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杂谈西方视觉艺术的发展怪圈

2019-07-01李高阳

牡丹 2019年15期
关键词:怪圈视觉艺术印象派

李高阳

人是会出现审美疲劳的,那么把个体人的这一特性放大至人类整个族群,这个特性仍能存在吗?如果存在,它对于西方视觉艺术的发展究竟起到了什么样的影响?如果视觉艺术的发展是有规律的,那会是什么样子的?笔者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思索,旨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浅显的说明。

怪 圈

郑渊洁的童话故事《羊王称霸》里有这样一句话,“人类就是通过不断折腾自己来推动历史进步的”。当时看到这句话时,笔者仍在读小学,就是这样一句话,成了这篇杂谈的开始。

20世纪90年代,中国曾经风靡过一段时间脚蹬裤,那是一种颜色瑰丽、十分显现人体曲线的裤子,脚口收得很紧,由于年幼时,笔者对于这种审美观念简直无法理解,脚蹬裤流行了大概有几年光景,就退出了历史舞台。在脚蹬裤浪潮翻过去没几年,喇叭裤开始流行,与脚蹬裤恰恰相反,这种裤子的裤脚一定要大得遮住脚面才能算时髦,记得那时候的青年人都以有一条盖到脚面的喇叭裤而沾沾自喜,而且裤子的面料必定要磨得发灰、发旧,裤脚要磨破才更牛气。继喇叭裤之后,登上时尚舞台的是滑板裤和铅笔裤,接下来则是阔腿裤,之后是到今天还在流行的小脚裤。

这样的陈述好像是记流水账,毫无意趣可言,但把视角只盯在某个局部的话,人们就会发现很有意思的现象。暂时把裤子的形式跟内容都放在一边,仅仅看裤脚的变化:小→大→小→大→小。这样的变化规律好像是进入了一个循环,人们的意识难道一直在兜圈吗?这种行为是无意识的吗?或许并不是,一切思考都必有其根源,一切行动都必有其前提。

把人这个概念作为个体来讲,感官在承受某种事物的量或者频率达到一定界限后,就会出现针对此类事物的感知疲倦。那么,疲倦显然并不是感知器官得出的结论,而是由大脑思考后反馈给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一般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一是沿着已有的轨迹继续前进,探索未知的领域,可以称之为发展;二是沿着来路进行回溯,直至进入不同或完全相左的领域,进行反向的开拓。那么,在承认个体之间差异这个前提的同时,先注重共性部分即时代环境下的人文、经济、政治、医学、艺术等方面,把时间视为变量,这样换一个视角来思考的话,人类这个族群也可以看作是一个面貌模糊的个体。人类族群可以视为个体,此个体必然也会存在针对特定事物的疲倦周期,由此西方视觉艺术发展史上的时间怪圈就说得通了。

这个概念站得住脚的话,那么西方视觉艺术的发展史就是从左到右,再从右到左,在两个极点之间不断地往返,而往返的过程中,又对之前所已经熟识的理念产生新的认知,开辟出更广阔的疆域,以某个形状来对该轨迹进行描述的话,应该有点像倒过来的盘山公路或者是旋转的陀螺,呈螺旋上升状。

视觉艺术发展的轨迹

从时间发生顺序来排列,西方美术依次分为史前美术时期、古代美术时期、中世纪美术时期、文艺复兴美术时期、巴洛克美术时期、洛可可美术时期、现实主义美术时期、印象派时期、现代主义时期及之后的后现代主义时期。现代主义时期跟后现代主义时期,因为共性部分的一些参量发生了变化,所以放到后面再单独讨论,先将史前美术时期到印象派时期这一时间段代入怪圈。其实,按这样的顺序排列,直观上来讲好像完全无规律,但是从细节推敲的话,人们仍然能够发现一些有意思的东西。

史前美术时期,人类族群尚处于比较野性的状态,文明还只是萌芽。那么这一时间段的美术作品所呈现出的画面特点,用比较书面的语言来讲是情感澎湃,充满表现力。用怪圈来展开的话,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处于起点,也就是陀螺的底部,尚不懂得运用规律和法则,是完全的感性时期,基本依靠右脑来完成创作。

接下来探讨古代美术时期,有三个文明是绕不开的,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及古埃及文明,这些文明的发达程度是足以让后世惊叹的。这一时期,人文、哲学、艺术、科学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驚人的成就。美术作品在这一时期表现出极端的理性,给人一种极致的规则之美,如巴底农神庙、埃及金字塔、古罗马竞技场,或如断臂维纳斯、掷铁饼者、斯芬克斯,这些都代表着视觉完成了从感性需要到理性需要的第一次蜕变。

中世纪在历史上又有个别称,叫“黑暗的中世纪”。受客观条件的桎梏,当时人们的左脑无法解释世界的运作法则,理性败北,人类的大脑又重归感性。这一时期,神性被无限夸大,抬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美术作品基于当时的社会思潮和人文环境,开始脱离理性的认知,去讴歌、赞颂神的光辉,这样感性认知完成了第一次螺旋上升。

在度过漫长的中世纪之后,到了14世纪,西方的审美需要第二次折返,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文艺复兴,左脑又成功掌握了话语权。从表面上看来,是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的回归,但实际上,人的意识跟感知已经又上升了一个台阶。从某些层面来讲,古典美术已经登顶,而在文艺复兴时期登顶的三位巨匠的名字,也镌刻在了美术史之上,这点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至于巴洛克美术时期、洛可可美术时期及现实主义美术时期,都可以看作是感性认知重新占据视觉审美取向高地的一个长期铺垫,在铺垫的过程中,发展的趋向性仍然与怪圈吻合。

在视觉-怪圈逻辑的最后一站——印象派时期,这一时期也涌现出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画家,虽然画家在表现画面时对光学和色彩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了探索和考证,但仅就画面呈现来讲,浓重的感性色彩仍占据主导地位,所以,在最后一站,感性上位,重新引领了视觉审美取向的发展趋势。

插入一些补充,因为又是感性,又是理性,有些观者在这儿可能会一头雾水,心里直犯嘀咕:你这写的都是汉字,但组合在一起好像不是那么回事。这里用理性和感性来区别画面给人的美感,在笔者看来,米开朗基罗《大卫》的美就是秩序性和规则性的典范,而梵高《向日葵》自然要归属于情感迸发之美,当然,因为是个人意见,不可避免地有些主观和武断因素。

解释完划分方法,再来谈谈之前放下的现代主义时期和后现代主义时期。其实,在写这篇杂谈之前,笔者还写过一篇就中国和西方观察方法区别的论文,遇到了跟写这篇杂谈一样的问题:为什么之前运作良好的规律,在印象派之后就完全崩溃,看不到它的影子了?这儿如果要说明白,就不得不说到时间的问题。印象派诞生于1874年,那是怎么样的一个时代呢?说到1874年,可能读者并不会产生什么直观的印象。因此,需要把这个时间节点往前倒推,1840年前后,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生产力第一次爆炸性地提升,产生的变革涵盖了方方面面,从人文思想到衣食住行。

当然,这样的解释太过笼统,并没有明确指出何种原因引起了怪圈的崩坏。诚然,引起变化的原因有很多,但笔者以为,引起过去规则崩塌的决定性因素是人们获取信息量的变化。工业革命的划时代意义也在此体现,人们接触到的信息量开始呈几何级的递增,由被动的接受信息,转化为主动从信息流里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这样人与人之间的信息量差距就会越来越大,形成不可逾越的鸿沟。打个简单的比方,就好像地球诞生生命之初,第一个细胞的分裂一样,随着之后周遭生存环境的不同,生命开始进化成各种迥异的形态,所以,怪圈并不是单纯地被破坏掉,而是从单一循环转变成多向性的循环。这一点或许可以解释,为何在印象派美术时期后,视觉艺术的发展不再呈线性,而是展现出了更多的可能。

因文中涉及了美术从远古到18世纪中叶的变迁,一是论证的工作量实在庞大,二是笔者并不具备相应的才识,所以例证确实存在困难,还请见谅。在进入了21世纪以后,网络的出现,使人类在日常生活中获取的信息量明显递增。在信息时代的轰炸下,视觉艺术的发展规律将产生怎样的变化还需留待时间来考证,人们需要做的是暂且不发表评论、做好记录。

(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怪圈视觉艺术印象派
不只是拼贴的视觉艺术
怪圈
李阳 让品茶成为视觉艺术
「印象派画家」金农
手机UI界面设计中视觉艺术元素的构成
电视综艺节目宣传中视觉艺术的创新思考
破解“不超不挣钱”怪圈
印象派画家启发了我
跳出高年级语文课堂“死寂”的怪圈
印象派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