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对十八大以来政治经济发展的启示

2019-07-08陈勇波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政治经济

陈勇波

摘 要: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了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进一步深化了“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等系列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形成的理论成果。概述市场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对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关于市场规律的政治经济理论进行分析。

关键词: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十八大以来;政治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06-0003-01

一、市场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市场社会主义来源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是异于苏联模式的中央计划经济的社会发展资源配置手段的制度。市场社会主义按照发展时间划分可分为两个阶段:

1.初步形成时期(20世纪20年代至80年代)。20世纪20年代在西方爆发经济计算争论,奥地利经济学家米塞斯和哈耶克认为,如果废除私有制,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便在资源配置上不具有可行性。而以奥斯卡·兰格为首的经济学家们则认为废除私有制,仍可通过价格手段实现社会主义下的资源有效配置。争论最终以兰格的市场社会主义方案赢得胜利,引入了市场经济,却保留了中央计划机关。

2.重新探索的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当时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主要实行中央计划经济模式,兰格的市场社会主义方案也消沉了相当长的时间。苏联解体后,当时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对于中央计划经济模式做出新的一番研究,对减弱或撤销行政干预市场主体的权力,建立有约束力的、保证市场竞争职能机构的研究,重新探索市场社会主义的新模式。一是英国的戴维·米勒提出了“合作制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他认为,市场不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好更高的福利和更大的民主、自由,是调节各种价值目标的矛盾,实现社会价值目标的可行途径,是可以取代当代资本主义和苏联中央计划经济模式的方案选择;认为社会主义并不等于社会平均和平均分配,合理差距的存在是普遍正常的,这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建设有极大的启发意义。二是在苏东剧变后,在西方大唱社会主义葬歌的时候,约翰·罗默仍然坚信仍有可能设计一种普遍运用市场的可行的社会主义。罗默在其著作《在自由中丧失》中写道:“资本主义剥削是对生产资料的私有的和不平等的所有权的结果。”因此,要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就必须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他认为,想要从根源上消除由于差别所有权而产生的不平等,不应是平均这些所有权,而应是实行生产资料公共所有制。三是戴维·斯韦卡特提出以平等和效率为价值取向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具有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企业实行民主管理、价格一般不受政府干预、劳动力不是“生产要素”和商品、企业红利和利润由工人民主地决定分配方式、实行投资的社会控制等特征。

二、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对十八大以来的政治经济理论的重要启示

1.对市场在经济发展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认识不断加深。1978年做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重要决策至今已有四十年,党始终坚持并持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探索政府和市场相互关系。党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强调“经济体制改革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将原来提倡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深化为“决定性作用”,在改革理论上又做出一次重大推进: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全新定位。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继续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思路,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和对市场在经济发展资源配置作用认识的升华。

2.对处理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取得新的进展。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已超出经济范畴,涵盖政治和社会的各个方面,也关乎着民主、平等和自由。从原来“计划和市场”到“政府和市场”,反映出政府对经济管控的职能和方式在变化,以及對“政府、市场”与“社会”三者之间关系认识的深化。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深刻认识深化行政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具体阐述为:“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实质上重点要解决的是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即哪些事应该由市场、社会、政府各自分担,哪些事应该由三者共同承担。”二是强调“社会”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以扭转社会体制改革的滞后局面。“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是要进一步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解决现阶段发展的各种问题,包括社会方面的问题,都必须重新把握和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既是我国经济发展当前迫切需要深入推进改革的特定领域,也是今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增强经济质量优势的总指导原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重大突破。

3.对群众自我管理有更深的认识。斯韦卡特的“一人一票制的民主管理”,通过增加工人的权利和参与决策的机会,工人的自我管理能增强工作的责任感,激发其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企业运行的效率,以经济民主为基础推进整个社会政治的公平正义。有关群众自我管理,习近平认为,“一个好的社会,既要充满活力,又要和谐有序”,“社会建设要以共建共享为基本原则”,“要发挥社会力量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作用,因为有些事情是政府管不了也管不好的,可以让群众依法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责任编辑 刘娇娇]

猜你喜欢

政治经济
浅析敦煌无明代开凿石窟及绘塑遗存的原因
浅析海南话的形成因素
“一带一路”与中国地缘政治经济战略的重构研究
论明初对外的政策
新媒体时代传播者的新闻价值判断变化与特点
浅谈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曲线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关于对外直接投资中蕴含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知识研究
高中生学好政治经济途径
中学历史教学刍议
美国历史上对台军售政策及其政治和经济动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