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Research Methods in Sociolinguistics:A Practical Guide评介

2019-07-30帕提曼·吐尔逊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26期
关键词:研究方法数据

帕提曼·吐尔逊

摘要:本文通过对Research Methods in Sociolinguistics:A Practical Guide章节梳理,从多角度展现当代社会语言学数据类型、数据收集以及数据分析过程,旨在为社会语言学领域科研人员、教学人员和学生提供实际可行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社会語言学;研究方法;数据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6-0212-03

时代瞬息万变带来不同学术领域间的交叉和跨界,对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与学生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他们不仅要熟悉和掌握自身研究领域的理论发展与研究方法的推陈出新,同时还要掌握跨学科领域理论和方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由国际权威学术出版机构Wiley出版的语言学研究方法丛书Guides to Research Methods i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系列丛书以研究领域划分,全面归纳了各个领域的各种研究方法和科研设计,旨在为语言研究者提供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数据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当前该领域研究者丰腴、更新学术知识水平,同时为精确实施并完成相关领域学术研究和项目提供根本保障。该套丛书由应用语言学知名华人学者李嵬教授主编,各本著作分别由该领域专家撰写,具有前沿性和权威性。其中,由Janet Holmes与Kirk Hazen于2014年编写出版的Research Methods in Sociolinguistics:A Practical Guide是笔者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访学期间研读的社会语言学著作。本书由来自世界各地、在社会语言学研究领域有所建树的专家和学者合辑编写。

一、作者简介

Holmes生于1947年5月17日,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的语言学荣誉退休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语言学、语言与性别、语言与职场、新西兰英语等,已出版多部相关著作。2016年新西兰国家新年荣誉勋章表彰会因其在语言学领域的突出贡献,授予Holmes女士新西兰功绩勋章。中国学者最为熟悉的《社会语言学导论》是由她编著的一部经典的社会语言学导论性著作。

Hazen毕业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目前就职于西弗吉尼亚大学,为语言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美国英语中的语言变异与变化(主要研究美国南部阿巴拉契亚山脉地区的语言变异现象)。他发表的文章有语言变异与变化、语言、美国言语等。最新出版的著作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2014)(又译《语言引论》)由Wiley-Blackwell出版社出版发行。

二、基本内容

Holmes生于1947年5月17日,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的语言学荣誉退休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语言学、语言与性别、语言与职场、新西兰英语等,已出版多部相关著作。2016年新西兰国家新年荣誉勋章表彰会因其在语言学领域的突出贡献,授予Holmes女士新西兰功绩勋章。中国学者最为熟悉的《社会语言学导论》是由她编著的一部经典的社会语言学导论性著作,目前已出版第4版。作者在《社会语言学导论》中主要介绍了在不同社会情境下语言的作用,讨论了语言的运作机制以及语言用来表达和诠释不同的社会身份。

Hazen毕业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目前就职于西弗吉尼亚大学,为语言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美国英语中的语言变异与变化(主要研究美国南部阿巴拉契亚山脉地区的语言变异现象)。自1998年至今,他开始接受联邦政府层面和州政府层面的研究基金,作为Hazen“西弗吉尼亚方言项目”的研究经费。他发表的文章有语言变异与变化、语言、美国言语等。最新出版的著作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2014)(又译《语言引论》)由Wiley-Blackwell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书通过不同案例研究为读者阐释如何运用不同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展开科研工作。各章节旨在让读者对相应研究方法有一个深刻掌握。本书开篇界定了目前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及其历史。现代语言学研究的兴起可以追溯到1850年,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社会语言学”一词的出现则更晚,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首先兴起的一门科学。它主要指运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的社会科学角度去研究语言的社会本质和差异的学科。因此目前在该领域,存在大量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的差异。例如,基于实验和定量数据的社会语言学研究以及基于社会学研究方法和人类学研究方法的定性研究。本书作者致力于把如此宽泛、相异的研究领域通过翔实的方法论进行有机结合,以期望社会语言学在如此丰沃的科研土壤中逐渐成熟和稳步发展。

三、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讨论

第一章为整本书设定了历史背景。Hazen在第二部分第一章向读者阐明社会语言学家研究方向是由研究问题的差异区分。比如,研究应该更趋向于对语言特点的回答还是对社会身份的回答。每个研究者都需要清楚知道应该更专注于语言研究还是社会研究。

接下来的四章主要探讨如何收集不同类型的数据。例如,Michol Hoffman在第二章详细探讨社会语言学田野调查涉及哪些方面,包括从项目构想、设计,对社区及内部的初探,到人种学田野调查法,访谈成功面临的挑战等。Erik Schleef在第三章中描述了如何构建和管理问卷。他描述了准备工作的重要性,讨论了如何写出适合的问题,并展示了主要的问题类型。他举例说明了成功问卷的标准结构,并在最后给出了测试和管理问卷的建议。第四章,Katie Drager梳理了社会语言学研究中的实验设计。她指出依据不同研究问题,有一系列不同的实验设计可供选择。她为读者提供了两套循序渐进的指南:“变语配对法”和“识别法”。前者可探究人们使用不同变体的社会原因,后者可用来确定语言使用者如何处理说话过程的预期影响程度。同时她罗列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第五章解释“研究现场”和“合理数据”的定义。Jannis Androutsopoulos展示了计算机中介传播■(CMC)领域以及语言景观(LL)领域的数据收集过程。他以电子邮件、文本、社交网站、网上论坛等数字媒体为媒介,以文字为基础进行人际沟通,阐述了CMC在定量和定性数据收集过程中的应用。同样,他也用公共空间中语言使用的数据以及这些语言的所有者、创造者和使用者的数据说明了LL研究。

根据数据分析阐释的侧重点,作者将第三部分分成两个内容讨论:侧重于语言学角度的数据分析法和侧重于社会文化角度的数据分析法。Terttu Nevalainen评估了在社会语言学研究中使用历史数据的优缺点。Paul Baker对语料库分析的优势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和评价。并探讨了计算机软件的进步如何促进研究问题的创新成为可能。Erik Thomas描述了如何进行社会语音学分析。社会语音学分析是研究语音变异的基石。它涉及很多技术细节,但是Thomas以一种直接、简单明了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Paul Kerswill和Kevin Watson讨论了语音变体中的音位问题。Julia Davydova描述了对形态句法变异进行社会语言学分析的过程。她讨论了如何识别潜在影响因素以及其他语言层面的影响因素,在面对形态变化时,如何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Michael Adams描述了社会语言学分析与词汇研究的关系。他展示收集词汇证据的方法,包括观察、调查、问卷和文本分析。他还讨论了通过对姓名的研究来呈现语言变化、适应或抵抗。Janet Holmes举例说明了话语分析在考察社会互动中的价值。她首先描述了若干理论框架,然后逐步分析口语语篇,完整呈现了研究问题的立意、数据的收集再到数据分析。以职场幽默为例,Holmes阐明了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在话语分析中的价值,并展示了它们的互补性。Gregory Guy讨论了社会语言学家可以从统计分析中解读哪些内容,并说明了定量分析法仍然是社会语言学分析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上所讨论的社会语言学分析方法主要侧重于语言学角度的数据分析法。

接下来所讨论的社会语言学分析方法主要侧重于社会文化角度的数据分析法。Alexandra Jaffe通过详细分析多语境下的课堂互动,阐明了人类学方法可以为社会语言学提供新视角。她强调了把语境和指示性放到更广泛的文化、意识形态、社会政治框架为背景的语境下所起到的关键作用。例如,如果要回答“这里发生了什么?”这个问题所需要的语境信息的类型及层级。她在这一章中展示了在分析不同类别的数据过程中,如何为验证假设提供充分理据这一过程。Paul Drew对会话分析(CA)与其他话语分析的区别性特征进行了讨论。他清楚勾勒出CA研究过程主要阶段,然后识别并举例说明了该过程取决于三个要素——社会行为、话轮转换与话轮转换设计、会话序列的组织。本章例举的会话实例不仅包括日常社交会话,还包括医疗机构和其他专业机构的社交会话,更详细的阐释了这些概念在CA中的重要意义。David Britain介紹了方言地理学的发展历史以及对不同地域的方言学调查方法做了批评。通过对比挪威、美国、东安格利亚等地言语社区和语言研究案例,指出不同方法的优劣。Robin Dodsworth在speech communities,social networks以及communities of practice这三方面,通过引经据典,说明言语社区更适合于比较跨人口统计学类别的语言实践,社交网络方法更适合探索语言变化如何传播,而实践共同体框架突出语言变量在日常社会语境中的社会意义。Rajend Mesthrie从语言变异、变化和语言接触的角度阐述如何分析多语社区中的变异。分析多语社区语言变异的建议包括单一语言中的语音和句法变异、两种或多种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语码转换以及濒危语言的议题。任何研究多语社区语言变异的读者都将在本章获得颇多灵感。Nikolas Coupland讨论了这十年来比较热议的话题:风格和社会认同。他认为风格研究者应建立他们研究的生态效度,调查和解释本土语境下社会意义所起的作用。Carmel OShannessy在跨学科研究的同时,强调儿童社会语言知识的发展对语言技能发展的重要性。她提出需要建立完整的儿童语言环境和儿童能力的研究策略并向读者展示关于收集社会信息以及儿童语言发展的其他细节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她为读者展示如何通过建立实用、有效、有趣的研究语境从儿童这一群体中抽取语言数据的分析方法。

四、总结

本书对社会语言学领域现有研究方法做了一个非常全面的描述。涉及研究内容的概念和范式,数据收集、处理及呈现,整本书读来酣畅淋漓。每一章提供了具体的研究建议,堪称教科书式研究指导典范。所有章节在开篇提纲挈领便于读者领会研究思路。作者不仅为社会语言学领域新晋研究人员提供积极可行的建议,还指出潜在的研究困境,为读者提供有效避免潜在研究陷阱的方法以及提供解决典型问题的策略,可谓非常接地气。

最后,笔者想用来自多伦多大学Sali A.Tagliamonte对本书的评价来结束本文。“深入理解本书的内容相当于掌握了社会语言学的智慧。无论你是想去做田野调查还是在图书馆查阅文献,无论是想分析语言单位还是社会交际,无论是做定性还是定量研究,这本书可谓是21世纪必读书目”。

注释:

(1)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有以下几种不同译法:计算机(电脑)中介传播、以计算机(电脑)为媒介的传播、计算机为中介的传播、网络传播、网络传播沟通、网络人际传播、计算机辅助传播等.

参考文献:

[1]Holmes,J.& Hazen,K.Research Methods in Sociolinguistics:A Practical Guide.Oxford/Malden MA:Wiley Blackwell,2014:1-5.

[2]Mallinson C.& Childs B.& Herk G.V.Data Collection in Sociolinguistics.Methods and Applications.London:Routledge,2013.

[3]赵蓉晖,社会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4]徐大明,当代社会语言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5]https://en.wikipedia.org/wiki/Janet_Holmes_(linguist)

猜你喜欢

研究方法数据
关于“学案导学,分层互动”教学模式中学情的研究
谈谈翻译史的研究方法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浅谈计量自动化系统实现预购电管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