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时代中馆办刊物的管理和创新

2019-07-12河北省秦皇岛市群众艺术馆066000

大众文艺 2019年15期
关键词:业余刊物群文

梁 雪 (河北省秦皇岛市群众艺术馆 066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的时候强调,人民是文化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文艺工作者要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

群众文艺作品创作由谁来引导,作为基层群众文化的前沿阵地,文化馆责无旁贷。群文期刊是展示群文成果的窗口、沟通群文信息的桥梁、广大业余作者发表作品的园地、推动群文创作的载体。而在网络时代,群文期刊只有不断创新传播内容和方式,适应群众阅读的多样化需求,才能让群文期刊不仅“接地气”还能“沾网气”,推动群众文化更好的传播。

一、让群文期刊“活”起来。

文化馆内资刊物是群众文化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它同音乐、表演、舞蹈、声乐、美术、摄影等文艺门类一样,是文化馆的基本工作之一,同时它也是文化工作者赖以生存的阵地,是普通文艺爱好者成长的摇篮,是联系当地广大文艺爱好者的纽带和桥梁,更是切实加强当地群众艺术理论研究、探索群众艺术发展规律的重要平台。

它可以打破地域、时间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利用文字、图片等形式进行文化传播。群文信息经过专业的编辑人员加工整合,突出传播效果,可以提高群众的参与度,也扩展了群众文化的传播范围。

《文化广角》是在我市群众文化大发展的时代创刊,开始名为《秦皇岛群文信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诞生于群众艺术馆,初定名《群艺报》,后变更为《秦皇岛群文信息》。

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期,在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由于经济利益趋使、经费短缺等原因,改革开放后兴起并普及的文化馆馆办刊物逐步停办。

在这种大环境下,《文化广角》也在积极探索新时期下的发展思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版,由报纸改为杂志,由月刊改版为双月刊,改善了纸张质量,到2018年已经进行了十一次改版,增加图片的数量,对杂志清晰度、色彩等方面进行改变,设计编排全新的版式,增加独特元素和文字,强化杂志冲击力和感染力。

同时我们认识到,馆办刊物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利用先进的馆舍设备、丰富的文献资源以及广泛的群众基础,作为基层的群文刊物,馆办刊物拥有着一批固定的读者群,他们就是社区、乡村最基层的业余作者和各种业余文艺演出队员,他们的创作贴近生活,真情实感,在自娱自乐中展现自我,既是创作者也是表演者,写的是群众中的事,说的是群众心里的话。如何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多投稿投好稿,可以借鉴各个业余演出队微信联系的经验,建立群文期刊自己的微信联络群,积极整合公共文化资源,发展高效互动传播、实现便捷贴近服务,及时发布相关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和征稿启事,策划专题方便群众快捷、便利参与群众文化活动;扩大公共文化粉丝群,策划微信互动,鼓励大家分享最新作品,相互借鉴提高,定期举办网络交流会,广泛征集各方意见建议,建立专家作者库,这样不但能发掘业余文艺作者的优秀作品,还能为业余文艺演出队提供演出材料和演出信息,这对业余文艺作者和业余文艺演出队都是极大的鼓励。

二、让群文刊物“动”起来

基层文化工作者有很大一部分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他们文化构成低,多数为高中学历,但是他们有着丰富的生活基础和阅历,只是缺乏文学艺术修养,仅凭借着一腔热情,靠仅有的粗浅的文化底子来创作、表演,因而难登大雅之堂。这部分文化工作者的文章基本都达不到公开发行的报刊杂志对稿件的要求和标准,很多文艺团队创作的作品也没机会被挖掘整理。因此,这就要借助到馆办内资刊物的作用,内资刊物可维系大批包括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等艺术门类的业余作者,我们不但能刊登发表这些业余文艺作者的作品,还能为他们提供指导,让他们能免费看到更多优秀的作品,进而修改自己作品。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战线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重要指示精神,我们刊物编辑不再窝在办公室闭门造车,一方面刊物编辑们勤出门勤走路,俯下身、沉下心、动真情,扎扎实实调查研究,沟通交流;深入基层,深入现场,深入群众,捕捉动人事迹,书写感人情怀,写出饱含激情、生动鲜活、有温度有力度的稿件。另一方面借助微信群和各种网络互动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互动活动,用网络投票的形式开展各种作品征集活动,在读者集中的区域开展杂志交流会。根据群众的具体需求和收集到的评论,策划和编辑相应专题,更有时候编辑部连续几个晚上坚守在演出现场,只为捕捉最生动的素材。在下基层演出期间,编辑们跟随演出团队坐上三四个小时的汽车,深入大山里的农村了解当地群众的文化诉求。这一举动得到了各县区文化馆和文化站的大力支持。从演出场地、背景设计到节目单,不放过每个可以传播的细节,不但将各种群文活动通过期刊、报纸、电视等平台进行传播,更借助移动客户端进行传播,使读者能够通过更短的时间了解更多信息。通过丰富载体,稿件的来源得到了保障,办刊的效率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三、让群文期刊“唱”起来

随着网络政务时代的到来,文化部门也建立了许多自己的公众号。因此,群文期刊也可以将相关二维码印刷到期刊上,当读者用手机扫描书上的二维码时候,期刊就变身了,这时候就可以把文字、信息、图片、声音、视频从杂志转移到移动设备上,这种新媒体技术突破了传统纸质期刊的限制,使人民群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得到了根本的变化,从阅读文字变为了多媒体试听,给读者带来了新型的阅读体验。扫描歌谱二维码时,可以听到相关歌曲;查看相关演出信息时,扫码观看演出片段。作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创新融合,展现内容更加丰富多元,也会扩展群文期刊的读者群和知名度。

四、让群文期刊“专”起来

“专”包括专注与专心,这就要求办刊人要尽最大的投入才会有最好的内容产出。一本长期出版的文艺刊物,对本市群众的文化需求、文化发展、人文关系、人脉关系、消费者等都有很深的了解,这是新媒体形式不可取代的,《文化广角》的编辑都是毕业于各大学校中文系,对文字有很高的敏感性,但对于编辑工作,都是初学者;但是专业是编辑的同志,对文化专业知识方面知识又比较匮乏。因此,提高编辑业务水平,开展各种培训班尤为重要。通过学习提高对艺术的鉴赏水平,并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同时熟知编辑业务,由此提高期刊质量。编辑们结合自身实践,加大了图片的应用,文章配图能让读者知道文章想要表达的意思,是快餐阅读时代的硬性需求,图文并茂的文章能在第一时间吸引读者,同时节省了选择时间,对于文化馆出版的专业群众文化期刊,受众不仅仅是文艺工作者,也应该吸引更多的文化爱好者看懂读懂,从而扩大读者群体。用更简明的标题,更通俗的文风,告诉更多的人文章研究了什么,让读者逐渐产生兴趣。同时我们还及时去地市文化馆调研,刊登我市及国内外的最新文化动态和研究成果,增加了内资刊物的的可读性和延展性,避免群众参与感不强,内容空洞单一等问题。

一切优秀艺术灵感都来源于于人民,一切优秀文艺作品都是为了服务人民。为了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大群文干部只有切实行动起来,树立强烈的使命感、高度的责任感,形成合力,群文刊物才会越办越好,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

业余刊物群文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刊物贺词
《中国外汇》数字刊物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为业余棋手诊脉
读者论坛等
遮荫有方等
业余棋手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