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外冲击波碎石与药物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9-07-05肖爱华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药物治疗临床效果

肖爱华

【摘要】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与药物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研究要求,审核后将符合标准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所有的患者均来自2017年3月-2018年3月入院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0例,观察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体外冲击波碎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与药物治疗,在试验研究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石排出时间、结石排出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排出效果及临床治疗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该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各项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与药物治疗,能有效地促进结石的排出,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升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碎石; 药物治疗; 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 临床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9.02.0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02-0-02

泌尿结石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中输尿管下段结石最为常见,加之输尿管的解剖生理较为特殊,大部分结石分布在患者的输尿管远端,临床上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方法由开放手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及输尿管镜碎石术等,其中,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治疗效果最佳,对患者的伤害较小,在使用该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时,对机体伤害较小,能有效地提升治疗效果。但是若能在患者使用输尿管下段结石治疗的同时,使用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则能有效地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相关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研究要求,审核后将符合标准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所有的患者均来自2017年3月-2018年3月入院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为输尿管下段结石疾病,不得同时患有恶性肿瘤、精神疾病及传染疾病等,所有患者精神状况良好、对答如流、沟通能力较好,且依从性较高,获得科室及医学伦理会的支持后开展本次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0例,观察组患者50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18~67岁,平均(43.85±3.05)岁;观察组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17~66岁,平均(43.80±2.02)岁。两组患者一般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人员与患者详细知情后,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体外冲击波碎治疗,协助患者采取俯卧位,使用X线及B超进行双定位,让患者每隔7 d左右接受体外冲击波碎治疗一次,电压应控制在10~14 kV,冲击的频率维持在1 000~3 000次/s,每次治疗后,应评估患者体内结石状况,根据患者的结石状况调整冲击次数。

观察组患者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与药物治疗,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盐酸特拉唑嗪(国药准字H20084527;企业名称:浙江亚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口服治疗,1次/d,

4 mg/次,同时给予患者基础治疗,嘱咐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应控制在2 000 ml左右,让患者加强自身的运动锻炼,以促进结石的排出。

1.3 观察指标

医护人员统计患者的结石排出时间、结石排出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结石完全排除体内,且该组患者的体内无残留结石;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尚有部分结石残留至体内;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仍存在,体内残留结石较多;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均使用SPSS 20.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排出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且该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结石排出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中有效45例,无效1例,而对照组患者中,有效32例,无效9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优于对照组患者(82%),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输尿管下段结石的发病率日趋上升,该疾病与患者自身的遗传以及代谢等因素密切相关,若患者不及时的接受治疗,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日常工作影响较大,加之患者会出现疼痛现象,因而必须及時地让患者接受治疗,但是若仅让患者接受药物治疗,所获得治疗效果不大,而单纯接受手术治疗,对患者机体伤害较大,不利于疾病恢复[1-4]。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已经可以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在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具有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等特点,作为治疗该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5-7]。特拉唑嗪是一种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可有效地促进输尿管平滑肌的收缩,促进结石的排出[8-12]。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同时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但是观察组患者联合使用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与药物治疗,能有效促进结石的排出,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升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斌斌,汪峰,强亚勇,等.双氯芬酸钠栓剂间苯三酚和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联合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性肾绞痛的临床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4):441-444.

[2]练文勇,汪利民,徐火松,等.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与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下段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19):3678-3680,3684.

[3]罗金玉.研究盐酸坦索罗辛联合速尿注射液在体外冲击波碎石后治疗输尿管不同部位结石中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20):95-97.

[4]姚宏涛,薛晓玲.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联合体外沖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合并前列腺增生效果观察[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7,29(8):60-62,71.

[5]黎志伟,招国炽,赖有平,等.局部和硬膜外麻醉下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效果对比[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8):44-46.

[6]彭坚,徐英峰,张新乐,等.超声精确定位下的体外冲击波碎石结合口服自拟排石汤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24):34,36.

[7]陈雪莲,陈旭伟,陈嗣平.自拟排石汤联合坦索罗辛辅助治疗对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结石排净率及肾绞痛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2):59-61.

[8]傅长德,辛军,沈倚天,等.坦索罗辛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对老年男性输尿管下段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后辅助排石的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8):1979-1981.

[9]胡啸天,曾晓勇.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比较[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6,33(4):718-720.

[10]仇军.对行碎石术的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使用坦索罗辛和索利那新进行辅助排石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5):94-95.

[11] Jing S,Zhang X C.Potassium Citrate is Better in Reducing Salt and Increasing Urine pH than Oral Intake of Lemonade:A Cross-Over Study[J].Medical Science Monitor:Inter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Research,2018,24(42):1924-1929.

[12] Alfredo B L,Boeri E M,Mirella M P,et al.Retrograde intrarenal surgery using ureteral access sheaths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renal stones in children weighing <20 kg[J].Journal of Pediatric Urology,2018,14(1):591-596.

猜你喜欢

药物治疗临床效果
不同治疗方案对输卵管妊娠患者妊娠结局影响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药物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甲氨蝶吟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分析
家禽耐药性大肠杆菌病的药物治疗探讨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药物治疗临床分析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