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健康城市理念的可持续交通策略

2019-07-01英国伦敦BDP建筑设计事务所

城市建筑空间 2019年5期
关键词:公共交通高密度步行

文/英国伦敦BDP建筑设计事务所 杨 洁

1 背景及意义

1.1 高密度城市区域的健康问题

高密度城市区域是指因商业、贸易、金融、交通等城市功能而出现密集紧凑状态的城市地区,通常表现出高密度的环境特征,即建筑与城市物质环境的高密度,并伴随人口高密度。作为生活、成长和娱乐空间,高密度城市在公共交通承载力不足及高人口密度压力下,交通模式发生极大改变,城市物质结构也发生剧变,由于对速度、运动和效率的过分强调,由交通引发的各种城市健康问题不断恶化——道路交通事故对生命安全的威胁、空气与噪声等环境污染、过长通勤时间造成的家庭问题、依赖机动车而缺乏运动带来身体疾病[1]、交通拥堵增加的经济成本和精神压力、公用设施和空间使用上的竞争冲突、因私密性减少及控制感丧失而出现的心理焦虑[2]、交通不发达造成的区域隔离及社会不公平等。其中许多负面影响落在未拥有汽车的社会群体上[3]。如何改善和解决高密度城市居民的健康问题已成为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

1.2 健康城市理念

传统意义上的可持续交通发展策略着眼于运输系统对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强调可持续发展能源的重要性及优化策略[4],但本质仍以交通本身为主体。健康城市理念的提出,为可持续城市发展提供新的发展角度。世界卫生组织于1992年提出:健康城市是由健康的人群、环境及社会有机组成、协调发展的整体,能改善环境,扩大资源,使城市居民互相支持,可发挥最大潜能的城市[5]。健康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长期项目,其目标是把健康问题囊括在城市政策制定者的议事日程中,使地方政府制定相应的卫生健康规划,以提高居民健康。健康城市理念的提出,为可持续城市发展提供新的发展角度。

1.3 可持续交通策略

交通作为实现人与物移动的基本工具,与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密切相关[6]。传统意义上的交通规划仅以运输为主要对象(包括公路、水路、航空等交通工具,或用于容纳交通工具的基础设施)。其主要探讨从A点到B点的各种线性连接方式,目标是提高运输系统的机动性及高效性。

20世纪初,人们重新认识健康交通方式对城市的价值,思考实现有效交通与日常生活的平衡与共融。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建设性地批判了以机动车为本的现代城市规划弊病。杨·盖尔的《交往与空间》、芦原义信的《街道的美学》等著作也提出以街道活力为导向的交通与城市规划。越来越多的城市规划师和决策者意识到,从人本角度出发,为城市区域步行者提供优先空间,该区域往往成为城市中最具活力的吸引点。

2 伦敦健康可持续交通策略研究

2.1 伦敦市长交通发展战略

伦敦现任市长萨迪克·汗(Sadiq Khan)于2016年当选。按照大伦敦政府法案,市长职责包括制定含交通战略在内的8项战略,以促进经济、社会及环境发展。2017年伦敦公布新版交通发展战略草案征求意见稿。2018年3月,新版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正式出台。新版交通发展战略是世界上首个将“健康街道、健康市民”作为核心主题的交通战略。其重视以步行、骑行及公共交通为目标的可持续交通系统,并提出长远目标,即在2041年前,伦敦城中出行80%依靠慢行交通(步行、骑行)与公共交通实现。到2041年,每个伦敦市民至少有20min/d的健康出行[7]。

2.2 街道与健康

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是当今时代的健康威胁之一。对于大多数伦敦市民而言,保持健康最简单的方法即日常步行或骑行。每天2次10min的快速步行或骑行足以达到建议的运动水平。在“健康的伦敦街道——优先发展步行、骑行和公共交通,打造健康城市”报告中指出每天步行或骑行对健康的有益影响。报告还指出,积极的短途步行或骑行有利于心理健康,能提升自我价值、情绪和心态,减轻压力。散步可减少焦虑和抑郁症状[8](见图1)。

1)从健康角度出发 步行是伦敦居民进行体育运动、改善健康状况最便捷的方式。如果每位伦敦居民步行20min/d,则能减少16亿英镑NHS(英国公立医疗系统)治疗费用;每6起过早死亡中将有1起得以避免;10%的中风和心脏病得以避免。

图1 伦敦交通发展战略中指出步行和骑车的益处

2)从环境角度出发 步行不产生碳排放,有利于伦敦环境健康。如果伦敦每天每个年轻人步行1英里往返学校,则每人每年减少57kg的CO2汽车排放量。

3)从社区角度出发 更多人选择步行可增加人与人的互动,增强社区凝聚力。

4)从良好增长角度出发 步行对于支持伦敦人口快速增长极为重要。

5)从效率角度出发 步行是最节省空间的交通方式,能更多地利用街道,破解交通拥堵问题。

6)从经济角度来看 步行可为街道带来生机与活力,促进本地经济繁荣。

2.3 健康街道策略

为实现让更多人选择步行、骑车或公共交通出行目标,伦敦市长交通战略草案提出“健康街道策略”(The Healthy Streets Approach)。其将市民健康及街道体验作为决策优先考虑的对象,首先着眼于创建步行、骑行和公共交通所需的城市街道网络,减少汽车依赖(见图2);其次通过提供良好的公共交通乘坐体验,吸引更多人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最后,围绕城市慢行街道规划,释放新的居住和就业场所,让人人受益于健康街道(见图3)。

健康街道策略创造性地推出“十项原则”指标,用以评估和提升街道的宜人性,以期把街道打造成为令人愉悦、安全和具有吸引力的场所(见图4,5)。“十项原则”包括以下内容。

1)人人都是步行者 伦敦街道应欢迎所有人步行、逗留,成为活动场所。

2)乐于选择步行、骑行和公共交通 成功的交通系统设计能让更多人频繁和主动地选择步行和自行车出行。

3)清洁的空气 改善空气质量,人人受益,减轻健康的不对等。

4)人们感到安全 可让生活在该街区中的人们在不同时间段都感到安全和舒适,不再担心道路危险。

5)不过于吵闹 减少交通噪声,改善街道氛围。

6)易于穿行马路 提高穿行马路的易达性,鼓励步行出行,增强街区间的联系。

7)有停留和休憩场所 停留休憩场所的缺乏会对特定人群的行动产生限制。

8)有遮荫及避雨设施 提供遮荫避雨设施,可让所有人在不同天气状况下使用街道。

9)人们感到放松 如果街道未被机动车占用,人行与自行车道不拥挤、脏乱,将吸引更多的人步行或骑行。

10)来自视觉和活动的吸引 街道行程的趣味性、活动性及景观建筑环境的艺术性使人更愿意使用街道。

图2 步行、骑车与健康街道策略

图3 位于伦敦肯辛顿宫和海德公园之间的展览路,改造后,去除传统马路元素,呈现宽敞、平坦的“灵活街道空间”

图4 健康街道策略的“十项原则”

图5 健康街道

3 结语

在伦敦市长交通发展战略的开篇语中,萨迪克·汗坦言:“我的愿景是让伦敦成为更公平、环保、健康和愈发繁荣的城市。交通是这一愿景的基石。为着手解决这些问题,伦敦必须让步行、骑行和绿色公共交通成为最具吸引力且切实可行的出行方式。这些积极、高效和可持续的交通方式不仅对伦敦居民的健康和福祉大有裨益,还有助于全面缓解伦敦交通拥堵,促进对极具价值街道空间的有效利用。”

人口持续增加、快速城市化进程、共享经济模式和数字技术的日趋成熟都将对城市产生深远影响,传统的可持续交通战略亟需变革以适应未来。伦敦市长交通战略以“人”的健康为着眼点,为可持续交通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公共交通高密度步行
高密度电法在断裂构造探测中的应用
步行回家
攀山擅离步行道自拍,不幸坠落身亡谁担责?
高密度电法在寻找地下水中的应用
基于NB-IOT技术的公共交通显示牌设计
在未来,我们不需要路
从步行到奔跑
基于计算实验的公共交通需求预测方法
公共交通一卡通TSM平台研究
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