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改革视域下文化产业发展困境及路径探析

2019-07-05马丽洁

山东青年 2019年4期
关键词:全面深化改革文化创新走出去

马丽洁

摘 要:文化产业是随着经济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的文化产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文化产业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有很深的价值意蕴。但是,新时代文化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着创新能力不强,文化开放水平不高,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不足的困境。因此,我国文化产业要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整合特色文化资源,提升自身文化产业创新能力;激发文化产业发展活力,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生产体系;不断提高文化的开放水平,从而提高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

关键词:全面深化改革;文化产业;文化创新;“走出去”

全面深化改革是文化产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也是促进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和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以来,为了坚守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促进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国内学者对文化产业研究主要集中于三方面:对文化产业基本理论研究和对其文化产业实践和对其经验总结、对文化产业要素逐渐转向新领域、文化产业领域研究更加新型化、文化产业学术研究背景更加多样化等;在国际上看,国际上已经出现了文化产业研究的潮流,文化产业理论研究规范和框架日趋成熟。而我国在这一方面研究却还是很匮乏,并且对于文化产业的前瞻性和原创性研究也很缺乏。新时代,文化产业是国家经济文化健康发展重要风向标,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因此新时期如何实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产业发展提供新动能,是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重要的重要任务。

一、全面深化改革视域下发展文化产业的价值意蕴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发展是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更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内在推动力。理解文化产业发展的必要性有利于我们文化企业激发文化产业活力,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性要求

当今,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在这种国际背景下使文化在各个国家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同时文化产业越来越引起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其他国家,文化产业之所以被如此重视,甚至被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提出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原因就在于文化产业发展对于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①是文化产业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契机。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要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成为文化强国必须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化产业新业态。对于新时代的中国来说,新时代文化的历史使命就是使国家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而“文化霸权主义”又充分反映了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文化不平等关系,这就威胁到了国家和文化的生存和发展,也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路构成了威胁。因此文化产业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过程中就凸显了重要性和价值性。没有发达的文化产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也就丧失了一定的优势。文化产业具有改变现存文化发展的价值和功能。文化产业改革发展的成熟性程度以及它在一个国家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以及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的程度,将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构建,也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文化软实力。

(二)新时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动力性要求

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激发文化产业活力、推动文化创新的必由之路。“文化体制改革与改革开放相伴相生。”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也就意味着中国文化体制改革也迈上了新台阶。这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我国的文化产业正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所以,“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③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坚守文化自信、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这对于我国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展现文化新的发展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才能成绩卓著。文化产业是随着文化体制改革而逐渐兴起的新兴产业。十九大报告中说,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所以我国发展文化产业必须破除体制障碍,使我国文化产业大踏步赶上新时代。并且更大程度上让深化体制改革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新时代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人们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文化产业方面的需求也在逐渐增长。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广泛,文化消费能力逐渐增强,文化产业发展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文化产业的发展就成为人民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推力。习近平指出,“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站在人民立場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措施。”④文化产业改革发展也不例外,文化产业的发展也要紧跟人民,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力量之源。

在新时代,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文化产业就当放在重要的地位。重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引导力,要想实现文化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就要坚定文化产业人民性立场。文化产业发展要依靠人民,文化产业发展要为了人民、文化产业发展要靠人民来创造和文化产业改革发展的成果要人民来共享。一切为了人民利益,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归依,同时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诉求。

二、全面深化改革视域下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当下,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化发展是关键性因素。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过程中,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容置疑是文化体制改革中的一个短板。在发展文化产业的时候要有问题意识,才能不断改革发展,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一)特色资源整合效力低下,文化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欠缺

我国文化产业对中国特色资源的整合效力低,导致文化产品的创新能力弱,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文化产业体系的任务就是增强国民健康向上的精神动力”⑤,最重要的就是对中华文明的认可感。中国从来不乏文化资源,博大精深的中华经典、精美绝伦的中国手艺、多民族文化传承的巨大体量,都是举世不二的文化资源优势。但是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文化企业对文化资源利用率低,却不能充分利用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资源。随着全球化、网络化和数字化的迅速发展,中国的传统的文化产业受到冲击。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中国的优秀文化体现的价值观念受到动摇,文化产品所体现的文化理念也有所欠缺,文化企业不能创新的将特色文化资源应用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文化企业不能够重视文化资源挖掘保护和合理利用来推动了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文化企业对各地特色文化资源利用率低,不能够与时俱进的发展文化产业。对于市场需求来说,文化企业要能够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自主創新,形成具有自己文化产业创新的核心竞争优势。尽管我国文化产业建设发展迅速,文化产品生产数量繁多,但是文化精品寥寥无几,具有中国特色文化资源的文化精品更是屈指可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中指出的那样,存在“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文化精品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为了满足大众个性化的需求,文化产业的文化产品呈现出庸俗化和低层次,与创新的潮流趋势相差甚远。

(二)文化产业新业态生产体系单一,动力缺乏和文化生态环境陈旧

随着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文化生产新业态也在日益精进,但是多而不精问题也尤为突出。在生产过程中,文化的科技含量不高,文化制作、包装、传播的环节比较松散。像数字出版产业、数字电视产业、动漫产业、网络游戏产业等新兴产业等文化产业新业态的生产体系还不成熟,市场也不是很理想,文化产业新业态体系单一化比较严重。

文化新业态动力缺乏也是文化产业发展问题之一。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还需不断的健全,文化经济政策还不是很完善,生产经营体制由于其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培育新型文化新业态也是有很长的路要走。例如,数字创意产业中,原创内容的本土文化传承欠缺,消费形式单一,新型旅游产业方面有些服务于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衔接性差。还有在特色文化小镇这个新兴文化产业新业态中,各地争抢同一历史文化名人IP,脱离地区实际情况,盲目跟风开发旅游,缺乏规划的本土视野与长远眼光等。最重要的是,对于5G、万物互联、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文化产业新业态还处于朦胧状态,不能够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利用新事物为其服务。

文化产业发展也缺乏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企业研发团队创建缓慢,吸引人才不到位,体制改革和机制的完善进程慢,企业的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质量参次不齐,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多元的精神文化需求。例如,但是当今的影视行业,某些文化产业为了迎合一部分观众的低级趣味,生产出一些低俗化的影视作品,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完全忽视了社会效益。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促使文化产业生态环境趋于庸俗化,给文化产业的发展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三)文化产业活力和品牌打造能力不足,文化产业开放水平偏低

进入新时代,从整体上来看,我国文化产业的主体活力不足,竞争力不强,其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很弱。文化产业活力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其核心竞争力不强,这在外因上归咎于其品牌打造能力弱。文化产业如果没有自主品牌那在国际上是没有任何竞争力的,一定会隐没在历史的潮流中。“文化品牌之所以特殊,也在于其以独特的文化价值,超越国界、超越民族、超越意识形态,能吸引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消费。”⑥然而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外文化品牌涌入我国,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文化产业品牌原创性差、创意陈旧、表现形式落后,或者只是简单模仿,没有与现代高科技手段有效嫁接,导致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不高,市场适应性不强,国外消费者的接受度较差。这样就导致我国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弱,打造我国自主的文化品牌无形中成了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短板。

当今是全球化的时代,文化产业发展如果不和国际接轨那是不行的,文化是新时期我国进行国际交往与合作的重要名片。文化产业当然扮演者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文化产业不断改革和创新,与其开放水平却不能够相适应。正如中关村知识产权战略研究院院长马一德说,我国文化产业实力羸弱的根本原因在于,文化产业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的能力不足,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品牌国际竞争力不强,原创贡献率低。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开放水平不足,探索和打造国际合作模式的众创空间和服务平台的能力还是有所欠缺。

三、全面深化改革视域下发展文化产业的现实路径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产业的地位日益突出,文化产业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在改革开放浪潮下,发展特色文化产业链,促进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地与国际接轨,实现文化走出去,对于实现文化强国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一)发掘中国特色文化资源,以资本运作提升特色文化产业链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积淀中的精华,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信仰追求,道德规范,和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的集中表达和经典提炼,是中华民族传承的文化根基、文化基因。”⑦所以文化产业在发展要利用这些文化资源形成自己的文化标识,文化符号,积极汲取其精华,将文化资源革故鼎新,来促进文化产业形成特色文化产业链。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中国特色文化资源也丰富多彩。因此,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发掘中国特色文化资源,使中国特色文化资源成为文化产业的新生力量,为特色产业链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在发掘文化资源,促进特色文化产业链的同时的基础上,资本也对新的文化产业链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当前,文化体制改革在不断深入,文化产业改革要充分利用好资本这个武器。利用资本运作整合资源、优化文化产业布局,推动文化精品打造,融合各个产业发展,不断提升中国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从而更好地引导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在应用资本过程中,首先,文化产业要进一步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推动文化投融资创新,将资本融入到特色文化资源中。其次,利用还财政和国有资本,使其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尤其可以对有特色文化资源的文化产业,促进特色产业链的发展。再次,企业本身制定明确的资本运作战略,是文化产业发展有着明确的资本使用方向,丰富文化产业资本的运作方式,为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提供方向指导。最后,提高资本利用率,创新资本利用渠道。将资本与其他产业链相融合,尤其是文化产业和特色文化资源的融合。把文化产业作为未来先导性,战略性的支柱产业予以定位,使其成为文化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转型驱动发展的新引擎。

(二)充分推进“文化+”和优化文化“软环境”,促进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发展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文化产业发展迅速,随之而来的是出现了“文化+”这个崭新的概念。新时代,文化产业要实现变革,文化+无疑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首先,文化+中国,利用文化特色,让文化产业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从而转向“中国创造”促进传统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其次,文化+文化,浩瀚的中华文明中承载着优秀的文化因子,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将中国优秀文化资源注入其中,文化产业一定会显示出它独特魅力,促进传统文化产业质量变革。再次,文化+科技,“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他把科学看成历史的有力的杠桿,看成是最高的意义的革命力量,”⑧因此,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科技也成为了一项不可忽略的因素。“文化产业要真正的实现“高速增长阶段”真正转型为“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过程,那么核心就是要有科学技术;”⑨最后,文化+互联网,互联网的出现给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技术手段和新的发展平台,为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和新的文化生产体系模式。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硬环境”已经比较完善,而“软环境”的优化与响应却没有与之相适应。建设先进的文化产业,需要创新人才来支撑。只有人才队伍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同步,人民的创造活力和社会人民的文化活力被激发出来,全文化产业形成一种创新之风,文化产业的发展就会日益革新。完善其文化产业的服务体系和文化生态环境,文化企业就要引进人才,创作出精品,同时打造出属于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政府也要在要在全社会营造文化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的同时,努力提升文化产业的服务水准。国家也要革新自身的文化发展理念,促进文化产业各要素之间的连通性,将传统文化产业推陈出新,为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和促进传统文化转型升级。

(三)坚持文化产业“走出去”,提升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产业“走出去”已经成为趋势。它不只是当前国际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的要求,同时也是我国国家发展的整体利益、全球经济和文化发展规律的内在驱动力。

一要转变政府职能,为文化产业“走出去”提供重要的政策支持。在文化产业“走出去”过程中政府加快职能转变,提升政府服务意识,为文化企业提供公平正义的竞争环境。同时,政府要完善一系列的保障机制,为文化产业走出去提供重要的体制保障,同时整合各种市场信息资源,为文化产业发展走向国际市场提供决策支持。政府积极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不断提高文化市场的竞争力,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二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首先,全球化浪潮下,大力鼓励文化产品出口,充分利用全球文化市场的平台来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文化产业竞争。其次,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并且调整我国文化外贸的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最后,创建自主国际市场开发模式和营销模式,积极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创新进入国际市场的新模式重视自身文化产品宣传和形成多渠道销售。对于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产品市场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走向国际文化产业价值链高端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创建文化产业自主品牌,当前,我国文化产业正处于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文化创新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所以创建自主品牌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尤其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展览、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网络游戏、出版物、民族音乐舞蹈和杂技等产品,这正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所在。加大对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对中华文化继承传统推成出新,整合不同的文化元素,吸收其他文化的有益成果,形成拥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这样才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化产业。并且逐步形成国际市场竞争力强、市场影响力高的国际知名文化产品和服务品牌。

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回首四十年,文化产业书写的是一步步的改革故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文化产业在创新自身发展的同时,没有能够注重自身产业价值的提升和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注重片面发展,不能够明白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基础。在接下来的改革发展中,文化产业要抓住新的机遇为自身发展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应用新的发展理念来促进文化产业全要素升级和文化产业提质增效,从而推动文化体制改革深入发展,为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注入内生动力。

[注释]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版.

②徐光春主编:《马克思主义大辞典》,湖北:崇文书局,2018年版,第1133页.

③徐光春主编:《马克思主义大辞典》,湖北:崇文书局,2018年版,第1134页.

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98页.

⑤胡慧林主编:《国家文化治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67页.

⑥徐望:“文化资本时代的文化消费”.《学习论坛》,2018(09):65-71.

⑦徐光春主编:《马克思主义大辞典》,湖北:崇文书局,2018年版,第1131页.

⑧徐光春主编:《马克思主义大辞典》,崇文书局,2018年版,第81页.

⑨范玉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突破点”,《理论动态》,2015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习近平, 2014.

[2]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人民出版社,习近平, 2017.

[3]胡慧林.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理论文献研究综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4]胡慧林.国家文化治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5]赵建国.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战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

[6]吕东霞,姚亮.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取向与策略选择探析[J].学习论坛,2018(11):77-82.

[7]杨传张,祁述裕.拓荒与深耕:2014-2017年我国文化产业研究综述[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6):167-176.

[8]梁磊.用创新理论引领文化产业新发展[J].人民论坛,2018(30):134-135.

[9]安娜,张文松.新时代中国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39(09):153-160.

猜你喜欢

全面深化改革文化创新走出去
改革“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