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汉英翻译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讨

2019-07-15刘谕静

北方文学 2019年20期
关键词:汉英翻译混合式教学自主学习

刘谕静

摘要:本文探讨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汉英翻译课程当中的应用,探索了提升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三大途径,即采用真实的教学环境教学,有针对性的指导学习者自主学习和课堂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学习者的思辨能力。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汉英翻译;自主学习

混合式教学在发达国家一直备受关注,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教学形式”(Means et al.,2009)。关于混合教学(Blended teaching)的研究在过去十年期间迅速增长。2015-2017年的《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对混合式教学方式进行连续关注,将混合教学预测为2017年短期首要趋势。柯蒂斯·邦克认为混合教学将传统的学习方式与在线学习相结合,克服了原有两种学习方式的局限,发挥了两者的长处,在教育领域展现出巨大的魅力。

一、文献综述

国外关于混合教学(Blended teaching)的课程应用和效果评价的實证研究较为丰富,研究结果大多对混合教学持肯定态度。Singh(2003)发现视频博客结合传统口语训练模式进行的混合式学习,对第二语言学习的效果更佳。2009年美国教育部公布的《在线学习的实证研究评价:在线学习的元分析与评论》调查报告显示:混合教学比在线学习和面授更有效。

国内也有学者对混合教学作了理论或实践的探索,韩锡斌等学者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结合各自专业课程进行了实证研究,表明混合教学具有更佳的教学效果(韩锡斌等,2017)。蒋鑫等学者也指出,在当前互联网+的背景下,混合课程教学的模式设计与开发有助于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郭晶提出混合课程建设利于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赵群分析构建了混合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孙众(2017)指出利用学习分析技术进行有效教学干预是动态设计混合课程的基础。国内学者从师生关系、自主学习能力、考核评价体系、动态设计等过个角度以实证研究及理论探索等不同的方式推动了混合课程的建设和实施。

国内外学者在探索混合课程所具有的教育潜力的同时,也客观地指出了可能的挑战和问题。梁林梅(2013)认为,教学平台的应用多为较低的网络辅助教学层面,与教学融合的深度不够。张静(2017)发现在混合课程实践过程中的抄袭问题;金英善(2018)分析了混合教学对高校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同时,混合学习也对大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应用与探讨

在大学英语翻译课程中,学习者基本都能掌握重要的汉英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并通过翻译练习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但是传统课程主要采用教师讲授和课堂练习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存在两个问题:第一、翻译理论的学习主要是记忆和理解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翻译理论的过程必定会占用大量上课时间,影响课堂效率。第二、课堂练习和思考时间有限,造成部分学习者无法积极在课堂上练习或者练习内容不够充分,影响了授课效果。

当今大学生思维活跃,热爱参与;拥有独特的个性,喜欢独立思考和创造,渴望获得教师和同学的认可。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习者特质。混合教学模式合理分配学习者课前和课后任务,采用网络平台指导学习者进行翻译理论的自学,做好基础准备工作,而后结合实地翻译调研和课堂调研报告,这样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同时提高学习者自学能力和思辨能力。

混合教学模式的效果如何受到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要保证教学效果,必须提升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第一、用真实的活动情境促进自主学习。采用翻译案例调研的形式,让学习者处于真实情境之中。要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翻译问题,学习者必须通课前在网络课程中学习掌握基本的翻译理论和技巧。第二、有针对性地指导自主学习。教师精心挑选翻译课程内容并录制微课,有计划有条理地指导学习者自主学习,在网络课程中为学习者提供充足的自主学习资源,鼓励学习者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第三、课堂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习兴趣。学习者首先对现实生活中翻译案例进行调研,在课堂上对翻译调研情况进行报告,由教师点评并回顾翻译理论和技巧在案例中的体现。通过网络课程资源教会学习者自学方法和途径,课堂上学习者能够展示和检验自学成果,形成良性学习循环。

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课程中的一次文化旅游景点调研为例,学习者在调研前通过网络平台学习了翻译的跨文化交际功能和翻译技巧。而后,学习者进行了实地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在报告中不仅指出了文化旅游景点中文化性标示翻译存在的问题,而且充分考虑到了标示翻译的质量对文化交流的影响,如学习者在某文化馆调研时,给出了以下评价“富有特色的文化场馆,更应该有英文,让文化更好的传播,但中国的历史文化也不能失其本质,保留相应的中国文字更以突显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这段文字体现出学习者的文化自信,也体现了学习者对于中外文化交流的理解。而学习者在红色文化旅游景区的调研报告中提到:“对红军游击队训练班的介绍只有汉语,无法向更多人展示中国革命的伟大面貌。”这段文字体现了学习者的爱国主义情怀。在旗袍博物馆的报告中有这样的评价:“旗袍博物馆内陈列的旗袍,没有具体的介绍,例如设计师,设计时间,所属种类,所属年代,设计思路等,不利于参观者特别是青少年和国外游客更好的了解所参展的旗袍及其文化内涵。”这段评价展现了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也展现了学习者的文化自信。这些报告的内容都体现了学习者在网络课堂中对于翻译的跨文化交际功能这一重要学习目标的理解和实践。

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习者的思辨能力。在网络课程设计融入了学习者思辨能力培养的问题,帮助学习者养成批判性的思维方式。例如,在一处存在安全隐患的景点中,学习者细心地发现“石灯已松动,孩童勿攀爬”无英文翻译,学习者提出英文标示的缺失对外国游客存在安全隐患。学习者报告还提出“博物馆应该配备大量消防安全的标识”。另外,同学们在调研报告中不仅给出了翻译的建议,还对从旅游管理层面和导游的管理提出了建议,如“当地政府应该提高管理炮台遗址景区的关注度,当地有关部门可从附近旅游院校或旅游组织中招募有良好英文基础的人才,或与当地外语院校合作,培养合格的英语导游人才。”这些报告的内容都体现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使学习者更加生动地体会知识在指导实践中的作用和在提高思辨能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金英善,黄佳双,殷宝法.我国高校混合课程研究现状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8(03):70-72.

[2]韩锡斌,马婧,程建钢.高校混合教学推动策略下师生群体行为关系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7,38(12):37-43.

[3]朱永海,韩锡斌,杨娟,程建钢.高等教育借助在线发展已成不可逆转的趋势[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35(04):92-100.

[4]NMC 地平线项目.新媒体联盟2017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J].龚志武,等译.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7(2):3-22.

猜你喜欢

汉英翻译混合式教学自主学习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旅游景区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
公示语的功能及其翻译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