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场舞开展现状的调查分析

2019-07-16章晶晶倪再谢吴本连

体育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练习者广场公园

章晶晶 倪再谢 金 炜 吴本连

(1.杭州师范大学 体育与健康学院,浙江 杭州 310036;2.巢湖学院 体育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健康意识也在不断增加。健康意识的增加导致更多人参加体育运动,掀起了全民体育运动的高潮。但是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有限,人们能使用的运动健身器材也比较少,很多运动项目都需要特殊场地和器材,如:高尔夫、网球、足球、羽毛球,这些运动项目都不利于在基础群众中广泛的开展。众所周知,这几年,广场舞活动得到人们群众特别的喜爱。广场舞活动是人们跟随着音乐的旋律,进行简单动作模仿,而且不受场地的限制,在公园、广场、街道附近空地都可以进行。广场舞以独特的锻炼方式和众多的群众基础,赢得了全国各城市社区健身群体的青睐,积极地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1]。

通过对广场舞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广场舞的影响因素,展现广场舞运动的特征,以此为广场舞的开展现状提供理论支持,为进一步推动广场舞的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广场舞为研究对象,以某省6个广场舞锻炼场地的练习者为调查对象。分别为烟柳园、三台山公园、天堂湖公园、远东国际广场、君悦广场和清风街道。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中国知网和巢湖学院图书馆,查阅以广场舞为关键词的相关文献资料20余篇,为论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在查阅资料和咨询相关专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份《关于广场舞开展现状》的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有效问卷186份,有效回收率为93%。

1.2.3 访谈法

为更好的了解广场舞的开展现状,对烟柳园、三台山公园、远东国际广场等6个锻炼站点的相关人员进行访谈,向他们了解广场舞的开展现状、存在问题及他们对于问题的建议对策。

1.2.4 数理统计法

对所收集的问卷,运用Excel软件进行整理、分析,以保证数据的有效、完整。

2 结果与分析

2.1 广场舞的开展现状

2.1.1 广场舞练习者的基本情况

对广场舞练习者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有性别、年龄、职业等几个方面,在了解到广场舞练习者的人群特征后,通过这些特征,我们可以知道广场舞活动深受哪些人群的喜爱,从而有利于广场舞的推广。

由表1可知,广场舞练习者的性别主要以女性为主,占总数的87.63%。只有极少数男性参加广场舞活动,占总数的12.37%。究其原因,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男性认为广场舞是女性参加的,不够有阳刚之气;从广场舞自身的形式和功能作用来看,它更适合女性参加;男性的空闲时间相对女性较少;女性的健身意识比男性高。

表1 广场舞练习者的性别(n=186)

表2 广场舞练习者的年龄结构(n=186)

从表2可以看出,广场舞练习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41-60岁之间,共有125人,占67.20%。也有部分青年人参与广场舞活动,共有25人,占13.44%。60岁以上的练习者较多,共有36人,占19.35%。表2说明,参加广场舞活动的大部分是中老年人,因为中老年人基本上都处于离退休状态,他们有较多的空闲时间。还有广场舞活动简单易学,在练习时,也可以促进身心健康,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所以人数比较多。而中青年人基本上都有自己固定的工作,家庭情况也比较稳定,时间较固定,大部分集中在晚练时间段。青年人正朝气蓬勃,意气奋发的时候,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拼事业,工作、生活压力都较大,闲暇时间较少,所以参加人数较少。

表3 广场舞练习者的职业(n=186)

从表3可以看出,广场舞练习者的职业主要是企事业单位人员,共64人,占34.41%。其次是无职业者(家庭主妇),共42人,占22.58%。再次分别是公务员、自由职业者和工商人员,分别为35、28和17人,各占18.82%、15.09%和9.14%。调查结果显示,企事业单位人员和无职业者占比例较大,公务员和自由职业者占比例适中,工商人员占比例较小。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企事业单位人员和公务员时间较稳定,闲暇时间与广场舞活动时间刚好相适应,无职业者有更多休闲时间,为了打发时间,增加生活乐趣,同时也为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交朋友打下基础,故许多人参加广场舞活动。工商人员经商时间不稳定,所以导致参加广场舞的人数最少。

2.1.2 广场舞领操员的基本情况

表4 广场舞领操员的性别(n=14)

由表4可知,广场舞领操员女性9人,占64.29%。男性只有5人,占35.71%。

表5 广场舞领操员的年龄结构(n=14)

从表5可以看出,广场舞领操员 21-30岁以下的仅 1人,占7.14%,31-40岁的2人,占14.29%,41-50岁的5人,占35.71%,51-60岁的4人,占28.57%,60岁以上的2人,占14.29%。表明,广场舞领操员以中老年人为主,他们对广场舞有着十分喜爱之情。普遍看来中老年人,具有非常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广场舞推广与发展的主力军[2]。

表6 广场舞领操员有无资质(n=14)

由表6可知,广场舞领操员大部分是没有相关指导员证书的,占 71.43%,他们基本都是从体育专业出生,对体育都有十分喜欢,当然也有一定的健美操、舞蹈基础,因此自发组织带大家进行锻炼。

2.1.3 广场舞练习者对场地的选择

表7 广场舞练习者的活动场地(n=186)

广场舞运动不受场地条件限制,场地可大可小,有块空地都可以进行练习[3]。由表7可得出,广场舞练习者有71人在附近公园进行广场舞活动,占38.17%,广场练习5者7人,占30.65%,街边宽敞地带练习者31人,占16.67%,社区健身活动场地和无固定场所练习者分别为18和9人,各占9.86%和4.83%。主要原因是公园和广场离居民住宅区较近,而且公园和广场场地相对其他场地较大,基础设施较好,便于人们参与,故人们都选择公园和广场。

2.1.4 广场舞练习者的锻炼时间特征

表8 广场舞练习者锻炼时间(n=186)

广场舞运动是一项全身协调配合的有氧运动,动作简单自然、不易疲劳,在不知不觉中既锻炼了身体,也增加了运动的乐趣[4]。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各有不同,所以锻炼的负荷量和时间也不一样。从表8看出,广场舞练习者大多人锻炼时间在30-60分钟以下,共73人,占39.25%,有89人锻炼时间在60-90分钟以下,占47.85%,30分钟以下和90分钟以上分别有15和9人,分别占8.06%和4.84%。

2.1.5 广场舞练习者的练习动机与练习效果

表9 广场舞练习者练习广场舞的动机(n=186)

通过调查发现广场舞练习者的动机多种多样,有强身健体、健美减肥、提高气质、休闲娱乐、培养自信心、增加人际交往、调节情趣,缓解压力和预防疾病。强身健体是首要动机,健美减肥是第二大选择动机,休闲娱乐是第三大选择动机,调节情趣、缓解压力是第四大选择动机,增加人际交往是第五大选择动机,提高气质是第六大选择动机,培养自信心和预防疾病是又一选择动机。

由表9可知,广场舞练习者的动机大多数是强身健体和健美减肥,分别占41.40%和29.57%,其次是休闲娱乐和调节情趣,缓解压力,分别占25.81%和20.97%,再次有部分练习者是为了增加人际交往和提高气质,分别占17.74%和15.05%,还有极少数练习者为了培养自信心和预防疾病,分别占12.90%和11.83。调查说明,参加广场舞在锻炼身体的基础上,既能增加人际交往能力,调节情趣,缓解工作、生活压力,还能休闲娱乐,提高气质。

表10 广场舞练习者的运动效果(n=186)

由表10可知,40.96%和33.73%的广场舞练习者分别认为自己的生活变充实和体质增强,28.31%和 22.89%的广场舞练习者分别认为自己睡眠得到改善和食欲增强,20.84%和 18.07%的练习者分别认为自己免疫力提高和身体疾病有所好转,17.47%和 13.25%的练习者分别认为自己的疲劳得到改善和形体得到改善,还有极少数练习者认为自己记忆力得到提高。由此说明,参加广场舞活动是锻炼方式也是娱乐方式,将不知不觉成为吸引着人们。也可以增加人际间的交往,提高人们的免疫力,预防疾病,更重要的是生活变得更充实。

2.2 影响广场舞开展主要因素

2.2.1 社区组织管理未完全到位

广场舞组织管理的松散状态面临着以信源关系为纽带的组织异化的危机。[5]对广场舞练习者和领操员进行调查,发现其组织参加广场舞活动大部分都是自发的,以公园、广场、小区内、街道宽敞地带为练习场地,在练习时,经常有乱扔纸削,丢失衣物的现象发生。最近,关于在街道或小区附近练习者们抢占篮球场地,停车场地,场地被车子抢占事件经常出现在电视新媒体上,导致冲突发生,练习者在无固定场地进行广场舞活动。

2.2.2 广场舞宣传方式比较单一

广场舞活动是一项新兴起的体育运动,要想得到人们全面的了解,就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宣传。根据调查发现,广场舞活动的宣传渠道单一,基本上活动出现,好多人都不知道,而且组织广场舞练习者参加比赛的机构也相对较少,想要更多的人参加广场舞活动,就必须加强宣传渠道,如采用微信公众号,张贴海报等渠道,使广场舞活动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发展。

2.2.3 广场舞练习者兴趣、爱好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喜欢一件事的前提需要,对某一事物或某一活动感到有兴许,然而人们会渴望学习、观察、接触这个物或活动,并且能将激情融入其中并探索神秘感[6]。当然,体育兴趣是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如果对某一项运动产生了兴趣,必定会积极的参加这项运动,以满足自己的兴趣。

当今社会人们对体育的重视越来越多,特别是广场舞运动。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练习者一直在坚持广场舞活动,因为广场舞动作简单容易学习,增加了人们对该项运动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锻炼身体、健美减肥。

2.2.4 场地设施不能充分满足广场舞练习者的需要

体育场地是广场舞活动有序开展的前提条件,广场舞活动场地比较广泛,一般为烟柳园、三台山公园、远东国际广场和清风街道等地方。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加,兴起了一系列运动项目,如各大社团协会组织休闲活动太极拳、打陀螺等等,但由于政府部门在城市规划中,留有的体育场地较少,这些新兴起的运动项目都在公园广场进行,导致场地供应不足现象,所以在开展时也特别拥挤,影响正常广场舞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广场舞练习者的积极性。还有些练习者居住附近没有公园、广场,所以只能在小区活动场地、街边宽敞地带、商场门口等空地进行,而在街边宽敞地带进行广场舞活动难免会造成交通阻塞,增加运动风险。

2.2.5 广场舞领操员教学不够专业

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运动技巧和方法,广场舞也不例外,广场舞虽然简单但在练习中也需掌握一定的运动技巧[7]。广场舞领操员能够帮助练习者正确的进行体育运动,降低运动损伤的出现。通过调查发现,广场舞领操员从事时间较短且为兼职,严重缺乏指导经验,大多数对动作和音律都把握不清楚。一些广场舞动作都是从网上视频中全盘照搬下来的,并没有结合练习者的自身特点和根据不同音乐不同场景进行创编广场舞动作。有些动作甚至过于复杂,一些练习者无法做出来,这样会导致广场舞练习者失去运动兴趣,从而无法得到有效的锻炼,而太过于简单的动作会导致锻炼效果发挥不出来。因此,在广场舞的编排中,专业的广场舞领操员对广场舞的发展中起着推动作用[8]。

2.2.6 部分噪音扰民现象依然存在

广场舞活动一般都在烟柳园、三台山公园、远东国际广场、清风街道等空地进行的,而这些地区离居民住宅楼都很近,又随着广场舞队伍不断壮大。场地设施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每个舞队的音乐风格都不一样,各个舞队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加大音响音量,造成音量分贝超出标准。[9]同时广场舞活动开展的时间一般为晚上,而这个时间段正是年青上班族在一天繁忙工作压力后,想要回家放松的时间点,音响分贝过大对小区其他居民的生活造成巨大影响。还有一些学生放学回家,想要在家复习功课,音量过大也影响学生的学习。

广场舞噪音扰乱居民生活的现象依然存在,2017年11月4日, 月亮湾居委会发出通告,禁止在远东国际广场跳广场舞的公告。这一公告发出,也引起了广大公民的关注。我们一直都知道广场舞活动是一种继承中华文化、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运动,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大力支持,解决广场舞在开展中的噪音扰民现象,同时广场舞练习者也应该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减少广场舞噪音扰乱居民生活现象。[10]因此在选择广场舞的开展地点时,尽量避免在居民生活区进行。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广场舞组织管理不完全到位,宣传方式也比较单一,只是单一的利用报纸电视进行宣传,同时经费紧张,场地设施满足不了练习者的需要,导致不和谐的争地现象经常发生。

3.1.2 广场舞运动是广大群众十分喜爱的一项新型的体育运动,广场舞练习者女性人数明显比男性多,而且以中老年人为主。

3.1.3 广场舞领操员的专业技能水平较差,指导不规范,大部分领操员都没有考取社会体育指导员证。

3.1.4 广场舞练习者的锻炼场地基本都在附近公园、广场,如烟柳园、三台山公园和远东国际广场。练习者较多,场地较少,导致场地不能满足需求。

3.2 建议

3.2.1 政府应该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以及建立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渠道,提高人们对广场舞运动的健身认识。同时,教体局积极举办一些广场舞比赛、交流活动,举办场地可以选择在体育馆,这样可以极大的促进广场舞活动氛围的形成,让更多的人来参与广场舞运动。

3.2.2 政府应该加大经费投入,让教体局应尽快建立独立的组织领导机构,如广场舞协会,加强广场舞活动的组织与引导。

3.2.3 教体局应加快广场舞领操员专业水平的培训,可与各高校健美操专业联合培训,提高广场舞领操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保证活动的专业性。此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古朴丰厚的魅力震撼着人们的心灵,领操员应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到广场舞中,增加广场舞的趣味性,同时发扬与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使民族传统文化世代相传。

3.2.4 政府应该充分利用和开发体育场馆,增加体育场地的利用率,加大广场舞活动的场地设施建设力度,从根本上解决练习者活动场地不足等问题,让广场舞活动能够正常有序的开展。

猜你喜欢

练习者广场公园
布鲁塞尔大广场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小学生初学跳长绳小妙招
在公园里玩
广场
“小垫子”在横箱屈腿腾越教学中的运用
圣诞暖心逛店之屯门市广场篇
一见如故
冰上瑜伽
“绳子拉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