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十年来我国大学生社会心态研究述评

2019-07-01安晋军尹梦娇

学理论·下 2019年4期
关键词:社会心态变化价值观

安晋军 尹梦娇

摘 要:学界聚焦大学生积极健康社会心态培育这一主题,围绕大学生社会心态的价值意蕴、影响因素和培育路径等问题做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大学生社会心态既有积极向上的一面,也有消极颓废的一面,对其积极向上的一面给予鼓励和支持,对其消极颓废的一面予以疏导和管控。同时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培育和引导,培养拥有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社会心态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育大学生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必须根据新时期社会发展变化,转变研究焦点,拓展关注范围,调整培育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心态;变化;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4-0075-04

近年来,大学生社会心态愈来愈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学界的重视。“社会心态是指一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类别中的宏观社会心境状态,是整个社会的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观的总和”[1]。伴随着我国深化改革和社会转型,社会环境急剧变化,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对社会变化极具敏感性,他们的社会心态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现实的精准折射,并诱导着相关行为的产生。大学生作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社会心态。如何引导大学生社会心态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朝着积极健康的正轨发展,不仅是时代之问,更是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培育大学生良好社会心态的价值意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2],青年心中有理想,脚下才有力量。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承担着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不仅需要具备坚实的知识储备,更要具有健康良好的社会心态,积极应对成长过程中的各种挫折和挑战。

第一,指导合理定位,完成角色转变。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社会矛盾由过去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大学生作为独特的青年群体,满怀希冀,一腔热忱,憧憬着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演绎自己丰满的人生。但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往往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一部分大学生在屡遭挫折后便一蹶不振,浑浑噩噩,日积月累得不到纾解,必将酿成大祸,给家庭、自身产生毁灭性的打击,消解社会正能量。胡宇南、罗映光指出大学生虽伴随“成长中的烦恼”、“发展中的阵痛”,但是社会心态的主流呈现健康向上的态势,并指出大学生阳光心态的培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社会自我同一性”,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3]。在健康积极的社会心态指引下,有助于大学生合理定位自己的社会角色,不仅是身在学校的受教育者,更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在从学校迈向社会的过程中平稳过渡。

第二,预防行为失范,完善人格发展。作为典型的同辈群体环境,大学生通过言行举止所传达的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相互影响,相互塑造。当不良社会心态持续不断地产生催化作用,在同辈群体中占据主导地位,不良社会心态就会诱使大学生产生越轨行为,走向异化发展,破坏群体环境的正常氛围。如果对其听之任之,不加约束管理,大学生社会心态势必陷入恶性循环,危害社会公共安全。因此,培育大学生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迫在眉睫。积极的社会心态能够指引大学生做出符合主流价值观的行为选择,规范自身行为,防止行为失范。同时,健康的社会心态在完善大学生人格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骆郁廷认为“精神动力是思想、理论、理想、道德、情感、意志等精神因素对人从事的一切活动及社会发展产生的精神推动力量”[4],健康的社会心态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是保障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5]。大学生是时代的弄潮儿,是开创新时代、展现新面貌的奋进者,他们必须有敢为人先的锐气,披荆斩棘的毅力,越挫越勇的精神,而这些恰恰需要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作为精神支柱,激励他们在苦难和挫折面前奋勇拼搏。大学生在实践磨砺中不断坚定自身的信念,锻造自己的品格,提升道德修养,完善人格发展。

第三,内化主导意识,引领社会风气。大学生是引风气之先的核心力量,是社会道德水准的“风向标”。一旦大学生的精神风貌被贴上“随波逐流”“郁郁寡欢”“唉声叹气”的标签,势必会消弭社会风气正效应,导致负能量在大学生群体中持续扩散,影响四有新人的培育工作。马立诚认为,在当前特殊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存在“一元主导,多元交融”的社会意识形态格局,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导,老左派思潮、新左派思潮、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新儒家思潮、民粹主义思潮相互交织[6]。在各种社会思潮相互碰撞中,必须构筑起社会心态“防护墙”,抵御各种形式的思想渗透。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的培育,能够助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入脑、入心,坚守政治立场,坚定人生信念,养成良好精神风貌,实现全面发展。

二、大学生不良社会心态的影响因素

大学生是时代变迁的晴雨表,大学生的社会心态无时无刻不在不断变化,不断塑造。影响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因素众多,既有主体性因素的影响,又有客观社会因素的参与,正是在二者交互作用下,大学生社会心态在不断发生嬗变。

第一,社会急剧变化,多元价值冲击。社会环境为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培育提供了客观基础。目前我国正经历深层次的社会变革,利益分配调整导致不公平現象时有发生,西方文化渗透不断转变方式,各种社会思潮相互交织,舆论导向偏离正轨,都易引发大学生对社会不公平感、不信任感的激增。李伟、王桂菊认为转型期社会矛盾处理不当、不正之风盛行、利益受到损害与大学生不良社会心态的产生有着密切关系。除此之外,大学生作为具有二元特性的过渡人与边缘人[7],极易受到多元价值观的冲突和影响,进而扣错人生的第一颗扣子,难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黄金阶段,心智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成熟和完善,由于主体意识的欠缺导致不良心态的产生需引起高度关注,引导大学生认知自身的社会角色,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方便快捷的电子服务,更为虚假谣言、危害社会安全的舆论散播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大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无法辨清信息的真伪,易受到舆论的影响,从而降低大学生对社会的认同度和参与度,产生过激行为[8]。郑元凯认为大学生不良社会心态与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广泛传播密不可分。“民粹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心态不断蔓延,社会对经济学过度追捧,专家学者极力鼓吹,大众媒体推波助澜”[9],都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传播产生助推作用,进而危害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的发展。

第二,主体意识欠缺,主流价值观消解。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2018年8月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0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7.7%”[10]。同时报告中指出“我国网民以青少年、青年和中年群体为主,10-39岁群体占总体网民的70.8%,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27.9%”[10]。这些都表明大学生是使用互联网络的主要参与人群。网络的广泛普及和高速发展,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大学生正在经历心理的急剧变化时期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情绪易感、动荡、易变,自我意识发展容易陷入“自我同一性危机”。一旦网络大肆传播社会负面信息,助长大学生“愤世嫉俗”情绪,不良社会心态便以燎原之势迅速在大学生群体之间蔓延。网络信息传播的片面性、失真性、裹挟西方渗透思想,不断解构主流价值观,导致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的培育面临重重困境。刘丽莉、张永红认为当前大学生消极负面心态的出现,主要受“社会认识层面的偏差化、社会情绪层面的感性化、价值观念层面的多元化、行为倾向层面的偏激化”[11]等多重因素制约。李伟从新媒体时代角度出发,通过论述新媒体解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消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向引导力,传统价值观遭遇“脱嵌”危机,网络文化的“病理化”发展导致大学生社会心态问题频发,浮躁之风,颓废之气在大学生群体中肆意蔓延[12]。

第三,资源分配不均,阶层流动缓慢。社会利益格局不断调整,但城乡区域差别依然显著,贫困人口基数依然庞大,公平分享占有社会资源在短时间内还无法实现。伴随社会转型与生活压力的不断提高,大学生身在校园之中也深知就业形势的严峻和生存竞争的激烈。“拼爹”、“二代”等网络热词,以戏谑的口吻揭示出社会阶层在由下向上的代际流动中滞缓,给大学生不良心态的产生埋下了“祸根”。彭文英认为大学生不良社会心态的产生与贫富差距有着紧密的联系[13],贫富反差巨大,社会阶层向上流动缓慢甚至停滞不前,使得弱势心理不断蔓延,危害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同时,高等教育趋利性发展,缺少人文关怀,造成“现代教育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个体和社会世俗性发展的要求,但却导致了个体的人格危机、精神危机、德性危机以及由此产生的严重片面发展和畸形发展,培养了许多有知识、有能力,但在人格、精神德性和心态上却有很大缺陷的‘空心人‘单面人‘非道德的人”[14]。

三、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培育路径

大学生社会心态培育是一项综合复杂的工程,既需要文化层面的引领作用、制度层面的支持作用,又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作用、大学生主体意识的激发和新媒体的监督管理。五者相互结合,协同作用,共同推动大学生社会心态良性发展。

第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旨归在于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当前,多元价值观、各种社会思潮相互交融,大学生由于缺乏鉴别良莠能力,极易受到不良思想的污化,为此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模式。同时,健康社会心态的培育也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必须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李伟认为在大众媒体繁荣发展的时代潮流下,对大学生进行良好心态的培育工作,必须创新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贴近大学生的生活,便于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同时还要“增强校园网络意见领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12]。刘丽莉、张永红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角度为出发点,指出社会心态培育工作需要充分发挥优秀文化“引导认知取向、疏导社会情绪、主导价值共识、倡导公共人格、督导社会行为”[11]的作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无论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手,抑或是着眼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二者都强调外在“灌输”,旨在通过外部的强化塑造作用,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境界,培育健康社会心态。

第二,加強制度建设,完善心理服务。“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没有完善的制度作为强有力的后盾支撑,大学生社会心态建设就会面临重重阻碍,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唐平秋、李勇图认为缓解社会群际心理冲突主要依靠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调节社会心态[15]。伴随时代的推进,制度建设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另有学者指出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推进制度创新为良好社会心态的培育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16],同时还要不断发掘校园精神文化、增强大学生主体意识、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规范网络舆情[8]。俞国良、谢天在社会转型大背景下指出社会心态培育要依靠社会心理服务,社会心理服务是社会心态培育的基础工程[17]。完善的制度与社会心理服务,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为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的培育提供向上推动力,使大学生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第三,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18]。正是基于这一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影响,不断改变着大学生的社会认知,降低大学生社会心理失衡程度,减少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偏差。程媛认为通过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切入点,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19]。伴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进,课程思政逐渐完善,大思政格局日益凸显,立德树人成效显著。但是依旧要谨防西方价值观的渗透作用,重塑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力。

第四,激发大学生主体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大学生作为培育良好心态的主体,为了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主体意识,积极投入到健康心态的培育中来,正视自身的缺点与不足,弥补与社会发展要求之间的差距,培养自身健康心态品质。李丽娜认为应重视大学生自我心态调适,调整自我认知、存心养性、磨炼意志[5],培育巩固大学生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胡宇南、罗映光认为通过交流沟通等形式,引导大学生直面现实,积极主动地审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合理解决心理冲突和矛盾,有目的有计划地促使大学生心态良性发展[3]。主体意识的激发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提升,不断调整自身的认知模式、行为习惯,主动调节负面情绪,预防道德失范。

猜你喜欢

社会心态变化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这五年的变化
九一八事变后知识精英与东北民众的社会心态
经理人的六大变化
谣言倒逼“真相”?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喜看猴年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