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城市建设的南川实践

2019-07-15广巨雄

重庆行政 2019年3期
关键词:南川智慧建设

广巨雄

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笔者深入重庆市南川区、渝北区、南岸区、渝中区、江北区等地,对智慧城市建设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同时也学习银川市及其它国内外先进城市的经验做法,对本市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一些初步思考:

一、南川区智慧城市建设现状

近年来,南川区积极探索运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手段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智慧南川”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大力推进公共服务便捷化和公共管理智能化

1.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区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二是行政审批事项统一纳入市区两级行政审批网审平台办理,部门审批业务实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三是依托区政府门户网站,整合全区政府网站30个,信息资源实现有效集中、共享。四是加强日常考核监督。建立工作绩效考核制度。

2.积极推进智慧医院建设。一是出台配套政策,二是所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和259个村卫生室,实现全区“一张网”。三是促进区级医院、中心卫生院以HIS(医院管理系统)为基础,强化智能分诊、手机挂号、门诊叫号等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3.积极推进智慧出行服务系统。一是在“愉客行”(重庆市公众出行服务平台)发布城区三类及以上客运站班车信息,方便群众出行。二是推广巡游出租车网络叫车服务,实现车费二维码支付。三是开展无车承运人工作试点,建立“全民传送”APP线上平台,改变传统货运模式。

4.积极探索智慧法院建设。一是建立数字化庭审系统。现已建立数字化法庭17个,网络直播法庭6个。二是建立法院、金融机构、公安、税务等部门“总对总”集中查询系统,大幅提高了执行工作效率。三是协同打造“易审、易诉、易解、易达”平台和“法智云”中心建设。易审平台已于2018年4月开通使用。

5.积极推进智慧化便民系统建设。着力构建智慧水电气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智能抄表和网上缴费。4G网络基站,100M光纤网络,已实现村村全覆盖。有线数字电视双向用户达4万余户,宽带用户近13万余户。

(二)着力推进城市管理智慧化,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1.大力提升规划编制管理水平。对全区“基础地理、现状地表、各类规划、规划管理、经济社会”等5大类综合区情信息进行分类收集,现已完成25个种类,450余类专题数据整合,实现快捷、智能化的信息搜索查询。通过建设综合区情查询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提升政府决策、社会治理及公共服务水平。

2.积极探索城市管理智慧化。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成功升级为南川区智慧城管系统,建立了包括视频监控系统、路灯智能控制系统、危险源管理系统、南川智慧城管APP等8个子系统。路灯感知覆盖率达到90%以上,南川智慧城管APP囊括了交通设施、公共设施、园林绿化、房屋建筑、市容环境等投诉,能定位查看附近的停车位、公交站、公厕等情况,初步实现对城市问题的快速化、精细化处置。智能机器人开始参与停车、咨询等城管工作。

3.不断建设公共安全视频联网共享系统。目前,已实现应指工程平台与区“四大家”内部视频监控、城管局监控系统的联网应用,金佛山景区视频监控、教育系统“平安校园”视频监控已接入区公安局指挥中心,初步实现远程调看。为进一步筑牢完善全区立体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基础,2018年又投入1400万元,在重点区域新建公共安全视频镜头1455个。

(三)努力实施产业发展智慧化,促进相关产业提档升级

1.积极探索“互联网+农业”。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实体企业350余家,建成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2800余家,物流配送代办点实现乡镇全覆盖。发展电商3000多个、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乡镇7个、新培育区级龙头企业8个、家庭农场115家、农民合作社65家。

2.积极探索“互联网+旅游”。一是开发“智慧旅游”服务平台,通过手机APP平台和网站平台与入境游客互动交流。二是全力推进金佛山景区智慧旅游建设。目前门禁系统、监控平台、应急指挥管理平台,已接入重庆市旅游信息中心和国家旅游产业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平台。三是推动A级景区、星级饭店公共区域无线WiFi覆盖。

3.2018年11月20日,浙大网新与南川区正式签订智慧城市战略合作协议。将智慧教育、智慧停车及智慧养老三个民众最为关心的板块作为首期合作内容进行推进。

(四)部分重庆市主城区树立智慧城市建设模范

1.渝中区突出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渝北区突出智慧城管、人工智能。

2.南岸区突出大数据智能产业,打造重庆“智能经济”先行示范区。

3.江北区牵头制定了《重庆市智慧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成为全国首个省级行业规范。为全市智慧城管建设和相关技术应用奠定了标准体系,为助推全国智慧城管建设与应用提供了范例。

二、存在的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全市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缺乏特色定位

国内外规划较好的城市都以发挥本地传统优势或解决自身发展短板为切入点,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无论是美国迪比克市立足于公共资源智能化,瑞典的斯德哥尔摩着力于打造智慧交通,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立足于智慧环保等,还是国内的银川、杭州等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都各有侧重,充分展现当地优势。从当前重庆及各区县智慧城市建设情况看,如何尽快找准建设特色定位,是市、区两级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缺乏统筹协调

当前,市区各級各部门分条块推进智慧城市专业平台系统建设,分别建立自己的信息平台,形成了各自独立的信息系统,由于市级层面缺乏统筹,区县各个部门之间信息不能整合共享,形成“信息孤岛”。以南川区为例,信息化建设工作虽在推进,但各部门之间的信息系统分割严重,系统重复建设,形成资源浪费;部门信息系统仅服务于上级主管部门决策,尚未形成与公众的有效互动。“信息孤岛”不消除,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将大大受阻。

(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

信息基础设施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和载体,缺少基础设施的有效支撑,智慧城市建设犹如“空中楼阁”。以南川为例,政府、基础电信运营商虽然持续加大资金投入,推动信息基础设施的换代升级。但由于多种原因,4G信号覆盖到村,但还不能覆盖所有用户。先进的5G网络,已在行业内部试用,但在南川推广还未起步。特别是水表计度还有99%的用户未安装智能表,仍靠人工计度,燃气收费也靠人工收缴,基础设施薄弱,导致智慧城市建设难度更大。

(四)应用开发不够深入

当前,各部门建立的信息平台,大多以工作流程信息化为主,离提供公共服务还有较大差距。以南川为例,已基本实现城区视频图像全覆盖,但还停留在“人盯屏”的层面,还不具备图像提取分析能力;规划部门虽然已建立“综合区情”、建设新的规划展览馆,但仍然缺少让公众了解规划、参与规划的渠道;城管局城市管理平台停留在数字管理层面,只是在单位内部形成工作闭环,以案件、数据处理为主体,与公众的互动仍然较少等。

(五)专业技术人员不足

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专业技术人员作为支撑,不仅要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专业的技术,而且还要是跨学科、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各地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政府层面的技术管理人才、产业发展方面的技术人员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南川尤为突出,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短板。

(六)建设资金短缺

建设智慧城市需要的资金数目是庞大的,这是较多区县当前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以南川为例,区域面积较大,基础设施建设点多面廣,建设投入较多,市场风险较大,资金压力较重。

(七)法律法规建设不健全

智慧城市是以大数据和物联网为特征的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方面的应用,其数据库的建立需要大量的公共管理数据,而数据的隐秘性可能引发各种利益冲突。这就需要由立法部门进行立法,建立制度。我国关于智慧城市领域的法律法规建设尚处于不健全阶段,目前,仅有银川等极少地方出台智慧城市建设促进条例。各种数据的采集、存储、利用和公开还有很大的难度,需要进行立法予以规范。

三、对策建议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分析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的规律与经验,对全市智慧城市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强化统筹协调

一是建立统一的智慧城市管理机制,依托“大数据”,牵头研究解决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的重大问题。二是建立专家决策咨询机制,为智慧城市发展提供专业决策参考。三是加快推进核心基础平台“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尽早实现跨部门的信息协同共享。

(二)加强智能化设施建设

大数据给城市发展、转型以及实现便捷的公共服务带来了巨大发展空间。大数据的应用离不开互联网、物联网、云平台等信息化技术的支撑,更有赖于智能化终端的普及。一切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铺设网络、布置传感器、搭建系统平台、实现数据全采集等,无疑都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无论是政府支持,还是企业市场运作,对智慧城市建设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建议市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出台相关政策,引导企业合力推进智能化设施建设。

(三)加大政府数据开放

在我国,政府掌握着最齐全、最庞大与最核心的数据,各级政府积累了大量与公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数据。加大政府大数据的开放,有利于保障市场的良性竞争,推动大数据应用的健康发展,实现政府大数据资源的高效、高质量利用。同时,政府数据开放也有利于公众参与城市管理和监督政府,进而改善公共服务。建议在保证有效监管的前提下,政府有层次有选择地加大数据的开放。

(四)重视建设的差异化

每个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有不同的侧重点,按照不同的领域维度和时间维度,使政府资源的配置更趋合理,实现由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方式的转变。建议各区县城市的大数据应用,在学习国内外智慧城市先进技术与经验之时,要注重城市文化保护,切忌丢掉自己的独特风格,“千城一面”,被商业利益牵着鼻子走。

(五)加强顶层设计

智慧城市的建设,不是简单的投入资金、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搭建时髦的应用平台就能代表其发展水平与结构的,它需要系统、深入、细致、普遍地考量城市经济、政治、历史、地理、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因素,梳理城市的发展脉络,深入细致地考评一个城市的发展状态,挖掘城市的禀性,概括出城市文化精髓和灵魂,为未来发展模式与方向提出决策性指导。重庆打造智慧旅游城市,南川智慧城市建设又该如何定位?建议市政府加强区县智慧城市建设指导,对区县智慧城市建设方案组织专家评估论证,确保区县不走“弯路、回头路”。

(六)强化多元合作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不仅需要政策支持,还需要大量资金的注入。先进科研、技术的应用则需要政府、商业公司、科研机构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当前,在国内外的智慧城市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以政府投入为主体,辅以与实力强大的商业公司合作;战略规划与顶层设计是请商业公司、科研机构和智库进行,以确保方向的正确与实践的成效;应用领域开发是政府与商业公司水乳交融、不分上下。建议发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切实推动智慧城市蓬勃发展。

(七)重视技术标准统一和完善法律规范

智慧城市建设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兼容性技术风险和信息安全风险。建议一是发挥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推行《重庆市智慧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为智慧城市建设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保障其安全高效运行。二是借鉴“银川模式”,通过推进立法的方式,用法制手段确保智慧城市有序推进。

作  者:重庆市南川区政协副主席

责任编辑:胡 越

猜你喜欢

南川智慧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大南川流域设计洪峰流量计算分析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