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村庄熟人社会的养老

2019-07-30贺雪峰

决策 2019年6期
关键词:低龄福利院熟人

贺雪峰

让老年人仍然生活在他们一直生活的熟悉的村庄熟人社会中,他们就没有脱离生活意义之网,就仍然具有尊严和体面。

到武汉郊县汪集镇调研,很多人不约而同讲到冯铺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冯铺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是2012年通过以奖代补资金建设的,投资46万元,其中区财政奖补23万元。养老中心建筑面积有300平方米,可以同时为22个老年人提供常住养老。

中国农村实行“五保”制度,现在改为特困救助制度,即凡是没有子女的孤寡老年人,国家都给予生活困难补贴,汪集老年人的特困补助由過去每月500元增加到现在985元。为了解决孤寡老年人的照料问题,全国乡镇一级都建有福利院,孤寡老年人可以入住。汪集镇是由两个乡镇合并而来,现在就有两个老年人福利院。不过,现在福利院住院老年人只有60人,最高时有240人,全镇有孤寡老年人365人。

老年人不愿住福利院有三个原因,一是脱离过去的村庄熟人社会,到福利院生活没有意思;二是福利院工作人员往往缺少对老年人的感情;三是为了防范出现事故,福利院制定了比较严厉的管理制度。

国家给孤寡老年人的特困救助由500元到985元,老年人经济能力增强了,他们就愿意投亲靠友,或仍然在村庄居住,不到万不得已不愿到福利院。

冯铺村老年人常住的互助照料中心,一方面设在村庄熟人社会中,更具有人情味,这个很重要。另一方面,住在村庄熟人社会中,每天都见到熟人,都有社会生活,这样的生活质量也就比较高。这个意义上,冯铺村村庄养老是一项创新,是介于家庭养老与乡镇福利院养老的一个中间层次。这个层次最大好处是让老年人仍然生活在他们一直生活的熟悉的村庄熟人社会中,他们就没有脱离生活意义之网,就仍然具有尊严和体面。

高龄失能老年人在村庄熟人社会中养老很重要,低龄老年人就更不愿意脱离村庄熟人社会了。在汪集调研时,一个在城市为子女带孙子几年的老年人回村来了,幸福得不得了,说终于解放了,终于自由了。短期内与子女一起生活,很亲热亲密,时间长了,习惯不一样,十分受拘束,过日子提心吊胆,哪有在农村自由舒服。老年人总结,与子女距离远一点是亲人,天天在一起就成仇人了。住在乡下,自己种田,种菜,喂猪养鸡、捞鱼摸虾,不仅可以获得收入,而且劳动具有意义。有了自己生产的农产品,每月到城里子女家住几天就可以保持住老年人的独立、自由、体面、尊严。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村庄对农民很重要,年轻时进城,年龄大了,在城市缺少就业机会,回农村就很重要,土地就很重要,农村的宅基地与住房就很重要。

身体健康生活自理的低龄老年人,在村庄有房有地,季节性地开展劳作,大量闲暇时间可以有各种文化娱乐生活。低龄老年人还可以照料高龄老年人,从而积累道德券,在自己高龄时换取其他低龄老年人的照料。这样,在村庄熟人社会中可以有真正的老年人互助照料,就有了远好于脱离熟人社会的福利院养老体系,就可以作为家庭养老的重要补充。

村庄熟人社会互助照料基础上的养老模式值得尝试,值得重视。

猜你喜欢

低龄福利院熟人
低龄未成年人案件核准追诉问题研究
Life Story
校园“老”熟人,我们的成长大“师”
BABY,COME BACK
别忘记跟熟人打招呼
感谢信——致南充市第一社会福利院
孩子将亲手种植的蔬菜送至福利院
显微外科技术治疗低龄儿先天性并指
低龄未婚先孕者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后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的研究
低龄晚孕穿透性胎盘植入1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