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等院校学士学位授予质量的几点思考

2019-07-10张超何培玲赵延喜

科教导刊 2019年28期
关键词:学士学位应用型高校

张超 何培玲 赵延喜

摘 要 基于目前高等院校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现状的研究,分析当前学士学位授予存在的主要问题,凝练学士学位授予影响因素,通过引入TQM理念,从学士学位授予、毕业设计质量、应用型教学团队建设及教学管理创新等角度,探讨提高应用型高校提升学士学位授予质量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学士学位 授予质量 应用型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4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10.010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atus and major problems of bachelor's degree award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bachelor's degree awarding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quality of graduation design, construction of applied teaching team, and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so on, by introducing the TQM idea.

Keywords bachelor's degree; awarding quality;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我国的学位制度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士学位作为基础学位,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是“以质量提升为核心,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学士学位授予,是关乎高校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直接影响高等院校在教育市场的竞争能力及发展。如何提高学士学位授予质量,提高办学竞争力,增强高校综合实力,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目前已成为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及高等教育研究人员必须深入思考并且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1 学士学位授予现状

目前,高等院校的学士学位授予标准存在较大差异,而且授予标准的实际操作性尚待商榷。《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四条规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成绩优良,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学士学位:(一)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二)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1]基于国家学位标准的宏观性,各高等院校在制定学位标准时只是按照本校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学情况及教学管理体制等来制定,享有极大的自主权,例如采用绩点制即学生所修课程平均學分绩点数或课程考试中累计不及格的专业核心课程门数作为评价能否授予学士学位的标准,或将学士学位授予直接与全国四级英语考试成绩和全国或省级的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情况相联系,以上高校关于学士学位授予细则的差异性,直接导致本科毕业生质量参差不齐。

笔者曾统计各应用型高校的学位授予标准,并就三所具有代表性的江苏省属应用型高校的《学士学位授予细则》进行比较发现:在审核授予学士学位工作中,除政治条件是必要条件,各院校对“知识技能”和“研究能力”并未做明确定义与具体要求,都是以《学位条例》中的规定为指南针,结合各院校的教学完成情况,分别制定学位授予《细则》,而且一般都是立足“排他”角度制定学位授予标准,即“只要有下列情况者,就不授予学士学位”。这种标准太过粗放,并不能体现《学位条例》中“成绩优良”这一标准,亦不能使学位授予成为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措施。

2 学位授予工作主要问题解析

2.1 缺乏有效宣传,混淆学位教育与学历教育,尚无法充分发挥学位授予工作的积极效应

部分高等院校在本科教育过程中,缺少对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的重视,学士学位宣传力度不足,有待加强,本科生对学士学位的内涵还停留在学历教育层次,无法充分发挥学位工作所带来的积极效应,学位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重高学位、轻基础学位,重授予学位,轻过程管理的倾向,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目前国家设立三级学位制度,各高校对于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相对科学合理的体系,但是由于学士学位授予人数较多,同时,就业单位在招聘工作中更多看重学历而非学位,导致“学士学位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学生普遍对学位的基础性、学术性和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部分学生认为只要有在高校接受本科教育的学习经历,即只要有毕业证就会有学位证,更有甚至把学历教育与学位教育等同起来。[2-3]但是事实上,学历教育和学位教育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教育活动,前者代表学习的经历,是本科教育的基础,后者体现学术水平,是前者基础上的拓展延伸。

部分高校将学位审核权力下放至二级学院,但却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导致学院为提高学位授予率,存在不同程度的放松学士学位授予审核标准的情况,大大影响学士学位授予质量。

2.2 教学管理持续创新不足,理念陈旧

教育教学作为学士学位授予质量的基础,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学士学位授予质量,而教学管理是教学质量提高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为提高教学质量保驾护航。

教学管理是运用管理学的理论方法,对教学过程进行统筹规划,以保障教学的有序进行,是多层次、多因素的动态过程,目前,教学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近几年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跟不上高校量的扩张这个矛盾问题日益凸显。部分应用型高校教学管理中缺乏先进的管理思想,只是停留在常规认识上,过分强调传授知识的任务,一味墨守成规,未能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认识不足,忽略了学生能动性的调动和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其次,课堂教学效果差,教育质量难以保证。目前,课堂教学是高等院校最主要的教学方式,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培养质量,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点。由于高校扩招导致教师数量不足,生师比偏高,高校为弥补差距,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比例显著扩大,但是高校面向青年教师的培训机制尚待完善,师资队伍年轻化,并未配套相应的教学实践锻炼,且具有突出业绩的学科带头人或学术骨干较少,部分学生认为博士教师上课学术味太浓,并不善于用通俗语言深入浅出的讲授艰深晦涩的课本知识,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很难提起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难以保证高质量教学。再者,目前高校尚未建立有效的、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仍停留在查验教师上课的迟到早退或试卷批改正确性等早期阶段,监控角度狭窄,不能多维度监管教学过程,对教学发展没有好处。同时,教学质量缺乏科学的评估标准,评估过程中,人为成分占的比重大,随意性、主观性强,仅凭一两节课作为评价教师教学质量水平高低,一定程度上挫败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2.3 学士学位授予制度执行情况不佳,质量监督机制不健全

学士学位授予工作是一项严肃的、政策性强的工作,高等院校在学士学位授予工作中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章制度执行,做到规范和合法。但是,由于缺乏有效学位授予质量监控机制,部分应用型高校为盲目追求学生就业率或扩大学校的市场价值,存在人为放宽或降低学士学位授予标准及把关不严的问题,甚至“低标准广授位”,导致学位授予制度执行力不强,学位授予工作中出现不规范或不符合程序的现象,严重影响学士学位授予质量,使学位“含金量”大打折扣,加大了教育的不公平。

3 影响学士学位授予质量的因素分析

3.1 生源质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 “大众教育”的突破,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学生从为数极少的“天之骄子”成为所占人群比例日益升高的普通学生,伴随而来的是学生高考分数差距拉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从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到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学士学位授予质量呈现下滑趋势。根据研究指出,在当前的招生考试制度下,学生高考分数每降低50分,生源质量就要降低一个档次。[4-5]而生源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学士学位授予质量的关键因素。

3.2 师资队伍结构

教育部明文规定,本科生实践教学时间不得少于一年,包括大量的实验、教学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等,这必然要求培养人才的教师队伍既要有深厚理论功底又具备较强专业实践能力。[6-7]欧美许多高校的教师必须具有规定年限的工程师职业经历及一定的技术开发成就,但是目前多数应用型高校的教师主要来自学术性大学,虽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理论基础,却普遍缺乏专业实践能力。实践能力的缺失,限制教师自身能力提高、制约人才培养水平、影响高校可持续发展,学生教育培养质量难以保证。

3.3 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毕业设计是本科培养计划中最后一项主要教学环节,也是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环节旨在培养毕业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及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按照规范程序和方法进行的一项教学活动。毕业设计的质量,直接关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高校毕业设计工作一般安排在大学四年级第二学期,这一阶段学生把主要精力用于找工作、就业及继续升学考研上,无法集中精力完成毕业设计,对待毕业设计的态度不够端正,存在敷衍了事,甚至抄袭现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很难保障。[8]

4 学士学位授予质量提升对策探讨

我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高校连年扩招以后,高校师生比例显著降低,人才培养质量也有明显下降趋势。面对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质量是争取竞争优势的基本手段,没有质量就没有优势,没有竞争力。因此树立以质量为核心的全面教育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概念,是提高学士学位授予质量及大学竞争力的基本要求。全面质量管理最早是20世纪60年代初由美国的著名专家菲根堡姆提出,后来在欧洲及日本逐渐发展,它是在传统质量管理概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较为系统的现代化质量管理。TQM理念是指所有活动都围绕质量展开,质量是存在的根本。笔者就目前学位授予质量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TQM理念,尝试提出以下提高学士学位授予质量的对策。

4.1 加强学士学位宣传,制定规范的学士学位授予标准

全面质量管理实施过程中,强調“全面质量控制”,以提高生产质量。在学位授予工作中,要全面控制学位授予质量,首先高校应制定统一的学士学位授予标准,实现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这样可规范学位授予及管理工作,同时,高校应加大学士学位宣传力度,使学位评价的积极效应有效发挥;其次,学位授予标准应体现灵活性的原则,要使学位工作成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剂良药,促进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继而推动教学研究及改革,稳步提高学位授予质量。

4.2 完善学术水平评估制度,确保毕业设计质量

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应体现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本科毕业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是高校教学和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是其学术水平的最直接、最准确的综合反映,是衡量学生是否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准。根据全面质量管理中的“三全”原则:全员参与、全面质量控制及全过程管理,要做好对毕业设计整个环节全过程的监控,即要对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从前期准备、选题、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到指导教师及评阅教师评审、答辩、成绩评定、总结回顾各个环节都要进行监控和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监控可采用多种沟通方式如指导教师直接面谈现场指导,或通过在线软件进行答疑,或让学生以电邮、QQ群或微信群等方式及时汇报进度,有效督促学生确保毕设质量,不使毕业设计流于形式,切实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素养。同时制定严格的考评制度,指导教师须每周或每月提交一份指导工作报告,必须说明所指导学生的表现、取得的成绩或收获,指导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学生必须提供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的成果,如毕业设计(撰写论文)的进度、发表的成果及获奖材料或者能说明指导效果的材料等。学生还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进入网上评价系统对指导教师作出评价,依据评价等级的高低,高校可对指导教师进行相应的奖励或处罚。

4.3 建设应用型教学团队,完善教师的专业能力结构

从根源控制质量是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特征之一,在高等教育领域,教师、学生分别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影响学士学位授予质量的根源。从学科特征来讲,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特征是以应用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培养目标是具有一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避免与研究型高校完全趋同,突出“应用型”特征的办学特色,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其教学团队要拥有更加深厚扎实的实践教学能力及专业背景。首先高校可依托企业,建立产学研基地,共建教师实践能力,完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同时,加强应用型高校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其次建立教学激励机制,完善教师分类管理及评价制度,针对教学岗位不同类别,以教学效果为导向,制定具体考核标准。如通过开展教学质量竞赛树立教学质量人人有责、教学质量人人受益的思想观念,打造高效课堂,推进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的改革,以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4.4 构建基于大数据的高校教学管理,促进高校持续创新发展

根据实践全面质量管理理念,提升学位授予质量,需加强学业、教学及学位授予的全过程管理。高校教学管理的持续创新发展,可推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一个关键抓手。伴随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等院校不但要进行教育创新,更要进行教学管理的持续创新。構建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应用型教学管理数据仓库平台架构,整合目前依旧存储于各部门如教务处、实验中心、学生处、就业中心等的纸质材料及计算机硬盘资料,围绕学生主体教育采集处理数据,将选课、考试、成绩管理及毕业、学位资格审核等各环节综合集成,随时关注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创新性实践性能力的培养,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加强高校教学管理是全面质量管理PDCA(Plan-Do-Check-Action)循环过程中的执行阶段。若应用型高校对教学和学位管理工作中的每个环节都能做到全过程的管理,那么学位授予质量将得到切实保障。

总之,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历程中,应用型高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高等院校应把提高质量的目标要求落实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并带动高校师生积极参与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增强质量意识,提升质量竞争力,推进建设质量。因此,笔者认为,应用型高校在学位授予工作中引入TQM全面管理理念对提升学士学位授予质量是可行的,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高校培养高质量专门技术人才奠定基础。

课题项目:江苏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立项课题(提高学士学位授予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项目编号:XYH032)

参考文献

[1] 黄华.对QAA学位资格框架和学科基准声明的认识[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9(7).

[2] 赵建荣,韩晓旭,刘喜琴.关于普通高校本科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的思考[J].教育时空,2014(04).

[3] 孙宇辉.高校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9(26).

[4] 舒建文.学士学位授予率的影响因素及其对象[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1.14(4).

[5] 杜燕华.广东省独立学院学士学位授予质量提升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6] 杜亚丽.高校应用型学科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J].教师队伍建设,2017.11.

[7] 费翔.工科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与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7,49.014.

[8] 孙宏建.高校学士学位授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3.7(3).

猜你喜欢

学士学位应用型高校
70岁老人拿到中国美院双学士学位
培养复合型人才
国务院:取消第二学士学位授予 设立辅修学位或双学位
浅谈成人高等教育非日语专业学士学位日语水平考试与教学
应用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力提升策略研究
七项技能教育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的创新能力研究
机械工程专业石油装备方向认识实习实践的思考与探索
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析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研究
成人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