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脱胎换骨转型打造绿色生态之城
——以上海市普陀区桃浦智创城绿色生态城区为例

2019-07-0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马素贞

城市建筑空间 2019年5期
关键词:绿色生态城区绿地

文/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马素贞

上海桃浦智创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张莹莹 强 浩

1 发展背景

桃浦位于上海中心城区普陀区西北部,自1954年起被建设成为全市重要的工业基地,为上海乃至全国轻工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但也付出了环境代价。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直接推动下,从20世纪80年代起,桃浦经历了多轮转型发展,成为上海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典型案例。

普陀区认真贯彻落实上海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全力以赴推动桃浦智创城建设。“智”体现为“智能、智力、智联”的集聚融合,“创”体现为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的系统集成。通过城市功能、先进产业及生态环境一体化发展,实现从老工业基地到绿色生态城区的脱胎换骨式跨越,努力打造上海中心城区转型升级示范区及上海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

2 规划引领

桃浦智创城位于普陀区西北部桃浦镇境内,北起沪嘉高速,东至真北路,南邻沪宁铁路,西至外环线,总面积7.9km2。以南何支线为界,支线以西为核心区——原桃浦工业区,面积约4.2km2;支线以东为拓展区,面积约3.7km2(见图1)。

图1 桃浦智创城规划范围

2.1 顶层规划设计

桃浦智创城核心区规划通过国际方案征集,对标“国际一流”,体现“小尺度、高密度、人性化、高贴线率”的设计要求,确定“一核、一带、两轴、多片”的功能结构(见图2)。

在国际规划方案及区域控详规划修编基础上,桃浦高标准编制了15项传统落地性专项规划及11项创新实践性专项规划。11项创新实践性专项规划是桃浦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的创新发展实践要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创新性。

桃浦智创城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以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为中心目标,把产城深度融合、低碳绿色生态、城市设计人性化的先进理念落到实处。

2.2 绿色生态目标

桃浦智创城确立了创建上海三星级绿色生态城区试点、国家三星级绿色生态城区、全球绿色城区的目标。桃浦智创城基于自身特点及发展要求,对标全球绿色城区指标及国际绿色社区体系,结合国家及上海市《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要求,制定了一套绿色生态指标体系,其中控制性指标21项,引导性指标35项。

2.3 绿色生态规划策略

基于绿色生态目标,桃浦智创城提出六大发展策略以推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

1)多元复合开发 融入产城融合布局、空间复合共享等理念,核心区、街区中心广场及慢行路线以多层次深度功能复合为主,活力核心、节点、网络共同形成连续活力界面,水平用地混合和垂直建筑功能混合,鼓励小地块开发,便于地块深度复合、有机更新。

2)营造绿色网络 构建多层次公园体系,以占地面积100hm2的开放式绿地为核心,在街区内部建设适宜休憩的口袋公园,满足不同人群的活动需求,增强城区辨识度,营造花园环境。

3)健康生活导向 融优质建筑、便捷路网、多元空间于一体。①建筑 新建建筑全部执行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三星级达到18%,健康建筑比例达20%,学校全部按绿色校园标准建设;②交通 倡导“窄路密网”,设置地下、地面、地上多维立体慢行系统,实现街区全面开放,构建高密度步行商业街,路网密度达12.64km/km2,公交轨交站点500m覆盖率达100%;③公共空间 步行5min即达范围占地区95%以上,公共空间密度达10个/km2,核心区密度达18个/km2。

4)智慧高效管理 加强新一代移动通信、物联网、宽带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便捷化的智慧生活、精细化的智慧管理、协同化的智慧政务,打造智慧城市示范区域。

5)资源集约利用 推动能源设施共建共享、非传统水源规模化应用及固废综合利用,核心区内1/2以上新建建筑执行低能耗标准。设置4个能源站,提升能源利用率。

6)文脉传承创新 开展历史遗迹保留、历史建筑活化改造及历史元素解构重塑工作,留住记忆,传承文脉,融入生活。

3 生态建设

桃浦对照国际一流标准进行规划,按照黄浦江两岸的开发标准进行建设。中央绿地、智创TOP、托马斯实验学校、英雄天地、地下综合管廊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目前,中央绿地北三块已正式对公众开放,标志着桃浦智创城生态建设全面启动。

3.1 桃浦中央绿地

桃浦中央绿地在平面上形成“J”型布局,核心区内面积约50hm2,未来沪嘉北区域再规划50hm2绿地进行一体化设计,绿地总面积将扩展至100hm2,成为上海中心城区最大的开放式绿地。绿地设计借鉴纽约中央公园和伦敦海德公园设计理念,融合中国传统书法、舞蹈和太极艺术的优美动势,通过打造绿地内延绵起伏的地形和蜿蜒动态的水系,形成一个连续变化、层叠展开的山水长卷和行云流水的动态空间。

目前,桃浦中央绿地一期约14.5hm2已建成开放,预计2020年全面建成。

3.2 桃浦生态综合修复工程

桃浦智创城的生态综合修复工作始于2013年,当时国内无可借鉴标准及规范。普陀区率先将桃浦列为污染场地管理的试点区域并进行综合治理,桃浦地区“场地环境保护的工作流程”成为上海市土壤污染治理标准。在对土壤及地下水进行实地调查、监测识别、风险评估等多轮专家评审把关基础上,按“一地块一方案”策略进行修复。截至2018年底,已完成治理土壤约67万m3;完成治理地下水约20万m3。

3.3 绿色健康建筑

桃浦智创城提出“打造品质建筑,引领健康生活”目标,积极推进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建筑全装修、绿色学校、健康建筑及低碳社区建设。

智创TOP项目为桃浦智创城首发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9.3万m2,由临港集团开发建设。该项目按国际LEED金级标准和国家绿色建筑二星标准建设,融入全新可持续设计理念,采用垂直绿化、屋顶绿化、装配式建造、BIM等多项绿色生态技术。该项目预计2019年底完成地下室建设,2021年陆续投入使用。

托马斯实验学校规划建筑面积约7.2万m2,引入美国排名前列的托马斯杰弗逊科技高中教育理念,打造12年一贯制的国际化学校。托马斯实验学校按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设计,采用工业化预制构件生产、屋顶绿化、分布式供能系统、非传统水源利用系统等绿色生态技术,设置能耗监测系统,提升绿色运营水平。

3.4 综合管廊

正在建设的“地下综合管廊”是上海市先行先试项目,将在城市地下建造1个隧道空间,将市政、电力、通信、给排水等各种管线集于一体,实施统一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避免道路频频“开拉链”状况。桃浦综合管廊项目作为试点(总长8.73km),一期项目(3.67km)正抓紧建设,力争2019年底完成一标段1.38km施工。

4 创新绿色机制

4.1 绿色审查机制

为确保绿色生态理念落地,桃浦创新地开展开发建设导则编制工作,通过整合各专项规划,形成开发建设图则及指标体系指导建设实施,明确土地出让条件及运维主体辅助规划管理。建立绿色生态审查制度,在土地出让、招标、施工、竣工等各管理环节落实绿色生态指标及要求。

4.2 创新产业发展机制

新兴的桃浦智创城致力于打造以“中以创新园”为引领的国际创新城,重点聚焦“人工智能、机器人、生命健康、绿色环保”等产业,建设面向长三角区域联动发展的“智慧、智造、健康”产业总部集群。目前,已有吉利汽车、优必选机器人等多家单位有意向投资桃浦。建工集团、申能集团、远东宏信集团等环保及绿色能源相关企业已落户桃浦。未来,将有更多绿色产业扎根桃浦。

5 结语

普陀区桃浦智创城在绿色生态目标引导下,以高水准整体规划设计为依托,从城市修补创新理念、生态修复创新实践、绿色技术创新引领、规划落地创新手段等多方面提出有效的实施策略,为老工业区转型发展提供新思路,是上海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的缩影及标杆。

未来,桃浦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再次抖擞精神、重装出发,向着建设创新、人文、生态的智慧创新城目标坚定前行,以城市有机更新实践为契机积极打造“国际创新城”,为把上海建设为卓越的全球城市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绿色生态城区绿地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水稻绿色生态种植技术探索与实践
金霞早油蟠在保定满城区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
绿色生态园里的“小康”人家
绿色生态的企业担当
驻马店市绿地内草坪改造及养护管理
走进绿地
克拉玛依城市防护绿地树种的选择和配置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