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赏识之花”在语文课堂绽放

2019-07-01郑永怀

读天下 2019年15期
关键词:积极评价赏识语文课堂

摘 要:“赏识能力”,即教师学会欣赏与激励学生的一种能力。让赏识之花在语文课堂中绽放,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地位,发掘学生优势,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和进步。因而,教师需要具备独特的“赏识之眼”,将“赏识”应用到现代的语文课堂教学当中,从而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赏识学生的闪光点、用发展的眼光赏识学生、家校合作共促赏识之花绽放等方法,有效促进“赏识之花”在语文课堂中绽放,让语文课堂更有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赏识;积极评价;语文课堂

一、 引言

我们一直以来都强调: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体,是值得关注的对象;语文教学应当是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知识的培养,应当关注学生的认知需要和情感价值和审美观念等的塑造。我们一直以这个目标去发展和努力,但是取得的成效却不尽理想。学生感到语文学科知识量庞大、学习没有动力,对语文缺少探索和思考,语文学习的效果不强。这就使得我们去反思:我们应该如何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语文知识?经过我们调查和研究就发现,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离不开教师的激励。教师正确的激励和表扬,可以达到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动力、增强学生信念的作用。因而,语文教师要通过语言、物质、行动等方式,正确的将“赏识”运用到语文课堂的教学当中,让“赏识之花”发挥作用,促进语文教学形成高效课堂。

二、 赏识学生闪光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常言道:世界上的叶子千千万万,但没有一片叶子是相同的。同理,我们的学生亦是如此,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关于思想、价值观、思维方式等也具备其独特的优点。而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方面,在语文课堂上的表现,也是不同的,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独特性是正常的。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要發掘并肯定学生的这些独特性,并将之合理引导正确应用到语文课堂当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能力。譬如,有的学生文学功底深厚,对文字敏感且具有可塑性,教师就要结合这个优点表扬学生并引导学生对文字的塑造和培养;有的学生思维独特,比较天马行空,教师就要及时引导他的发散思维,去感知和思考,培养知识的框架和结构;有的学生活泼好动,喜爱跑出教室玩耍,教师可以利用他的生理特点,教他学会观察,丰富自己的见识等等。学生的闪光点或是显性的,它频繁表现于学生的言行举止;但也有可能是隐性的,它难以被察觉,需要教师去观察并发现它。但它们都是具有共同点的,它都是学生自身所拥有的优势,都是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利器。因而,教师要用赏识的眼光去发掘学生的闪光点,让“赏识之花”在语文课堂上尽情绽放,帮助学生进步。

三、 用发展的眼光赏识学生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看待一个人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成年人尚且如此,小学生处于学习进步不断完善的时期,更是需要我们教师用发展的眼光去赏识学生。语文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的一手资料,对于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到基本胸有成竹,以便于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对于学生的要求,不能过低或者过高,而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目标,让学生能够完成,又不至于过于简单,还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语文学习上,更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和鼓励学生,做到真正赏识学生,用赏识带动语文课堂的生机与活力,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四、 用多种手段将赏识落到实处

成功会带来满足感,鼓励会带来动力,多给学生赏识鼓励,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才会强烈。但是千篇一律的赏识手段,会容易让学生产生疲惫感,学生想要获得赏识的欲望会下降,赏识的作用也就没有得到体现。因而,教师要利用多种手段,在语文课堂上搭建适合的平台,让学生有表现的机会,也让教师有赏识的机会,让学生得到更多的进步和提升。多种的赏识手段,就要结合不同班级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譬如,在语文课堂上运用语言赏识,表扬学生的进步;也可以运用目光的赏识,肯定和激励学生,让学生获得自信心和满足感;还可以给学生搭建合作学习、才艺表扬的平台,让学生在突出个人的才能的同时得到教师和学生的赏识;当然也可以通过语文竞赛、作文比拼等形式赏识和肯定学生的能力。赏识的手段多种多样,重要的是要将“赏识”切实实行,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赏识带来的益处,从而不断奋进,投入于语文课堂当中。

五、 家校合作,共促“赏识之花”绽放

让“赏识之花”在语文课堂绽放,离不开学生的主体性,也离不开教师合理的引导,但是家庭的辅助作用,我们也应该及时考虑到。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原生家庭的影响作用也是巨大的。孩子在家庭当中所受的教育,父母给孩子的评价和帮助,是会被孩子带到学校当中的,也会一直深刻在孩子的世界观价值观里面。因而,教师要在语文课堂上发挥“赏识”的作用,不仅要考虑到自身能够给学生带去的引导作用,也要结合家长的力量去带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家校共同合作,促进“赏识之花”真正绽放,让学生感受到赏识的魅力所在。近日一则“小学生得奖状走出‘六亲不认步伐”的新闻流传于网络媒体,广泛吸引了网友们的关注。原来是贵州清镇市一名小学生期末考试领完奖状回家,走出了“别样的步伐”,他如此高兴是期中考试只得了77分,家长为了鼓励他答应期末考试考好就给他买自行车。小学生在家长的激励之下不断奋进,期末考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到,家长给孩子的激励、欣赏和表扬,能量也是巨大的,学校和家长应该共同促进,让“赏识之花”开得灿烂、长久、美丽,让语文课堂在“赏识之花”的作用下成为真正的高校课堂。

六、 小结

赏识,不仅仅是教师应该掌握的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教学的智慧和手段。在语文课堂上绽放“赏识之花”,不仅能够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还能培养学生探究、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在自信、关注和信任的氛围中不断进步,积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人文素养,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富中华.语文课堂中的赏识性评价[J].散文百家:下旬刊,2015(11).

[2]赵秀娟.赏识,绽放绚丽之花的营养剂——语文课堂中欣赏激励运用探微[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2017(10).

作者简介:

郑永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横县马山乡龙锦村委小学。

猜你喜欢

积极评价赏识语文课堂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用心感受,用爱教育
“赏识”催开作文花
西部城乡结合地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研究
营造开放式教学环境,优化英语教学
教师要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游戏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