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教育幼儿良好用餐

2019-07-01陈建涛

读天下 2019年14期
关键词:幼儿教育

摘 要: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必须将它贯彻落实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通过幼儿园、家庭、社会三方面共同努力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氛围,使幼儿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引导;鼓励表扬;榜样影响

保持幼儿良好的食欲,形成与此相应的饮食行为习惯和规则,是幼儿园教育和保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幼儿期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其维持生命和保证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必须通过进食各类食物并从中摄取丰富的营养来取得。长时间的挑食、偏食、边吃边玩等不良行为习惯将会造成幼儿身体营养比例失调,引起各种营养不良症状,严重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平衡膳食,合理的营养是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基本物质条件。在幼儿教育中,3~5岁的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和素质发展的关键期,可塑性较大。要养成良好的进餐行为习惯,最主要的是要让幼儿明白应该达到怎样的要求,明确的要求能让幼儿自己知道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在幼儿明确了要求之后,再通过各种方式组织他们不断地、反复地练习和巩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良好的进餐行为习惯。在实际幼儿园的工作就是,需要耐心、细心加爱心,我们教育幼儿也要持之以恒,现在我班上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教育,孩子们在进餐方面得到了良好的改善,不再有偏食、吃零食的坏习惯,每个孩子都能干干净净地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家中、幼儿园里协调一致,家长们也感到特别惊讶。幼儿园的工作就是那样,耐心、细心加爱心,我们教育幼儿也要持之以恒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怕麻烦,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甚至更多……,相信我们的工作能够做好,相信我们的孩子,都能在在老师的细心呵护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 耐心引导可以教育幼儿良好用餐

孩子由于年龄小的原因,理解能力有限,教师对于孩子的引导教育更要细致,更耐心。如设计系列教学活动“我长大了”,让幼儿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应该为弟弟、妹妹树立榜样,各方面行为都要有所约束。通过欣赏诗《下巴上的洞洞》,让孩子明白做什么事情都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通过类似的形式对孩子讲道理,让孩子在具体情境中受到启发。除此之外,教师的反复提醒与及时教育也很有必要。如:“对人有礼貌”这一概念,孩子对“礼貌”一词不是很理解。教师就告诉孩子见到别人要主动打招呼,否则就是不礼貌;打招呼时要加上适当的称呼。例如培养幼儿进餐前准备的习惯,先向幼儿提出要求:先把小椅子摆放好,排队进盥洗室,再把衣袖卷起,然后洗手。洗手时要求手心搓手心,手心搓手背,手指轻轻抓手心,五指张开洗干净……,然后在水池里把水甩干净,最后用毛巾擦干手,等待进餐。

二、 游戏可以教育幼儿良好用餐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生性爱玩好动,而游戏正是一种集自由、兴趣、需要、快乐、满足于一体,以幼儿为主体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说过:“游戏从教育方面说是儿童的优良教师,他从游戏中认识环境,了解物性,他从游戏中强健身体,活泼动作,他从游戏中锻炼思想,学习做人。游戏实是儿童的良师。”游戏符合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手是人体接触外界最多的部位,也是做容易受到污染。特别是孩子,天生好动,他们常常在吃东西之前忘了洗手,这样很容易把病菌带到嘴里,所以我们要经常提醒孩子,养成饭前便后要洗手、手脏了要洗手的习惯,并保持小手的干净。同时要让幼儿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刚开学时,我总是发现班上有个别孩子的洗手方法不正确,摸了肥皂就冲掉,这样没有洗掉手上的细菌。所以,孩子们在每次洗手前,我总是唠叨着,边示范给孩子们看:卷起袖子,打开水龙头、充分冲湿双手,摸肥皂,手心、手背、手腕搓一搓,用清水冲掉、关掉水龙头、双手合拳甩一甩,用毛巾擦干。就这样,孩子们在手把手的引导下,都学会了正确的洗手方法。

三、 鼓励与表扬可以教育幼儿良好用餐

在进餐好的孩子,教师以赞许的目光给予肯定,用親切的摸头方式给予表扬激励幼儿积极进餐,帮助幼儿调节情绪,纠正不良习惯。吃饭时,墨墨和瑞瑞边吃边说话,刚开始是悄悄在讲话,不时还发出“哈哈哈”的笑声,老师走过去做了个“嘘”的动作,摸摸他俩的小脑袋,提醒小朋友吃饭讲话是很危险的,会呛着噎着,他俩立刻安静下来。当老师发现小朋友吃饭有进步时,就会给他竖个大拇指,在老师的鼓励下,到了收餐时间孩子们餐盘里的饭菜也几乎吃干净了。例如:幼儿比较排斥胡萝卜,家长可以先给其喝点胡萝卜汁,让其在口味上去直接的感受;在菜肴中适当加些胡萝卜丝,让幼儿能直观地看到其的点缀美;再逐渐地过渡到胡萝卜丁、片、条、块等。通过家长的配合在幼儿园老师也应该多给予这些孩子鼓励,今天能吃一小口,就给予表扬。明天争取能再多吃一口,以此循序渐进的努力,帮助幼儿逐渐的克服。

四、 树立榜样也可以教育幼儿良好用餐

教师的身体力行更助于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教师的榜样作用胜过言语教育作用。为人师表应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感染幼儿,使幼儿在无形中养成良好习惯。如在礼貌教育中,教师应做好榜样,早入园跟每个幼儿说早上好;需要幼儿帮助时,真诚地说一声谢谢,得到帮助之后,对幼儿说一声谢谢,使幼儿在平等的环境中等到礼貌的熏陶,养成杨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对幼儿与人交往能力的教育,教师应做好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大方得体,使用礼貌语,尊重他人;还有教师与同事之间的相处应融洽,使幼儿自觉养成与人和谐相处的习惯。如:我班有一大部分幼儿不喜欢吃海带,一碰上“骨头海带汤”,吃饭就特别慢,调羹在海带里搅来搅去,嚷着不要吃海带,面对这一问题,我一方面给他们讲自编的故事“猪八戒的粗脖子与海带”,让他们知道海带对人的好处可多了,一方面故意闻了闻说:“哇,好香!”并做出很陶醉,很想吃的样子,并告诉他们老师最爱吃海带了,不知道哪些小朋友跟老师一样爱吃,并及时表扬,为他们树立榜样,幼儿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争先恐后地大口大口吃起来。

参考文献:

[1]赵岩.如何培养3到4周岁幼儿的良好进餐习惯[J].新课程,2014(6).

作者简介:

陈建涛,贵州省遵义市,贵州省正安县中观镇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中如何实施挫折教育刍议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如何在农村幼儿教育中渗透德育
在“自然”课堂中探索幼儿教育新途径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优化师幼互动,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与发展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