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文本特殊“点”,编织习作绚丽“面”

2019-07-22赵正江

江西教育C 2019年6期
关键词:秦兵马俑文本文章

赵正江

阅读课的主要任务是学会语言表达,学会运用语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依托文本,把阅读教学的关注点投向表达,在提升学生阅读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表达力。

一、以文本构成之点,带动仿写作文之面

小学课本中选取的文本都非常经典,足以成为学生在写作中进行仿写的范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关注这些文本中的表达,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从课题入手,让学生感悟点睛之笔。一篇文章的题目是整篇文章的“眼睛”。每篇文章的题目都各具特色,有的交代文章大意,有的蕴涵文章主旨,有的体现行文思路,有的巧用修辞方式,从各个方面诠释着文章,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中领悟文章题目的精妙。通过对题目选取的分析和揭示,让学生不断积累命题的方法,在以后的作文中学生的拟题能力才会提高。

从文章结构入手,培养学生作文架构能力。文章的好结构就像是文章的骨架,只有骨架搭建好,才有可能产生好的文章。教师在进行文本讲读时,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分析文章的思路,从而感悟课文构思的精妙,也为以后作文构思提供借鉴。例如《秦兵马俑》,教师让学生明白整篇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法,文章开始介绍了秦兵马俑的数量分布和在世界雕塑史上的地位,之后选取了几种富有特色的俑进行详细描摹。最后点题总结全文,再次感叹秦兵马俑在中外雕塑史上的地位。学生对文章结构理解透彻后,教师可以适当安排学生进行小练笔,让学生把刚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学生在感悟与实践中不断体会文章框架建构的方法,领会文章语言的精妙和文章材料的选取,这样在今后的写作中学生就不会出现文章脉络不清的情况。

感悟精妙语言,体会语言运用的技巧。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都会让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语句反复阅读,也会设计不同的问题来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作者的语言运用技巧,从而在积累中不断提高。一篇文章不是通篇都美轮美奂,而是因为一句话或一个段落的精彩就照亮了通篇文章,正如诗人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个“敲”字将诗歌的意境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领悟文本内涵,提炼作文主题

文章的内涵就是文章的灵魂。教材中选取的范文都蕴含着深厚的思想,这些思想的存在使得文章得以升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带领学生领悟精妙的语言,还要让学生明白文本的内涵。例如《大江保卫战》,官兵舍生忘死的抗洪画面,凸显了人民子弟兵为人民的精神。教师在让学生提炼总结文本内涵的同时,让学生分析自己的作文,分析自己文章的内涵。

三、分析文本每个点,生成写作精彩面

课本中的文本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蕴含着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认真严谨的写作态度、炽热的思想情感,可以说,文本自身就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最好例子。

首先,教师要利用文本素材,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课文中选取的文本涉及的写作范围相对广泛,如有讲述人生哲理的《说勤奋》,有介绍文化古迹的《秦兵马俑》,有描写童年快乐生活的《我和祖父的园子》等等,这些文本为学生的习作表达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例如在學习完《桂花雨》后,教师让学生利用文本中的语言,描写家乡的另一种花。教师要求学生用心去读文本,用灵魂去和作者沟通,从而涤荡自己的心灵。教师也可以安排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写出自己的话。

其次,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来描写文本中的内容,如《第一次抱母亲》,作者用平白如话的语言讲述了自己对母亲的爱意,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写一写自己母亲生病时的场景。再如学习《桂花雨》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桂花盛开的景色,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描写,为学生的习作搭建言语支架。

最后,体会文本情感描写,点燃学生创作激情。每一篇文章都凝聚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文本的语言浸透着作者的情感,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领会理解这种感情,倾听作者的倾诉,用自己的喜怒哀乐碰撞回应作者的情感。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联想延伸自己的经历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产生拿起笔诉说经历和情感的欲望,真情实感的描述和流露就是一篇好文章。

课文文本是学生写作取之不尽的宝藏,也是学生写作的源泉,如果作文是一片大海,那么每一篇文本就是汇入大海的涓涓溪流。教师只有充分开发和利用文本素材,让学生在点点滴滴中不断累积作文的素材,由多个“点”才能编织成绚丽的作文之“面”。

猜你喜欢

秦兵马俑文本文章
不可思议的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旅行攻略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基于力矩平衡原理的秦兵马俑重心测量及临界地震加速度计算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