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提升音乐教材分析能力的策略探究

2019-07-29

中国音乐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教材音乐

何 伟

对音乐教材进行分析是音乐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准备工作,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关系到教师的课程设计、课程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课堂教学的实施,更关系到教学目的与教育目标的实现。①“教材”的概念比较广泛,主要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阅读资料、活动指导书、教学音像资料和教学图表等。本文所指的“教材”是指中小学学生使用的音乐教科书和与之相匹配的音响、音像素材,以及教师所用的教学参考资料,是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编写的、系统反映音乐学科内容的教学载体,是音乐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也是学生认识音乐的媒介。

教师是否具备教材分析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其能否对音乐教材创造性地进行二次开发,是否善于搭建音乐教学内容的逻辑序列,能否充分发挥音乐与其他学科横向综合的“育人为本”的教育宗旨。而这些都是把三维培养目标具体化的表现,更是将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的重要举措。对教材进行全面理解、理性分析及开发利用,是教师富有研究性的行为之一。

一、音乐教材的分析步骤与方法

目前大部分教师的教学依然停留在教材层面,缺乏自主开发的意识;少部分教师虽然已对教材进行了“再改造”,但却缺乏提炼和固化。②基于“音乐是听觉艺术”这一理念,且音乐课程的教学设计具有原则性、目标性、预见性、灵活性和可调整性等特点,音乐教材的分析可以从两条线索进行调整、综合和重组:一是分析和研究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调式调性、表现形式、风格特征、音乐形象及示范音响的特点等;二是了解教材中与本单元音乐作品相关的其他资料,如谱例、图片、练习,以及词曲作者介绍、曲目介绍等。

(一)通读教材,理解教材特点

所谓“通读”,即无论哪个年级的音乐教师,都应在对照音乐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将整个小学阶段、初中阶段或高中阶段的教材泛读一遍。这样做的目的是了解教材的教育功能、教学目标、编写意图和编排体系,更好地领会教材的宏观结构和基本内容,把握教材的内部联系,对整套教材的内容有全面、系统的了解,从而避免因为不熟悉上、下册教材内容的联系而出现“前后脱节”“时松时紧”等现象。如有可能,建议完整通读小学——初中——高中的音乐教材,分析某学段教材在全套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思考其对已有经验和后续学习的影响,使音乐教学在“螺旋式”上升的递进中更富有逻辑的艺术美。

表1 教材特点解读

上表仅是笔者对所用教材的特点做出的一些简单梳理,诚然,不同的教师面对同一版教材也会有不同的理解。音乐教学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系列的复杂系统。基础教育中的音乐教育主要是一个“情感——体验”的过程,而不是“认知——逻辑”的过程,其决定了音乐教学活动包含的逻辑序列,构建了音乐教学系统的多维空间结构。怎样认知音乐教材并制订相应的教学目标,是由课程的“标准取向”或“标准驱动”所决定的,也是掌握全学段教材特点的关键。教师要善于发现并了解透彻教材的主要线索,把握知识点的纵横联系,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水平和音乐认知特点,分学段地设计梯度渐进的学段课程目标及相应的课程内容。③

(二)精读教材,制订教学目标

“教材”和“学情”看似是独立体,但实际上是互相制约、 互相影响的整体。“精读”是在通读的基础上,对音乐教材从系统脉络到概念内涵进行再阅读、反复聆听和深入推敲,并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学习需要、学习能力和已有的音乐学习经验等,从学生的立场去客观地分析和把握教材的兴趣点、疑难点、动情点、背景介绍点和文化语境点等,从而增加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在分析教材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有些内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还是关键点;有些内容只是难点,但不是重点,也不是关键点;还有些重点、难点会因班级不同而有所差异……这是因为教材中的很多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具有不确定性,最终要由具体的教学对象所决定。这就需要教师精细阅读教材,仔细聆听与分析教材中的音乐作品(包括同一作品的多个版本),再根据教材的主次和难易、学生的已知和未知情况制订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做到“因材施教”。此外,教师还应通过相关知识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和发展其综合能力,给予学生全面育人的音乐教育。

(三)研读教材,增强教材实效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具备课程意识,对教材要有独到的见解,因此在日常音乐教学中,要养成三种读书习惯。首先,教师不仅要阅读音乐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还需阅读一些诸如音乐美学、音乐教育、教育学、心理学及有关教材分析和教学经验的期刊、书籍等,为驾驭教材、提高教学能力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并做到按类储备、摘录查阅、不断更新与反思,逐渐形成一套有自己教学风格的教材解读法。其次,教师应多阅读不同版本的音乐教材,并要聆听大量的音乐作品,从“一标多本”“一曲多版”中拓宽教学眼界和教学思维,有深度地、创造性地整合教学内容。最后,音乐教师还要阅读同年级其他学科的教材,对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构建立体审美观进行探索。

可见,要将教材原有的知识转变成学生能够实践、体验的学习任务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指导书,教师不仅需要在对教材进行分析时熟悉各个教育阶段的教材,而且要了解相关学科的其他内容,并在了解学生实际水平的基础上,抓住教材的重点,分清主次、难易,设法将教材转化为“学材”,转化为学生可以学会知识、学会学习的“学程”书本。这才是比较符合现代教学课程意识要求的关键着眼点。

二、音乐教材分析的策略与要求

中小学音乐教材是面向全国、根据音乐课程标准制订的一般教学内容。如果教师仅是照本宣科、望文生义,是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在新的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教材也将面临视角的转变。分析教材不仅是对教材的理解和领会,还包括在教材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征,对教材内容创造性地进行再处理,尤其是有效处理单元及作品在教材中的价值,以适应各学校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音乐学习需要。

(一)理解教材结构,重组教材内容

所谓“课程意识”,即要求教师关注教材之整体与单元的逻辑结构。教师不仅应明确某一教学内容在本单元中的地位,还要通过分析和研究前后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其在整个教材中的作用,以便更准确地掌握本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分析教材时,教师还要特别重视分析新的学习内容和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之间的联系,明确已学过的内容在后续的学习中又有哪些运用和发展。这不仅可以发现新知识的教学基础,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留有余地,使学生的学习环环相扣、循序渐进,逐步形成完整、系统的知识结构。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体验——认识——再体验”这一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探究作品的风格特征及形成的内在原因,为学生后续的音乐学习奠定基础。

(二)调整教材顺序,符合教材序列

为了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有教学经验的教师会在教学中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将已有的教学内容按实际情况整理得更加条理分明、层次清楚、逻辑合理。比如有些教师会在教学中把原来以“人文”为主线的教学顺序调整为以“音乐”为主线,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性”。但是,在调整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学生原有的“学情”。教师可以按学期目标适当调整教学顺序,前提是教师要根据音乐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内在逻辑结构,对教材的知识点进行有序及部分与整体的分析。对于年轻教师,尤其是刚入职的新教师来说,建议先尊重教材,再尝试创新,在调整教材单元顺序时一定要把握“度”。

(三)增、删教材内容,注重教材文化

由于音乐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因此任何国家、地区、民族的审美观都是基于各自特定的文化基础之上,不同文化中的审美观是不相同的。④故而对教材进行分析时要把“对不同的音乐韵味和风格的把握”渗透到每个环节中,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要素独特的表现来理解音乐文化之间的差异。“精简”即教材中的某些内容可以略讲或不讲;“补充”则是指原有教材中未提及,但在教学中必须拓展的内容,还有的“补充”是选择了其他学科的知识融合点。增、删教材内容,要视情况而定。比如同一首作品在不同年级的教材里多次出现,但每次出现都加深了对知识点的认识,因此就不能精简。有的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大量补充课外音乐作品而摒弃教材,没有处理好适当精简、补充与构建的关系,因此也是不可取的。增、删教材中的内容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要根据实际情况,恰到好处地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合理的结构化重组,从而凸显立德树人、核心素养与知识技能的共进,并构建新的音乐课堂教学文化。

三、音乐教材分析的量化与评价

教师的教材分析能力的优劣,应从哪些方面去进行自评、他评或互评呢?首先要关注教师是否具有学科育人、课程意识、关注学生等教育思想;其次要关注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认识是否围绕三维目标、学生基础、学科规律;最后再来评价教师是否能明确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对教材的处理是否恰当,关注的重难点是否准确,针对学生生活经验的补充资料是否得当等。在通常情况下,评价的标准是针对相应的指标来制订的。故教材分析能力的评价可按指标分列,关注细节评价标准。

表2 教师教材分析能力评价标准

教师要实现教材分析能力的提升和评价的增值,就要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进一步的开发与应用。虽然教师分析教材的能力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也是一种很好的资源。从横向看,有些教师分析教材时深入、细致,有特点、有特长;有的教师分析教材时缺少自己的思考,只是从教学参考书或同行那里直接获得经验,不得要领。从纵向看,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教师,每一次研究教材,面对不同的学生时也都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并得到新的收获。所以,做好教材分析能力的测试与评价,也会推动教师对教材的独立思考与研究能力的提高。

小 结

音乐教材分析能力的提升可理解为“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观念的转变,即意味着教师不能把教材内容直接变为课堂学习的内容,而是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原有的学习基础等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和组织。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做到:依据音乐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从教材入手来安排教学内容的基本线索;针对学生生成新知的动态过程,对教材内容及增、删内容进行科学的、结构化的重组和整合,并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从而形成符合学生认知和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内容。

注 释

①张晴、罗娟《论中小学音乐教材分析的重要性》,《学周刊》2017年第27期。

②吴君磊、袁爱敏《用适合学生的方式重构学科课程知识模块》,《人民教育》2018年第23期。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7页。

④朱玉江《当代音乐审美教育转向: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中国音乐教育》2018年第9期。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教材音乐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学案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
音乐
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转换探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