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失眠症患者实施睡眠护理干预的效果

2019-07-22朱秀娣朱小欢朱秋婵

辽宁医学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失眠症满意度情绪

朱秀娣 朱小欢 朱秋婵

英德市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广东英德513000)

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增大,失眠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据调查显示,我国失眠症的发生率约为10% ~20%,从发病人群的年龄上来看,失眠症的患病人群逐渐趋于年轻化。失眠属于一种非器质性障碍,催眠药物只有短效作用,长期效果并不理想,且患者容易产生药物依赖[1]。因此,对失眠症患者实施科学的护理干预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本次研究中将到我院就诊的130例失眠症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与睡眠护理干预,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以下为详情数据报告。

1 患者临床资料与护理方法

1.1 患者临床资料 入选本次研究130例失眠症患者均为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到我院就诊,利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共计65例,男性与女性例数分别为35例与30例,患者年龄为31~78岁,平均年龄为(52.15±2.39)岁;病程为3个月~6年,平均病程为(3.25±0.57)年;首次住院病患25例,二次或多次住院病患40例;教育年限:初中及以下21例,高中25例,大专及以上19例;体力劳动患者31例,非体力劳动患者34例。观察组患者:共计65例,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区间为32~79岁,平均年龄为(52.54±2.47)岁;病程为4个月~6年,平均病程为(3.39±0.87)年;首次住院病患24例,二次或多次住院病患41例;教育年限:初中及以下20例,高中27例,大专及以上18例;体力劳动患者29例,非体力劳动患者36例。使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文化程度等临床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提示两组患者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2]:(1)入选此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关于失眠的诊断标准;(2)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良好,可配合完成临床护理和调查;(3)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订知情同意书;(4)此次研究均经我院伦理会批准。

排除标准[3]:(1)合并严重的心、脑、肝肾功能障碍;(2)合并语言功能障碍、人格障碍、智力智障;(3)有精神疾病史,或有酒精、药物依赖史;(4)近期参与到其他临床研究;(5)对本次研究存在异议,非自愿参与本研究。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让其睡前播放轻音乐,注意调整饮食,改变不良的睡前习惯。

观察组(睡眠护理干预):①心理干预:对失眠症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支持,护理人员要与失眠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关系,尤其是对于长期失眠的患者,在交流过程中要表现出同情、关心和理解,注意患者心理情绪变化,多与患者沟通交流,患者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依从性。②行为干预:叮嘱患者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在睡前保持干净,禁止做剧烈的活动,改正睡前不良习惯,禁止饮用咖啡、浓茶等不利于睡眠的饮品。睡前用热水泡脚,睡前禁止饮水或少量饮水,以免起夜,在睡前可饮牛奶利于睡眠。③饮食干预:指导患者晚餐以清淡饮食为主,不宜过饱,饭后禁止饮用浓茶、咖啡。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制定饮食方案,多食用新鲜的瓜果蔬菜,多食用含高蛋白的食物,保证机体摄入充足的能量与营养。④生活干预:为患者提供安静的住院环境,病房内光线不宜过强,保持温度适中。在夜晚查房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轻手轻脚,该做的检查尽量在白天集中完成,避免在夜晚做任何检查,以免影响患者睡眠。充实患者的业余生活,白天指导患者散步、下棋、打牌,适当增加活动量。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记录两组患者的入睡和觉醒情况,包括入睡潜伏期、觉醒次数、觉醒时间和睡眠时间。

(2)对两组患者的催眠药物使用剂量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

(3)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价标准[4]:在此问卷中包括的内容有睡眠的质量、效率等,患者得分越少证明睡眠质量越好。

(4)采用SDS(抑郁自评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抑郁情绪严重程度,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严重程度,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抑郁程度和焦虑程度越深[5]。

(5)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满意度调查分为非常、基本和不满意,对比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数据分析 将研究得到的各数据经由SPSS 17.0统计学软件实施处理分析,(%)代表护理满意度的数据单位,并实施χ2检验;(±s)代表入睡、觉醒、PSQI评分、负面情绪评分及催眠药物使用次数等,并实施t检验,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为标准。

2 结果

2.1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入睡情况及觉醒情况比较

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入睡潜伏期、觉醒次数、觉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睡眠时间比对照组患者长,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数据见下表1。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入睡情况及觉醒情况比较(±s)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入睡情况及觉醒情况比较(±s)

组别 入睡潜伏期(min)睡眠时间(h) 觉醒次数(次)觉醒时间(min)观察组(n=65)11.24±2.23 7.57±1.12 1.28±0.53 10.58±2.31对照组(n=65)23.26±5.58 5.54±1.13 4.15±1.12 24.47±3.37 t 16.126 10.286 18.674 27.408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催眠药物使用次数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催眠药物使用次数为(0.32±0.08)次,对照组为(1.74±0.39)次,经分析,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56,P=0.000<0.05)。

2.3 干预前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的比较 在进行干预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数据见下表2。

表2 干预前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的比较(BZ_117_1098_2636_1126_2685s)

2.4 护理前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的比较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前负面情绪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护理前,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数据见下表3。

表3 护理前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的比较(±s,分)

表3 护理前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的比较(±s,分)

组别 时间段 SAS评分 SDS评分观察组 干预前 45.69±2.33 46.66±2.58干预后 27.45±2.17 28.52±2.46对照组 干预前 45.66±2.32 46.74±2.11干预后 38.55±3.22 39.69±3.28

2.5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38%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78.46%,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数据见下表4。

表4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的比较[n(%)]

3 讨论

失眠症的发生率呈现逐年递增的发展趋势,以往临床上主要采用西药控制,但长期用药控制患者容易产生药物依赖,不利于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6]。对患者进行睡眠护理干预,通过干预患者的心理、行为、饮食和生活,可从多方面改善患者的心理和生理,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7]。

通过研究证实,实施睡眠护理干预后患者入睡潜伏期更短,睡眠时间更长,睡中觉醒次数更少,觉醒时间更短,使用催眠药物的次数更少,负面情绪均得到改善,可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本结果与相关报道中的研究结果相符[8-11],充分体现了睡眠护理干预在失眠症患者干预中的重要性。并且,实施睡眠护理干预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有利于医患、护患关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12]。

总而言之,睡眠护理干预在失眠症患者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睡眠质量,减少催眠药物的使用剂量,且患者满意度更高,故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失眠症满意度情绪
失眠症的发病机制与中西医治疗手段的研究进展
177例中老年失眠患者PSG的特点分析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失眠症状≠失眠症及早治疗是关键
情绪认同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供应链绩效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