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新闻述评的句型特点

2019-07-30李唐贾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26期
关键词:句型特点

李唐 贾华

摘要:本文基于电视新闻述评的叙述性和评论性及其传播者和受众的角度,分析了研究对象的句型特点:在有稿电声中,主谓句和主动句占有很大比重;在叙述性电声中,单句占绝对优势;在评论性电声中,复句占明显优势,以衡词为标志的评议句表达主体的观点、态度和倾向。

关键词:电视新闻述评;句型;特点

中图分类号:H14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6-0007-05

电视新闻述评是新闻和评论的结合体,它的句型特点非常鲜明:主谓句、主动句比较多;单复句的分布具有规律性,叙事性有稿电声单句多;评论性有稿电声复句多,常用评议句表达观点。

一、电视新闻述评有稿电声主要使用主谓句和主动句

(一)电视新闻述评有稿电声中主谓句的数量占绝对优势

电视新闻述评有稿电声的任务,在于告知受众事件的来龙去脉和事件的性质,所以在句型选择上偏重于主谓结构的句子。

上面七个样本由591个句子组成,其中主谓句有589个,非主谓句有2个。从数量上看,主谓句占绝对优势。

电视新闻述评有稿电声采用主谓结构的句子,是叙述和评论本身的需要。在叙述事件时,侧重于谁做什么事情,这是新闻语体本身的要求。即便是评论也如此,对于事件的定性是“事件怎样怎样”,对于采取的措施是“谁应该怎样怎样”。无论“怎样”侧重的是对事实层面上的判断,还是部门或人所应该在义务或道德上采用的行动,它们本质上都是谓语性的。因此,从整体上也符合主谓句的结构。如:

①[解说]尽管对儿子迷恋网吧伤透脑筋,但由于从早到晚忙于汽车配件的生意,郝鸾的父母也没有时间去管儿子。郝鸾逐渐从逃课到辍学泡网吧,结交了不少新朋友,也学会了抽烟喝酒,三天两头请客吃饭。

②主持人:人们已经意识到了应该拆除这一道道无形的篱笆墙。人们也在想应该怎样拆除篱笆墙。但是,割据在迎春镇上的三国四方仍旧在各自为政。就在迎春镇地方开通程控电话的同时,农场也开始兴建自己系统内仍旧不与地方联网的程控电话工程。

①是对事实的解说。如果将复句中的分句也算作一个句子,那么这一段解说电声中的7个句子都是主谓结构的句子。前三个句子的主语是“郝鸾的父母”,后4个句子的主语是“郝鸾”,每个句子都有同主语相配合的谓语部分。这些主谓结构的句子都是在对事件进行陈述。②由4个句子构成。它们也都是主谓结构的句子,前两句表明了评论主体的态度,两个“应该”从道德、义务层面上表达了迎春镇相关人员应采取怎样的行动。

在广播电视这种技术语境下,主谓句还有助于受众快速、准确地把握句子所传递的信息。“在广播电视中,主语—动词—宾语作为最基本的句子结构任何时候都会发挥作用。通过它,受众能够径直把握你在说什么。”[1]

(二)电视新闻述评有稿电声中主动句占绝对优势

主谓句有主动和被动之分。在电视新闻述评有稿电声中,一般使用主动句叙述事件,很少出现使用被动句的情况。

从7个样本来看,第一、第三和第七个样本的被动句数量都是1个,第二和第六个样本没有使用被动句,第四个样本被动句的数量是3个,第五个样本的被动句数量是5个。从总数看,11个被动句的数量远远小于580个主动句的数量。因此说,电视新闻述评有稿电声的句子以主动句为主。

电视新闻述评有稿电声偏爱主动句是信息传播者吸引受众的需求,因为主动语态的句子更直接、更有活力。“新闻的核心是人们做什么。有活力的东西能吸引人们。如果可能,要写主语正在施事的句子,而不要写主语只是受事的句子。”“主动语态将给你的写作增添生命和活力。它也能够使得小小的句子更具重要性和影响力。”[2]

的确,主动语态的句子更有助于描写动作发出者的行为,而被动语态的句子则给人以结果的印象。对于电视新闻述评有稿电声而言,采用前者更能体现出讲述、转述的味道,也符合传播主体与受众之间的角色关系。换言之,通过采用主动语态的句子,能够再现新闻事件发生的过程,更容易把受众带进新闻语言所描绘的语境,从而吸引受众。

二、叙事性有稿电声单句多,评论性有稿电声复句多

(一)电视新闻述评有稿电声单复句的分布规律

电视新闻述评有稿电声单复句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叙事性有稿电声中,单句的数量远远多于复句的数量;在评论性有稿电声中,复句则占有很大的比例。这个特点可以通过下面两个表格中的数据体现出来。

表1是7个叙事性有稿电声样本单复句统计的结果。如果把这7个样本看作一个整体,单句数量所占百分比是85.75%,复句数量所占百分比是14.25%,它们之间相差71.5%,单句数量的优势非常明显。

表2是7个评论性有稿电声样本单复句统计的结果。其中,有两个样本没有单句出现;复句百分比最低的是样本二,但它的百分比也达到了50%。从整体看,复句所占百分比是63.93%,單句所占百分比是36.07%,复句数量上的优势比较明显。

下面通过两个例子进一步说明电视新闻述评单复句分布的特点。

1.在走过孩子求医从希望到绝望的路程之后,孩子的父母觉得应该给孩子讨个说法。他们开始四处求证,广泛联络全国各地同类的案例。2001年4月,一个让这些家长们深受鼓舞的消息传了过来。在河南,一个名叫林毛毛的盲儿因吸氧失明状告医院的案件胜诉。法院判决医院赔偿529241元。记者通过电话联系上了负责办理这起案子的代理律师。

2.由于没有信息上的沟通、经济上的联系,就使得生活在篱笆墙内的单位更多地关心自己的利益得失。虽然关心自己的利益无可厚非,但是当它演变成利益纠纷时,这种建立在各自为政基础上的利益观却是我们不能肯定的。

由6个句子构成的①这段叙事性有稿电声中,只有“他们开始四处求证,广泛联络全国各地同类的案例”是复句,其他5个句子均为单句。但是②这段评论性有稿电声则不同,该段电声由两个复句组成。如果从百分比看,①的单、复句百分比分别是83.33%和16.67%,②的复句比例是100%。

(二)评论性有稿电声复句的特点

评论性有稿电声复句多的特点缘自评论本身的需求。在这类电声中,媒体要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了使受众信服,评论需要进行严密的分析论证。只有如此,才能使观点具有可靠性,才有被受众接受的可能性。“新闻评论表达人们对新闻的认识,而论证起两个作用:一是用来寻找、检验和确证认识的结果(论点);二是用来说服别人接受这个认识结果。只有经过论证了的认识结果,我们自己才能相信,也才能使别人接受。”[3]表达观点和分析论证,免不了进行转折、设立条件和推论因果等,而这些在句法中就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关系复句。

在分析的7个样本中,复句的类型多种多样:既有联合关系的复句,也有偏正关系的复句;既有单重复句,也有多重复句(注:在分析评论性有稿电声复句的特点时,对于多重复句只分析到第一重关系)。据统计,在这7个样本中,具有转折关系的复句最多,共有12个;其次是并列关系的复句,有11个;第三是因果关系的复句,有8个;第四是條件关系的复句,有5个;最后是递进关系的复句,有3个。在这39个复句中,偏正复句的数量是25个,联合复句的数量是14个,偏正复句的数量多于联合复句的数量。因此,电视新闻述评评论性有稿电声复句的总体特点是侧重于使用偏正关系的复句。

在偏正关系的复句中,转折关系、因果关系和条件关系复句又占绝大多数。转折关系的复句主要侧重对观点的表达。如:

①这件事情早晚都要解决,但是早解决比晚解决好,彻底解决比留着尾巴好,因为老百姓心里有杆秤。

②这个道理看起来浅显,却是支配市场的客观规律,违背了它就会受到惩罚。

①是多重复句,第一重关系在“但”之前,正句表达了媒体对政府欠资个人所持的态度。②也是多重复句,“却”之后为正句,表达了媒体对如何办市场所持的观点。

因果关系和条件关系的复句能体现论证逻辑的严谨性。如:

①雷锋同志公而忘私、助人为乐、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时代需要大力弘扬的精神,全民学雷锋掀起一个各行各业学雷锋做好事的热潮十分必要。

②如果不考虑这一点,以为用主观的良好愿望和行政命令的办法把买卖拉到一起就能形成市场,那就错了。

①是单重复句,分句之间是因果关系。因为雷锋精神有意义,是时代的需要,所以要学习。②是多重复句,分句之间是条件关系。“如果……那”是这种条件关系复句的标志,偏句作为正句的条件,合理可信。

三、电视新闻述评评论性有稿电声利用评议句表达观点

(一)衡词是评议句的标志

媒体在利用电视新闻述评评论性有稿电声表达观点时,必然会依托一定的句型。按照陈望道先生《文法简论》中的说法,这种句型就是评议句。因为评议句可以“陈述对于事物的评论和拟议”。[4]在谈到评议句的特征时,陈望道认为“这种句子的谓语是衡词。有时衡词谓语再带上动词或形容词作补语”。[5]

陈望道所说的衡词,实际上就是动词词类进一步细分之后得出来的助动词。在解释将助动词成为衡词的原因时,他说,“衡词之名是我们拟定的,用以称一般所谓助动词(有的称能愿动词):一般所谓助动词都是衡量或评议事理的趋势的,所以称为‘衡词。‘衡量为评衡的意思。”[6]“我们把‘应该、‘应当、‘能够、‘可以、‘敢、‘会、‘肯等归入衡词一类”。[7]这些具体的衡词和《现代汉语词典》在助动词词条下所列举的对象有很大的重合性。“动词的一类,表示可能、应该、必须、愿望等意思。如‘能、会、可以、可能、该、应该、得、必须、要、肯、敢、愿意。”[8]对于助动词,也有称作情态动词的。英国学者鲍勃·富兰克林在他的《新闻学关键概念》中说,“情态是指言语中的评论和态度,以及说话者或作者对其主张的确信程度。情态常常通过情态动词——例如‘可能(may)、‘能(could)、‘应该(should)、‘将会(will)、‘必须(must)……来表达。”[9]鲍勃·富兰克林对情态动词所举的例子,在很大程度上跟上面所举的具体例子是重合的。

虽然《现代汉语词典》并没有就助动词的功能或作用进行说明,但是陈望道和鲍勃·富兰克林关于或“衡词”或“情态动词”作用的看法比较相似。他们都认为这类词适用于人们就事物的道理发表评论、表明态度。从这一点上看,它与电视新闻述评中评论性有稿电声具有的功能是一致的。

(二)电视新闻述评评论性有稿电声使用评议句表达传播主体的观点

利用评议句表达观点是评论的专利,拿电视新闻述评评论性有稿电声和纯新闻报道相比较便能看出这个特点。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电视新闻述评评论性有稿电声中衡词出现的频次要远远高于纯新闻报道中衡词出现的频次。不仅如此,电视新闻述评评论性有稿电声中的衡词类型也具有多样化的特点。相比而言,纯新闻报道只出现了表事实情态的“可”、“可以”和“会”,衡词类型单一化。而且新闻报道中的“可”、“可以”和“会”等衡词,在表意上有别于评论性有稿电声中的“可以”和“会”。两者虽然都立足于事实层面上可能存在或发生的事情,但由于叙述视角的不同,它们还是有不尽相同的地方。如:①体验测试结果表明,盲人借助“读屏软件”等辅助工具可顺利浏览网站信息,弱视人群借助站内无障碍辅助工具,可以对文字(界面)大小、对比度、灰度等进行调整,以满足其浏览需求。②其实说好普通话并不难,只要平时多留心就行,比如我们日常看电视、听广播,都可以随时随地学。

①中的“可”和“可以”来自新闻报道。根据“体验测试结果表明”可推知,这是记者通过文字在转述事实情况。具体含义是相关的软件或工具已经存在,它们在“能够”或“可以”的层面上满足盲人的需要,本身不带有评价性。②来自电视新闻述评的主持人电声,“可以”是主持人对学习普通话的方式——“随时随地学”在事实上存在可能的一种看法。从意义上看,主持人认为“随时随地学习普通话”是可以的。由此可见,电视新闻述评评论性有稿电声侧重于看法和观点的表达。

再来看看衡词在电视新闻述评与新闻报道中的使用情况:①市场的属性是社会的,不是政府、部门的附属物。市场只有为社会服务,解决社会的供求矛盾,才能成为社会的有机部分。市场的运行靠经济规律,不是行政命令。任何违反经济规律的主观意志,无论出发点有多好,也无论权威有多大,都必然要受到市场的冷遇。因此对各级领导来说,尽快认识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创造出有利于市场发展的环境,制定出有利于市场运营的政策,才能使市场发挥应有的效能。对今后的市场建设和管理,一定要吸取已有的教训,少一点主观主义,多尊重客观规律。②波兰外交部10日证实,波兰总统夫妇乘坐的专机当天在俄罗斯斯摩棱斯克州附近的军用机场坠毁,机上波兰方面88人无一生还。波兰外交部发言人帕什奇考夫斯基說,波兰总理当天紧急召集了部长特别会议,商讨危机处理事宜。波兰外交部也正在组织进行危机处理工作。

根据波兰宪法,卡钦斯基总统去世后,总统职责将暂时由波兰议长科摩罗夫斯基接管。

另据俄罗斯检察院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飞机是在浓雾的气候条件下降落时坠毁的。俄罗斯电视台的报道称,失事飞机是在第4次试图降落时坠毁的。俄罗斯紧急事务部的通报说,飞机坠毁的地方距离机场有300至400米。

①评论性有稿电声中,有三处使用了评议句,“能”、“必然”和“要”表达了媒体对相关事件的评价和议论。②一篇短消息,整篇没有一处使用评议句。

根据衡词在电视新闻述评和新闻报道中使用情况的分析发现:电视新闻述评评论性有稿电声经常使用评议句表达媒体对相关事情的评论和看法;新闻报道则很少使用评议句,即便使用,也往往存在于被采访对象的引语中,或只是客观反映事实的可能性,不是媒体所持有的意见和态度。

(三)评议句在评论性有稿电声中的分布规律

电视新闻述评评议句在评论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它们一般分布在段落的开始和结尾。这个特点可以从下面评论性有稿电声使用评议句的实际情况看出来。

市场应该是有买卖的地方。买卖活跃,市场兴旺,买卖清淡,市场就萧条,这大概是条普遍规律。在市场经济中,买卖关系更多是在经济利益的作用下,按自愿的原则结合;如果不考虑这一点,以为用主观的良好愿望和行政命令的办法把买卖拉到一起,就能形成市场,那就错了。仿古街和化觉寺巷两个市场挨着,说明群众自发形成的市场也好,政府计划建造的市场也好,它的繁荣与否首先取决于有没有自愿的买卖。有了买卖,没有市场可以形成市场,没有买卖,即使建起市场也不会有好结果。

市场是架设在买卖之间的流通之桥。这座桥是好是差,不仅仅取决于桥身的质地和外观,更重要的是看它能不能发挥作用。

办市场不能不考虑供求关系和价值规律。一般来说,有买的才卖得出去,有利益才能做。这个道理看起来浅显,却是支配市场的客观规律,违背了它,就会受到惩罚。

“市场是应该有买卖的地方”和“办市场不能不考虑供求关系和价值规律”都位于段落的开头。它们在段首出现,奠定了该段落内容的基调,是该段落的意义核心。除此之外,能体现传播主体观点的评议句还分布在段落的结尾,像“有了买卖,没有市场可以形成市场,没有买卖,即使建起市场也不会有好结果”就属于这种类型。这种类型的评议句用观点来结束段落,更有助于受众对观点的把握。

参考文献:

[1]John Allen.THE BBC NEWS STYLEGUIDE[M].London:http://www.bbctraining.com,2003,13.

[2]John Allen.THE BBC NEWS STYLEGUIDE[M].London:http://www.bbctraining.com,2003,17.

[3]马少华.新闻评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8.

[4]陈望道.文法简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104.

[5]陈望道.文法简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104.

[6]陈望道.文法简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71.

[7]陈望道.文法简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71.

[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644.

[9]鲍勃·富兰克林.新闻学关键概念[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96.

猜你喜欢

句型特点
典型句型大聚会
典型句型大放送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高中英语表示比较和对照关系的句型
翻译误区逐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