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全程护理干预对胃肠道反应的影响效果分析

2019-07-22李倩娟徐小丹赵文杰

辽宁医学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恶心胃肠道全程

李倩娟 徐小丹 赵文杰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河南洛阳471000)

急性白血病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疾病发生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目前,临床主要是采用化疗的方式为患者实施治疗,但是化疗药物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使得部分患者难以对毒副反应耐受,而选择终止治疗,其中最为突出的毒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即急性白血病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剧烈的呕吐、恶心等症状,这样不仅加重患者的身心痛苦,且会使得其生活质量降低,从而影响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预后,因此,加强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的有效护理干预,来对胃肠道反应的发生进行控制,十分必要。本文研究主要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接受全程护理干预对胃肠道反应的影响效果作观察,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以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所选为2016年1月-2018年5月,例数为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

纳入标准:a:确诊存在急性白血病,且接受化疗干预;b:知情且同意参与本研究。

排除标准:a:合并肝肾功能严重疾病;b:存在胃部手术、胃溃疡史;c:化疗药物过敏者;d:精神或智力障碍;e:拒绝参与本研究。

实验组(n=50)中,其年龄范围为21~77岁,年龄均值为(39.52±7.12)岁,27例为AL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3例为 AML(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男26例,女24例。

对照组(n=50)中,其年龄范围为22~78岁,年龄均值为(40.10±6.85)岁,28例为AL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2例为 AML(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男25例,女25例。

2组急性白血病患者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告知患者清淡饮食,尽量以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食用粗糙、油腻的食物,少食多餐,不可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等;适当给予患者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为其讲解疾病、化疗等的知识,鼓励和安慰患者积极接受治疗;在化疗的过程中,加强患者症状的观察,及时发现异常,并告知医生处理。

实验组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具体为:

1.2.1 化疗前护理 对患者的用药史、心理状态、文化背景、性格特点等进行了解,针对性的制定护理措施。积极为患者讲解实施化疗的具体目的、措施、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方案,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最大限度对其紧张、焦虑情绪控制[1-2]。鼓励患者家属积极配合护理干预,合理给予患者家庭的支持。

1.2.2 化疗中护理

A:心理疏导,可通过语言、暗示、动作等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尽量将患者化疗中的不良心理减轻,增加患者的信任感,使其更加积极配合临床干预[3]。

B:用药干预,在医嘱的指导下,合理为患者实施预防性止吐药物干预,嘱咐患者不可在进食过程中使用刺激胃肠道的药物[4]。在化疗药物输注时,适当减慢滴注的速度。

C:症状观察,加强患者症状的观察,对其不适情况询问,及时对胃肠道反应发现和处理。

D:饮食干预,若患者胃肠道反应严重,则可请营养科医生进行会诊,合理对其食谱调整,营养配餐[5]。

E:环境护理,尽量对病房内的不良刺激控制,为患者提供舒适、干净、清新的病房环境。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保证操作的规范、语言的恰当以及态度的和蔼。同时,及时对患者的呕吐物清理,并为患者提供温水漱口干预[6]。

1.2.3 化疗后护理 患者在化疗后,可出现食量少、食欲不振、腹泻、恶心、呕吐等反应,难以对营养的需求保证,护理人员应辅助给予患者蛋白质、氨基酸、葡萄糖等干预,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对其饮食调整,从而减少其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7]。

1.3 观察指标 对2组化疗后胃肠道反应情况作观察分析,即恶心(3度:不能进食,严重恶心;2度:明显恶心,对进食造成影响;1度:轻微恶心,不影响进食;0度:无恶心);呕吐(3度:每天呕吐5次以上;2度:每天呕吐3~5次;1度:每天呕吐1~2次;0度:无呕吐)。

1.4 数据分析 SPSS 21.0软件作数据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卡方检验。P<0.05,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其恶心、呕吐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表2:

表1 恶心发生情况分析[n(%)]

表2 呕吐发生情况分析[n(%)]

3 讨论

急性白血病是患者的造血干细胞出现恶性克隆性的疾病[8],患者在疾病发生时,其骨髓造血功能会受到抑制,增加患者出现感染、贫血、出血等的发生率,若患者不能得以有效的治疗,则会对其生命安全造成威胁[9-10]。急性白血病患者,其恶性程度较高,临床主要采用化疗为患者实施治疗,但是患者化疗的过程中,较易出现胃肠道反应等症状[11],影响其化疗的耐受性,从而导致部分患者终止治疗,影响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预后[12],因此,加强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的护理干预,来对其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行控制,十分必要。

全程护理干预是新型护理模式之一,在其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中应用,有着较高的价值。全程护理干预,通过化疗前、化疗中、化疗后等护理干预,能够使得急性白血病患者和其家属充分做好化疗前的准备,保持积极的态度面对化疗干预[13];化疗中护理通过心理疏导、用药干预、症状观察、饮食干预、环境护理等干预措施,可缓解患者化疗中的不良心理状态,更好为患者实施药物干预,及时对其胃肠道反应的发生进行发现和护理,保证患者合理饮食,使得患者在舒适的环境中接受治疗,以此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的发生进行控制[14];化疗后护理,则可使得患者更加规范的饮食,对其营养的需求保证[15]。

综上所述,全程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中,有着较高的价值,不仅可减轻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的几率,且可对其胃肠道反应程度控制,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恶心胃肠道全程
酶可提高家禽的胃肠道完整性和生产性能
胃肠道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加速康复外科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在肝移植术后早期的临床应用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题出的太恶心
做题做恶心
垃圾全程分类的上海模式
手工制鞋全程LOOK
中药外敷治疗小儿胃肠道功能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