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假期社会实践的沂蒙精神育人探索

2019-07-30臧广良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26期
关键词:沂蒙精神专业

臧广良

摘要: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1]作为老区大学,如何充分挖掘沂蒙精神及其红色文化资源,结合学生所学信息化专业优势,立足于基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强化学生志愿服务意识,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引导大学生有效地服务于基层、服务于区。

关键词:沂蒙精神;专业;假期社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6-0038-02

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临沂考察时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1]

一、沂蒙精神的重要意义

沂蒙这块红色的热土,从大青山战斗胜利突围纪念馆到华东革命烈士陵园,从惨烈的渊子崖到英雄的孟良崮,从新四军军部到八路军115师司令部,从沂蒙母亲王换于到沂蒙六姐妹,从最后一块布做军装到最后一口饭做军粮再到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从百万人民拥军支前、10万英烈血洒疆场到沂蒙山小调穿越时空、经典传唱,红色文化资源遍布八百里沂蒙。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培育下,沂蒙人民与山东党政军一起战天斗地,坚定革命信仰,共同创造了伟大沂蒙精神。无论战争年代的“红嫂精神”、“支前精神”,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厉家寨精神”,以及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九间棚精神”、“沈泉庄精神”、“经济开发区精神”、“兰田商城精神”等都能随时代一起脉动,不断汇入新的时代内涵,使沂蒙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2]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3月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以及其他许多场合特别嘱咐“要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

二、假期社会实践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扎根人民、奉献国家”。[3]

假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是我校沂蒙精神育人“三五七”工程的重要环节。“三进”即沂蒙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五个融入”即把沂蒙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加强文化育人;把沂蒙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加强课程育人;把沂蒙精神融入科学研究,加强科研育人;把沂蒙精神融入社会服务,加强实践育人;把沂蒙精神融入党性教育,加强组织育人。“七落实”即“干部培训、军事训练、实践调研、文艺创作、高端论坛、课题研究和典型示范”。

三、“筑梦三下乡 信院千村行”社会实践

根据上级团委有关文件,我院今年成功申报了1支省级重点团队、7支省级专项团队,另外还组建了10支院级重点团队、20支院级小分队,参与教师30余名、学生300余人;其中省级团队除了配备1名专职指导教师外,院党委成员担任领队,深入蒙阴、沂南、沂水、巨野等地的重点扶贫村开展了“筑梦三下乡 信院千村行”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内容简述如下:

(一)围绕中小学支教,聚焦扶智扶贫

各实践团都策划了针对实践地的中小学支教方案,深入临沂、菏泽等地的农村小学、基层社区开展义务教学,陸续开办义务支教辅导班10余个,接收中小学生共计300余人,完成了包括课业辅导、素质拓展、心理疏导以及音体美各项特色课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获得了当地相关领导以及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简言之:授业解惑支教忙,孩子家长都笑了。

(二)围绕特殊弱势群体,聚焦帮扶关爱

各实践团为实践当地25名家庭困难的学龄儿童送上书包、文具盒等各种学习用品,并鼓励孩子们克服困难,努力学习,健康成长,早日成为祖国的栋梁。看望了1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并留下团队联系卡,建立长期帮扶关系,帮助贫困户尽快脱贫。活动得到了广大村民们的关注和欢迎,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简言之:帮扶关爱暖人心,他们心中燃起新希望。

(三)围绕新农村变化,聚焦改革开放40周年

为深入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乡村乡容变化、美丽乡村建设、水资源保护、环保知识普及、自然灾害应对措施等内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发放问卷调查、环保知识普及以及自然灾害预防宣讲的方式,深入访问乡村群众,使当地村民认识到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性。简言之:40年变化快又好,改革开放成就辉煌。

(四)围绕红色资源探寻,聚焦理想信念教育

各实践团围绕“扎根革命老区,弘扬沂蒙精神”开设红色专题教育课堂,让孩子们观看红色影片《沂蒙六姐妹》,引导孩子们把感受说出来。队员们分别到大青山革命烈士陵园、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垛罗崮抗战据点等红色革命根据地。此外,还走访各地老党员等,致力于提升党性修养,组织社会实践团队进行红色教育,弘扬红色沂蒙精神。社会实践团深入基层,走访老党员、老革命20余人,聆听老前辈们的光辉岁月和对青年学生的谆谆教诲,接受红色历史文化的洗礼,在与老党员、老革命的交流中提高了实践队员们政治觉悟和党性修养,也让老党员们感受到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和民族崛起的希望。简言之:革命烈士老党员,肃然起敬好榜样。

(五)围绕民俗特色,聚焦传统文化传承

“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与中国梦关系的讲话提高了当代青年对华夏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尊敬之情和文化自豪感。虎头鞋、虎头帽、肚兜、虎头绣花枕头、传统手工布鞋等工艺品都非常美观、实用。志愿者们与指导老师进一步深入了解和探讨,学习虎头鞋等传统工艺的发展历史和制作过程。志愿者们都表示受益匪浅,要真正做到“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承担起大学生感悟、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简言之:民俗文化显自信,青年学习与传承。

(六)广泛宣传,百花齐放

实践团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进行了广泛的网络宣传,国家级媒体平台总计中稿127篇,其中中青校园47篇,中国大学生网11篇,大学生网报21篇,大学生校内网13篇,大学生联盟网5篇,爱开大学生网7篇,大学生新闻网11篇,大学生之家5篇,大学生知识网1篇,省市级媒体平台总计中稿3篇,地方媒体总计中稿2篇,校内媒体总计中稿2篇,院内媒体总计中稿77篇。

四、结束语

实践团队与服务乡村2018盛夏短暂的邂逅过去有几天了,但那如火如荼、如诗如画的每个场景在实践队师生的脑海里如影随形、记忆犹新、让人动容,相信那帮可爱的孩子、淳朴的老乡、清新的山水、满山的桃栗也会有同感。

通过这次邂逅,孩子们的作业难题不见了、普通话更标准了、更有礼貌了、更能写能画能唱能跳了、脸上更自信了、笑容更灿烂了;乡村的山更青了、水更绿了、手工民俗更火了、街头巷尾的青春文明气息更浓厚了、淳朴的老乡更亲了;队员们学会了洒扫庭除、洗衣做饭、农业生产,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领悟的更深刻了;队员们学会了写稿拍摄、授业解惑、高效协作,服务人民的本领更高强了;队员们感受到了新时代新农村的新变化新气象新成就,跟党走的信念更坚定了。

总之,本次假期社会实践内容丰富多彩,过程如火如荼、如诗如画;收获丰硕喜人,感悟情真意切、终生难忘,是沂蒙精神育人的有益探索与补充。

参考文献:

[1]叶霞.沂蒙精神在齐鲁文化“走出去”中的对外传播研究[J].出版广角,2018-11-14.

[2]曲艺,汲广运.沂蒙精神的时代内涵与新使命——山东社科专题论坛:沂蒙精神理论研讨会综述[J].临沂大学学报,2012-02-10.

[3]洪梅.青年毛泽东的家国情怀及其时代价值[J].城市学刊,2018-11-20.

猜你喜欢

沂蒙精神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专业修脚店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论沂蒙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
沂蒙精神艰苦创业思想研究
沂蒙精神在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
沂蒙精神的形成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