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为生态如何跨越谷歌?

2019-07-01高超

通信产业报 2019年18期
关键词:鸿蒙安卓浏览器

高超

如果不是美国“封杀”华为,鸿蒙这款尚在开发阶段的华为自主操作系统就不会这么早被置于媒体的聚光灯下。

目前,坊间关于“华为鸿蒙”的信息比较有限,外界只知道该系统是以Linux为基础开发的,打通了手机、电脑、物联网等多个终端平台,其中手机端将兼容所有安卓Web应用,有可能于今年秋季与华为Mate 30共同亮相。

如果上述信息全部为真,那么华为就是当今世界上继苹果之后,又一个商用自主操作系统的智能终端厂商。但是一款操作系统能否获得成功,与其生态系统的搭建是否完善关系重大。

华为鸿蒙会面临哪些障碍?

苹果iOS和谷歌安卓是当前最受欢迎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它们都诞生于从功能机向智能机过渡的蛮荒时代。

然而,华为鸿蒙诞生的当今时代,智能手机的历史使命尚未完成,新形态智能终端尚未站稳脚跟,而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江湖早已形成,留给华为的生存空间并不多,至少是在消费者市场领域。

华为鸿蒙要想逆势生长,唯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凭一己之力花费十年时间构筑一个独立于安卓和iOS之外的第三个操作系统,二是站队其中一个生态系统,以期用最短的时间确立自己的江湖地位,然后在一点点地去完善、培养自己的生态圈。

前一条路凶险异常,几乎没有生还者,哪怕是微软的Windows Phone也依然败走麦城,顺便毁掉了诺基亚的手机帝国。而从当前已知信息来看,华为鸿蒙似乎要走第二条路。

能够快速融入安卓生态,对华为鸿蒙而言,成功了一半,至少比失败的Windows Phone系统要好很多。不过华为鸿蒙还面临另一大难题,那就是缺少谷歌的技术支持和资源支持。在国内市场,华为手机用户早已习惯了没有谷歌的支持,而且谷歌的一系列应用在国内都能找到替代者。但是在海外市场,特别是华为手机的第二大市场——欧洲市场,缺少谷歌应用,将给当地的用户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比如无法使用YouTube观看视频,无法使用Gmail收发电子邮件,无法使用谷歌地图来进行导航……

如果华为不想失去欧洲市场的话,那么在推出华为鸿蒙操作系统的同时就必须寻找到能够与谷歌应用相媲美的替代者,这对于长于硬件制造,而弱于软件开发的华为而言似乎才是最大的麻烦。

会有哪些替代者?

事实上,谷歌并不能“垄断”安卓生态,特别是在使其受困于垄断诉讼的欧洲市场。谷歌刚刚在这里输掉了一桩官司,不得不告知欧洲用户可以安装、使用除了谷歌Chrome之外的其他第三方手机浏览器。

在安卓手机中,Chrome的地位相当于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IE浏览器,但是在安卓生态系统中,同样存在众多第三方手机浏览器产品,比如著名的Firefox、Opera,当然还有来自中国的UC浏览器、旗鱼浏览器等,这些浏览器都可以成为华为鸿蒙在手机浏览器产品方面潜在的合作者,特别是腾讯QQ浏览器,当前华为EMUI默认的浏览器就是由腾讯提供的。

在全球视频市场上,YouTube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巨无霸,而且非常不巧的是,它也是谷歌旗下的网站。鉴于YouTube是用户原创内容(UGC)视频领域的佼佼者,要寻找它的替代者并不容易。对于当下的华为而言,或许将这类业务外包给当地合作者是最为经济的做法。此外,华为也可以搭建一个与YouTube相类似的自有视频平台,但需要招揽大量优质内容的提供者,甚至接入第三方合作平台,这些都考验着华为海外团队的资源整合能力。

上述应用仅仅是GMS的冰山一角,在谷歌相对完善的产品体系里,有很多应用,比如搜索、日历、地图、翻译等均有一大批拥趸,当这些应用无法登陆华为手机之后,华为所要面临的不仅仅是寻找替代者,还要想方设法告诉潜在的用户,除了谷歌,华为也能为之提供相等,甚至更好的服务。

内容为王?

对于华为而言,借推出自由操作系统之机,搭建自己的内容输出平台,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发展思路。

目前,手机产品的换机周期不断延长,通过销售硬件来拉动业绩增长变得更加困难,这在苹果的业绩报告中可见一斑。而今年3月的春季产品发布会上,苹果没有发布硬件新产品,而是隆重推出了Apple TV+和Texture这两个内容平台,剑指影视内容和新闻阅读这两项“软”服务。显而易见,“硬件+内容+服务”正在成为智能终端厂商新的发展方向。作为全球智能终端的领先者,苹果尚且如此,华为何以不为?

在消费者产品线上,华为布局了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智能家居等众多产品,未来可能还要推出自有品牌智能电视。但是,这些产品都偏“硬”,在完成一次售卖之后便止,很难如“内容+服务”体系那样获得源源不断的收入。

当然,如果华为热衷于做一家硬件销售厂商,这无可厚非。但是,假如华为想在消费者市场更进一步的话,“内容+服务”生态圈的搭建始终是绕不开的,特别是在海外市场。

众所周知,在海外市场,视频内容提供商Netflix发展迅速,引来不少竞争对手“眼红”,于是迪士尼、康卡斯特、苹果、AT&T等各個领域的厂商纷纷踏足,欲分一杯羹。在国内,这一趋势也逐渐明朗化。前不久,中国移动通过旗下投资公司入股芒果超媒,成为后者第二大股东。芒果超媒不仅拥有一个线上视频平台,还是一家内容提供商,显然,中国移动亦想探索“内容+服务”这条颇有前景的发展道路。

不过,内容生产与硬件制造更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比如Netflix今年用于内容制作的资金达150亿美元。当然回报也是比较惊人的。据报道,苹果2018年服务类收入已达到了272亿美元,这是上述厂商疯狂砸金于内容制作的主要动因。如果华为能够借助鸿蒙操作系统,实现消费者业务内容服务类收入的增长,或许也不算是坏事。

其实,围绕着华为鸿蒙展开的联想并不仅限于此,还有很多有趣的文章可做,但同时也面临着众多的障碍和挑战,这都需要华为去权衡和讨论,以便为鸿蒙这款即将问世的操作系统寻找到更好的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鸿蒙安卓浏览器
鸿蒙:打破安卓垄断 所有权归属国家
鸿蒙来了
华为一大批鸿蒙商标等待审查
文物表情包
反浏览器指纹追踪
一种基于安卓系统的手机侧抓包分析方法
环球浏览器
安卓L未至安卓M来了!安卓首泄漏M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