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医李占江教授谈老年失眠的防治

2019-07-13陈德生图片提供李占江

长寿 2019年8期
关键词:李教授失眠症老年人

文/本刊记者 陈德生图片提供/李占江

失眠是老年人常见的现象,它肯定让人感觉不舒服,再加上近年来关于失眠会引发各种疾病甚至恶疾的宣传,于是有的人就对失眠充满了恐惧、担忧和颓丧之情。那么,失眠是怎样造成的、 它和失眠症是什么关系、它究竟有怎样的危害、 老年人又如何防范它等等,这里面复杂的情况,就需要有专家来给予指导、 诠释和说明。有鉴于此,记者日前专程赴京,采访了我国著名精神科专家李占江教授,请他谈了关于老年失眠的防治。采访中,李教授以他深湛的专业知识,向记者滔滔不绝地讲述了老年失眠的来龙去脉,把此症分析得入木三分,深刻而通俗,令记者听后大为受益。

李教授首先谈了失眠及失眠症的评判标准,他说,失眠是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的事情,在人的一生中,没有哪一个人没有过失眠的时候,不管是青年人还是老年人。那么,失眠是不是就是失眠症呢? 从医学上说,它们还不完全是一回事,虽然失眠是失眠症最主要的表现,但对二者的评判还是各有标准的:失眠是短暂时间的“睡不好觉”,只是一种症状,还没完全上升到疾病的程度;而失眠症通常比较漫长,并且在医学上被明确认定是一种疾病。其诊断标准是: 如果一个人每星期有2~3 次失眠,在第二天醒来后对睡眠的质和量不满意,身体表现得很不舒服,工作、学习、生活都受到一定的影响,这样的状态超过一个月,属于急性失眠症;超过三个月,就进入了慢性失眠症。老年人如果有失眠症状,也可以用这个标准进行评判和诊断。

谈到失眠症的情况,李教授说,失眠症患者有这样几个表现: 一是入睡困难,就是从躺到床上到睡着了的时间,正常人大约在半小时以内就行,但失眠症患者一个小时以上有时甚至更长时间也睡不着。二是睡眠浅,就是虽然睡着了,但总感觉似睡非睡,迷迷糊糊,梦多,不解乏。三是容易醒来,就是有一点儿动静就醒了,然后就睡不着了。从时间段上看,可以把失眠症分成三种:一是起始段失眠,以入睡困难为主; 二是中段失眠,就是睡眠浅,醒醒睡睡、睡睡醒醒,还总做梦;三是末段失眠,就是醒得早,醒了就睡不着了。由于失眠,第二天早上醒来后,患者会感觉头脑不清楚、 注意力不集中、懒得动,总想补上一觉,有身体上的一些不良反应。此外,还有精神上的一些反应,例如容易焦躁、发脾气,或担心长期失眠会带来重疾,例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更有的人担心自己会疯掉等等。随着失眠的时间渐久,患者会伴有明显的焦虑、抑郁,对未来充满绝望,精神上非常痛苦。对于老年失眠症的患者来说,精神上的这些表现要比躯体上的表现更明显、 更多和更重一些。由于失眠造成的身体和心理上的障碍,也使得患者的生活、学习、工作、交际等受到很大影响。

谈到老年人失眠的原因,李教授说,老年人最常见的失眠原因是心理因素,这与患者的人格特点有关系,他们多数爱琢磨,担忧、焦虑,对事物比较敏感,对自己的健康和安全过分关注。这种人格和心理特点,最容易发生失眠症。失眠症也有一些生物上的原因,例如老年人由于身体渐衰,一些抑制性的神经递质如γ-氨基丁酸、褪黑素等化学物质减少,使某些中枢神经递质活动异常,就会引起失眠。还有,身体患有某些疾病,例如疼痛、消化不良以及一些精神疾病例如抑郁症、焦虑障碍等,也容易导致失眠。此外,居住环境嘈杂,卧具不舒适,强光,气温的过冷、过热,喝咖啡、浓茶、酒精性饮料,以及蚊虫的侵扰等,都会影响睡眠而出现失眠。从医学分类上说,凡是不能够找到病因的失眠,我们都称之为“原发性失眠症”,例如心理、人格因素导致的失眠; 凡是能够找到病因的失眠,我们称之为“继发性失眠症”,例如各种躯体或精神疾病导致的失眠。

谈到老年失眠的治疗,李教授说,治疗要分三个方面进行: 一是要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睡眠规律,每天按时上床和起床,不要轻易打乱这个规律。二是对短期的失眠可以用一些药物,现在这类镇静催眠的药物很多,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但这类药物不建议长期使用,因为它们有成瘾性和耐药性,有效果即止,一般用药不超过一个月。三是心理治疗。现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推荐失眠的认知行为疗法,这也是我和我们医院正在开展的专题研究工作,其主要内容是对失眠患者错误认知的识别和矫正。例如,失眠患者往往对自己睡眠的时间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我必须每天要睡8 小时,如果睡得不够,就会得病,甚至会疯掉”等等,以致有的人头天睡得时间不够,第二天早晨就总想补上一觉; 有的人头天上床后有3 个小时没睡着,那么今天就要提前3 个小时上床等。这种对睡眠的不合理期待、对睡眠不足危害过分的夸大、不合理的睡眠自我控制,打乱了睡眠规律,使睡眠节律紊乱,以致更加影响睡眠,形成了恶性循环。对此,我们就要纠正这种错误认识,告诉患者要改变这些不科学、不正确的做法,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这样更能促使睡眠趋于健康、合理。

他说,对失眠的正确认知是什么?这里有几个方法告诉大家: 一是不要对失眠有恐惧感。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失眠的经历,但我们绝大多数人为什么没形成失眠症呢? 就因为多数人都没对失眠形成恐惧感,认为这是自然的事情。这是对的。假如我们哪天没睡好觉,我们就要客观地去评价一下失眠的原因,从心理上消除对失眠的这种恐惧感,有助于我们保持良好的睡眠。二是要正确认识失眠带来的后果。现在许多研究都说失眠会对健康有危害,会导致什么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脑卒中、抑郁症等等。客观地说,长期严重失眠的确是许多疾病的危险因素,患者患那些慢性病的概率的确比正常人要高,但是,这个概率绝对到不了百分之百,甚至连百分之五十都达不到。我们绝不要把失眠的后果灾难化,夸大失眠的后果只能会使患者更焦虑,失眠情况更严重。三是不要刻意地去控制自己的睡眠。我常常跟我的病人说,睡眠就跟吃饭一样,饿了就多吃一点,不饿就少吃一点,顺其自然,都是很正常的,没有谁强迫自己每天非要吃多少多少,达不到那个量心里就恐惧。睡眠也是一样,困了就多睡一点,不困就少睡一点,不要把自己搞得那么紧张,强迫自己非要睡多长时间。其实,每个人对睡眠量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老年人一般每天睡6 小时就可以了,甚至有的人5 小时也行,当然有的人则必须睡7 小时,这都是正常的,因人而异,自己满意就行了。在睡眠问题上千万不要和别人比,越比越难入睡。

李教授最后说,要保证睡眠质量,预防失眠,在这里要向老年朋友提示三点注意事项:一是平时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遇事想得开,不钻牛角尖,达观处事,宽以待人,放松心情,减轻心理压力,这对睡眠有帮助;二是对那些影响睡眠的客观因素例如环境的嘈杂,卧具不舒适,空气污染,强光,气温的过冷、过热,以及蚊虫的侵扰等要进行调整、创建和改进,使之适合睡眠;三是要建立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例如规律作息,睡前不看电视、不看手机、不看刺激性强的书籍,不听广播,不做剧烈运动,不喝咖啡、浓茶及酒精性饮料,可以喝杯热牛奶、吃根香蕉,听听音乐,打打太极拳等。做到以上这些,庶几就可以保证睡眠质量、减少失眠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李教授失眠症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神门、三阴交配伍对失眠症睡眠质量和血清GABA、5-HT的影响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观察调神针法对慢性失眠症患者过度觉醒状态的影响
针刺治疗失眠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育槐
厨子救人
别人的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