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下新生代农民工助推精准脱贫的路线探讨

2019-07-03连佳敏李子红洪嘉莉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17期
关键词:精准脱贫新生代农民工乡村振兴

连佳敏 李子红 洪嘉莉

摘 要: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在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问题中存在较大的歧义,且国家政策对其社会保障仍未完善。结合农民工出身及背景,优先创新新生代农民工的回乡发展路径,有助于解决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流动和城乡之间的社会整合问题。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乡村振兴;精准脱贫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7.006

1 研究背景及相关概念界定

1.1 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的逐步提升,农村劳动力及人员逐渐向城市偏移,使得在城市中打拼的农民工数量逐渐上升。据数据资料记录中,至2010-2016年里,中国农民工的比例连续攀升,并且年均增加658万人。其中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及以后诞生的新生代农民工数量所占的比例过半,这一现象意味着我国未来很大部分劳动力会集中在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体中,关注其发展及解决其生活背景环境困扰变化有助于我国政策创新探讨和优化各种政策路径。

为进一步的探讨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对乡村及城市发展的意义,通过乡村振兴和精准脱贫双重政策背景引导新生代农民工的返乡发展意识和优化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环境,把握新生代农民工成为乡村振兴的主要人才力量的关键。从贫困地区入手调查对新生农民工背景、当代脱贫政策,结合现有的新生代农民工生活保障制度,创新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返乡的途径优化,在已有的精准脱贫的路径基础上,解决城市与乡村之间发展及劳动力的问题,确保新生代农民工回流乡村的生活保障及路径研究。

1.2 新生代农民工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诞生于1980年后的农民工群体,拥有农村户籍且因为发展需要而选择城市生活的劳动者群体,新生代农民工是当代发展城市化进程中必不可缺的劳动力,他们的劳动供给和就业行为明显不同于第一代农民工。在不同时代成长的农民工有着不同的阅历和自身不同特点,导致他们追求目标、偏好等不同,因此,仅仅将农民工视为同质群体的传统研究方法不能了解当今农民工劳动市场的供求状况。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和未来走向是当前社会民生亟待解决和探索的问题,其未来发展方向及生活环境变化及社会制度保障都需要进行调查和探讨。结合农民工出身及背景,优先创新新生代农民工的回乡发展路径,有助于解决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流动和城乡之间的社会及政治整合问题。

2 政策分析及困境研究

2.1 主体存在的问题与生存困境

(1)农村经济适应障碍。

新生代农民工虽然接受过最基本的教育,但他们没有接受足够的教育经验知识技能等来满足他们在城市的技能需求。在城市一般承担服务型的劳动型角色,在对城市的印象中他们大多数认为城市比乡村能得到更多的报酬和机会,而随着农村土地机械化和土地减少,务农等农业工作对他们不会产生较大的吸引力。而且农村地区的粮食生产和生活成本难以维持家庭的日常开支,经济基础是物质需求的保障,所以很多新生代农民工觉得选择外出务工可以相较于在乡务工获得更多的机会。

(2)城市生活环境适应障碍。

“城市生活经济成本较高、城乡二元体制、社会文化环境是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障碍”,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就业,居住跟教育问题上。在就业择业方面,因为新生代农民工缺乏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大部分的农民工都在从事劳动密集型行业和服务型行业中。在劳动方面缺乏必要的劳动知识普及,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等,他们的工作流动性很高,因此他们在城市的就業不稳定,这使得他们生活环境和质量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在教育方面,大多数在城市工作的新生代农民工都建立了自己的家庭,但面临着孩子上学的问题,子女的教育支出通常占家庭经济支出大部分。因此,新生代农民工正面临着城市的教育学位问题。总之,学业教育经济压力促使新生代农民工想要在城市中建立自己并融入城市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

(3)城市文化环境精神环境适应障碍。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城市发展条件越来越吸引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城市寻找工作机会。由此农民工流入为城市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相较于城市知识分子技能条件等本身具备的先天条件,新生代农民工的劣势显得尤为突出,譬如:文化水平较为低下,城市生活中缺乏心理承受能力,存在社会管理保障制度不全等因素。导致了农民工中存在许多不同的“心理障碍”。如对故乡失去归属感和依恋感、在城市生活中的长期压抑心理和孤独感等。

2.2 政策分析及困境研究

一个政策的实施不仅仅是个人更是各方面综合的结果,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去探讨新生代农民工发展路径,能够优化当今社会存在的经济方面及社会方面的问题,另外也与国家相关政策实施效果相关联,通过乡村振兴扶贫乃至于实现脱贫的路径,都能通过新生代农民工这一主体展现出来。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以下困境:

(1)组织结构涉及层面多,申请程序繁杂资金不到位。

一方面,乡村政策背景下各部门统筹协调难度大,涉及的有关部门很多,工作及程序繁杂,很容易出现部门工作协调不到位,出现各种统筹的问题。另外一方面,乡村的资金统筹难度大。乡村振兴政策之处下所需要筹集的资金数量多,基层领导的思维观念故步自封,很难做出创新性的改变,传统的理念的创新跟不上政策的需要和发展。

(2)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发展竞争存在问题。

目前乡村的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乡村产品存在质量问题,绿色安全的质量标准审核还需提高。产业重复发展,同产业竞争现象存在,同时统筹规划不合理导致很难促进全区域共同发展,主要还是农村产业的运营模式缺乏创新和必要的管理,导致企业发展存在障碍。

(3)创新能力弱,文化品牌设计感意识不强。

乡村由于投入资金少,科技创新意识并不强,科技成果更是少之又少,近些年来出现的新型农业发展也有待加强。农业自身的研发程度不高、农产品滞销。农产业体系不健全,使产品在市场上的关注度不高,无法形成销路,促进自身农业的发展。

(4)社会保障机制机构不健全,社会矛盾问题突出。

乡村管理体制机构不完善,目前我国的乡村治理仍有待加强,乡村基本公共服需求与供给出现矛盾,村民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对社区建设不感兴趣。保障机制的落后促使劳动力外流缺乏建设主体。行政职能已被权力资本化,缺乏村级发展成果,成果分享机制等必要的利益协调机制。贫困的实质除能力贫困外,另一大贫困原因便是社会权利的贫困,包括受教育权和政治权利。真正的脱贫不仅仅是金钱和物质的满足,要远离贫困,更重要的是精神的脱贫,拥有更好的教育,具有参与社会事务以及参与公民的事务的能力。因此针对个人权利的贫困也需要建立相应的权利脱贫机制,个人权利的获得也是能力脱贫的重要前提。

(5)脱贫机制不精准,落实还需主体践行。

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务工导致原本就欠发达的贫困地区陷入劳动力缺乏的情况,即使国家政策实施下来,也难有主体去将政策去落实。有很大部分外流的新生代农民工都属于国家精准扶贫的对象,因为自身家庭条件的限制只能外出务工,导致原有贫困地区劳动力结构长期得不到改善,想要做到精准脱贫就要将主体与政策结合起来,通过主体的自身资源优势做到政策的路径优化。新生代农民工是在城乡之间发展的一部分,对城市的依恋度不高,对乡村的认同感也随着时代变化逐渐减弱,逐步出现“脱轨”的状态。另外,城市的竞争压力太大,对与从贫困地区出来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劣势还是占很大的一部分,最好的优化方案就是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回流返乡发展,通过自身资源优势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做好“脱贫”的攻坚战。

3 路径优化

3.1 双政策相结合,精准发展经济创造有利优势

乡村振兴实际上是为了平衡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更大程度上是为了改善不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沟通和经济往来。我国贫困县区多处于地区偏僻交通不便等山区,要想改善乡村经济情况就要落实当地贫困情况有针对的做出政策调整,优化当地交通环境,开发当地资源促进经济的发展。通过科技手段等方式将贫困地区滞留的农产品、旅游资源推广出去,加大跟外界联系和沟通,能更好的吸引新生代农民工回乡发展自身的资源优势,缓解贫困地区因为劳动力不足而导致经济落后的情况,努力解决好乡村发展中的与新生代农民工息息相关的各方面内容,为打好“脱贫”攻坚战打牢实践主体的基础。

3.2 把握新生代农民工地位,提高及尊重其创新精神

新生代农民工因为缺乏在城市务工中必要的专业技能,在城市就业中一般都从事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或服务型行业,自身能力的状况都远远比不上在原城市发展的劳动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人才振兴战略,是新生代农民工强化自身优势和能力的办法之一。新生代农民工可以通过学习新的专业技能,提升社会交往能力来完善自身的发展,增强自身在社会竞争中的优势,提供学习技能,是现有环境中支持和扶持减轻贫困的路径之一。新生代农民工中的“升级换代”是为村提供人才和存储人才的重要举措。

3.3 加快乡村公共服務完善,政策主体相结合做贡献

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回流发展的背景基础就是要做好乡村相关公共服务的完善。政府要为乡村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主体优势,了解当地实际缺乏的配套及各贫困户的实际贫困人口状况,有针对的做出多渠道多方位的政策调整,从制度上解决城乡发展的二元化难题,由发达地区带动贫困地区的经济结构改革优化和经济增长。为新一代农民工提供和制定必要的社会保障及培训,积极结合新一代返乡农民工升级农村产业,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通过了解这一主题的变化,创新优化精准脱贫之路。

4 总结

国家各种政策的出发点都是为了维系社会发展,以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的和谐为目标,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当前劳动力结构中人力资源不可缺乏的部分之一,其发展和未来趋势都是政府不可小觑的。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水平和改善生活环境状况,加快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回乡回流发展自身的乡村经济,能更好的促进城乡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通过乡村振兴实施背景促进精准脱贫地区的经济优化,创新出更多造福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径。

参考文献

[1]赵莉.新生代农民工多维性社会适应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

[2]李娜.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3]李娜.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制度障碍及其对策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2.

[4]最全!乡村振兴战略的痛点、基础和要点,附政策汇总[EB/OL].https://www.sohu.com/a/230378585_475921.

[5]关于地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思考,50条政策将助力乡村振兴![EB/OL].https://www.sohu.com/a/230087702_423069.

猜你喜欢

精准脱贫新生代农民工乡村振兴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光山县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助推精准脱贫方法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核心能力发展探析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改革思路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