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思维导图助力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探究

2019-07-01向进

读天下 2019年14期
关键词:英语阅读思维导图教学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实施,教育界掀起了教学创新的潮流,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用于当前的教学形式,很多创新型教学手段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教育策略——思维导图,这词的出现率也越来越高了,它被应用到许多领域。实践证明,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阅读的应用,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教学质量提升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思维导图;英语阅读;教学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在英语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可以给学生更多的主动权,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培养学生间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注重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转变,变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个性化学习,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果。

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阅读教学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借用语音、符号以及文字等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进行阅读理解时更加直观,更容易融入语境,也更能对阅读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同时,学生可以很快地明确阅读文章所要表达的观点,以及推断出文章的深层含义。学生阅读文章的过程是学生已有的认知图式与文本信息交互作用和意义建构的过程。而传统的阅读教学,不少教师往往只注重向学生传授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而无视了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的训练,造成学生过多的关注语言知识,而忽视对文章整体意义的理解。

一、 读前环节

读前任务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搜集、了解与所要阅读材料相关的信息,激活头脑中的背景知识,预测文中将要涉及的内容等。学生对文章主题越熟悉,阅读理解的难度就越小。学生阅读所学材料,感知思维导图呈现的内容;运用思维导图的提示阅读材料。读前环节不仅让学生熟悉了阅读文章的主题,激活了学生的内容图式,调动了学生已有的语言图式,也给予了学生新的语言图式,而且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在接下来的阅读环节就能更有效地理解课文内容。

二、 读中环节

让学生快速浏览文章,特别是文章的首段、尾段、每段的首句、尾句,试图了解整篇文章的大意。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于文章大意的把握情况,同时教师展示思维导图的框架,并显示第一层级的关键词,即文章的主题,在第二层级的分支中只给出文章结构的提示语。要求学生找出文章的论点,检测培养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把握文章大意的能力。可以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将各个事件进行串联,从整体上把握整个故事的发展及其所要揭示的深层意义。利用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更好地围绕主题,进行充分联想、发散性思考,将与主题相关联的知识分层分类进行管理,使思维导图真正成为其学习。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整篇阅读文章。思维导图以放射性思考为基础的收放自如方式,是一种展现个人智力潜能的方法,可提升思考技巧,增强記忆力、组织力与创造力。阅读中学生可以从以下方法来完成。

(一) 略读

让学生略读文章,找出每个段落的主题句,并圈出主题句的关键词或重要部分。同时告诉学生,主题句通常是段落的第一个句子,通过主题句可以快速地把握文章的大意。该任务是训练学生的略读技能,教师要告诉学生略读是眼睛看着阅读材料上的某个预选部分,以获得对所读材料的整体性理解。

(二) 跳读

让学生跳读文章第一段和第二段,找出支持这两个段落主题句的细节。首先引导学生读图,确保学生了解图片中的信息。学生不必从文章的首段开始阅读,也不必读完整篇文章,只要找到所需的文章信息就可以停止阅读。学生从结构可以直观地注意到每个段落的结构都是从概括到具体,即先总后分。在寻找细节信息的过程中,学生再次体会到文章的层次和脉络。该任务以思维导图的设计突显了段落的脉络结构,即形式图式;图中央的主题词和关键词突显了该段落的内容,即内容图式;分支下的细节信息突显了语言知识,即语言图式。

(三) 细读

提醒学生务必仔细阅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细读策略获取了文中的有效信息,该环节以思维导图的设计突显了结构,图中央的主题句和关键词突显了该段落的内容,分支下的细节信息突显了语言知识。在思维导图中创造外形,因此,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

三、 读后环节

阅读所学材料,学生回答教师根据阅读材料内容提出的问题:再次阅读所学材料,师生共同理解阅读材料的语言知识,突出重点、分析难点;再次阅读所学材料,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制作思维导图:出示各自的思维导图,教师帮助学生调整阅读理解的偏差,学生修正自己的思维导图:运用思维导图的提示复述阅读材料,如果需要,运用思维导图的提示背诵阅读材料。关键词让学生看着关键词以及思维导图的走向复述。这个过程既让学生去掉了繁杂的信息抓住了文章的脉络,从而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总之思维导图可以带给使用者一种平衡,对所学知识有整体的全面理解;它使你的大脑有一个焦点和结构,教师应根据阅读课三个不同阶段的特点设计思维导图,通过主题词、图像、关键词和网络结构,帮助学生把阅读内容的主要精髓提取出来,充分调动学生的语言、内容和形式图式来促进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对文章内容进行有效储存和回忆。思维导图将枯燥无味,冗长繁琐的英语篇章转化为轻松易懂的图片,从视觉和理解力上更易接受,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开动学生的左右脑,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加大了学生成为独立自主学习的主体,更进一步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邹建军.思维导图辅助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例谈——以认知主义理论为视角[J].道客巴巴,2013.

[2]黄德平.关于初中英语阅读的细节研究[J].学科网,2014.

作者简介:

向进,湖南省岳阳市,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屈子学校。

猜你喜欢

英语阅读思维导图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初探利用讲故事的方式激发低年级小学生英语阅读兴趣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