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数学课堂变革

2019-07-22张英

江西教育C 2019年6期
关键词:导学长方体变革

张英

当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涌现了不少教学流派,让人有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纵观各教学流派,尽管教学口号不同、旗帜不同,但其内在思想精髓却是相似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主体性觉醒,是当下数学教学改革的标识。

一、主体性觉醒:数学课堂变革的价值选择

主体性觉醒,用一句时髦的话语来表达,就是“以学定教”“因学施教”。为了让学生充分自学,不少学校规定教师讲授的时间不许超过10分钟,规定学生活动时间不得少于20分钟,规定检测反馈时间为10分钟左右。这种带有行政色彩的“规定”,代表了课堂教学改革方向,体现了数学教学的价值诉求。

如教学《可能性》这一节内容时,教师是将教学定位于让学生掌握知识,还是定位于让学生体验知识,其结果大不相同。定位于掌握知识,教师就有可能简化、压缩学生探究过程,就有可能对学生探究提前铺设、预设;定位于体验知识,教师就会让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验、游戏,就不会对学生探究进行过度预设。笔者在教学时,始终关注学生主体感受、体验,让学生在多次摸球实验过程中,体验事件发生的随机性,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感悟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从而让学生自主建构出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专业术语,例如 “可能”“”不可能 ”“一定”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让”和“导”的关系,既不能让自身的“教”越位,也不能让自身的“导”缺位,而应“让引结合”“让思结合”。“主体性觉醒”课堂体现了生本思想,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话语权、质疑权、展示权等。

二、主体性觉醒:数学课堂变革的建构选择

主体性觉醒,要求数学课堂教学从零散走向系统、从单一走向结构、从局部走向整体。对于课堂诸要素,教师要统筹协调、整体把握。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处理好“让学”“导学”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教学的艺术就是处理好“让学”和“导学”的关系。对“让学”到“导学”度的把握,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主体性课堂,不是“让学”和“导学”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有机融合。

如《圆的认识》这一课,知识点繁杂,笔者和其他教师曾围绕《圆的认识》展开集体备课,商讨如何用简约方式进行整体教学。在商讨过程中,我们对一些问题进行思考、交流。如 “在圆内画出一些线段让学生判断是不是直径、半径有必要吗?”“半径是直径的2倍,直径是半径的二分之一,需要我们引导学生概括吗?”等。正是对相关知识教学的不断拷问、考量,让我们逐渐明晰这一课的教学重难点。最终,我们达成共识:选择“圆的特征”作为学生学习重点,赋予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于是,我们精心设置三个任务。任务一:小王家、小李家距离学校的距离都是1千米,如果已知学校的位置,小王家的位置可能在哪里,小李家的位置可能在哪里?请在纸上画出来。任务二:小王家和小李家最多相距多少千米?请在图上画出来。任务三:用圆规在纸上画一个圆,尝试解释一下为什么圆规可以画出圆?在操场上可以怎样画圆呢?三个任务组成一个任务链,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圆的特征”,凝聚着“圆的本质”。通过完成学习任务,学生能掌握圆的特征,领悟圆的本质。

三、主体性觉醒:数学课堂变革的策略选择

数学课堂深度变革需要一定策略和行动路径。主体性觉醒,就是通过师生、生生积极互动,形成课堂对话、协商、沟通、交流新格局。在这个过程中,切实改变课堂教学“满堂灌”“满堂问”“满堂讲”的弊病,着重回答在课堂上学生应“做什么”“怎么做”“还可怎样做”的问题。主体性觉醒,不仅注重对学生学习进行外在驱动,更注重学生学习力发掘、培育和提升。

如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一课的教学,立足于学生主体性觉醒视角,笔者认为应当将教学定位于“验证特征”。因为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学生通过直观就容易把握。但直观是否可靠、感知是否意味着本质,是要打一个问号的。教学中,笔者重点引导学生开展了两个活动。活动一:验证长方体相对面完全相同;活动二:验证长方体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比如在活动中,有学生运用测量的方法验证(分别测量长方体的长、宽、高);有學生运用推理的方法验证(从长方体的六个面是长方形开始推理);有学生运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将长方体纸盒压瘪,让对面完全重合)。通过这样的体现主体性觉醒的教学设计,数学课堂教学才变得丰满、实在起来。主体性觉醒的课堂,是教师服务于学生学的课堂,也是学生智慧聚集的课堂。在主体性觉醒的课堂上,教师运用多元策略,引导学生积极互动,引导每个学生交互“集智”,让学生水到渠成地建构、创造知识。

主体性觉醒是数学课堂教学发展、提升、变革的内生力量。主体的一次次觉醒,能为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一个个新起点。

猜你喜欢

导学长方体变革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拆拼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变革开始了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
创新IT 赋能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