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联系生活策略的分析

2019-07-01刘年红

读天下 2019年14期
关键词:联系小学数学生活

摘 要:针对数学知识抽象性特点,小学教学过程中将其与小学生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能够提高数学教学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感到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学科。教学联系生活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思想,在现代化教育领域具有广泛的运用。本文就从几个方面入手,提出小学数学教学联系生活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联系;策略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新课程理念下提倡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联合不同生活教育观念,让教学与生活实践充分的联系起来,发挥学生情感、价值效能。小学生思维观念更加容易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教学中可以通过有效的生活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创设等,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给学生提供一些更具有启迪的大众生活现象,刺激学生的感官,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基于此,加强对小学数学联系生活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积极创设生活交流情境,合理激发学生感知兴致

任何学习都需要建立在兴趣基础上进行长久开发,否则一切灵感与智慧结晶都将难以顺利衍生,而兴趣作为人类富有积极牵引功效的情感,总是需要借助特殊情境予以绽放。所以,在实际进行数学教学环节中,主讲教师应该将核心内容与生活情境相互靠拢,让学生能够保留更多精力沉浸在周围熟悉事物之中,并从中挖掘科学数学思考规则。例如:在讲解“平均数”应用题过程中,教师会在开课前向学生出示与跳绳比赛相关信息资料,阐述小组人数与单位人员跳的个数,然后令学生鉴别哪个小组最终成绩较为突出。学生经过片刻思考过后,会将核心注意力投射在跳绳最大数目、总体数目以及平均数细节之上,此时教师不会做出任何评价,相对地会鼓励学生在争论过程中逐渐提炼对平均数理解的线索,这样关于平均数的学习任务就顺利萌发进展了。

二、 课程导入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充分利用周边的生活现象导入数学新知,这样会拉近学生对数学的亲近感,使他们感到数学并不神秘,仿佛就在日常生活之中,这样就激起了学生探索新知的强烈欲望。在课程的导入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比如,讲故事、做游戏、模仿等,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学习分数时,我们可以先从一个切饼的故事开始,把一块饼切成三份,一份就是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分成四份,那么一份就是占总数的四分之一,那么把饼分更多份呢?以此类推,让学生从生活的小事上,感受数学的有趣。又如,在学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时,我们就可以拿人体的一些有趣的比例进行课堂导入:身高和双臂平展长度大约是1∶1,人体的黄金分割点是肚脐,上下长度的比例大约0.68∶0.32,这样就很容易让学生接受比例的概念了。到超市买袜子,将袜子绕在拳头一周就会知道这双袜子适不适合你穿,警察抓小偷,根据小偷的脚印就可以估计他的身高,这些常识性的东西运用到数学课堂上,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学生,使他们很快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三、 联系生活实际,应用新知

对于新知识学习,小学生学完后,必须通过有效的巩固,而传统的巩固手段为作业习题,通常为数字型题目,与生活实际联系不足。而新课程改革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用数学知识处理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学完统计、求平均数的小学数学知识,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统计近几个月自己家里的电费、水费情况,算算平均每个月的水电费用,这样既能巩固新知识,又能让学生知道家庭开支的一些情况,懂得节约水电。还可以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比如,模拟超市购物活动,师生互当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交易的游戏,让他们记账,计算当天买卖的收入、盈利情况。在学习元、角、分之间的兑换计算时,也可以用人民币进行真实模拟,通过这些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和应用的广泛性。让学生在接触现实生活中,可以意识到某些事物中包含的数学问题,有意识地运用数学观点认识事物,逐步把简单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四、 科学应用生活素材,开发先进教学资源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传统的小学数学教材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教学需求。因此,在数学结合实际过程中,必须挖掘生活中各种数学素材,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对数学知识信息加以整合重组。经过系统重组的教材资料明显保留一定的开放性与弹性特征,能够指导教师保留适当的开发空间,以确保在后期不断迎合不同学生类别综合发展需求。例如在讲解“小数减法”期间,教师会提供这样一份材料:“商店里每只钢笔出售价格为12元,圆珠笔为3元,小刀1元,文具盒十元,如若你一次带20元进入该商店,而不同重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那你决定都买什么物品,最后将被找取多少钱?”在這类开放性问题设计基础上,学生便会不知不觉地联合生活经验加以处理,加上现场活动演练,学生合作与独立思维会得到更加高效地开发。再就是研究分数意义环节中,教师会提供以下材料,包括我国缺水城市已经占据全国城市数目的五分之四;目前小学生患近视的人数已经占据总数的四十九分之八,之后安排学生进行现场读写分数。此类设计结果令教材过分枯燥的题材转换成富有趣味性的内容,令学生感受到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特征,内心上便自觉认定这部分知识的重要地位。在此基础上可以顺利得出结论,合理应用生活素材进行创新教学资源开发,能够令学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数学知识应用细节现象,进而激发自身不断去体验挖掘,提升自身数学知识灵活应用能力。

五、 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小学生思维尚未开化,面对具有抽象性的数学学科来说,其本身接受能力有限。因此,必须结合有效的实践情境进行引导,推动数学知识内容与生活向接洽,不断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能力,让课堂变得更加色彩斑斓,让学生爱上数学,在课堂中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也推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向着更加高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俊飞.小学数学教学联系生活策略的有关思考[J].新课程,2016,21(8):24-26.

[2]刘志民.关于小学数学教学联系生活的策略研究[J].读与写,2015,17(3):65-66.

[3]陈玉忠.生活化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求知导刊,2017,22(11):84-85.

作者简介:

刘年红,湖南省郴州市,湖南省宜章县第二完全小学。

猜你喜欢

联系小学数学生活
漫生活?阅快乐
浅谈平面图与立体图的思维培养
生活感悟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