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利与我国区域经济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2019-07-17段欣王景王一玮林立洲

价值工程 2019年15期
关键词:相关性分析专利

段欣 王景 王一玮 林立洲

摘要:知识产权对经济具有促进作用已经成为学术界的共识,专利也在市场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专利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影响因素较为复杂。本文通过对26个省会城市的R&D投入、专利数量和GDP指标的收集分析,发现R&D投入和专利数量与GDP之间整体变化趋势接近,但并不严格相关。因此,专利的经济价值未能充分发挥出来,据此分析深层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Abstract: The promo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o the economy has become the consensus of the academic community. Patents have played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market competition, but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tents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s are more complicated. Through the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R&D investment, patent quantity and GDP indicators of 26 provincial capital cities,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overall trend of R&D investment and patent quantity and GDP is close, but it is not strictly related. Therefore, the economic value of the patent has not been fully utilized, and the deep-seated reasons are analyzed accordingly and corresponding recommendations are made.

关键词:专利;区域经济水平;相关性分析

Key words: patent;regional economic level;correlation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D9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15-0178-05

0  引言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深,以高能耗为特征的传统经济模式已逐渐被淘汰,科技的迅猛发展引领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发达国家在知识产权方面大做文章,不愿有其他国家来瓜分这块蛋糕,发展中国家不甘落后,为争取更多的主动权,大力发展知识产权。我国身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知识产权的认知起步较晚,所以在有关制度建设和发展状况方面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科技的投入,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也随之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出台了诸多的相关政策。国务院于2008年颁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提出要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有关政策措施;2016年,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则》,对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和国际专利申请量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同年6月,国家出台了《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推进计划》。2018年,国务院重新组建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由新的国家知识产权局统一管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提出,中国将引入侵犯知识产权的惩罚性赔偿制度,提高侵权成本。2018年12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台了《知识产权服务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加大政策落实力度,着力解决民营企业知识产权难点、痛点问题。可以看出,我国政府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将相关政策由上往下逐级落实,并涉及多个领域,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知识产权政策网。

知识产权对经济有促进作用已经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国内外学者早已涉足了相关研究,并得出了相应结论。但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经济差异较大,受地区之间政策和发展水平不同的影响,专利所能发挥的经济效用也有所不同。因此,立足于我国区域差异性,探索专利与区域经济水平的关系,为提高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水平提供理论依据,丰富了我国专利与地区经济水平相关性的理论研究,以拓展專利与经济价值的相关理论。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从微观上说,企业需要技术进步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知识附加值,达到持续发展的目的。从中观来说,地区的经济水平与企业息息相关,同样离不开专利的作用。因此,不仅是企业,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知识产权。从中美贸易战和国际竞争来看,当前的经济态势主要是知识产权的竞争,是专利的竞争。面对全球市场相互交融的局面,我们要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1  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综述

1.1 理论基础

1.1.1 技术创新理论

技术创新主要指产品和工艺的创新,通过市场实现理论向现实的转变,为创新主体带来经济利益。西方有关技术创新的理论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时期,最早的是古典经济理论,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主张技术进步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接下来是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并将其归类为外生因素。而新经济增长理论则将技术进步内在化,认为经济持续增长是内生因素作用的结果,研发活动的溢出效应可以使其边际收益不递减。20世纪初,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将技术进步推向新的阶段,并于80年代进入到实践研究环节。熊彼特对创新的定义,不止涉及技术,还包括生产方法与经济制度的变革,认为这样的创新是提高效率,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1]。

社会的成长与进步离不开市场主体的创新,企业竞争力的持续提高,也需要进行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的风险性和长期性却使很多机构或创造者望而却步,因为科研从一个想法到将其具体到研发中,再到将研发成果转化为商品并投入市场,最终实现盈利,这个过程中,社会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等资源会由于研发和市场风险而变成沉默成本。所以,现实中进行技术研发的多数是规模较大,收益较好的大型企业,或是有政府财政支持的机构。虽然技术创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遇到诸多困难,但从长远来看,它确实能够为企业和社会创造出可观的收益。从宏观来看,技术创新的扩散还可以提高社会的生产效率,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增长。

1.1.2 专利战略与竞争优势理论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成为国内外竞争的焦点,专利也因此受到了重视。本节将专利战略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放在一起是因为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利用专利战略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在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形成强有力的专利战略,二者之间相辅相成。

竞争优势理论是很多学者针对比较优势理论的时代局限性提出来的新的理论,代表人物是波特,他认为一国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该国企业和主导产业竞争力,影响这种竞争力的因素在于掌握的资源、企业革新能力、竞争差距、产品替代能力的强弱、资源拥有的合适性、竞争优势的经久力以及能否被模仿。经过其他学者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垄断资源是维持这一优势的有力武器。

专利战略按性质分为进攻战略和防御战略,进攻战略又包括基本、外围和转让战略等;按过程分为申请、实施和保护战略,其中,申请战略分为时间差战略和延伸战略等。这一战略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也经过了很多学者研究结论的证实,Jiang-tao Zhan(2012)认为专利战略能够有效推进中小企业产品创新的过程[2]。冯晓青(2016)认为,企业专利战略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创新能力[3]。孙海荣(2017)认为企业通过运用专利战略整合资源,以此构建核心竞争力[4]。

专利战略不仅是企业战略的一部分,用于获取竞争优势、抢占发展先机,也是地方政府发展特色产业,形成地区优势以及帮助民族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应当考虑的内容。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利用本地区特色和优势资源,形成其他地区或国家不具有的地方产业,比如景德镇发展瓷器,云南发展中医药和民族手工艺等,这些特色产业中的专利产品可以帮助地方形成一定程度的垄断权和核心知识产权,通过有效的专利布局,编织专利网,从而占领国内外市场,利用专利获得竞争优势,指导地方专利工作的长远谋划,帮助企业和社会获得长远的经济效益。

1.2 研究现状

由于专利的经济价值发挥作用的主体涉及多个方面,所以本文从微观和中观两个角度展开文献综述,即专利与企业效益的相关性和专利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以此梳理国内外学者的有关结论,为本研究提供较为全面的理论基础。

在专利对企业效益发挥作用的方面,国内外学者在上个世纪的研究结论差异较大,国外学者多认为专利具有促进作用,国内学者则得出了专利对企业效益正向、负向和不相关的结论。而随着我国市场环境的改善和经济水平的提高,近些年国内外在有关研究方面的结论较为一致,多数认为专利对企业效益具有正相关的作用。限于篇幅,本节只摘录了近几年的国内外研究结论:我国2009年和2010年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活动与经济效益状况报告中揭示专利对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有明显的促进作用[5]。祁延莉、张杨杨(2012)以我国医药行业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发现专利申请与企业利润显著正相关[6]。陈宗涵、谈毅、陆海天(2017)对2013-2015年风险投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每多一个专利能提高0.7%的企业估值[7]。Yu-Shan Chen(2011)研究了专利、研发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发现企业专利强度与绩效正相关[8]。Pr■dkiewicz, Katarzyna(2014)对波兰制造业4004家企业2006-2012年的数据,发现专利是中型企业折旧、摊销前利润率的重要决定因素[9]。Holger Ernst(2016)对美国和德国143家技术型企业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专利保护和信息管理与企业许可收入、销售增长和盈利能力正相关[10]。Daniela Maresch(2016)分析了975家企业数据,发现专利授权量、竞争程度和及时性对企业效益有积极影响[11]。当然,也有学者得出了专利与企业效益不显著相关的结论,例如李忆、马莉、苑贤德(2014)以130家高科技上市企业为样本,发现发明和实用新型与企业效益没有显著影响[12]。

在专利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方面,我国学者多以某一地区或某一省份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以东中部地区居多。朱凌(2014)以我国2000~2010年广东、浙江、辽宁及四川的专利数据为研究样本,发现高校创新与区域发展之间存在较高相关性[13]。张爱华(2015)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河北省1985-2012年的专利产出与经济增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专利与该省经济水平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且有明显的促进作用[14]。王慧敏、王开(2017)以江苏省619家创新型企业为研究对象,发现区域经济效率不同,技术创新对经济的影响也随之不同[15]。李小帆、付書科(2017)通过分析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的专利数据和经济增长指标,发现GDP是专利的Granger原因,但是专利却不是GDP的Granger原因[16]。李静晶、庄子银(2017)认为在我国发达地区,专利保护水平与经济发展有正向促进的关系,而欠发达和中等发达地区则反之;并且,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助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且在欠发达地区作用最为显著[17]。李晓飞、赵黎晨(2018)等对我国空间知识溢出全域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专利授权量对相邻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知识溢出效应[18]。

也有学者的研究将专利细分为不同类型,探究不同专利对经济的影响。崔燕燕、崔晟(2015)认为山西省的发明专利与GDP的关系比较显著[19]。刘慧、桂德怀(2016)对江苏省1985-2014年地市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论表明发明对该省经济增长的作用效具有显著的U型关系,而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未产生显著效应[20]。朱芳芳(2017)对广东省1985~2014不同的专利类型和经济总量进行分析,发现发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21]。王念(2018)对广西1988-2016年的专利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发明专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于另外两种类型的专利,外观设计能够在相对短期内创造经济效益,实用新型对经济的作用不显著,且三种专利与GDP之间有滞后期的影响[22]。

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可以发现现有研究已经较为全面和深入。学者们对专利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分析中,多采用纵向研究,即选取某一地区,收集该地区几年中的经济指标数据和专利数据并分析其中的关系。这样的研究视角虽然具有动态性,但目前还缺少横向上的分析。因此,基于上述理论基础,本文采取静态视角,在横向上探究专利与区域经济水平的关系。

2  专利与区域经济水平的关系

本节的研究对象是省会城市,因为原则上来说,省会汇集了该省较多的人才、资源,对创新的认知与接纳程度更高,更能代表一省的发展水平。这样的样本选择尽可能的剔除了因地理位置或其他因素导致的经济水平不同的现象,以期获得较为符合本次研究课题的结论。

根据所能获得的数据本文选择了26个省会城市,对其经济发展状况和专利数量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从横向上探究专利与地区经济的相关性,得出较为直观的结论。(表1、图1-图3)

本文分析的有關数据来自于统计年鉴和专利数据库。

统计结果显示,R&D投入与专利数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可以得出二者具有显著相关性的结论,而GDP与专利数量和R&D投入虽整体变化趋势接近,但并不严格相关。

3  结论与建议

根据分析结论发现,专利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但这种相关性并不明显,这说明专利虽然具有经济价值,但并未能充分发挥出来,分析背后的原因不难发现:一、专利本身是发明创造,是智慧成果,这种本质使得专利的投入产出期较长,且与研发一样,具有高风险性。因为社会难以在短期内得到专利成果,经过漫长的研发周期之后,还需申请、等待审查等程序完成,才能放心的将该项技术投入生产,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之前的投入付诸东流。所以这样的“不稳定性”会对企业或社会的专利主动性形成掣肘,进而导致尊重专利和保护创造的意识淡薄,怠于维权。二、市场主体在专利运用方面不够成熟,运营机制不完善,也导致了我国大量专利难以形成产品,进入市场进行有效的价值流通。从国际竞争态势可以看出,我国大多数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拥有核心技术较少,申请专利的目的多是为了贯标、评估,很少会真正地将专利作为竞争工具进行布局和转化。不止是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转化率也非常低,这样的现象较为普遍,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三、专利保护力度不够。目前,国内外对知识产权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从我国的专利制度和保护模式来看,新业态、新情况的客观需求尚未能满足。立法水平的不完善,保护力度和执法强度不强等使专利经济效益的发挥缺乏一个安全的保护环境,间接导致了专利与经济之间的脱节。四、专利管理方面,各部门职能交织,权责不统一,使得缺位和越位现象出现,导致专利行政保护不完善。而且,在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的评价指标中,专利占比较低,社会经济产值与专利运用没有实现有机统一,从而使专利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未能有效发挥。五、专利服务业尚不发达,目前还处于政府主导的市场培育期,从各个服务机构的性质来看,提高专利价值服务的机构较少,多数服务机构分散经营,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而且,我国仅对专利代理等基础性服务业务进行规范和管理,在评估、托管、投融资、战略咨询等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执行标准。

为了能够帮助专利经济价值的有效实现,我们应针对上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我国要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借鉴他国经验,设定适度的专利保护强度,实行差别化的行业与区域专利政策,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专利制度,发挥这一制度的激励创新和保护创造的作用,在源头上促进,过程中保护,最大程度的实现经济增长。

首先,我们要从上往下提高专利保护意识,由各级政府加大对民众的宣传力度,加大有关人才的培养,定期开展相关法律宣传活动,帮助企业树立正确的专利价值理念,增强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和保护意识,提高依法经营和规避风险的能力,避免因意识和能力的不足所导致的不必要损失。其次,促进专利的有效运用,加大高质量专利技术转化力度,完善科研院所等机构的管理制度,健全相应服务标准,完善专利服务体系。同时,开展产业集群,专利服务业和品牌、地理标志等聚集区的试点示范工作。再次,在专利制度、执法和市场环境等方面加大保护力度。建立符合国际规则又兼顾我国特色的知识产权制度,并结合现实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在专利规则方面,也要遵循国际规定,并有前瞻性和现实性,缩小与国际之间的差距。提高政府专利管理的行政执法水平,完善市场保护机制和专利市场的运行机制,细化操作方法,提高专利保护的市场化水平。第四、健全专利管理体系,在国家层面推进改革,地方机构负责执行,各司其职,形成权责一致的专利管理结构体系,建立集中的行政管理机构,科学配置资源,形成司法、行政、调解、维权一体化的保护体系。此外,在国家战略上提高专利布局地位,增加资金扶持力度,创造有效良好的制度环境。最后,在市场服务机构方面,应推进全面的专利服务业务,提高服务水平,在兼顾基础业务的同时,适当地开展高端业务,比如评估、预警、战略咨询和预警等。在我国当前专利市场还不完善的情况下,需要政府引导,建立一批专业程度高,服务规范的专利机构,推动服务业向专业化和高端化方向发展。加快推进专利服务体系建设,将服务标准与规范融入到高端服务业务中,为实现专利价值提供市场助力。

参考文献:

[1]熊彼特著,何畏译.经济发展理论[M].商务印书馆,1990:55-57.

[2]Jiang-tao Zhan. An Application of Patent Strategy in Medium-small Enterprises Product Innovation Process[A]. Chinese Industrial Engineering Institution,CMES、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s、Beijing Section.Proceedings of 2012 IEEE 1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IE&EM 2012)[C].Chinese Industrial Engineering Institution,CMES、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s、Beijing Section:IEEE BEIJING SECTION(跨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北京分会),2012:4.

[3]冯晓青.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视野下我国企业专利战略研究[J].学术交流,2016(01):83-89.

[4]孙海荣.专利战略竞争优势——内生论和外生论视角[J].中国科技论坛,2017(01):94-102.

[5]规划.专利活动对我国工业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促进作用明显——2010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活动与经济效益状况报告[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2(02):48-53.

[6]祁延莉,张杨杨.企业专利与企业利润的相关性分析——以中国医药制造上市公司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2,32(08):198-202.

[7]陳宗涵,谈毅,陆海天.企业专利信号与企业价值评估——基于风险投资机构的视角[J].上海经济研究,2017(10):105-114.

[8]Yu-Shan Chen.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patent performance, R&D capability, and employee productivity on firm performance[P]. Technology Management in the Energy Smart World (PICMET), 2011 Proceedings of PICMET '11:,2011.

[9]Pr■dkiewicz, Katarzyna,Pr■dkiewicz, Pawe■.The Patents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Firms - Evidence From Polish Manufacturing Companies[J]. 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 Management and Innovation,2014,10(4).

[10]Holger Ernst,James Conley,Nils Omland. How to create commercial value from patents: the role of patent management[J]. R&D Management,2016,46(S2).

[11]Daniela Maresch,Matthias Fink,Rainer Harms. When patents matter: The impact of competition and patent age on the performance contribu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J]. Technovation,2016,57-58.

[12]李忆,马莉,苑贤德.企业专利数量、知识离散度与绩效的关系——基于高科技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情报杂志,2014,33(02):194-200.

[13]朱凌,薛萍,徐旋.高校与区域的协同创新:基于我国典型区域10年专利数据的实证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4):15-21.

[14]张爱华.专利产出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河北省1985—2012年数据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5,36(05):114-119.

[15]王慧敏,王开,刘钢.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7,37(08):98-105.

[16]李小帆,付书科,金明浩,杨宏兰.专利分布不均衡与区域经济集聚增长——基于长江经济带的实证[J].商业经济研究,2017(23):153-156.

[17]李静晶,庄子银.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J].科学学研究,2017,35(04):557-564.

[18]李晓飞,赵黎晨,候璠,吕可文.空间知识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SDM及GWR模型的实证分析[J].软科学,2018,32(04):16-19,30.

[19]崔燕燕,崔晟.山西省三种专利产出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03):61-63.

[20]刘慧,桂德怀.专利与专利资助政策对江苏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6(14):210-212.

[21]朱芳芳.三种专利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北方经贸,2017(11):117-119.

[22]王念.广西三种专利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均衡关系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8,48(09):308-315.

猜你喜欢

相关性分析专利
专利
发明与专利
专利文摘
专利
节能——环保——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