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校行企协同“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电商扶贫的模式研究

2019-07-30袁雨刘嘉敏黄希明黄小奇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26期

袁雨 刘嘉敏 黄希明 黄小奇

摘要:项目以“互联网+”为平台,创业扶贫为载体,在高校“三全”育人、促进师生成长方面做出积极探索和实践。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建设与企业创建“万讯七子”镇安致富中心电商扶贫购物平台,并在镇安村设立电商平台线下致富中心超市,依托学校的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推进项目。

关键词:电商扶贫;政校行企;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6-0245-02

一、前言

《意见》■明确指出,农村电子商务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在政校行企协同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上做了十足的实践探索,进行了政校行企协同下的农村电商公益创业项目。三年的实践之后,该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成果。通过对项目的研究、调研和收集扶贫、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等数据,撰写论文。希望对电商扶贫、政校行企和人才培养几方面有一个新的实践探索成果,以期对后面的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二、政校行企协同农村电子商务扶贫的意义

“政校行企”[1]协同是指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各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合理配置资源和要素,共同协作,相互补充,深入融合,充分释放彼此之间的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育人要素活力。在现代教育中,越来越多的人才培养模式都离不开政校行企。其中,朱方来[2](2012)提出的产学研用立体推进政校行企协同创新的实践探究很具有代表性。以校企合作为纽带,推动现代行企协同创新,构建校企合作管理平台,实现共赢机制。

1.充分发挥“政”资源优势。以政策为导向,政府为主体,项目为抓手,多方协同参与思想政治育人、基层党建、扶贫攻坚、人才培养等工作,解决政校行企深度合作、扶贫持续造血的难题,将村民的经济收入与创业项目有机结合,使贫困学子具有反哺家乡的机会,也实现了扶贫款的持续转化。

2.充分发挥“校”资源优势。“万讯七子”镇安致富中心电商扶贫项目,既是学校精准扶贫的特色长效帮扶项目,也是学院大学生基层党建、教师扶贫和电商课题科研、电商专业学科实训、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通过项目平台的设计、开发、测试、维护、管理、推广和创业等环节,以实践运营活动为载体,直接优化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3.充分发挥“行”资源优势。创新了电商扶贫新机制,通过平台的协同搭建,使政府的部门职责、行业的发展资源、企业的资金和技术、学院的学科和人才等得到充分对接和运用,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短板也得到有效补足。

4.充分发挥“企”资源优势。积极与广州茂名商会、茂名金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合作,以“超市+电商”模式开展农村电商产业扶贫。设立镇安村精准扶贫"万讯七子"农村电商扶贫项目,将农村所需的工业产品通过电商平台走进千家万户,实现优质商品的双向流通,在带动产业化发展的同时,将买卖之间产生的大部分利润反哺用于当地,助力于精准扶贫。

二、高校协同农村电商的模式分析

1.课程体系、师资培养模式。通过联合学院相关部门了解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以及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方案,并通过对在校生的调查采访,了解目前在校生的课程设置以及培养内容;通过分析对比我院与其他高职院校的就业创业情况,分析人才培养效果。通过霍兰德职业能力、九宫格等方式进行测试,分析知识结构、性格特点以及协作能力,并且结合学院对精准扶贫学子的资助方式进行调研,探索贫困生通过创业项目反哺家乡建设的路径。

2.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多方协同打造“一中心两超市”实践育人基地,以人才培养、成长成才为目标,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有关校外实践教育的教学运行、学生管理、安全保障等规章制度。

3.农村电商项目运营模式。

在政校行企的协同下,项目团队通过宣传推广农特色产品,并对顾客喜好等进行调研。在一中心两超市进行产品销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再将需求反馈到万讯七子,形成互利互惠的关系。该模式一体化包括:(1)模式可推广,可复制。(2)团队代运营,培养电商人才。(3)产品可溯源,物流得保障。

三、农村电商扶贫项目的影响分析

1.农村电商项目在扶贫村的影响分析。通过暑假实地走访,了解到农村电商项目通过线上线下的运营管理而累计的扶贫转换款得到很好的应用(如助学扶贫、學校新建书吧、路灯建设、农产品销售渠道的拓宽等)。农村电商项目的建设以及公益创业项目的推行,让贫困地区的经济活动搬到了网络,活跃了地方经济,帮助农民自食其力,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稳定,从而实现传统的“输血”变成真正意义上的“造血”。

2.农村电商项目在高校的影响分析。项目启动运行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销售额已超过41万元,转化扶贫款7万余元。在人才培养方面,经过多次比赛,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对促进创新创业师生成长、实现精准扶贫工作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3.农村电商项目在企业的影响分析。企业为项目提供互联网平台、商标,通过宣传推广打造一个专属于精准扶贫村农产品的品牌,建立起客户群及信誉基础。通过多方参与,公益名声得到更好的扩展。

四、促进农村电商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我国农村电商发展具有广阔前景,但目前进展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缺乏多元的农特色产品、物流系统不完善、劳动力缺失等。因此,应该从增加农产品,优化物流链等方面入手,加快农村电商的发展进程。

1.增加农产品,使产品多元化。通过镇安村实地调研,存在问题是特色农产品种类不足。为此,增加农特色产品,必须使农特色产品多元化并且培养村民种植业技术技能,使得贫困家庭户至少掌握1—2项技术技能,大力实施养殖业技能、施肥技巧等专门的培训。

2.优化物流链,完善物流体系。据调查,有58%的村民表示寄取物件定点寄取地点少,存在收费现象。这说明当地物流体系不够完善,农村电商的发展也会因此受阻,当地的物流配送覆盖率小、定位局限,费用高落后等问题需要逐步改善。

3.劳动力缺失,加强电商培训。根据调研,大部分村民表示:①土地分配不均,种植面积有限。②劳动力缺失。③农产品保鲜期短等。为此,开展农村电商培训班,普及农村电商知识,教村民如何使用电商,如何网上购物,如何把农产品放到平台上出售,设定一个专门的电商小组对农村电商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注释:

(1)12月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

参考文献:

[1]贺定修,涂用军,黄玲青.高职“政校行企协同,学产服用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5,(27):22-24.

[2]朱方来.产学研用立体推进政校行企协同创新——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提高教育质量的实践探索[J].教育研究,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