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博物馆与民俗文物的保护利用

2019-07-01刘淼

神州·上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保护利用博物馆

摘要:进入新时期后,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流失掉了大量的民俗文物。针对这种情况,博物馆就需要充分发挥职能,采取科学措施,大力保护和利用民俗文物,传承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

关键词:博物馆;民俗文物;保护利用

众所周知,我国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不同民族、地区在民俗文化、发展历史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民俗文物承载着民俗文化,借助于民俗文物,人们即可对一定地区内前人生活方式、历史发展状况等进行了解。和民谣、文字记载等方式相比,民俗文物的实质性更强,可以给人更加強烈的感受。针对现阶段民俗文物不断流失的严峻局面,博物馆需要积极采取保护利用措施,以便更加有效传承民俗文化。

1 现阶段民俗文物面临的危机

虽然科学技术的革新,显著提升了民俗文物保护技术,但在诸多因素综合作用下,出现了十分严重的民俗文物流失现象。首先,现代文明的推进,加大了民俗文物的传承、保护难度,导致民俗文物流失问题日趋严重。社会开放性的提升,涌进来了西方文化、日韩文化等,受到了年轻人群体的追逐,不能够正确认知和了解我国的民俗文物。他们认为民俗文物太过于陈旧,进而嗤之以鼻。其次,我国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有无数的民间工艺涌现出来。这些民间工艺的民族特色浓厚,能够将某一个时期的历史给反映出来。而进入新时期后,制造工艺不断成熟,民间工艺的市场日趋压缩,手工艺人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

近些年来,部分专业人士认识到民俗文物的保护意义,但不具备足够的力量,宣传效果较差。虽然在博物馆中收藏了部分的民俗文物,但是在保护、利用方面存在着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充分认识到民俗文物保护、利用和传承的价值,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升民俗文物保护、利用水平。

2 博物馆与民俗文物的保护

博物馆只有具备了足够的人员、资金以及设备等基础支持,方才可以将民俗文物保护工作顺利开展下去。博物馆在民俗文物调查征集过程中,需要对征集范围进行大力拓展,以便提升征集效果。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可以将专门的民俗文物博物馆成立起来,以便更加科学的保管民俗文物。具体来讲,需要从这些方面着手:

2.1 丰富民俗文物的征集方式

调查发现,我国大部分的民俗文物保存于少数民族地区,那么在民俗文物调查征集过程中,就可以将少数民族地区作为工作的重点。相关人员需要采取措施,深入调查特定地区的历史发展状况、民间习俗等内容,以便全面掌握本地区的民俗文物状况。博物馆人员要大力丰富征集方式,结合实际情况,选用最合适的方式。如可以向人民群众大力宣传民俗文化的研究价值,鼓励人民群众主动向博物馆捐献手中的民俗文物,以便更好的保护民俗文物,充分发挥民俗文物的研究价值。

2.2 细化征集过程

目前在民俗文物调查征集过程中,部分工作人员对那些做工精细的物品十分关注,而常见的物品则遭到了忽视,这样就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大部分人民并不能认识到民俗文物的价值,因此没有足够的重视,随意放置在各个角落,经过一段时期后,民俗文物的破旧程度就会大大提升。如果工作人员不够细心,就无法及时发现这些散落在民间的民俗文物。因此,就需要细化征集过程,提升调查、征集效果。

2.3 科学整理民俗文物的档案

相较于其他文物,民俗文物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目前民间散落着较多的民俗文物,且其文化内涵、收藏价值较高。那么在民俗文物调查征集过程中,相关人员就需要在档案中详细记录民俗文物的工艺、年代、使用方式等细节内容,促进后续保管、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博物馆在展览民俗文物时,也需要向公众完整呈现藏品信息,促使观众能够对藏品充分了解。此外,要将现代技术积极运用起来,如在互联网上存储藏品信息等,这样不仅可以延长保存时间,共享需求也可以得到便捷满足。

3 博物馆与民俗文物的利用

3.1 深入研究民俗文物

博物馆要及时、深入的研究征集回来的民俗文物,对民俗文物背后的民俗文化深入挖掘。工作人员需要充分认识到民俗文物的价值,采取科学的保管措施。在民俗文物的支持下,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民俗文化进行了解。

3.2 积极开展民俗文物展览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的重要职能,通过科学陈列展览民俗文物,可以让公众对民俗文物近距离的观看和了解,对民俗文物背后承载的民俗文化深入感受和掌握。此外,在民俗文物展览过程中,也可以促使民俗文化的宣传效果得到增强。在具体实践中,博物馆要结合实际情况,将多样化的展览方式运用过来,如积极应用信息技术,详细录制民俗文物的外貌特征,搭配深入的讲解,促使观众能对民俗文物、民俗文化等直观了解。

3.3 积极开发文创产品

目前,博物馆的参观人数不断增多,对游客的吸引力日趋增强。那么博物馆可以结合民俗文物的实际特征与文化内涵,开发设计相应的文创产品,将其放置在纪念品商店中进行售卖,这样不仅博物馆的经济效益可以得到提升,民俗文化也可以得到有效推广。

3.4 将民俗文物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宣传教育也是博物馆的重要职能,因此博物馆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对民俗教育活动科学设计与策划,以便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功能。如可以将民俗学的专家邀请过来,通过文化讲堂的举办,大力宣传民俗文物知识。再如,可以与当地的学校联合起来,由工作人员将民俗文化知识讲解给中小学的学生,促使学生能够从小认识到民俗文物的价值,增强其保护意识。

4 结语

综上所述,民俗文物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历史内涵,研究价值较高。但目前我国民俗文物正处于逐渐消失的严峻形势下,需要将博物馆的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通过调查征集工作的实施,对更多有价值的民俗文物进行发现和收藏;同时,要深入研究征集过来的民俗文物资源,挖掘出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文创产品的开发、陈列展览活动的举办等,引导社会公众充分认识和了解民俗文物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胡顺江.浅谈博物馆与民俗文物的保护和利用[J].北方文学,2017,3 (10):123-125.

[2]李俊超.浅谈博物馆与民俗文物的保护和利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3 (13):66-67.

[3]吴海涛.浅谈博物馆对民俗文物的保护和利用[J].中国民族博览,2017,4 (14):77-79.

作者简介:刘淼(1981.2-)男,汉族,河南南阳人,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博物馆学。

猜你喜欢

保护利用博物馆
博物馆里的“虎”
博物馆
三杨庄遗址保护现状及发展前景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