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巴“世仇”:一个70多年前的阴谋

2019-08-04

新传奇 2019年10期
关键词:克什米尔印巴巴基斯坦

近日,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爆发了“自2001年以来最严重的对抗事件”。

2月26日,印度空军12架幻影2000战斗机突然空袭巴基斯坦。印方声称,行动是为了打击巴境内的“恐怖组织营地”,打死了“大量”恐怖分子。巴方则称之为“严重的侵略行径”,并在印军行动后几个小时迅速发起了猛烈的炮击。3月2日,印巴士兵再次向对方岗哨和村庄开火,打死至少6名平民和2名巴士兵。原已紧张的印巴关系,变得更加剑拔弩张。

印巴关系如同一个“火药桶”,一点就着。为什么双方的仇怨会如此之大?其根源要追溯到数十年,乃至上百年前的历史中去。这其实是印巴分治时,众多“烂摊子”所遗留的难解命题。

英国强行“发明”了印度

在英国殖民者踏上南亚次大陆的土地之前,印度从未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这里的常态是四分五裂。那些历史上的著名帝国与王朝,无一能完成整个次大陆的一统。

所谓“统一”的印度,完全是英国绅士们的发明——1858年,英国人将整个南亚次大陆划入自己的殖民地体系;1876年开始,这里完全交由英女王掌管,正式命名为“印度帝国”(英女王担任印度“皇帝”)。

“统一”的印度就是这么来的。

可以说,是英国殖民者无中生有,把历史上作为地理概念的“印度”,具象化成了一个国家。

这个帝国的“疆界”非常广阔,包括了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甚至东南亚的缅甸等。这片土地上,还分布着数百个分散的“土邦”,它们没有被纳入英属印度的直接统治范围之内,但臣属于英国。“土邦”的王公仍是名义上的统治者,对内享有自治权。

由于“英国制造”的印度完全是组合出来的产物,其包含的种族、宗教极其复杂,印度教、伊斯兰教、锡克教、佛教、祆教、基督教等都在此林立,之间由于教义、生活习惯等方面引发的矛盾也很难调和。

英国挑起印度各大党派分歧

进入20世纪,英国已呈顷颓之势,殖民地民族解放的浪潮兴起,印度也是如此。

印度国民大会党(国大党)这时成为独立运动的核心力量。而稍晚成立的全印穆斯林联盟(穆盟),也在后来成为关键的政治势力。1916年,两党正式开始合作,协力为印度的自治而努力。

独立运动看起来形势一片大好。然而就在1931年9月,英国组织召开圆桌会议,一致认为:只有确保印度各民族、宗教团体的权益得到保障,才能讨论自治问题。此话暗藏杀机,意在分化各派势力。果然,国大党、穆盟的代表们纷纷中计,出现了分歧。

1946年8月16日,印度最大城市加尔各答的大批穆斯林狂热分子开始屠杀印度教徒。几小时后,印度教徒反过来疯狂报复穆斯林。72小时之内有超过5000人死亡,至少2000人重伤,10万居民无家可归。在城市中堆积的尸体到了第二年都没有清理完。

英国无法应付局面,选择放弃印度

事已至此,英國无法应付局面,选择离开。1947年2月,英国首相艾德礼决定,印度将不晚于1948年6月独立。同时,驻印总督走马换将,路易斯·蒙巴顿出任新的总督。

仅仅3个月后,5月13日,英国仓促心态下造就的印巴分治“蒙巴顿方案”出台。这或多或少为后面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蒙巴顿方案”特别对印度各土邦的问题作出规划——“各土邦国的前途由其自行决定”:562个“土邦”可以自行选择加入印度还是巴基斯坦,或者选择独立。

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布独立;8月15日,印度宣布独立。处在印巴两大国境内的“土邦”,纷纷识相地并入印度或巴基斯坦。而其中处在特殊地理位置的“土邦”克什米尔,其问题一直延续至今。

1947年10月27日,初获独立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兵戎相见。最后,由联合国出面调解,双方才于1949年1月1日停火。

战争结束后,印巴双方在1948年形成的停火线成为实际分割线,巴基斯坦占据克什米尔2/5的土地,印度占据3/5。

过去的数十年中,克什米尔始终是一个“是非之地”。在印度,很多人提到克什米尔就会讲起印巴“世仇”。去年9月,印度政府发布了一份最新数据,显示在过去的27年里,克什米尔地区共有41000人因为战争死去——平均每天都有4条生命在战火中消逝。

(《参考消息》2019.3.3 等)

猜你喜欢

克什米尔印巴巴基斯坦
克什米尔冰屋
印度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对巴政策演变
最美湖泊被污染
印巴推出2019“和平日历”
在不一致这一点上,我们很一致
“偷”面包
印巴边界交火,上万人逃离6日
传印巴领导人今日会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