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化养成教育 促成品德形成

2019-07-01施议祯

读天下 2019年14期
关键词:成长德育心理

摘 要:班级管理工作,是学校实施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历来对此都极为重视。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一直追求着这样一种境界:在我的班级里,每一名学生都在明媚的阳光中追求真知,实现自我,感受成功。

关键词:教育;德育;心理;成长

一、 用爱浇灌学生心灵

对于教育来说,师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首先要尊重学生的意见、要求与人格,公平对待每位学生。事实上尊重学生的人格确实是任何一位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我曾经带过一个基础较薄弱的班级,但是即使纪律等方面犯了多大的错误,我也绝对不用太伤自尊的话批评他们。在学习较差的学生身上,我可以看到他们的许多优秀品质,例如:真诚、善良、乐于助人等,并鼓励他们继续发扬这些优点。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好铺张浪费,我向他们讲述在偏远农村的艰难,并鼓励他们为了贫困区的孩子们省吃俭用。老师对学生要爱中有严,不能是无原则的,严格要求学生是爱的特殊表现,是教师高度责任感的体现。教师光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还不够,还要在思想上、学习上严格要求,不遷就,不放松,爱中有严,严中有爱。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素质和行为品德。对学生的爱,应首当表现在老师奉献出自己所有的精力,为了教育学生,应当以身作则,不迟到早退,兢兢业业,把自己所有的精力和所有的爱心都交给了学生。我坚信:神圣的师爱会陪伴着孩子健康幸福成长的。我深深地明白,今天给学生的一份爱,明天他们将回报社会十分情。

二、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道德的维持,一靠内心的信念,二靠正确的舆论,而这些都来自认识,所以,能否建立一个良好的认知环境,这是规范行为的前提。正确的道德认识,来自宣传教育。跟学生把道理讲透,重在学生的道德情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方能导之以行,这里,切记简单化,简单宣布几个不准,如若违反便怎样处罚,这样,教育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行为规范的事实就会缺少支持,并难以为继。道德认识还要转化为道德舆论,树立正确的道德舆论,就要充分运用学生自助的力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通过讲座取得认识上的一致,自己解决问题。要努力创造一个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氛围,为达到这一点,就要充分运用学生自己的宣传阵地,如:班会、黑板报、手抄报、学生通讯、广播站等,充分弘扬正气,使不良习气没有立足之地。

三、 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竞争心理。

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竞争。如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心理,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增强同学们的竞争意识,我班在大考前,均都开展“对抗赛”活动,1V1的赛制,好的同学之间开展竞争,中等同学之间开展竞争,较差的同学也不愿落后,在势力均衡的情况下,从而促使学生间的竞争意识的加强。使同学们展开友好的竞争。实际上每个同学都想积极向上,都愿意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有竞争力就可以源源不断地产生动力,从而激励每个学生不断取得进步,最终促使学生德育素质不断提高,不但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而且还促使学生德育素质的不断提高,这可不是一举两得吗?班主任想要做好德育工作,就要以学生为主体,由此才能形成自觉、自律、自强、积极进取的良好班风,从而使得这个“家”更加地灿烂辉煌!

四、 让孩子在赏识中成长

赏识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对孩子的赏识则是一种心态,是师爱的升华,是内心深处对他们真正地理解和尊重。孩子内心的世界是单纯的,只要用心,走进去并不难,只有走进去才能真正了解每一个孩子,进而赏识每一个学生。成功的教育者都认可“好学生是夸出来”,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和肯定,学生也一样。班主任为什么总是要带着挑剔,而不是带着赏识的眼光去看他们呢?当孩子们走进校园开始他生命的体验时,教育给予他们的是快乐还是痛苦,是进取还是逃避,是创造还是束缚,这一切不仅取决于教师的素养、能力,更取决于教师的教育理念。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当然,对好的学生给予赏识也许不难,而对那些所谓的“差生”更要多给一些关爱、赏识,因为他们更需要鼓励,更需要信心。一个信赖的眼神,一个鼓励的微笑,都可能带来巨大的效应。在二十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赏识教育的巨大魅力,它能使听话的孩子学会思考,学会独立处理问题;它能使胆小的孩子变得勇敢,能面对困难;它能使一向优秀的孩子学会面对挫折,学会克服困难;它能使调皮、好动的孩子增强信心,扬长避短。很难想象一个成天被挑剔的人,会不垂头丧气,会有成就感,会充满信心。因此,只有尊重、赏识自己的学生,才能走进他们的心灵,才能让他们充满自信,成为心智发展健全的人。我们应当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嘲讽讥笑学生,尊重学生的任何一点成功,这也是对他的一种无形的鞭策,我们在工作中应及时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予以赏识、鼓励,使他充满自信,激起他向上的兴趣,让表扬和鼓励成为学生走向成功的催化剂。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在十八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始终把美好人格的塑造作为自己的最高目标。在孩子的成长中,我由衷地感受到了为人师的欣慰,自己也在帮助学生完善人格的过程中创造了为人师的幸福。现在是21世纪,中国的教育是一种走向世界,共同参与的教育,作为21世纪教师中的一份子,眺望未来,我相信我将会继续用无私奉献的师魂打造出一批又一批的灿烂花朵,用全面发展的师观陶冶人,教导出更加优秀的祖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刘岩.初中德育中励志教育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1):49.

[2]王伟超.基于传统文化的初中班级德育管理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0):43.

作者简介:

施议祯,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

猜你喜欢

成长德育心理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心理小测试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