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视角的公共管理模式构建策略研究

2019-06-30唐天琪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年11期
关键词:模式构建公共管理

唐天琪

【摘 要】当前,公共管理工作面临着较大的难度,管理工作的压力比较高,涉及的问题复杂,并且往往难以由独立的某一个政府部门进行管控处理,在管理过程中也容易出现较多的问题和不足。对此,将协同管理模式引入公共管理成为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文章介绍了协同视角下公共管理模式的具体特点,在详细分析当前公共管理模式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协同公共管理模式的构建策略,希望为未来公共管理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公共管理;协同视角;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11-0253-03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管理难度不断加大,存在着越来越多的不确定因素,很容易对政府公共管理工作形成威胁,进而也就容易给社会发展带来影响。以往传统的政府公共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当前新形势下的管理需求,如何进行调整和转型成为政府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基于此,为了提升自身管理效果,注重引入和应用协同管理模式成为重要手段,转变治理理念,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职能。

1 协同视角下的公共管理概述

在当前我国政府公共管理工作的优化发展中,由于复杂性越来越突出,因此涉及的利益主体越来越多元,必然涉及较多的不同区域和不同部门,对公共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在未来政府公共管理工作中加大对跨部门及跨区域治理的研究成为关键任务,也是解决当前公共管理困惑的重要手段,这就需要加大协同视角下公共管理模式的应用,相对于传统的公共管理机制,这种新型公共管理模式确实表现出了明显优势。

首先,协同视角下的公共管理模式在资源应用方面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独特性,因为当前任何一个政府机构都不敢说自身具备相对充分的资源,很难独立应用自身资源参与到公共管理中去,更加难以完成越来越复杂的任务。公共管理工作的开展和落实需要大量资源的有效依托,这也就必然需要重点围绕资源整合应用进行深化改革,尤其是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社会治理问题,如何促使各个政府机构在资源方面形成相互依赖和支持效果,成为未来公共管理模式创新转变的重要发展方向。这种资源方面的协同应用也正是协同视角下公共管理模式的重要表现。

其次,协同视角下的公共管理模式在成本管理方面表現出了明显优势,这也是当前政府各项工作优化创新的重要着眼点,应该致力于降低公共管理的成本,避免出现较为严重的资金损耗问题。基于该方面的要求,协同视角下的公共管理模式符合交易成本理论的相关规定,可以围绕各个公共管理治理单位进行充分协调,通过相互之间寻求合作,进而降低自身的资金支出,最终有助于形成预算控制效果。

最后,协同视角下的公共管理模式表现出了较为直接的跨部门协同治理特点,这也是该模式最为直接的优势表现,符合当前政府治理工作的新要求。这种跨部门协同治理机制的运行,各个公共管理机构都不再是孤立存在,可以结合具体治理任务和目标进行详细分析,并且在治理过程中积极寻求相关单位的密切配合,最终促使公共管理工作表现出更强的执行效果,为社会公民提供更理想的服务。

2 现阶段公共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1)难以满足现代化公共管理要求。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共管理要求越来越高,如果政府部门依然沿用传统的公共管理模式,很难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具体到现阶段公共管理模式的运行中来看,首先,其法治化程度不是特别理想,在很多方面依然存在明显欠缺,无法对公共管理各个方面形成有效指导和约束,甚至存在有失公平的问题;其次,现阶段公共管理工作还存在较为明显的管理漏洞,尤其是在现代化发展中各个综合性较强的管理任务上,落实效果不佳。

(2)公共管理技术方法单一。从现阶段我国公共管理工作的具体开展过程中来看,公共管理技术的单一性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由于相关公共管理技术过于滞后,难及时引入各类先进技术手段,对于信息化模式的关注度不高,因此会影响到公共管理的效果,对当前协同性要求较高的公共管理任务同样也形成了较大阻碍,信息资料的应用存在明显欠缺。

(3)公共管理组织方面的问题。从现阶段公共管理工作的具体开展状况进行分析,由于相关公共管理任务越来越繁杂,如果依然依托于相对混乱的公共管理组织机构,很可能会影响到公共管理的效果,还容易出现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问题。这种公共管理组织方面的问题不仅表现在相应政府机构内部,各个政府机构之间因为存在较为明显的矛盾,也难以形成稳定的运行机制。

(4)顶层设计方面的问题。从当前公共管理工作开展情况看,其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还表现在顶层设计上,由于顶层设计不够理想,因此无法形成较为高效有序的管理机制,甚至导致各项工作的开展过于混乱,出现较多的矛盾问题。比如,在面临参与主体较多的公共管理任务时,就容易由于缺乏顶层设计而影响到公共管理的效果。

(5)公共管理理论认识不深刻。现阶段公共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还表现在理论认识层面,相关公共管理组织机构及其相关人员意识不到最新的公共管理需求,没有能够及时接纳和学习相关公共管理新理念,也就无法对自身工作进行创新优化,最终阻碍自身工作的开展。

3 协同视角下的公共管理模式构建策略

(1)深化公共管理理论。在未来协同视角下公共管理模式的构建中,从理论层面进行深化是比较重要的基本前提,只有转变公共管理理念,才能够更好地践行协同管理模式,有效改变传统孤立状态。应该重点把握好由碎片化向整合转变及由部分向整体转变两个角度,确保未来公共管理工作不再是各部门或者是各区域各行其是,应该致力于增加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促使相关工作的开展能够具备较强的协同性效果,避免任何单位在公共管理工作中出现严重的缺位问题。针对公共管理理论进行深化需要确保各个政府部门共同认可这种新型公共管理服务模式,从信息资料到具体工作任务,都需要体现出较强的协调性和共享性特点,解决原有公共管理中存在的明显“孤岛”问题。基于此,未来需要加大对政府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促使其充分意识到新形势下公共管理的新要求,能够在遵纪守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如何践行协同管理模式,寻求新的公共管理途径,打破自身原有的公共管理局限性。

(2)强化体系改革。在未来协同视角下公共管理模式的构建中,为了优化该模式的应用效果,需要对当前公共管理体系进行改革,为协同管理模式的践行提供较强的基础条件。比如针对以往公共行政管理中存在的一些跨区域问题,就需要充分关注这一新型协同公共管理模式的构建,促使相应边界问题能够得到改善,能够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组织机构,确保政府各部门的参与较为合理有序,形成团结协同的公共管理效果。基于此,在未来政府公共管理体系的构建中需要致力于构建网络化的管理体系,促使不同组织机构共同围绕某一个公共管理任务,有效发挥自身职能,但是又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矛盾和冲突问题,各自职责的落实效果比较理想,同时还能够提升各自的工作效率,有助于优化成本管控。

(3)加大行政监察力度。构建协同视角下的公共管理模式还需要重点关注行政监察工作,确保行政监察可以针对具体公共管理形成较为理想的约束效果,最终保障公共管理工作可以发挥出较强的作用价值。基于此,未来应该首先明确行政监察机构的具体权责,为其提供相适宜的职权条件,然后在此基础上要求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履责,形成较强的监督管控机制。行政监察机构需要重点围绕公共管理中存在的明显违纪问题进行详细分析,了解违纪问题的具体表现和责任人,按照规定予以惩罚,促使处罚手段更为合理。当然,行政监察机构也需要重点围绕协同管理模式的践行效果进行核查,了解相关政府机构是否能够协同运行,对于不能有效参与或者是履行职责的机构及时沟通交流,最终确保公共管理模式能够体现出较强的协同效果,充分发挥行政监察机构的推动作用。

(4)创新结果导向。在公共管理中践行协同管理模式,政府相关部门还需要重点关注结果,从结果入手进行分析,以结果为导向,进而创新优化协同公共管理模式,避免该模式的设置存在较为严重的混乱局面。因为协同视角下的公共管理模式存在较为明显的复杂性特点,涉及的机构及层级较多,难以达到相应结果,所以在任务落实中容易出现较多的问题和不足。基于此,创新结果导向的协同公共管理模式成为重要手段,也是政府机构未来发展的重要着眼点。以结果为导向进行创新发展,未来应该致力于构建“无间隙”的公共管理服务体系,对当前公共管理过程中各个政府机构之间存在的矛盾进行分析,把握这些矛盾在结果上的具体影响机制,就可以进行有目的的调整和改进,促使公共管理模式的运行更为高效适宜,最终达到预期的公共管理服务效果。当然,以结果为导向进行协同公共管理模式的创新构建还需要关注积极方面的要求,力求最终达到最佳的公共管理效益,明确现阶段人们对公共管理的新要求,避免出现公共管理的滞后性问题。

(5)创新整合机制。结合协同视角下公共管理模式的运行特点来看,其表现出了明显的协同优势,相对应的也就需要避免传统公共管理中存在的明显碎片化及分散化问题,这涉及整合需求,创新整合机制成为未来公共管理优化的重要着眼点。协同视角下公共管理模式的整合应该重点从全局入手进行统筹分析,确保公共管理工作涉及的所有资源和要素都能够得到全面协调,形成专业化整合效果。从信息资料方面来看,其往往面临着较高的整合要求,需要体现出较强的信息共享效果,促使所有的信息资料都可以发挥出价值,对原有各部门之间存在的信息分散化问题进行彻底改变。此外,这种整合工作还需要关注时间层面,形成较为理想的纵向整合效果,避免公共管理工作仅仅是横断面的管控,需要考虑到动态发展下的管理需求,这也是协同视角下公共管理模式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应该在未来加大整合力度,进一步优化公共管理服务水平。

(6)参与主体多元化。在协同视角下构建公共管理模式,往往还需要考虑到各个参与主体,力求形成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局面,才能够促使协同特点得到更好凸显,最终保障公共管理模式得到更好应用。结合当前公共管理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其不再单纯是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责,也并非是单纯的政府机构和一些非政府机构的相互配合,需要尽可能增多参与主体,促使各個参与主体都能够在公共管理中各司其职,最终为公共管理工作的优化创造理想环境。基于此,在未来公共管理中,除了要进一步明确各个政府部门的权责,要求加大各个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力度,往往还需要积极引入其他主体,对非政府组织、私人机构及社会个人力量等,都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分析这些主体在公共管理中参与的作用价值,最终有效提升公共管理的落实流畅性和高效性。与此同时,公共管理的践行阻力同样也会降低,有助于公共管理服务质量的提升。

4 结语

综上所述,协同视角下的公共管理模式成为未来公共管理发展的重要方向,为了较好地提升协同公共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需要明确以往公共管理工作存在的各个缺陷和不足,然后重点从公共管理的各个角度进行分析,做好横向及纵向的全方位整合协调,促使公共管理的参与主体更为多元,保障协同视角下的公共管理模式能够发挥出更强的作用价值,有助于优化公共管理服务效果。

参 考 文 献

[1]康旭博.协同视角的公共管理模式构建策略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9(10):106-107.

[2]赵浩华,倪丽娟.协同治理视角下的档案公共管理探究[J].北京档案,2018(9):8-11.

[3]石小石.整体性治理视阈下的矿区环境管理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7.

[4]丁宇,张雅勤.协同创新视角下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机制探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5):559-562.

[5]赵悦佟.区域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城市群协同发展研究——基于武汉城市圈的实证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1(13):73-74.

[6]卢珂,邓克熠.公共管理类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探析——基于协同创新的视角[J].人力资源管理,2016(1):118-119.

[7]刘西涛,王炜.基于跨部门协同视角的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J].对外经贸,2015(5):131-132.

[8]黄辉,张凯旋.面向突发事件的非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协同决策研究——基于政府公共管理决策视角[J].现代商业,2015(8):123-124.

猜你喜欢

模式构建公共管理
航空集团公司共享式财务集中管理模式构建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多元化评价体系融入体验式大学英语教学的模式构建
高职院校“2+3”企业化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春节联欢晚会的思想导向性增强对于公共管理的影响
我国政务微博参与公共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公共管理功能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