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推动海关院校与城市互动发展研究

2019-07-03赵玉艳晏静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17期
关键词:互动发展城市经济

赵玉艳 晏静

摘 要:中国海关管理干部学院是海关总署为全国海关系统培养人才的专业培训院校。它坐落在美丽的海滨城市——秦皇岛,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海关院校持續地为海关系统培养了大量人才,但是在有效地拉动地方经济和社会事务以及为地方培养人才方面,略显不足。秦皇岛市完全可以借助海关院校载体培养地方人才,通过这块教育基地展示秦皇岛的城市形象及丰富内涵。因此,海关院校发展离不开城市发展,城市发展需要海关院校注入更大的活力,实现更加紧密的互动发展,对推动新时代沿海强市、美丽港城和国际化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海关院校;城市;经济;互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7.015

中国海关管理班干部学院是中国海关一所专司培训的干部教育学院,与其他院校一样具有培养人才的一般属性,但海关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和其他职业院校相比又有其特殊性,在于其为国家海关不同职级的在职公务员队伍培养输送人才,提升综合业务素质和实践能力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出发,结合秦皇岛发展实际,从海关院校教育资源与平台建设进行分析,以教育为手段促进城市发展,以城市发展为教育提供保障和支撑,实现资源共享,推动共同发展。

1 从历史的视角看海关学院对秦皇岛市发展的影响

秦皇岛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唯一一个因皇帝帝号而得名的城市。秦皇岛南邻渤海,北依燕山,东接辽宁,西近京津,是全国性的交通枢纽,是环渤海地区的重要港口,是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的重要出海口。秦皇岛是河北省最早设立海关的沿海城市,其优越的区位环境和自然环境是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这也是海关学院最初选址于秦皇岛的重要原因之一。自1993年海关院校成立以来,为中国海关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也为秦皇岛海关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也为秦皇岛这座美丽的城市增添了亮丽色彩。多年以来,秦皇岛海关、其他院校和教育基地为海关院校学员提供了良好的实习和教学条件,从而使学员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海关理论知识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巩固和加强。地方政府在院校与城市互动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导向,对海关院校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海关学院也为海关总署服务地方经济与城市互动发展发挥了重要桥梁和纽带作用。回顾海关院校的发展史,多年来海关院校为海关系统培育了大量专业人才,也为秦皇岛城市发展和当地人才培养提供了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同时,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作出了诸多贡献。但是,近几年,随着秦皇岛城市的快速发展,海关学院因其自身的系统发展原因,参与秦皇岛城市发展的事务相对较少,海关学院现有的资源优势没有在秦皇岛城市发展中更好地释放出来,急需加强与有关部门、相关机构的沟通和对接,提升紧密合作的优势,做出更大的成效。

2 海关学院助推城市发展

2.1 海关学院拉动城市经济发展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五大”新发展理念融入各项事业之中。特别是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更深地刻在了海关教育事业发展之中,不断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海关院校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海关人才,不仅需要提升海关管理专业知识,还需对学员进行大量现场教学。秦皇岛地理位置优越,有李大钊纪念馆、甲申三百年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燕山大学、东北大学等高等学校,有康泰医学、康姿百德等一批高科技企业。学院通过开发教育基地,实现学院与地方学院和高新技术企业的交流互动的模式,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另一方面,海关学院的受训学员来自全国各地,通过他们在校学习期间对秦皇岛的深刻认知,回到工作岗位后对秦皇岛做了大量的宣传,极大地提升了秦皇岛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效带动了秦皇岛市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另外院校的基础性设施和运营几乎是全部由当地的相关企业供应,拉动了秦皇岛的就业,还为地方企业设计、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因此,海关院校在拉动秦皇岛城市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2 海关学院为地方人才培养提供教育平台

海关学院办学历史虽然不算久远,但其有着丰富的干部教育培训资源,如研究干部教育培训的专家团队、来自全国各地的有着丰富授课经验的兼职教师和客座教授师资库,这些都是其特有的资源优势。市委、市政府可以根据地方实际需求,借助海关院校这一有着独特干部教育培训经验和成人教育资源的载体,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为地方干部成长成才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服务,进一步提升地方干部整体素质,展示城市良好形象,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2.3 海关学院校积极为地方培养创新型人才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人才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仅是城市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发展的迫切需要。海关院校作为服务海关、培养海关专业技术人才摇篮,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为全国海关广大关、警员服务为办学宗旨,不仅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的创新型技术人才,还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许多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的理念和创新思路。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以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不断地改革、创新才能保持城市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海关管理干部学院的核心是成人教育,学院以其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与城市积极互动,长期的相互影响与互相促进的行为,将有力地推动管理创新的提升,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院校的良性发展。这将会进一步推进海关院校与所在城市的共同发展。

2.4 海关学院促进城市文化旅游发展

海关院校作为海关总署的直属单位,是准军事化纪律部队建设的建设者和执行者,海关院校为城市塑造了崭新的文化内涵。中国海关管理干部学院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并立足秦皇岛的现实情况,将地方城市文化建设纳入到校园文化发展战略之中。城市文化需要宣传,海关院校在每次的开班仪式上首先要介绍秦皇岛的历史文化、地理优势、城市文明和发展趋势。教师在现场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城市旅游景区和教育基地的文化介绍,都起到了良好的城市文化宣传的效果。可以开辟城市文化宣传栏,成立校园文化协会,利用校园网络和校园广播等载体,使参训学员随处都可以看到和听到地方城市文化宣传。通过对秦皇岛城市文明精神的宣传,让学员更好地感受地方城市文化,对秦皇岛这个城市就会有更全面的认识。以校园文化推动地方城市文化不断发展,以地方城市文化不断发展促进学院校园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两者形成良性循环,更好地推动着城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

3 城市发展推进海关学院快速发展

3.1 城市经济发展为海关学院营造良好环境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对院校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城市经济发展可以为教育提供保障和支撑,更好的实现资源共享,推动城市与院校共同发展。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为海关院校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城市管理者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为海关院校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海关院校以城市发展为导向,开展教育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城市文明水平,促进城市经济增长,二者相互依赖,不可分割。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提升城市的影响力,同时借助城市的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更好地吸引外来高端科技人才来我市发展。

3.2 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海关学院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印记和灵魂,是激发城市活力的源泉,城市经济发展也因文化而增色。为开创文化产业发展新局面,市委市政府对我市的现实情况进行综合考量,采取规划先导、项目带动、品牌打造等有效措施,强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壮大,实施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开放兴市和文明铸市战略,文化建设水平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具体体现,“文明铸市”作为我市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立足城市历史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以文化为核心,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以品牌为引领,打造特色城市文化品牌”,是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城市文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海关院校提供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是促进院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海关院校与城市在互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内在机制,城市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日益增强。

3.3 城市功能的完善为海关院校发展提供推动力

市委市政府根据我市的具体情况,精心谋划,不断完善城市功能,进一步推动了经济治市、美丽港城和国际化城市建设,为院校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学院积极主动与政府沟通,搭建政校合作平台,政府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实际需求,与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现政校间的资源互补,共同建设高精尖人才的培养基地,真正实现院校办学机制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通过政校之间的需求调节,实现海關院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和地方文化的传播,同时为当地培养人才,通过政校间的合作,可以实现资源更加优化的配置,实现政校共赢。院校教育与城市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城市应以院校产生的互动效应为契机,联动推进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二者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有利于海关院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和加快建成沿海强市、美丽港城和国际化城市。

参考文献

[1]董芳芳.高等职业院校与城市互动关系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3.

[2]刘立杰.高职院校与城市互动中的问题分析及建议[J].课题研究,2016,(7):21-23.

[3]钱民辉.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134-140.

[4]王艳红,蒋文昭.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

[5]董仁忠,刘新学,陈寿根.关于政府与公立高职院校关系的调查报告[J].职教论坛,2011,(12):73-76.

[6]徐敏,顾卫国.武汉高职教育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12):127-128.

[7]石骏.论高职院校的社会责任[J].中国高教研究,2013,(5):97-98.

[8]童学敏.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10):68-69.

猜你喜欢

互动发展城市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