句的强烈表达后,乐曲又一次平稳抒发,表达一种收放有度的情绪体验,这对歌者的歌唱要求是极为严格的。经过这种对比,让全曲的情感表达变化更为丰富,这可能就是爱情带给人们的直观感受吧!在这种行云流水的情感体验的最后,音乐又渐渐趋于平缓,再渐渐进入尾声,使得全曲的主题更加突出,民族风格得到体现,给听众极致感受。

在这种结构的基础上,旋律线的走向使得作品的民族风情得以完美诠释,尤其是在乐句末尾加入小二度的变化音,展现出来一种来自新疆异域风情的神秘感,从而呼应主题,带给听众不一般的视听享受,并展开对“女郎”的无限遐想。

作者在创作时给演唱者留有一定的发挥空间,所以演唱者可适当、合理地对作品增加一些风格性装饰音。

1.2 歌曲有着特有的民族体裁特征

爱情歌是典型的新疆民歌题材,在新疆民歌中占有很大比重,青年男女间炙热的恋情往往通过富有维吾尔民族心理特征和地域特色的比兴手法加以表达,因此具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喀什葛尔女郎》是典型的爱情题材歌曲,歌曲中大量使用的虚词“啊”“哎”“唻”是典型的新疆语气强调,在演唱时通过使用甩腔来体现维吾尔族语言的独特性,这些虚词在绝大多数新疆风格作品中都得到体现,正因为这些虚词的出现,才会使音乐作品更加生活化,要了解,当地人的生活与音乐舞蹈紧密结合,所以才会产生这种典型的民族语言,看似表面无意义,却是这种独特的民族音乐抒发感情的关键。

在作品的创作上,曲作家有一个很突出的体现,就是切分节奏以及弱起节奏、附点等的创作特点。《喀什葛尔女郎》体现的是浓郁的维吾尔风格创作歌曲,不仅大量使用切分节奏和弱起节奏,同时在这些节奏中加入附点音,所以歌曲在平稳进行的同时,音乐的律动感和流动性也得到加强。这些丰富多彩的节奏虽然加强了音乐律动感,同时也加强了演唱难度,这种大篇幅的重复节奏,更加凸显了作品的新疆民族风味,这也是作品最突出的艺术魅力。

通过了解这些民族特征,再结合自己的演唱,我发现在演唱中,如果要有很好的情感抒发,对全曲民族风格的把握必不可少,所以必然要了解一些新疆民族风格的演唱语言、演唱技巧等,做到这些,会让演唱者的演唱加分不少。

四、演唱者艺术表现紧抓浓厚的民族风味

1、从歌词的意象化、形象化的情感表达体现作品的艺术魅力

1.1 歌词的意象化

在我看来,《喀什葛尔女郎》的歌词更像是一首诗歌娓娓道来,仅仅读一遍,也会感受到来自爱情的无限魅力。词作家将恋爱的过程展开三个阶段来写,情绪层层递进,充满了对爱情美好的歌颂。单看歌词,也会使人们陶醉其中,感受到深切又浓郁的情谊,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诗情画意。词作家呈现的整篇诗歌,如此的典雅通俗,就俨然自己心仪的女神向自己走过来,如此的生动形象,将自己的爱慕之情婉转抒发出来。如歌词中的细节描述“金发飞扬”“耳环闪亮”“眉毛弯弯”“眼波泱泱”“手指长长”等诗句,仿佛一个惊艳的喀什美女已经出现在面前,按耐不住的爱意涌上心头。看似平静的歌词,却是一个美好的动态画面,仿佛自酌一杯美酒,无比陶醉其中,这正应了后面的那句“醉倒在爱的海洋”,为全曲的情感爆发做了铺垫,“恋爱”从初见开始!

相信大多数情侣的初见都是同本篇一样浪漫、羞涩,正如第一乐段歌词中“悄悄凝望”“轻轻跳荡”。尽管“不知你来自哪条河上”“不敢问你要去什么地方”,却仍然不顾一切的心动。为什么初见会这么小心翼翼?这大概就是爱情吧。可见词人所表达的对女郎的无比爱慕以及对爱情的无比渴望。

在与女神的邂逅后,第二乐段展开了心灵深处的思念,运用象征的手法,将女神比喻为“百灵”“雪莲”,这些都不够,唯有女神活脱脱的出现,才能驱逐郁苦,正如歌词“哪天歌唱”“哪天开放”。想象若时间能够静止在初见,多停留一刻也会觉得满足,才会写到“假如时光能够凝固一刻,我愿你是一尊玉石雕像”,这些内心的情感变化,不得不给人们一种酸酸甜甜的爱情体验。

第三乐段的情绪得到更进一步升华,可以为爱情做到自己所能表达的极致,如“我的琴弦为你弹出清香”“我的瓜园为你生长梦想”,正说明了爱是无私的这一道理。如此情真意切的爱,真是感人肺腑,真挚无暇。在第三乐段的展示后,歌曲进入B乐段,全曲进入高潮,运用新疆独特音乐语言虚词“啊”“呀”“唻”来代替自己不能用话语所表达的爱。紧接着高潮后是三声重复的“女郎”,此时爱早已是深入骨髓了,更加表达了人们对爱情的憧憬,甚至有一点无奈,而这种无奈正是在极为热烈及浓郁的情绪下产生出来的,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三段歌词紧密联系,将爱情所表达的内容巧妙地连接在一起,具有深刻寓意,同时也将歌曲本身的感染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抒发,再加上独特的新疆民族风情以及民族语言,将本曲的感情得到极大的发泄,让歌者能够简单明确地体会到歌词意境,几乎完美地歌颂了“美好爱情”这一人类永恒主题!

1.2、形象化的情感表达

任何艺术创作都遵循正确的道路和方法,在演唱一首歌曲之前,除了熟悉音乐语言、艺术风格等外,还应该切身体验作品内在的、深刻的含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以情带声”。除了创作者创作的音乐力量,更多的来源于作品给我们带来的直接感受。回归到《喀什葛尔女郎》这首歌曲中,带给我的除了浓郁而又神秘的维吾尔民族风情外,更让我陶醉的是来自人性中最为浪漫纯真的爱情魅力,歌者会被这种深入人心、色彩斑斓的音乐氛围所带动,不自觉的就会在肢体语言上进行情感表达,从而使内心深处的情感状态更加形象化。

人的情感表达主要有三种方式:面部表情变化、语言声调和身体姿态。

情感表达要符合歌曲的意境。在《喀什葛尔女郎》这首作品里,情绪大致是初见时的羞涩、邂逅后的思念、自我对爱情的强烈渴望。在了解歌曲情绪后,我观看了歌唱家们的舞台表演,结合自己对这首作品的认识,对这首歌曲形象化的表达有以下见解。

先谈谈面部表情的变化。在初见时,目光要做到委婉、含蓄来表达羞涩的心理状态,除此之外,我觉得温柔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眼神的渲染下,眉毛应该配合做到低眉顺眼与喜上眉梢的来回转换,面部肌肉要松弛有度,嘴巴一直保持抬笑肌的状态,将这些表现结合为一体,共同表现羞涩、有难言之隐的表情;在与女神的邂逅后,整日都是幻想女神能来到身边,这时候的眼神可稍作流离,但必须充满向往,眉毛在皱眉头与舒展眉头之间来回交替,从而表达一种矛盾、复杂的心理状态;最后是内心对爱情的无限渴望,在这种心理状态下,我觉得应该在第二种情绪中加入痛苦情绪,面部肌肉稍作紧张,眼神肯定,极具感染力的表现对爱情的追求,让情绪上升到极致。

第二种就是语言声调,如声音的强度、速度、声调、旋律等,用这些来丰富、完整人的情感状态,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将这些运用到作品的歌唱中,在演唱前面平稳部分时,要注重深情诉说,通过深情诉说来刻画女郎的外貌、来倾诉自己的思念、来表达深切的爱意,到中间“哎……”的部分,要用到新疆独特的语气语调,还要结合独特的维吾尔语言甩腔进行演唱,必要时还要加入典型的新疆风格装饰音,渲染出浓郁的新疆民族风格特色,同时还要注重气息的运用和情感变化的对比,最后在保证情绪以及声音状态的条件下一口气唱够12拍,将全曲情绪带入到顶点。

演唱时的身体姿态的展现也是歌唱艺术表现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人的情感状态、性格特征等有时可以通过身体姿态来自发地表达出来。在演唱《喀什葛尔女郎》时,在初见时当表现为紧张与惊喜的并存,可以适当羞涩地低低头,身体不宜多动;在表现思念时,上半身重心可适当前倾,表达一种急切的向往;最后在表达强烈的渴望时,身体可稍作摆动,尤其是在演唱重复的三句“女郎”时,配合点头、伸手可能感染力会更强。

2、浓郁的艺术魅力体现着较强的歌唱技术

2.1、以声代情

“以情带声”艺术表现,是我国传统声乐技术最重要的一个理论,这是体现歌唱艺术性的很重要的技术表现方式方法。从演唱者的角度出发,在尊重原创、正确诠释原创的基础上,应该有自己实践后的心得体会与创新思维,也就是所谓的“二度创作”。在以往我们听到的版本里,更多的是追求一种民族唱法该有的美感,基本上都是圆润、饱满、明亮的视听效果,这当然非常好。在我最初接触到这首作品时,也跟原创一样,但是总觉得会失去一种强弱对比处理后的感情效果,突然在一次上课时,王老师指导我将这种“微声”唱法用到作品中,用弱声哼唱了这首作品,所带来的视听效果相比以前的唱法感情表达更为丰富,经过王老师的指导,才发觉用这种“微声唱法”演绎本曲,会使感情得到更加丰富细腻的抒发,同时也会避开一些“喊叫式”的错误发声,对解决高音问题具有很大的帮助。

微声唱法强调自然舒服的演唱状态,舌根、下巴在放松状态下,嘴巴自然张开,在流动气息的支撑下,将声音挂在高位置自然发声,从低音到高音都要保持这种状态,将假声用最弱的音效唱出来,逐渐加强力度,最后达到真假混和的混声音响效果。

将这种理论用到声乐表达中会流露出一种由内而外的感情抒发,演唱者会不自觉地情绪调动,强弱变化更加细腻,这种状态下的演唱所渲染的音乐氛围更为强烈,声音会跟情绪最大融合且极具传递性,使这种感情抒发触动到每个人的心灵深处,达到“以声代情”的效果。

2.2、对立统一的歌唱方法

在哲学中说,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在矛盾的运动中发展前进的,在声乐演唱学习中,同样要用到这种矛盾机制。声乐与其它器乐不同,包括气息、发声、咬字、共鸣等,都是身体肌肉互相配合、对立统一的结果,这种矛盾关系正是我们演唱时所必须了解的科学方法,作为一个合格的歌者或者声乐教育工作者,应该准确掌握这种声乐发展规律,才能唱出动听的声音,才能更好地表达音乐带给听众的魅力。通过了解这种矛盾统一的歌唱机制,对演唱歌曲《喀什葛尔女郎》就会有极大的帮助。本人在实际操作演唱该作品时,发现这种矛盾统一的辩证思维对作品的处理具有很大作用。

2.2.1、气息应用的对立与统一关系

呼吸是发声的动力。在学习声乐演唱时,常常会听到“气沉于底,声贯于顶”的歌唱呼吸发声方法。这种呼吸首先要确保歌唱姿势的的准确性,歌唱姿势直接影响着整首歌曲的完整性和表现力,因为歌唱姿势的准确与否影响着呼吸所用器官的协调配合度,上文对此也作了具体说明。就《喀什葛尔女郎》来看,其整篇的乐句都偏长,这就要求歌者的气息要做到深沉、悠长、稳健,所以歌者必须了解呼气与吸气调控时的矛盾及解决办法。在歌唱时,换气时要做到快速吸气,演唱时慢慢呼气,吸气时小腹收、横膈膜下降、两肋拉开,这些动作的完成要做到几乎没有时间差,然后在演唱时这些动作要配合呼气,这种矛盾动作才会保证呼气缓慢又稳健,才会更完整地演唱好每一句。歌曲中有一处乐句(如谱例1)“哎……女郎”需要长达十几到二十秒的保持演唱,这就更需要掌握这种对立统一、互为矛盾的呼吸方法。

谱例一

2.2.2、歌唱要注重共鸣的准确运用

歌唱的共鸣强调声音的竖立,是结合头腔、口腔、胸腔的一种共鸣,歌唱时要尽力调动一切共鸣腔来增加声音的美感,让声音传得更远。很多学习声乐的人会走一种极端,他们会认为声音大就是最好的共鸣,反而导致发声系统受损。要想声音产生共鸣,反而要做到肌肉的放松,在松弛的状态下打开各个腔体,把声音放到气息上,顺着气息舒展各个腔体,将声音“挂”起来,从而用最小的力气唱出最有力度、最具美感的声音。

《喀什葛尔女郎》是一首男高音作品,在演唱时更加强调头腔共鸣,就仿佛头顶有一个特别亮的“小灯泡”,要想让“小灯泡”做到光芒四射,平时的哼鸣、哼唱联系必不可少。在哼鸣练习时,运用鼻音m、n哼唱音阶,注意鼻腔的振动,然后口型可以随意变化,如果声音不变,则哼鸣发声正确;否则,则发声不正确。《喀什葛尔女郎》的旋律具有委婉、飘逸、热情等多种特点,在演唱时,必须让呼吸、发声、共鸣协调配合,达到一种科学的动态平衡,让声音做到能强能弱、音色圆润持久,在表达不同情感时有不同的配合方式。运用到作品中就会得到具体体现,在B乐段歌曲进入高潮时所需要的情感表现极为强烈,这就要求歌唱者的声音要达到一定的共鸣来达到这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最后重复的三句“女郎”又要运用另一种配合,发声共鸣不能太大,多一点感叹,多一点气息推动,在这种平衡状态下将歌曲中对爱情的急切期盼表现得淋漓尽致。

2.2.3、歌唱的关闭理念

作品的艺术魅力还主要体现在歌唱的关闭问题,这是一个如何不会使得人体乐器在发声时破裂的重要问题,它直接关系到闭气发声的科学应用关系。《喀什葛尔女郎》是一首适合抒情男高音演唱的艺术歌曲,在男高音学习演唱过程中,大部分都会遇到一个“坎”,在从中音区向高音区过渡时,声音突然变细或者发闷,甚至会发不出声,这就得通过练习“关闭”来解决高音区过渡问题。这就有一种矛盾关系,“关闭唱法”是为了让声音传得更远,但是在演唱时位置却一直靠后,就是所谓的贴着咽壁吸着唱,各个腔体要松弛,真假声按一定比例混合,在气息的支撑下,让声音再向前、向远发出,刚开始音质可能比较轻柔,练习一段时间后,就会变得洪亮有质地,在提升声音美感的同时,歌唱音域也会有所拓展,整个歌唱系统会更加统一。

《喀什葛尔女郎》全曲基本都在中高音区,所以中高音区的转换都会用到上述的“关闭”唱法。作品在副歌部分“哎……女郎……喀什葛尔女郎”的高音达到小字二组的a,因此在演唱这句高音时,不能因为音高而盲目追求唱大唱响唱亮,要在气息的平稳支撑下,将通道整体立起来,声音使劲贴着后咽壁,以抛物线的形式将声音甩出来,具有明显的咽音色彩,从而使各个音区的声音得到统一,让歌声更加优美动听。所以,在演唱像《喀什葛尔女郎》这类高难度的男高音声乐作品时,了解并掌握这种关闭技巧是极为重要的。

3、艺术魅力须有美好的艺术形象

刻画一个作品的艺术形象不在于刻画物质现实本身,而在于刻画人们对于物质现实的精神的心理反应。这就要求歌唱者本身的潜意识里要具有强烈的画面感,能将作品的情感渗入到心灵深处。《喀什葛尔女郎》是一首抒情男高音作品,所以在演唱歌曲时,歌者就要树立一种极度渴望爱情的男主人公的主人翁形象,确定歌唱的声音把握与表现,根据歌曲不同层次的情感变化作出不同的音乐表现“造型”。随着对歌曲内容理解的深化,歌者的情感表现也要越发丰富和充满想象,将这种感受由浅及深,做到以情带声。

在演唱A乐段的时候,要有一种被喀什葛尔女郎的一瞬间所惊艳的代入感,然后开始深情倾诉,委婉、细腻、深刻、动容,将这种浪漫的爱情体验全都洋溢其中,通过歌唱语言的叙述、形象化的表演准确传递给听众,引起共鸣,让所有人都能理解并深思这种娓娓道来的爱意,真正做到一个追逐爱情的男主人翁形象。

进入高潮时,心理状态应该是迫切想让爱慕深切的女郎接收并接受自己爱意,将一股如同洪水般的情感爆发涌现出来,但是也要注意的是这种程度情感爆发要在控制之中,否则就会破坏声音质量甚至音乐感染力。这种心理活动要求歌者在学习演唱时就得胸有成竹,将这些画面感都一一铭刻在心。

在前面音乐语言的烘托下,B段将高潮的情绪进行了深化和拓展,在歌唱者表演时,就得有一种奋不顾身、为爱所狂的心理状态,表达一种对无私爱情的赞颂,结合歌唱语言,让观众潜移默化地跟着歌者的情感调度而调度,把这种对爱情的向往以及某种莫名的无奈带给每个观众,引起大家共同遐想。

演唱这首歌,尤其要注意到这是首爱情颂歌,只有歌者的倾情演绎引起观众共鸣,才会准确建立符合作品意境的艺术形象,真正是整首歌的主人公,所以演唱前的心理架设是极为重要的,发自心灵深处的美就是艺术美。

五、演唱与伴奏的双向合作也是艺术魅力的一项重要体现

歌唱是一门表演艺术,要把歌曲看不见、摸不着的静态美通过歌词、旋律等转换成一幅幅形象生动的动态画面,同时引起听众共鸣,把视听效果转变为潜在的画面感。在完成歌唱的同时,伴奏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没有伴奏的缓缓渗入,光是歌声就很难营造出强大的音乐感染力,所以演唱和伴奏是相辅相成的。《喀什葛尔女郎》的钢琴伴奏是由刘聪老师缩写,几乎完美的将词、曲、伴奏紧密结合。

1、不可忽略作品前奏的音乐艺术魅力的体现

前奏共有两个乐句。第一个乐句有8小节,右手声部以大小三度和谐音程为主,调性稳定,运用典型的新疆风格节奏,使得音乐一开始就带给人一种和谐、静谧、浪漫的画面感。当然,低音声部的配合也是至关重要的,这种相辅相成的和声织体关系对音乐渲染起到积极作用。第一乐句仿佛阵阵清风沁人心脾,再加入和声小调色彩音#g后,旋律更加优美,气氛更加和谐,仿佛平静的湖面起着阵阵涟漪。在进入第二乐句后,前十六与后十六节奏有规律地交替,旋律韵律感极为强烈,仿佛在平静的湖面上泛舟,更有一种惬意之感,为A段的演唱进行了很好的铺垫。(如:谱例二)

谱例二

2、A乐段的深情诉说

A乐段共有4个乐句,每句歌词都典雅通俗,字字真切,无不流露出一种对爱情的急切向往,这时伴奏延续前十六和后十六的交替,与歌唱者的深情诉说互为呼应,此处歌唱与伴奏的配合就如自由呼吸一样顺畅自然,营造出一种虽然急切向往却又可望不可及的复杂心态,将爱情的本真流露出来。A乐段末歌曲以跨五度音程展开高潮,伴奏的织体也趋于复杂,节奏也极为紧凑,配合歌唱者大跨度的中高音转换,在伴奏与歌唱的极度烘托下,音乐氛围极为强烈,与前面的柔情诉说形成鲜明对比,带给听众来自不同层次的情感体验。在高潮的强烈烘托后,歌曲进入B乐段。

B乐段钢琴伴奏的右手旋律声部与演唱旋律进行同步,第一乐句左手运用简单的分解和弦,配合典型的新疆语言虚词“啊”“呀”“唻”,仿佛在诉说一种对女神的爱情诉求,这种诉求又为第二乐句的情感爆发做铺垫,第二乐句演唱以跨八度音程到高音区,伴奏也由前面简单的分解和弦转变为织体丰富的柱式和弦,情绪上将前面的诉求进一步升华,看似一种近乎嘶喊的情感表达,却又在拿捏范围之中,伴奏力度也跟着情感由弱到强,演唱与伴奏配合十分协调。B乐段结束后,乐曲进入尾声。

在一连串休止符后,乐曲进入尾声,这种不断变化的音乐语言让听众体会到不同的音乐律动,丰富了听众对歌曲的情感体验。在歌曲的尾声,音乐趋于平缓,钢琴伴奏也随之平缓,力度由强变弱,整体音乐风格与前奏进行呼应。在尾声的最后,钢琴伴奏反向进行且更突出不断向上的旋律声部,这种听觉体会会赋予听众一种意犹未尽、无限遐想的精神体验,更有一种希望女郎接受歌唱者的强烈欲望。

整首钢琴伴奏根据歌曲不同层次的情感表达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对比,与歌唱相辅相成、互为依赖,同时也不失新疆独特的民族风格,使得歌曲在不同程度的情感表达中都能做到酣畅淋漓!

六、歌曲《喀什葛尔女郎》浓郁的民族艺术魅力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

早在1984年国家就发布《关于编纂出版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的通知》,歌曲《喀什葛尔女郎》就是作者在2000年新疆采风时所创作的。

谈到艺术价值,我觉得首先要从民族音乐文化问题上进行讨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存在的意义就是与别人不同,而文化的不同是国家、民族最基本的不同。《喀什葛尔女郎》是一首具有新疆民族特色的艺术歌曲,独特的新疆维吾尔音乐文化成就了本曲。正因为是民族的,才具有竞争优势,才能吸引更多的有识之人去学习、去传播、去创作、去创新,这样才能引起整个民族的共鸣,从而科学地掌握民族文化的遗产,引导声乐艺术进一步提升,让音乐艺术大环境得到更好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传唱各个民族的音乐,有利于文化的交流,提高各民族人民之间的凝聚力。

其次,要从民族声乐的发展方面进行讨论。音乐是帮助人的。民族声乐相比其它音乐形式在表达音乐魅力时更加敏感、快捷,影响范围和听众数量也相对宽广,所创造的音乐财富也较为丰富,因此具有独特的地位。像《喀什葛尔女郎》这种现代化的民族艺术歌曲,已经不是简单的劳动题材,而是一种来自生活的美感,更加符合人们不断提高的审美思维且深入到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对当代音乐创作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是反映中华民族生活和情感的音乐表演形态,很容易引起声乐爱好者的共鸣,所以它对人们的震撼效果是来自文化底蕴,会更加有力,音乐创作者也会抓住这一点,抓住人们的精神需求,创作出更好的类似作品,从而更有益于民族音乐艺术文化的发展。

最后,从国家发展的大方向谈谈。近年来,素质教育话题热度逐年上升,结合教育对民族音乐进行简单讨论。在推行素质教育时,特别强调加大艺术教育的力度,而艺术教育要与人文结合才能激发学生的意象思维,民族声乐占有很大比重,在学习这些作品时,学生改变了以往的书本学习,而是视听结合,通过听不同民族特征的音乐,就像是亲临祖国的大江大河,这样学习的同时艺术鉴赏力也会得到提升,这种“感觉”是其它学科不能赋予的。

七、结语

《喀什葛尔女郎》可以说是现代艺术歌曲的代表作,之所以能引起演唱者与听众之间的共鸣,我想,单凭好听是不够的,更引人注目的是它诗歌般的歌词、民族韵味十足的曲调、作品背后的浪漫故事以及情真意切的感情抒发,词曲作家的配合默契也相当关键,综合上述各个方面,才诞生了经典的爱情颂歌《喀什葛尔女郎》。

所以,我认为演唱者在演绎一首作品时,除了需要必要的演唱技巧,作品本身所传达的情感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涵也需要进行细致分析,只有具备这些综合素质,才会把作品完整演绎。

猜你喜欢

喀什女郎声乐
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责任与使命——喻宜萱1946—1948年声乐活动考述
浅析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涩女郎
涩女郎
遇见喀什 读懂喀什
遇见喀什
沙滩女郎
帕米尔高原的精灵
谁还能成为封面“女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