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社团发展的思考

2019-07-01王位旭

读天下 2019年14期
关键词:思考发展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发展,学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建设学生社团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成为学生评价中一个相对重要的指标。中学社团是学生兴趣和特长的一个衍生,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一个手段。中学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因此在中学如何建设学生社团,发挥学生社团在学校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关键词:中学社团;发展;思考

一、 前言

一般学生社团是学生在中学的时候成立的,学生社团的成立是以学生之间有相同的兴趣和爱好为基础的,以学生以自愿的原则的,最终在学校团委或者政教处的监督下成立的一种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为宗旨的不正式的组织。学生社团的特点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当前中学的教育以应付考试为主,社团的建设并不受学生的关注,也不能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本文通过阐述当前中学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中学社团发展的措施。

二、 中学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和谐校园的建设需要健康的学生社团来扶持,学生社团在发挥着促进校园建设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校团委或者政教处工作人员要充分需要认识到中学社团建设中存在的机制不健全、空间不宽广、学生学业压力大等问题。

(一) 机制不健全

虽然学生社团是在校团委或者政教处的监督下,由兴趣和爱好相同的学生共同参与并且组织的非正式组织,但是学生社团中存在着社团内部的管理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一个社团如果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那么社团内部必然会出现组织松散和人员涣散的情形以及社团内部出现凝聚力和影响力不足的情况。

很多社团都具有签到制度,但是对于不签到或者缺席的社员并没有一套完整的惩罚制度。很多的社团成员不能及时参加社团的例会和活动,因此社团成员流失的现象也很严重。此外,大多数的社团没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社团文化,很多社员不知道自己的社团是干什么的,自然就不会长远的待下去。

(二) 空间不宽广

社团活动通常在学校内部的组织,因此社团活动通常是在校园内部,社员很少和社会接触,学生接触不到外界的事物。长久以来,学校把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上,这就使得学生与社会联系的联系变少,也导致了社团的发展缺乏活力。中学生具有年轻的活力,他们的认知感和自我表现能力比较强,更愿意去接受新鲜的事物。学校过分限制了学生的活动范围,就会使得社团的活动得不到很好的开展,社团也就不能长远地发展下去。

(三) 学业压力

众所周知,高考是人生中的第一大转折点,中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这就使得很多学生虽然很想参加社团活动,但是由于面对繁重的课业压力,最终能参加社团的却没有多少人。在中学阶段存在着这样一种尴尬的现象:高一的时候学生往往是激情澎湃,报了很多社团;高二的时候热情就被冲淡了一部分,能去参加例会的社团也就只有几个;等到上高三的时候很多学生都会觉得事不关己了,社团活动基本上也就不参加了。面对高考的压力,学校和老师也更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学生参加社团也并不是十分的鼓励。這就使得大部分的中学生对于社团存在着偏见,认为社团活动都是歪门邪道,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并没有很大的帮助,这些都是不利于中学社团的持续健康发展的。

三、 促进中学社团发展的建议

(一) 健全机制

实现中学社团的有序发展,需要建立健全出席、激励和选拔机制。这可以很好地促进社团内部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社团的规章制度应该在校团委或者政教处的监督下进行,校团委或者政教处可以根据当地中学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对社团进行管理。社团内部也要制定本社团内部的组织架构和规章制度。社团的活动要有一套完善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尽量在社团活动中做到“活动前有计划,活动中能落实,活动后勤总结”。这样才能让社团中的成员有条不紊地安排社团的活动,让社团成员在社团活动中更明确自己的职责,才能让社团成员积极投入到社团建设中去,为社团建设建言献策,出一份力。学校的团委要加强对于学习社团的考核力度,调整学习社团的数量和结构,对于那些活力不足,文化底蕴不足的社团,要及时取缔。校团委或者政教处可以定期召开社团表彰大会,对于一些活跃的,优秀的社团可以进行重点表扬。

(二) 社团社会化

让学校的社团活动走出校园,需要学校的团委或者政教处创造有利的条件,增加学校社团活动的开放性、丰富性和多样性,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社团的欲望,激发社团的活力。这样才能实现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目标。学校团委或者政教处可以在寒暑假期间要求学生进行假期社会实践,把学生的社会实践与学生的学习成绩相结合。学生可以在社会活动中,获得一些社会经验,体会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从而帮助自身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社团活动离不开社会,社团活动中有一部分是需要经费的,这就要求社团去社会上拉赞助。一方面是学生接触社会的一个体现,另一方面也是社团社会化的一个体现。这既可以锻炼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还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

(三) 社团精品化

通常情况下,校团委或者政教处会将学校的社团按照社团活动或者校园文化建设的贡献力度将社团分为精品社团。校团委或者政教处要加强对于社团建设的指导,将学习发展精神的时代特色注入社团活动中去,给社团发展注入新的内容,指明前进的方向。对于一些文化底蕴深厚的社团,学校团委或者政教处可以重点扶持,重点鼓励,以此来促进学校的社团建设和校园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四、 结语

中学社团建设直接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关系到学习的文化建设。因此,如何建设好学校社团对学校来说至关重要。在新的教育背景下,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学校社团建设非常重要。校团委或者政教处要转变思想,改革扶持手段,促进社团和谐有序发展和校园文化的繁荣。

参考文献:

[1]谷毅.中学社团发展的思考[J].成功:教育,2008(11):232.

[2]刘冬.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的实践研究[J].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5.

[3]张进竟.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的现状与建设研究[J].长沙:湖南大学,2012.

作者简介:

王位旭,重庆市,重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中学校。

猜你喜欢

思考发展
区域发展篇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