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趣味操的创编与教学*

2019-07-16王岐富严远程

体育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小鸡趣味趣味性

王岐富 严远程

(1.长沙师范学院,湖南 长沙 410100;2.长沙师范学院 附属第一幼儿园,湖南 长沙 410100)

3-6 岁是儿童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其身体素质较差,身体相对较软,动作的准确性、平衡性、灵活性和协调性较差,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幼儿趣味操通过其独特的趣味性与健身性能够很好的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促及幼儿的身心发展,趣味操以幼儿熟悉的故事情节与动物的模仿为主,能够极大程度的提升幼儿对健身操的兴趣及学习激情,著名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指出:幼儿非常喜欢模仿各种动物的体态及走、跑、跳、飞、游等动作,这些模仿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还有助于身体的锻炼[1]。本研究查阅多种创编方法与原则,通过专业的老师指导,创编出适合大班幼儿年龄层次的趣味操。该操符合幼儿的身体发展规律,能够很大程度锻炼幼儿的身体,且其趣味性更容易引发幼儿的喜爱。

1 幼儿趣味操的概念探寻

孙梦梦提出了对幼儿趣味操概念的界定:幼儿趣味操就是以幼儿的身体发育与心理发展为基础,以幼儿喜欢的儿歌为背景,配以基本的徒手操和简单器械操,能够穿插在游戏中进行,并且具有观赏性和娱乐性的特点[2]。郑波提出:幼儿园趣味操是一项利用生活、游戏、体育与自然各类典型的综合活动内容,是幼儿外在表现和内在心理融为一体的趣味活动。它优美、和谐、快乐、活泼、节奏感较强,适宜在一日各项活动中实践,且易开展,不受场地制约,是幼儿喜欢并乐意实践的活动形式[3]。综合多数学者意见,笔者认为就是以幼儿现阶段身体发展水平为标准,通过对幼儿喜欢的音乐,童话故事以及周边的动物及事物进行动作创编,并在原有的动作上增加夸张的表达方式,达到吸引幼儿注意力,愉悦身心的效果。

2 幼儿趣味操的创编原则解析

原则 解析趣味性原则幼儿天性活跃,容易被外界事物吸引。但是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枯燥无味的身体锻炼很容易让幼儿产生厌恶感。5-6岁幼儿对情节丰富的儿童故事,以及身边事物及小动物的模仿非常感兴趣,所以在创编过程中要选择趣味性节奏感强的音乐、有趣的贴近生活的童话故事、动物模仿性动作。合幼儿身心发展原则5 - 6岁的儿童正在持续发育,他们的身体组织不成熟,容易受伤。幼儿骨骼弹性大,容易发生脱臼现象,幼儿的发展主要是以大肌肉群为主,精细动作的小肌肉群发展不充分。所以在创编过程中要注重动作难度的设计,要符合幼儿身体发展的原则,否则会造成运动性损伤,并且引发幼儿对趣味操的厌恶。5-6岁儿童的大脑皮层容易兴奋,容易转移对事物的注意力,易受情绪影响。对新事物和未知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表现自己。在创编过程中要注重趣味性,注重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表现与探索欲望。

全面性原则1.音乐的选择要符合幼儿的年龄阶段与动作的结合程度。2.动作的创编要考虑到场地,设施等方面的适应性。3.动作的创编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的原则,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太过困难,同时也要保证其趣味性与健身性。安全性原则安全问题大于一切问题,趣味操的创编要注意以下原则:1.动作的创编要注重幼儿生长的自然规律,禁止选择对身体造成伤害和影响身体发展的动作。2.避免动作幅度过大,运动性强而运动时间较长,否则会损伤肌肉与身体器官。3.避免出现不规则动作与不协调错误动作,可能会引发幼儿身体不协调而产生的各种伤害,如摔跤,碰撞等。对称性原则5-6岁是幼儿身体发展的高峰期,趣味操的创编要注重身体的全面发展,从头到脚,从左到右。不对称的练习会导致幼儿左右两边能力不协调,从而影响幼儿的均衡发展。负荷适宜性原则运动强度要控制住幼儿身体发展水平适宜的程度上,过大的运动强度会导致身体的损伤,过小的运动强度则达不到运动效果。运动负荷由一套操的时间、操节数、动作节奏、动作幅度等因素决定,运动强度的负荷要以科学的心率指标作为依据,确定幼儿律动操有效心率负荷强度应为125-135次/分。

3 幼儿趣味操的教学方法探讨

3.1 情景教学法

教师有目的的引入以小鸡为主体的场景,让幼儿进行角色的扮演,从而激发幼儿的情感,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牢牢的抓住幼儿的注意力。从创设的情境故事中,让幼儿明白趣味操发展的动作主线,便于幼儿理解与记忆相应的动作。

3.2 趣味教学法

通过漫画与相关的动画片来吸引幼儿对趣味操的学习兴趣,从漫画图中来激发幼儿对小鸡动作模范的探索欲望。教师用简笔画画出本套趣味操中相应的动作,让幼儿模仿画中的鸡来做动作,提示幼儿比一比谁的动作做的更好,谁的动作趣味性更强,在幼儿的模仿中选取最贴近本套动作的幼儿,并请其他幼儿模仿其动作,通过趣味性教学法教学,更容易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

3.3 分解教学法

将本套趣味操分解成七个大节,并且将七大节再分解成多个小节,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细化教学,其中精细动作要特别提醒幼儿注意,每个动作都要运用故事与动作相结合,单独的多个动作练习容易引起幼儿的厌恶感。每一节动作在教学完成后再进行故事整合,做动作的时候提示接下来是什么故事情节跟动作,把动作与故事紧密相连。

3.4 整体教学法

整个教学方法是一种高效、有效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它增加了思维模式的深度,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儿童学习的知识。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首先慢动作带领幼儿完整的进行趣味操练习,再跟幼儿讲解趣味操的故事情节,最后让幼儿来分析某个动作是某个故事,要表扬与奖励积极回答的小朋友。整体教学法有利于提升幼儿对连贯动作的记忆能力。3.5 榜样示范法

选择一位或多位小老师带领其他幼儿跳趣味操,利用幼儿喜欢表现与喜欢收到表扬的心态,教师要选择动作最好的小朋友做小老师,为幼儿做一个好榜样,幼儿具有极强可塑性且善于模仿。有了动作生动形象的小老师作为榜样,更容易具体的记住动作的顺序和规范性。

3.6 幼儿趣味操创编与教学的注意事项

创编注意事项动作难度要符合幼儿的身体发展水平内容要积极向上,符合幼儿的心理特征操节的编排要合理连贯,要具有锻炼价值音乐的选择要合理,具有鲜明的节奏感,欢快健康的歌曲教学讲解运动注意事项,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注意场地与器械安全,检查幼儿是否携带危险物品教学要考虑个体差异性,针对性的教学

4 幼儿趣味操的创编案例

4.1 总体设计思路

本套幼儿操是通过归纳幼儿对小鸡、母鸡、大公鸡的日常生活形体来选择形象的动作,整套动作包含了头部运动、肩部运动、腰部运动、腿部运动、跳跃运动,成套动作遵循热身运动的原则,从远心端到近心端的运动及左右对称性的原则。

4.2 音乐的选择

音乐是动作的灵魂,一套成功的幼儿趣味操必须伴随适合的音乐,欢快激扬的音乐更容易激发幼儿对趣味操的兴趣,趣味操的特点就在于趣味,一方面是动作的趣味性,另一方面是在音乐的选择与老师的教学方法之中的趣味性。本套幼儿趣味操的音乐选择与成套中的动作息息相关,选自音乐“小鸡小鸡”,经过专业的幼儿韵律操老师指导,利用软件Cool Edit PRO进行剪辑,并且融入趣味特效音,从而制作出适合本套趣味操的音乐。音乐总时长2分52秒,节奏感强,有与动作对应的特效音,能够很大程度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与参与度,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4.3 趣味操的故事情节

本套幼儿趣味操分为以下情节:

操节 故事情节预备节 公鸡打鸣(公鸡鸣叫,天亮了,小鸡伸个懒腰,准备迎接美好的一天)第一节 小鸡起床 (小鸡起床发现有很多粮食,用小嘴巴啄粮食吃,左边看看,右边看看准备出门,出门后遇到小狗)第二节 母鸡护崽(母鸡张开翅膀保护小鸡,摇摇尾巴庆祝赶跑了小狗)第三节 公鸡觅食(大公鸡把树上的虫子啄到地上,呼叫同伴)第四节 分享食物(挥动翅膀原地转圈,与同伴一起分享食物)过渡节 金鸡独立(大公鸡吃饱了,巡视周围)第五节 整理翅膀(张开翅膀飞一飞,抖动翅膀准备回家)

4.4 确定成套动作

本套趣味操是经过专业的幼儿韵律操老师的指导,集合幼儿健美操专选班12位优秀的成员共同创编完成,以幼儿喜爱的小鸡为趣味操的主题,通过去幼儿园调查幼儿对小鸡,母鸡,公鸡的已有经验动作,齐心协力共同创编。

头部运动根据小鸡啄米的动作创编,幼儿双腿开立与肩同宽,从左到右再到左边依次点头。肩部运动模仿小鸡出门摆摆小翅膀与大黄狗追小鸡的动作,是一个对称的肩部左右运动,动作生动形象且简单易学。髋关节运动根据母鸡抖翅膀与甩尾巴的的情节来创编,通过对这两个情节的模仿来达到髋关节的锻炼。全身运动根据大公鸡啄树上的虫子与在地上分享事物来创编,这一节动作的设计充分带动了幼儿全身上下的活动,达到了健身的效果。跳跃运动根据大公鸡分享食物来创编,分享食物的时候大公鸡很开心,就挥动翅膀跳跃,本节主要锻炼幼儿下力量和身体协调性。放松运动根据据所有的鸡吃饱了,整理一下翅膀准备回去休息这一故事情节所创编,这一节以放松回家的故事情节与简单放松的动作为主,使幼儿的身体活动水平慢慢降低,达到身体和情绪放松的效果。

4.5 测定成套动作的运动负荷

指标 A 人数 B 人数 C 人数 D 人数基本情况同往常 1 较活跃 21 非常活跃 40 活动下降 0出汗程度微发热 2 微出汗 34 中等出汗 20 大出汗 6面色情况 正常 1 面色红润 55 面色涨红 6 面色苍白 0疲劳程度 轻松 3 不轻松 51 比较疲劳 8 非常疲惫 0呼吸情况正常呼吸 0 呼吸加速 53 呼吸急促 8 喘气 1

通过上表数据显示,幼儿在练习幼儿趣味操之后的观察发现,98%幼儿的基本情况表现出比往常更活跃,这说明,幼儿趣味操充分提升了幼儿对运动的热爱程度,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出汗程度”“面色情况”能够反映出运动强度的大小,微出汗代表运动强度适中,幼儿身体技能达到锻炼效果,中等出汗说明运动强度较大,而大出汗说明运动强度过大,微出汗与中等出汗的幼儿超过80%,说明运动强度比较适合;“疲劳程度”“呼吸情况”反映幼儿趣味操的练习是否会对幼儿造成身体的负担,95%幼儿都处于不轻松与比较疲惫之中,但呼吸没有达到喘气,这说明运动强度适中略微偏大。实通过数据分析得出,本套幼儿趣味操强度大小适合大班的幼儿,能够达到锻炼身体,愉悦身心的的效果,所以适合在幼儿园开展。

4.6 幼儿趣味操的教学反馈

表1 幼儿趣味操教学参与情况

根据表1可以得出,热情参加趣味操学习的幼儿占90.3%,偶尔参加和被动听讲的幼儿分别占6.4%与3.3%。大部分幼儿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幼儿趣味操的学习,部分幼儿学习效果不佳。

表2 幼儿对趣味操的喜爱情况

根据表2可以得出,非常喜欢本套趣味操的幼儿占总人数的95.2%,喜欢趣味操的幼儿占总人数的4.8%,而不喜欢趣味操的幼儿为0。

总体来说,本套幼儿趣味操深受幼儿的喜爱,并且通过其独特的趣味性与教学方法,使大部分幼儿能够热情的参与到幼儿趣味操的学习,从而达到兴趣与锻炼一体化的效果。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幼儿趣味操的创编要以幼儿为主体,遵循幼儿的心理与身体发展的特征,明确其锻炼的价值与意义。

3.1.2 幼儿操的教学也要遵循趣味性原则,提升幼儿的兴趣才能提高幼儿学习与锻炼的积极性。

3.1.3 幼儿非常喜欢本套幼儿趣味操,热情参加趣味操学习的幼儿占总人数的90.3%。

3.1.4 本套幼儿趣味操适用于5—6岁的大班幼儿,能够达到愉悦身心与锻炼身体的效果。

3.2 建议

3.2.1 幼儿趣味操通过趣味性更容易引发幼儿锻炼的兴趣,建议将幼儿趣味操列入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去,丰富幼儿的活动内容,充分达到在快乐中提升幼儿身体素质。

3.2.2 在幼儿趣味操教学过程中,建议教师应掌握儿童学习的特点,让幼儿快乐的,积极的接收学习内容而不是被动的学习。

3.2.3 幼儿园教师要重视自身创编能力的培养,从而创编出更多让幼儿喜爱并且有锻炼价值的趣味操。

猜你喜欢

小鸡趣味趣味性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闪电小鸡
小鸡想飞
以画之名
趣味几何
午睡的趣味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
小鸡不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