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性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钻颅血肿引流术中的干预效果

2019-07-22刘秀玲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13期
关键词:引流术针对性血肿

刘秀玲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310000

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起病急、进展快、致残及致死率高等临床特点,对患者生命健康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1]。目前,颅内血肿清除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术后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缺损功能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但有报道指出,患者术后可并发脑疝、感染、再出血等多种并发症[2]。因此,对行血肿清除术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非常必要和重要。本文探讨了针对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钻颅血肿引流术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7月收治的行高血压脑出血钻颅血肿引流术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经临床CT等诊断确诊符合高血压脑出血诊断标准,无手术禁忌,本研究经院伦理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其他手术治疗患者,合并手术排异、器官衰竭、凝血功能障碍等。根据临床不同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63.35±6.67)岁;平均出血量(41.24±6.48)ml;出血位置:基底节区18例,丘脑6例,脑叶6例。观察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40~79岁,平均年龄(62.87±6.58)岁;平均出血量(41.07±6.36)ml;出血位置:基底节区14例,丘脑9例,脑叶7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钻颅血肿引流术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各项检查及相关指导、术中及术后康复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术前病情评估:全面监测患者体征、血压等情况,维持患者水、电解质及酸碱度平衡的护理措施,加强护患沟通、心理干预等,帮助患者缓解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同时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工作。(2)术中针对性护理:术中针对不同血肿位置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手术体位,如:小脑血肿应采取患侧向上侧卧位,大脑半球血肿应采取仰卧并患侧血肿对卧位;术中对电钻进行严格消毒,以避免颅内感染;密切监视患者呼吸、血压、意识、瞳孔变化等各项生命体征,若出现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确保手术安全进行;术中根据患者呼吸曲线变化情况,及时对患者进行体位调整,保持患者呼吸通畅;控制好输液速度,避免输液过快或过慢情况引起患者不适而导致不良预后。(3)术后针对性护理:术后做好手术部位清洁工作,定期消毒,观察病情,及时更换敷料和引流袋,做好引流护理工作,预防引流管发生堵塞或脱落等情况;同时帮助患者翻身、按摩等,避免关节和肌肉僵硬或僵直;待患者病情好转后,指导并帮助患者进行坐、立、起床、平衡、穿衣等基础训练,促进血液旋后,预防肌肉萎缩。

1.3 护理效果评价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3]对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神经功能进行评分,评分范围0~42分,分数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两组护理干预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干预后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一般多见于50~70岁之间,是高血压患者临床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老年化进程的加剧以及老年高血压发病率的升高,导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患病人数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一种重要因素[4]。相关报道显示,影响高血压脑出血的病因较多,情绪激动、过度用力、饮酒、用力大便以及性生活均可导致该病发生,患者颅内出血出现血肿后,临床多表现为少语、思维迟缓、态度消极、肢体障碍等症状[5]。目前,钻颅血肿引流术是治疗颅内血肿的常见术式,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均可得到显著改善,但仍有部分患者术后可出现再出血、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等多种并发症,造成不良预后[6]。

表1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NIHSS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比较

临床研究显示,对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明显促进康复进程,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改善预后。本文通过对实施钻颅血肿引流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术期采取术前病情评估、心理干预、术中体位护理、病情监控、预防感染,术后并发症及康复护理等一系列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地促进了患者疾病康复,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住院治疗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果表明,通过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行钻颅血肿引流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加速康复进程。

猜你喜欢

引流术针对性血肿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维护服在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