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全护理模式在妇产科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019-07-22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13期
关键词:护理人员发生率满意度

雷 荣

湖北省咸丰县人民医院 445600

手术室各环节和操作的安全、有序实施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1]。医疗技术不断发展,手术成为主要的治疗方式,为保证患者安全、提升护理质量,必要的安全措施必不可少。安全护理模式广泛运用在手术中,因其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护理质量较高,现阶段运用在手术室护理效果良好。本次实验,探究妇产科手术室护理采用安全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妇产科手术患者150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77例和对照组73例。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45.25±3.26)岁,手术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14例、腹腔镜手术12例、子宫切除手术22例、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19例、卵巢移位术10例。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45.15±4.26)岁,手术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22例、腹腔镜手术15例、子宫切除手术19例、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11例、卵巢移位术6例。所有患者同意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我院自制的研究知情同意书,同时排除机体其他重大疾病以及依从性较低的患者,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术后护理方法:(1)做好入院指导:宣讲手术流程以及术后护理注意事项;(2)完善手术准备:术前访视告知术前注意事项,讲述手术流程以及注意事项,注意医患配合;术前手术器械、药品等准备充分;(3)术中积极与患者沟通转移注意力,避免紧张情绪影响手术效果;(4)术后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指导患者术后饮食。观察组增加安全护理:(1)完善管理制度体系:成立安全护理管理小组,成员组成有护士长、主管护师、质控专员,负责监督手术护理质量;按照上级卫生部门要求完善安全护理管理体系。(2)手术安全护理事项:①静脉通路开放:手术穿刺后按照要求填写穿刺日期、时间,采用有效措施固定穿刺部位,固定时应避免力度过大导致血液循环减慢;②体位摆放安全:侧立式手术患者体位采用约束带固定[2];③妥善放置仪器连接线,避免压迫血管仪器连接线应按照药物准确连接;④术中选择合适体位,对手术所用器械进行全面检查,协助医师做各项基本操作,关注患者体征变化;手术过程严格无菌操作,采用高温蒸汽灭菌法对部分耐热细菌和物品进行消毒杀菌,每次消毒至少持续30min;定期检查无菌物品,术前严格消毒[3]。(3)加强护理安全反馈:定期召开一次护理安全会议,培养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对近期出现的医疗安全事故进行分析,探究其出现原因并制定应对措施;对日常出现安全事故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采取预见性的措施规避手术风险。(4)加强考核:定期采取考试或实际操作模拟等方式加强护理人员护理水平,落实阶段性考核并设置相应分数,分数与个人业绩和奖金挂钩,促进护理人员积极钻研业务知识,提升护理水平。(5)做好交接班工作:手术中交接班时,详细交接各项信息,患者手术情况、输液、体位摆放、用药、麻醉等准确交接,并由双方交接护士签字确认;患者回到病房后责任护士应注意长期卧床患者予以适当翻身或按摩,避免压疮出现,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交接完毕[4]。(6)心理护理:术前积极访视,告知患者手术流程,加强患者心理建设,主动告知手术风险以及应对措施,使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术中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利用沟通转移注意力;术后告知患者手术情况以及后续护理注意事项。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出现护理纠纷、输液配液错误、器械核对错误、患者投诉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2)护理满意度。(3)护理质量评分。

1.4 判定标准 (1)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百分制问卷进行调查,分为满意(>85分)、较满意(60~85分)、不满意(<60分)三个等级,护理满意度=(满意+较满意)/总例数。(2)采用自制护理质量评分表对手术全程由安全护理管理小组对护理情况进行评分,共分为四部分:操作规范、消毒隔离、器械准备、沟通方式,每个部分总分25分,满分100分。

2 结果

2.1 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出现护理纠纷1例、输液配液错误1例、器械核对错误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90%;对照组出现护理纠纷5例、输液配液错误2例、器械核对错误3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70%。观察组数据优势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38,P=0.042<0.05)。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满意度为96.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56%,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3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规范操作、消毒隔离、器械准备、沟通方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分)

3 讨论

现阶段手术作为常见治疗方式之一,在利用先进手术实现治疗目的的同时,手术过程出现护理不当造成安全事故等情况也不容忽视,不仅提升医疗事故发生率,在保证患者安全方面也存在极大隐患[5]。基于此,手术安全护理措施采取尤为重要。安全护理是一种新的护理模式,主要运用在手术中,较于传统护理来说,其优势主要体现在:(1)安全护理针对手术风险提前采取预见性措施,通过术前、术中、术后安全措施的采取和制定,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本文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90%,低于对照组的13.70%(P<0.05)。(2)安全护理关注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加强安全意识培训,建立考核规范手术安全行为,观察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说明护理人员安全意识较高(P<0.05),安全知识掌握较好,并且能将理论知识熟练的运用在手术实践中,有效提升护理质量。(3)安全护理中的心理护理贯穿全过程,术前积极与患者沟通,消除紧张心理;术中关注患者情况,转移患者注意力,避免出现应急反应增加手术风险[6];术后积极与病房责任护士交接手术情况,确保患者体征恢复正常后交接完毕,有效保证患者生命安全。(4)安全护理建立质量管理小组和考核体系,极大增加护理人员规范操作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提升手术安全效果。

综上所述:妇产科手术室护理中采用安全护理模式,可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患者较为认可,且显著提升护理质量,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护理人员发生率满意度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无缝隙管理模式对ICU多重耐药菌发生率的影响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