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对古代民本思想的创造性转化

2019-07-01张文祥张旭

学理论·下 2019年4期
关键词:创造性转化以人民为中心

张文祥 张旭

摘 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下发展的基本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传承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精华,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创造性转化。本文从对“民”“本”二字的阐释入手,定出解读民本思想的基调,然后进一步剖析古代民本思想的内容及其实质,揭示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在执政目的、政治主体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实现了对古代民本思想的创造性转化。

关键词:古代民本思想;以人民为中心;创造性转化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4-0010-03

民本思想作为中国古代传统政治哲学的基础和精华,以其重民意、得民心的倾向,长期被历代统治者所推崇,在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要对古代民本思想的内涵进行剖析,首先就须找到“民”“本”二字的原始定义。

一、“民本”的概念阐释

按字词求索,“民本”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五子之歌》中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一句中,“民本”为“民为邦本”等思想命题的缩写,现代学术界用它来概括中国古代关于这类命题相关的一套政治思想。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民,众萌也。”即“民”这个字可以借助“萌”来理解。清代段玉裁注曰:“萌,犹懵懵无知貌也”[1]。先秦文献中,多以“氓”来代“民”,如《诗·卫风·氓》中:“氓之蚩蚩,抱布贸丝。”毛《传》曰:“氓,民也。”孙诒让在《周礼正义》中言:“、氓字通,并为田野农民之专称。”[2]可见“氓”即“民”,为底层劳动人民,是受治于人的普通民众。郭沫若先生认为最初的“民”是指奴隶和战俘,他在《甲骨文字研究·释臣宰》中考释“民”字说:“周代彝器中的‘民字作一左目形,而有刃物以刺之……周人初以敌囚为民时,乃盲其左目以为奴征也。”[3]这是从字形上将“民”训为“奴隶”义的一种解释。绝大多数文献中的“民”是指君主百官之下的民众,如朱熹在《诗集传》中说:“民,庶民也。”[4]顾炎武说:“官愈多而民愈乱。”[5]这些地方所言之“民”,虽不指奴隶,但依然地位低下,与“君”“臣”相对,代表着被统治阶级,这样的“民”只被视为“奴民”而不可与“以人民为中心”中的“人民”同日而语。

“本”的本义是木之根、树之干,在《说文·木部》中有言:“本,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即本在树的下端,树的根株即为本。《吕氏春秋·辩士》中也有云:“不丧本茎。”树木由根株长成,故“本”有初始之意。如《礼记·礼运》中言:“必以天地为本。”即天地为万物之根基。《春秋繁露·立元神》中言:“天地人,万物之本也。”以此来说明天地人之重要性。由此可见,事物的本源、主体或者重要部分都可以视作“本”的基本含义。于是,顾名思义,“民本”即认为国家之有民众犹如树木之有根基与枝干,民众是国家的基础与根本。民众为本,则君主的地位犹如末茎枝叶,离开民众这个“本”,君主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因此,君主必须顺民以立本。

二、古代民本思想的内涵及其实质

民本思想源遠流长,贯穿着整个历史的发展,它肇始于夏商周时期,“民为邦本”是民本思想最早的源头。在《尚书·五子之歌》中有这样的记载:“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里首次提出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概念,即认为人民是国家的根基,根基牢固了国家才能安宁。“民为邦本”之说虽言简但却意义丰富,具有高度概括性,也成了后续历史中“民本”思想的一个源头和总纲。

历代思想家关于“民本”思想的诠释虽不尽相同,但总体上都是围绕着“民为邦本”这一共同主题展开的,因此我们可以归纳出古代民本思想的基本内涵。

第一,畏民重民,即是要尊重和敬畏人民。《尚书·大禹谟》中记载:“可爱非君,可畏非民?”《礼记·大学》中言:“大畏民志,此谓知本。”孟子的“民贵君轻”“诸侯有三宝:土地,人民,政事。”(《孟子·尽心下》)都是在强调“民”的重要性,统治者应该尊重和敬畏人民。第二,知民爱民,即统治者应该顺民意、察民情、得民心,体恤和爱护平民百姓。这样才能得到人民拥护,达到维护统治之目的。《孟子·离娄上》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其民矣。”孟子认识到民心得失关乎国家存亡。清末王韬在《园文录外编·重民篇》中也总结道:“天下何以治?得民心而已。天下何以乱,失民心而已。”[6]民心向背,决定国家兴亡。而要得民心就须爱民恤民,荀子曰:“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荀子·王制》)可见荀子认为爱民是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朱熹曰:“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人君正心术以立纲纪。”(《宋史·朱熹传》)即认为体恤民心是治理天下的第一要务。第三,富民利民。只有国家富强,人民从中受利,社会才会繁荣稳定。《管子·治国》中言:“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孟子·滕文公上》中也记载:“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强调制民之产的重要性,为政的第一要务是满足人民的物质需要,民富才能国强,这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总结出的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

古代民本思想的内涵被历代明君贤臣所践行,对社会的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使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繁荣富强,巩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促进了封建社会的不断发展。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古代民本思想其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应透过表面去挖掘出古代民本思想的实质。

首先,从封建地主阶级的本质看,地主阶级的执政目的并不是真正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是为了巩固其统治。在此目的下的古代民本思想并非真正为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提出,而是为了封建地主阶级能够进行长治久安的统治而提出的。一些开明君主和贤臣也是从农民起义和人民暴动的历史教训中总结经验,继而提出一系列的民本思想。所以他们的出发点并不是为人民服务的,实质上是一种取得民心、巩固君位的“驭民”之术。其次,从政治主体上看,古代民本思想并不承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并不尊重人民群众的个体价值与权利。他们认为“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且“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意思即普通民众是愚昧无知的,他们是不可能创造历史的,民众不能当家做主,需要统治者来为民做主。因此,古代民本思想没有真正体现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最后,从政治制度上看,古代民本思想依托于封建君主制,君主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君主的权力得不到约束,人民群众便只有无条件服从于君主的统治。在这样的政治体制下,人民无权监督政府,君主昏庸无道,贪官污吏作威作福,国家发展的成果不能有效惠及人民,人民无法获得实际利益。利国富民的思想也就成为一纸空文,实质上成为愚弄百姓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策略。

三、“以人民为中心”:古代民本思想的创造性转化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古代民本思想在稳定社会秩序、发展国家经济、缓和社会矛盾以及改善君民关系等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其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古代民本思想在本质上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治人之术和牧民之道,其在执政目的上是为了维系封建君主专制,在政治主体上并不承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在价值观上则认为国家是君主一人之国家,发展成果归君主及其所在的统治阶级享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批判性地继承传统民本思想,在执政目的、政治主体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实现了对传统民本思想的转化和超越,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的本质。

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7]

(一)发展为了人民:对古代民本思想执政目的的转化

为谁发展,这是对发展进行谋篇布局时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任何政治主体的行为都能从其宗旨和目的那里找到最为本质的说明和解释,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将君主政权的长治久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维护封建统治为宗旨,其根本目的就是将社会秩序牢牢控制在统治阶级理想范围之内,从而通过加强对民众的管理来建立稳定的政治局面。“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虽包含着一定的民本思想,但本质上依然是将“君”位于“民”之上,正如“舟”位于“水”之上。荀子虽然有许多“爱民”“富民”的思想主张,但其目的还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利而后利之,爱而后用之者,保社稷者也。”(《荀子·富国》)可见,在荀子那里,利民是为了后利之,爱民是为了后用之,保社稷才是根本目的,而“利民”“爱民”不过是一种手段和策略罢了。再比如在孟子那里,他发现了“民心”的重要,“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孟子·离娄上》)可以看出,即使是在主张“民贵君轻”的孟子这里,“民”的地位也还是十分低下,其思想本质上是一种驭民之术,使民归仁,君主进而能进行长治久安的统治。在此基础上,孟子才有进一步的论断,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很显然,孟子的出发点并不是真正为了“民”的利益,而只是通過“道”与“德”来使“民”依顺,从而维护统治。

“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则不再将人民当作工具和施政对象,而是将其作为执政合法性的重要依据和前提基础。发展为了人民,显然人民才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执政目的就是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坚持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立场上,以人民为中心,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利,从“为民做主”转化为人民当家做主,让人民切身投入到管理国家中来,对政府进行监督。另外,“以人民为中心”还体现在全面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让人民群众从社会发展中得到切实的利益,人民不再是为了促进发展而利用的工具和手段,而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发展成果的直接享有者。一切发展最终都是为了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求、维护人民的利益,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

(二)发展依靠人民:对古代民本思想政治主体的转化

传统民本思想虽然重视民众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却不把他们看作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只是将“民”视为被动接受统治者思想的客体,君主及其所在的统治阶级才是政治的主体。“统治者把民众当作改朝换代的工具,征服者把异族当成野蛮人任意杀戮蹂躏,思想家把自己当作超人和精神领袖,而把民众当成阿斗愚昧之人”[8]。这充分体现在孔子的思想中,在孔子那里,对“民”的定位很明确,“民”代表着被统治阶级,只是统治者进行物质生产的生产工具,没有任何的政治权利,甚至连思想的权利也被剥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且这种社会地位是命定的,“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这样的“民”不可能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体。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他指出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以人民为中心”中的“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和动力,而不再是被安抚和奴役的对象。发展依靠人民即表明解决发展问题的根本方法还是要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能动性,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始终相信人民,联系人民,尊重人民,依靠人民,集中民智,珍惜民力”[9]。发展依靠人民还体现在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古代民本思想是不承认“民”具有创造精神的,统治者的根本目的是使人民安顺以维护社会稳定,发展主义、进步主义并不是君主所提倡的政治思想。而在新的历史时期,创新成为时代要求,只有创新社会才会可持续发展、才会充满活力、才会不断向前迈进。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是解决发展难题的唯一途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10]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生活中的主体,是社会生活最深刻的体验者和实践者,所以要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必须拜人民群众为师,向人民学习。另外,发展依靠人民还意味着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发展的一个标准。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人民,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发展成果也必须经过人民的检验,这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三)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古代民本思想价值观的转化

通过对“民”的概念的剖析,可见古代民本思想中的“民”处于社会的底层,是相对于“君”“官”而言的。在价值观上,传统民本主义认为君主及其所在的统治阶级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在社会发展中占据着主体的地位,而“民”是被动的,是愚昧的,不配享有任何权利。在等级森严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下,普通民众根本无法享受到国家发展的成果,他们没有当家做主的现实政治经济基础,发展成果为统治阶级所专有。并且等级制度渗透在民众的生活之中,孟子有言:“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章句上》)很显然,底层的“民”是受治于人的,而统治阶级是治人的,等级的差别决定了“民”是受剥削的群体,他们是社会发展成果的创造者却无法成为社会发展成果的享有者。批判继承古代民本思想,就必须在价值观上进行转化。“以人民为中心”中的“人民”显然比古代民本思想中的“民”的内涵和外延要广,指的是所有的社会成员,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中的“全体人民”,在我国当前时期,“全体人民”是指所有参与、拥护和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阶层和群体,包括各民族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人民,改革开放以来新出现的社会阶层,以及拥护社会主义、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这充分体现了共享主体的广泛性。在共享的客体方面,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中的“发展成果”包括经济发展成果、政治发展成果、文化发展成果、社会发展成果以及生态发展成果。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彰显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11]“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彰显了人民性,人民性是“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底色,也是同古代民本思想最本质的区别,发展成果让人民享有是发展的最终目的,同时,发展成果也不应该由某个个人或群体所专有,而应该让每个社会成员都参与到分享发展成果的行动中来,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提高获得感,充分体现公平正义的价值观。

总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从中国古代“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源头发展而来,通过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在“执政目的”“政治主体”“价值观”三方面对古代民本思想进行了创造性转化,使其更符合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更接近人民的切身利益,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引擎和动力!

参考文献:

[1][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孙诒让.周礼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2016.

[3]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4]朱熹.诗集传[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5]顾炎武.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M].长沙:岳麓书院,1994.

[6]张海林.王韬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0.

[8]虞崇胜.以人为本:政治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5).

[9]王曾杰.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J].人民论坛,2016(11).

[10]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5-11-04.

猜你喜欢

创造性转化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社会主义价值观与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刍论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群众观的逻辑建构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从《小小冠军梦》看传统爱国主义在儿童舞中的创造性转化
传承·扬弃·创新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中华美学精神与传统美学的创造性转化
接续与超越中国新闻法制传统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