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言语行为优化策略研究

2019-07-01谢仁静

读天下 2019年14期
关键词:言语行为高中政治课优化策略

摘 要:优质的教育离不开优质的教师,新的教学改革对教师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言语行为的研究,强调对高中政治教师课堂教学言语行为的优化,既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言语水平的提高,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展现高中政治课的魅力,提升高中政治的德育效度。优化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言语行为,就是把教学言语学理论与学科教学论结合起来,从高中政治学科角度,探讨优化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言语行为的新策略。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课堂教学;言语行为;优化策略

一、 高中政治教师言语行为的不足

(一) 学科知识掌握有待加强

“不经常、经常”使用一些模棱两可的词汇的比重占到了32.25%,使用模凌两可的词汇频率代表教师对政治学科的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把握程度,使用频率越频繁代表对知识的把握越不够准确和严密。课堂观察的数据也表明教师在阐述相关概念和术语的阐述语中,严密性和准确性有待加强。

(二) 缺乏有力的思想性

高中政治教师课堂教学言语的思想性有待加强。高中政治教师课堂教学言语的思想性主要表现是要具备正面的价值导向、正确的是非观念、鲜明的感情色彩等。当今的多元化社会,对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心理特征和思想观念带来巨大的挑战,高中生的价值观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难题。越是多元化的社会我们越是需要一种正确的思想来引导。

(三) 情緒管理有待加强

在调查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对老师的情绪带来的影响如何时,85%的老师认为对自己的情绪有比较大的影响,其中有76.5%的女老师认为也是影响比较大,而男老师只占34%,相比男老师而言,女老师比较容易受影响;78.3%的老师在课堂上大多数时候可以合理管理自己的情绪,很少可以和几乎不可以之和占22.8%,其中,女老师很少可以及几乎不可以之和达到了55.7%。不管是教师问卷还是学生问卷的调查结果都显示出高中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的情绪情感管理有待加强。

(四) 讲课语亟待提高

虽然高中政治教师的课堂教学言语总体来说是合格的,是符合了教学法的要求,但是学生对教师的讲课语评价不是很高,其中分析语和阐释语的评价略低。古人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高中政治教学的讲课语从艺术上来讲是不够的,“取法乎上”应该成为教师追求的目标。

(五) 发问语启发性不强

学生对教师老师提出的问题总能启发同学们思考上表示完全同意和比较同意之和是47.9%,未到达一半。启发性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言语培训欠缺

回答学校是否组织过针对教师课堂教学言语的培训时,78.75%老师选择了“未组织过”,只有21.25%的教师有过课堂教学言语的培训经历。认为非常有必要或者较有必要对教师课堂教学言语进行培训之和高达87.5%,看来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渴望通过参加课堂教学言语的培训来优化自己的教学言语行为,只因相关培训太少。

二、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言语行为的优化策略

(一) 增强思想素质的建设

提高高中政治教学言语的思想性,政治教师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关于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和政治教学的文件精神,努力排除“应试教育”和社会不良影响带来的困难与困惑,加强理论修养,增强马列主义信仰和情感,“以德育德”。

高中政治的核心内容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因此要求高中政治教师必须熟练掌握这些理论,并且将这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不断增强自身的思想素质建设,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正其身,再正其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具有较高思想素质的高中政治教师,才能在课堂教学言语中能充分彰显高中政治课的思想性,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二)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高中政治教师除了掌握作为政治教师应具备的学科知识和作为教师的基本技能以外,还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德育意识。特别是面对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高中政治教师必须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思想,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增强理论功底,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引经据典,驾轻就熟,始终保持高中政治课思想上的时代先进性,始终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要求,保持德育的正确方向。

(三) 预设启发性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中用生动的语言设置一个个“谜团”或“悬念”,精心预设启发性问题,不失为激发学生兴趣的一个好办法。“以任务型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对帮助教师预设启发性问题很有帮助。它的最大特点是课堂教学以一个问题为中心,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把这个中心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具体任务,学生通过努力去完成这些具体的任务,实现学习的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充分考虑要向学生提哪些方面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进行整合,力求围绕着一个中心问题。设计出一个既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又卓有成效的中心问题来贯穿课堂的始终是设计启发性问题的关键所在。

通过精心预设问题的课堂把教学中琐碎的问题整合在一起,直奔教学重难点,不仅精炼了教师的课堂言语,提高教学效率,也会引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使课堂教学高潮起伏。启发性的提问在教师的讲解和学生自觉的思考中建立转化机制,它将教师要讲授的内容转化为学生想学习的内容。

(四) 重视生成性问题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中需要教师提出各种问题,更需要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放手让孩子提问题。学生能自己提出的问题,教师绝不提问,提不出的要加以引导,实在提不出的重要问题,教师再提。在这样课堂中,不会只听到老师一个人不停地提问,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和课堂的主人。

本研究选择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言语行为的优化对策问题入手,选题比较新颖。检阅已有相关文献发现,关于教师语言的理论研究很丰富,但是涉及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言语行为的研究并不多,而将它与具体学科联系起来的研究则更少,特别是与高中政治学科的结合研究就极少。所以,如何优化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言语行为的策略研究就成为一个有价值的论题。

参考文献:

[1]孟庆男.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技能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5.

[2]刘国胜.中学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谢仁静,重庆市,重庆永川北山中学。

猜你喜欢

言语行为高中政治课优化策略
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浅谈文化对言语行为的影响
借力“互联网+”构建高效政治课堂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道歉言语行为的功能
浅议乔姆斯基评斯金纳的《言语行为》
高中政治课教学生活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对《红楼梦》中王熙凤的拒绝言语行为的语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