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播种期对烤烟烟苗素质的影响

2019-08-03潘周云包正元田景先黄显文

贵州农业科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叶宽叶长根冠

潘周云, 陈 杰, 包正元, 田景先, 黄显文, 王 健

(黔东南州烟草公司 岑巩县分公司, 贵州 岑巩 557800)

引进新品种及新种质的更替是解决当前烤烟生产品种单一、病虫害频发、抗逆性下降的主要措施之一。培育适时、整齐和健壮的无病毒烟苗是生产优质烟叶的关键,烤烟烟苗生长发育主要受当地气温、湿度、水肥控制、剪叶和炼苗等因素的影响[1]。黔东南烟区地处云贵高原东南斜坡地带,地形复杂,山间小气候较为明显,播种期的早晚对成苗期起着关键作用,播种过早,种子萌发期易受极端低温气候的影响,导致种子正常萌发受阻及冷害的危害,同时苗龄过长,移栽后发育不良,产质不高;而播种过晚,移栽期达不到壮苗标准或造成移栽过晚,致使大田生长期与当地自然条件中光、温、水和热等资源不协调,同样不利于产质量的形成。关于烤烟播种期对烟苗素质[2]、烤烟生长及产质量[3-6]的影响已有较多研究报道,但不同烟区烤烟的生产及生态条件不同,对其产生的影响也存在差异。为此,选择6个烤烟品种,以烤烟漂浮育苗技术为基础,探讨播种期对烟苗素质的影响,以期为贵州岑巩烟区烤烟生产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烤烟品种:云烟87(对照)、云烟105、云烟116、NC102、贵烟5号和贵烟8号,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8年在贵州省岑巩县天马镇白岩坪现代烤烟生产示范园区进行,海拔760 m,年均气温13.7℃,年降雨量1 025 mm,属亚热带暖温性季风气候。

1.3 方法

1.3.1 试验设计 选择云烟87(对照)、云烟105、云烟116、NC102、贵烟5号和贵烟8号6个品种在大棚内进行漂浮育苗,采用随机试验设计,各品种播种期均以10 d为间隔,分别设3个处理。处理1,2018年1月20日播种;处理2,2018年1月31日播种;处理3,2018年2月10日播种。每个处理播种3盘(160孔育苗盘),即3次重复。各处理按黔东南州烟草漂浮育苗技术规程执行,不同品种均在同一育苗棚内,各品种不同播种期分别置于不同育苗池内,其他管理措施一致。

1.3.2 指标测定 参照烟草农艺性状调查方法(YC/T142-2010)[7]进行调查,在55 d苗龄时,每个重复随机选取生长一致的烟苗30株,测量烟苗茎粗、株高、最大叶长、最大叶宽、根部鲜重、地上部鲜重、根部干重和地上部干重,并分析比较烟苗干鲜比及根冠比。

烟苗干鲜比=(地上部干重+根部干重)/烟苗鲜重

根冠比=根部干重/地上部干重

1.4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 2013和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播种期对烤烟烟苗茎粗及株高的影响

从表1可知,不同播种期处理,NC102、贵烟5号、贵烟8号、云烟105、云烟116及云烟87(CK)茎粗及株高的变化。

2.1.1 茎粗 不同品种各处理茎粗的变幅为3.16~3.98 mm,随着播种期的推后,NC102、贵烟5号和云烟105茎粗呈逐渐增大趋势,云烟116和云烟87茎粗呈逐渐减小趋势,贵烟8号茎粗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除贵烟5号处理1显著低于处理2和处理3外,CK及其余品种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相同播种期下,处理1,茎粗为云烟116(3.98 mm)>CK(3.97 mm)>贵烟8号(3.71 mm)>NC102(3.51 mm)>云烟105(3.35 mm)>贵烟5号(3.16 mm);处理2,茎粗为贵烟8号(3.87 mm)>贵烟5号(3.70 mm)>云烟116(3.69 mm)>云烟105(3.63 mm)>NC102(3.61 mm)>CK(3.54 mm);处理3,茎粗为云烟105(3.72 mm)>NC102(3.65 mm)>贵烟5号(3.61 mm)=贵烟8号(3.61 mm)>云烟116(3.39 mm)>CK(3.36 mm)。

2.1.2 株高 在不同播种期中,NC102、贵烟5号、贵烟8号、云烟105、云烟116及CK均以处理3最高,分别为8.40 cm、8.07 cm、9.50 cm、6.77 cm、8.77 cm和9.03 cm。其中,NC102,处理1显著低于处理2和处理3,处理2与处理3差异不显著;贵烟5号和贵烟8号,处理1~3间差异显著;云烟105,3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云烟116和CK,处理3显著高于处理1和处理2。相同播种期下,处理1,株高为贵烟8号(7.19 cm)>NC102(6.74 cm)>云烟105(6.53 cm)>云烟116(6.47 cm)=贵烟5号(6.47 cm)>CK(6.17 cm);处理2,株高为NC102(8.13 cm)>贵烟8号(7.67 cm)>贵烟5号(7.57 cm)>云烟116(6.45 cm)>CK(6.30 cm)>云烟105(5.73 cm);处理3,株高为贵烟8号(9.50 cm)>CK(9.03 cm)>云烟116(8.77 cm)>NC102(8.40 cm)>贵烟5号(8.07 cm)>云烟105(6.77 cm)。表明,不同品种株高对于气温的响应有较大差异,特别是进入2月以后播种,气温逐步回升较快,烟苗长势较强,株高较1月前播种差异大,贵烟系列品种(系)为贵州生态环境下选育,1月31日前播种表现出一定的低温适应性。

表1 不同播种期烤烟烟苗的茎粗及株高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下同。

Note: 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in the same column indicate significance of difference atP<0.05 level. The same below.

2.2 不同播种期对烤烟烟苗最大叶长及最大叶宽的影响

从表2可见,不同播种期处理,NC102、贵烟5号、贵烟8号、云烟105、云烟116及云烟87(CK)最大叶长及最大叶宽的变化。

2.2.1 最大叶长 不同品种各处理最大叶长的变幅为11.10~14.57 cm,随着播种期的推后,NC102的最大叶长呈逐渐减小趋势,贵烟5号、贵烟8号和云烟105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云烟116和CK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其中,NC102和贵烟8号处理3显著短于处理1,处理1与处理2间差异不显著;贵烟5号、云烟116和CK处理1~3间差异不显著;云烟105处理3显著长于处理1和处理2。相同播种期下,处理1,最大叶长为云烟116(13.90 cm)>云烟105(13.37 cm)>贵烟8号(13.33 cm)>贵烟5号(12.93 cm)>CK(12.70 cm)>NC102(12.67 cm);处理2,最大叶长为云烟116(14.27 cm)>云烟105(13.03 cm)>CK(12.77 cm)>贵烟5号(12.23 cm)=NC102(12.23 cm)>贵烟8号(12.13 cm);处理2,最大叶长为云烟105(14.57 cm)>云烟116(13.60 cm)>贵烟5号(13.13 cm)>贵烟8号(12.87 cm)>NC102(11.90 cm)>CK(11.10 cm)。

2.2.2 最大叶宽 不同品种各处理最大叶宽的变幅为5.03~6.27 cm,随着播种期的推后,NC102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贵烟5号和CK呈逐渐增大趋势,贵烟8号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云烟105和云烟116处理3较处理1和处理2宽;6个品种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相同播种期下,处理1,最大叶宽为贵烟8号(6.27 cm)>CK(5.57 cm)>云烟105(5.50 cm)=NC102(5.50 cm)>云烟116(5.27 cm)>贵烟5号(5.03 cm);处理2,最大叶宽为NC102(6.13 cm)>贵烟8号(5.83 cm)>CK(5.70 cm)>云烟105(5.50 cm)>贵烟5号(5.43 cm)>云烟116(5.27 cm);处理3,最大叶宽为贵烟8号(6.00 cm)>NC102(5.90 cm)=贵烟5号(5.90 cm)>CK(5.87 cm)>云烟105(5.70 cm)>云烟116(5.67 cm);总体看,1月31日播种最大叶宽NC102最宽,贵烟8号最窄,云烟系列品种1月20日和1月31日播种最大叶宽差异较小。

表2 不同播种期烤烟烟苗的最大叶长及最大叶宽

2.3 不同播种期对烤烟烟苗干鲜比和根冠比的影响

烟苗鲜重与烟苗自身干物质积累量和烟苗含水量相关,干物质积累量是烟苗在整个生育期生理活动的结果,而烟苗体内水分含量多少直接反映烟苗生理活动强弱。从表3可知,不同播种期处理,NC102、贵烟5号、贵烟8号、云烟105、云烟116及云烟87(CK)干鲜比及根冠比的变化。

2.3.1 干鲜比 不同品种间物质积累量干鲜比的变幅为0.31~0.51,随着播种期的推后,除贵烟5号干鲜比呈逐渐增大趋势外,其余品种及CK均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其中,NC102、云烟105、云烟116及CK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贵烟5号处理1显著小于处理3,处理1与处理2间、处理2与处理3间差异不显著;贵烟8号处理1显著小于处理2,处理1与处理3间、处理2与处理3间差异不显著。相同播种期下,处理1,干鲜比为CK(0.38)>NC102(0.37)>云烟105(0.35)=云烟116(0.35)>贵烟5号(0.32)>贵烟8号(0.31);处理2,干鲜比为CK(0.51)>云烟105(0.49)>贵烟8号(0.45)>云烟116(0.41)>NC102(0.38)>贵烟5号(0.35);处理3,干鲜比为贵烟5号(0.41)>CK(0.38)=云烟116(0.38)>NC102(0.37)>云烟105(0.36)>贵烟8号(0.34)。

2.3.2 根冠比 不同品种间根冠比的变幅为0.27~0.46,随着播种期的推后,NC102、贵烟8号和云烟116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贵烟5号、云烟105及CK呈逐渐减小趋势,6个品种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相同播种期下,处理1,根冠比为贵烟8号(0.46)>云烟116(0.43)>云烟105(0.42)>贵烟5号(0.38)>CK(0.35)=NC102(0.35);处理2,根冠比为云烟105(0.38)>贵烟5号(0.35)>云烟116(0.31)=NC102(0.31)>CK(0.30)=贵烟8号(0.30);处理3,根冠比为贵烟8号(0.40)>云烟116(0.33)>NC102(0.32)>CK(0.29)=云烟105(0.29)>贵烟5号(0.27)。

表3 不同播种期烤烟烟苗的干鲜比及根冠比

3 结论与讨论

在烤烟生产中,培育壮苗是获得优质烟叶的基础,也是稳定不同烟区烟叶品质、提高中上等烟叶比例和保持烟农持续增收的关键。GB/T25241.1-2010确定漂浮育苗成苗标准:苗龄50~70 d,株高度3~5 cm,茎围2~2.5 cm,功能叶3~4片,叶色正绿,根系发达,无病虫害,抗力性好。研究结果表明,在漂浮育苗过程中,岑巩烟区1月20日至2月10日播种,不同品种间烟苗均能达到壮苗标准;但随着播种期的推迟,不同品种及不同性状间变化并不一致, NC102和贵烟5号等品种茎粗、株高随播种期推后呈增大趋势,根冠比随着播种期推迟逐步降低,物质积累量干鲜比1月31日播种效果最优,云烟105和云烟116最大叶长在3个播种期均显著优于云烟87。

漂浮育苗的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烤烟育苗的集约化与规模化,烟叶生产的现代化水平提高,DERNER等[8-10]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温度、水肥和光照等环境因素对烟苗的影响方面,对于成苗的标准尚缺乏统一的定量化描述,白岩等[11]研究表明,烟苗茎围、株高及总鲜重3项指标可作为衡量壮苗的标准,但不同播种期处理对烟苗性状间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叶宽叶长根冠
马奶子葡萄叶面积评估模型的建立
回归方程法测定两个龙眼品种叶面积研究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水稻叶面积测定
草地地下生态系统研究
杉木人工林根冠比与气候和林分因子的关联分析
铝毒胁迫下水稻根冠黏液中铝形态的变化
洛阳市13种绿化树种叶面积的回归测算
土壤水分对大豆根冠生长及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