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电子信息专业的C语言程序设计

2019-08-01幸敏宁爱民龙祖连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9年4期
关键词:C语言程序设计电子信息实践

幸敏 宁爱民 龙祖连

摘要:文章根据学院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析了C语言程序设计对电子信息专业后续课程学习的重要性;提出了几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建议,其中强调了分阶段的递进式学习方法和在课程教学中引入专业知识应用;学生应以最基本最常用的内容为主,加强实践环节,练好基本功。

关键词:电子信息;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9)04-0138-02

0 前言

在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提到,学生通过专业学习后,具备电子信息产品研发、生产管理、售后服务等岗位能力。学生将来从事的岗位要求学生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可以从两个方面结合:一是硬件知识方面,二是软件知识方面。硬件基础知识有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软件基础知识就是C语言程序设计。他们的后续课程单片机应用技术、智能电子产品开发和嵌入式系统等,其实就是软硬件的一个结合体。要想在专业学习上实现简单的入门,其实就是实现软件和硬件的结合入门。所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对电子信息专业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

1 C程序教学的情况分析

(1)C语言程序的表现形式是全英文的,需要初学者牢记一些命令的单词,几种典型语句的规则,甚至还有一些特殊符号的意义等。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英语学习本来就是一件费力的事情,所以一开始看到C语言课程就丧失了一半的信心。

(2)目前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材是属于通识课类教材,里面大量的程序设计案例除了说明程序在编写时必须遵循的规则之外,还包含较强的理论知识,比如特殊运算符号++a和a++是两个完全不同意思,不同于普通的加法运算表示。还有条件语句中,必须把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考虑到,否则就会出错。甚至还有一些例题要求编写程序,使 “*”号按给定的形状输出,给定的形状有四边形或棱形等(如图1所示);还有一些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的。如果学生不能正确的构建求解方法的话,基本上就成了一个泄气的皮球。

(3)实践环节中,学生只会把教材中给出的例题,照搬到编译软件,运行后验证程序是否正确。如果出现错误,则修改。这时候出现的错误100%都是学生录入时,打错或遗漏,只需要按照提示,参照课本例题改正即可。学生如果不能对知识点理解消化,当碰到作业或者老师在现有例题上做伸展发挥时,就会出现盲目性,要么生硬模仿,要么随意应付,经过几次错误提醒后,获得是满满的挫败感,对进一步的学习失去信心。更重要的是,教材案例的学习与专业应用联系不大,绝大部分学生缺乏自我思考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2 C程序教学改革建议

(1)强调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重要性。C语言是计算机语言中高级语言的代表,它简单方便且功能性强、应用面广、效率高、可移植性强。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后续 “单片机应用技术”、“嵌入式系统”、“智能电子产品开发” 等课程,以及课程实训项目、毕业设计和职业技能比赛等环节的必备知识,如果想顺利完成专业学习,必须重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

(2)分阶段的递进式学习。第一阶段:规则的养成阶段。在学生进入简单程序运行之前,对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等内容,采用案例教学,同时将这些案例制作成微课。课堂上教师强调程序结构特点,解说程序各部分的组成、可修改及替换部分,解决学生线上学习时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对知识灵活应用的能力。课后学生通过微课视频的反复观看,进一步掌握知识点。线上线下学习的结合,不但解决了学生对C程序学习的恐惧感,同时也避免了教师在知识传递中的被动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第二阶段:简单程序编写。有道是“知之非难,行之不易”。C语言课程的学习,应该以实践环节为主,编写程序的能力也只有通过上机实践才能养成。对于初学者来说,该如何来掌握一些简单程序的编写呢?从抄写(案例程序原样输入)到默写,再到尝试性的修改,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反复练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查找原因、解决问题,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

第三阶段:复杂程序阅读。随着程序功能的增多,main函数中的代码和各种功能的函数也会越来越多。所谓复杂程序实际上是一个主函数和多个功能函数组成。把程序中各个功能函数读懂,就是化整为零的过程。学生通过大量阅读复杂程序,完成知识的积累,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3)多种教学手段结合。首先在教学内容采用案例形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现场程序编写,并边写边说明相关知识点,有的知识点还可以实现举一反三,有的可以鼓励学生上台补充,有的可以设置提问等,学生对可以马上看到结果的演示教学非常感兴趣,与PPT的静态讲解形成鲜明对比,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效果良好。其次,由于一个程序从编写到运行成功,并不是一步到位的,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试验。编好的程序要做到准确无误,除了输入准确之外还要没有语法的错误。所以建立错题库,将一些学习者经常犯的小错误收集起来,或把它们变成改错题等,供同学们自主学习时参考,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方式。另外,选拔一些学习积极性高,主动性强的学生成立课外学习小组,或成为电子协会储备干部,教师在学习之余对他们进行辅导。这些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成为教师的教学助手,协助教师解决在上机实践教学中和课外学中时同学们遇到的困难;同时为校内外职业技能比赛培养优秀人才。

(4)专业知识应用导入。由于教材中没有体现C语言与电子信息专业课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误以为该课程作用不大或仅仅是为了考一个计算机二级证书。为了消除学生的误解,为了能够在后续专业课程中快速上手,对那些应用到专业课程学习的知识点,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加以强调和导入,让学生学习更具有目標性。比如循环结构,在案例教学中,我们知道了它可实现连续输出,可完成累加运算等,如图2所示。那么在单片机学习中,它出现频率最高的地方就是延时函数,完成延时功能,如图3所示。

(5)过程化考核方式引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的期末考试采用机试考核;同时加大平时成绩的占比,平时成绩包括学习通平台微课学习、上机实践作业和平时考勤几个部分。过程化考核不但避免了学生对知识点考前临时抱佛脚的死记硬背,而且明确的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哪个环节薄弱,及时补漏,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 结语

在电子信息专业学习中,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是为后续课程服务的,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C语言的语法、三种基本的结构等内容。学生在学习时应该把精力放在最基本、最常用的内容上,练好基本功;同时重视实践环节,可以完成简单程序的编写和调试,在反复的实践中总结,举一反三,做到活学活用。另外,教师和学生都不要局限于教材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后期课程设计、技能应用,启发学生创新意识,为专业学习打下基础,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谭浩强.C语言程序设计(第四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2] 王静霞.单片机应用技术(C语言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3] 潘丽丽,钟少宏,姜瑜.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学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1(18):81-83.

[4] 黄光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J].实践与探索,2011(35):250.

猜你喜欢

C语言程序设计电子信息实践
电子信息与物理系简介
电子信息工程系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针对电子信息隐藏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