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凝土搅拌站除尘系统的应用与设计

2019-08-01李威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9年10期
关键词:应用现状优化设计

李威

摘  要:首先从投料、储料等方面对混凝土站的粉尘来源途径进行探究,其次对当下除尘器的应用现状及现在的主要问题做出分条阐述,最后基于除尘器设备的运行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兴的设计思路。实践证明,该除尘系统的应用,能更有效地提升主站除尘效率,减少了主站机内部正负压对粉尘计量精确性形成的影响,降低混凝土搅拌站施工作业对环境形成的污染程度,在建筑工程施工领域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混凝土搅拌站;除尘系统;应用现状;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TU64                文献标志码:A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混凝土搅拌站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加强搅拌站粉尘污染问题的治理与控制,是很多混凝土机械设备制造厂家与使用单位共同探讨的问题,在环保理念普及的時代背景中,解除搅拌站粉尘污染现象,是时代发展的主题之一。除尘系统在解决混凝土搅拌站粉尘污染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该系统整体应用效果欠佳,在系统设计、设施类型选择、使用方式和维护手段等方面尚存在不足,因此加强系统设计有现实意义。

1 混凝土搅拌站的粉尘来源

1.1 骨料投入环节

在混凝土搅拌期间,需给予骨料投入环节一定关注。通常砂石由骨料仓运往制称量斗过程中,应加强皮带传送机和相应集尘料两者间距的控制,而多数情况下两者会存在一定偏差,此时,在骨料传送期间,粉尘形成的概率会明显增加,降低了骨料的有效利用率。在称量斗上料期间,也会形成水泥、粉煤灰等多种粉尘。从控制成本的角度分析,在配置设备设施时,最好促使和其称量斗应用同一套除尘设备,而不是采用独立安设的形式。

1.2 搅拌主机投料环节

该生产过程中,粉尘通常是在粉料称重、粉料与骨料投进搅拌主机2个阶段形成的。在粉料称重过程中,因为粉料斗朝向主机内通气,若存在连接不严实的部位或者可随时卸载的维修口,则很难保证投料过程的整体封闭性,易形成漏灰。而在拌和料整合至主机的过程中,由于主机内有正压形成,造成其内气体向外部流动,部分气体会经由计量斗而整合至粉料斗,还有一些气体会经由引风管进入除尘系统的过滤室,最后在风机作用下而排放至大气。

1.3 储料仓中的负压形成粉尘

当由储料仓向搅拌主机中卸载物料时,由于储料仓中的气压难以及时补充,而在部分时间点仓中会形成负压,此时在仓内负压的作用下具备物料会被扬起,若除尘系统内的过滤布袋或滤芯结构有破损,则会造成粉尘外泄。

2 除尘设备应用现状

2.1 称量斗形成负压的问题

该类问题的成因可做出如下概述:搅拌主机与称量斗均是密闭空间,无空气来源渠道,而当抽风机运作时,以上2个设施内部空气会被单向抽出,因此形成负压。若选择的抽风机功率偏小,因为吸力偏低,通常难以把主机和称量斗中的含尘气体整体抽出。建议将补气孔安设在称量斗上,具体是在称量斗钢板表层开设一个?150的孔洞,并焊接附有连接法兰?150×80的钢管结构,继而在螺栓的协助下衔接一个?150×500带有法兰的骨架滤袋,该滤袋材料在透气性、清灰性与使用年限等方面均占据优势。

2.2 称量斗形成正压的问题

为有效解除该类问题,同样可以采用在主机钢板表面安设补气孔的形式,首先开设一个?150孔,其次焊接带有法兰的?150×80钢管,最后衔接一个带有弯头的?150×420钢管,并使用卡箍将一个滤布袋固定在头部。通常情况下,补气孔与含尘空气排放口距离越远,就能更好地拓展参与除尘循环的内部空间,提升除尘效果。

2.3 除尘效果效率降低的问题

很多用户在应用除尘设备的过程中,为降低资金投入量,通常会把搅拌主机引风管安设在集尘料斗下部,在风机吸力的作用下,由脉冲吹落的灰尘不能降落至底部并整合至主机内,造成滤芯在主机运行期间始终被灰尘萦绕,此时除尘设备运行效率明显降低。为解除以上问题,建议将一个蝶阀安设在集尘料斗底部,除尘机启运状态时闭合,此时脉冲吹落的灰尘降落空间明显拓展,进而有效地规避了芯被二次污染的问题。

3 集中除尘系统

3.1 设计思路

结合主机部分粉尘常见来源途径,对除尘系统进行相应设计的,对主机构建粉尘来源的3个渠道共用一个除尘系统,该系统在设计时选购了质量优良的滤袋,同时设有风机脉冲反吹系统,在主机除尘管的支撑下,头罩与搅拌主机形成连通关系,而粉尘计量斗和搅拌主机两者相通。该系统在设计上和市面上大部分混凝土搅拌站应用的除尘器不同点在于,其具备几个基本全面封闭的头罩,且头罩前端仅在两侧分别开设一个方孔。物料在输送机的协助下被运送至一侧方孔,并进入头罩及骨料预存斗中,以上经输送机滚筒滑落下的骨料,经由另一个方孔被整合至预存斗内,而一处输送机滚筒上端带有罩壳,罩壳前端与另一方孔均安设了胶皮帘,此时头罩基本是一个完全密封的构件。此外,头罩内还安设了隔板,其作用是将头罩后半结构构造成一个除尘腔。

3.2 除尘原理

该系统设计方案的除尘原理可做出如下表述:当搅拌站启运并进入生产作业状态时,处于头罩上端的集中除尘系统便开始动作,此时在集中除尘系统风机的吸力促进下,头罩内部气流流向头罩端的除尘腔。

当称量好的物料经由带式输送机被整合至头罩以后,形成的灰尘大多数会顺沿气流方向整合至头罩后的除尘腔内,只有很少的比例会在基本封闭的头罩中缓慢降落。在称量粉料过程中,计量斗下端的气动蝶阀处于闭合状况,斗内粉尘气体顺沿粉料除尘管被整合至主机内,并于主机内粉尘气体统一进入头罩的除尘腔。在向主机中投入骨料和粉料时,主机中的灰尘会借此机会进入头罩的除尘腔,而残余部分在卸料阀闭合前返到骨料预存斗中。历经以上处理工序后,混凝土搅拌机中3个主要来源渠道的粉尘基本上均得到了有效处理,经由集中除尘系统的过滤以后被排放至大气环境中,而粉尘会吸附在集中除尘系统的滤袋上部,在除尘系统反吹脉冲作用下,灰尘会在基本完全密闭的头罩中被吹落,缓慢沉降。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议将喷淋装置设置安设在头罩中,以进一步优化系统除尘效果。

3.3 粉料筒仓除尘

粉料筒仓除尘目标的实现通常是将强制式除尘机安设在仓顶上,采用该种方式去提升滤料的除尘效果,拓展粉尘的过滤面积,同时由于粉料仓内粉尘的含水量偏低,因此建议选用缝隙相对较小的滤纸以制作滤料,并将滤纸外部结构设计成褶皱圆筒状,以进一步拓展单位空间的过滤面积。同时将数个过滤滤芯安设在除尘机内部,多个滤芯为一组,当混杂有灰尘的气体经由滤芯时,粉尘会被顺利地黏附在滤芯上部,为了有效将其清除,建议采用振动方法进行,以抖掉滤芯上部吸附的粉尘,或采用气体脉冲反吹法将其吹落。在应用强制性除尘手段的过程中,应加强对设备设施的定期检查、维修,定时更换滤芯上的滤料,此时除尘机的运行机制可做出如下表述:当散装水泥车经吹灰管将生产作业所需的粉料整合至粉料罐内时,粉罐中形成正压,此时罐中含尘气体将会被滤芯过滤,除尘机此时发挥收尘作用,被过滤气体经由进气管后被排出。

4 结语

通过与市面上大多数混凝土搅拌站除尘系统相比较,该文所设计的除尘系统3个主要除尘部位共用了一套集中除尘器,一方面能降低系统造价成本,另一方面也能取得优良的除尘效果、在除尘系统风机的强制性收尘工序中,搅拌主机、头罩及计量斗之间建设了良好的互通关系,建设规模相对较大的气流缓冲空间,为粉尘过滤与沉降过程创造了更优越的条件,进而不断提升除尘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正翔.沥青搅拌站除尘设备工作原理及改进对策[J].中国公路,2018(8):110-111.

[2]周伟程.二次集中除尘在工程混凝土搅拌站的应用[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7,30(6):43-44.

猜你喜欢

应用现状优化设计
国有企业中管理会计的应用及对策
简述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