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州“一带一路”核心节点城市研究

2019-06-30王培培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年11期
关键词:郑州一带一路

王培培

【摘 要】郑州是河南省会城市,在“一带一路”内陆地区核心节点城市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郑州“一带一路”核心节点城市建设存在运营机制不完善、尚未形成有效的跨境金融服务体系、货源需求及运输组织体系存在隐忧和产业发展内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面向未来,郑州“一带一路”核心节点城市建设应加强市场机制优化,明确其功能定位,加快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增强金融服务功能,优化货源分布,巩固郑州铁路枢纽的领先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做好产业对接。

【关键词】郑州;“一带一路”;核心节点城市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11-0011-02

“一带一路”倡议以交通、能源和信息等为基础,以开展双边、多边经济合作为核心。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目的在于加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文化教育交流及国家间的政治互动。郑州是“一带一路”内陆地区的核心节点城市,党的十九大以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和河南自贸区获批,使郑州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在此背景下,作为“一带一路”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郑州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 郑州“一带一路”核心节点城市发展的意义

(1)有利于增强郑州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带动中原城市群发展。郑州在我国中部省会城市中经济实力虽然名列前茅,但在经济和资源集聚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还不足。加强郑州“一带一路”核心节点城市建设,将为实现郑州引领辐射四周、带动中原城市群的发展奠定基础。

(2)有利于促进中部地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今郑州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地理位置、交通运输和人力资源优势,有利于整合各方资源,加快促进中部地区供给侧结构改革。

(3)有利于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郑州在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方面具备先天优势,连接我国东西南北,是我国中部地区的商贸集散中心,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了有利条件。尽管郑州目前的开放程度和对外交流合作水平还比较低,但是郑州建设“一带一路”核心节点城市有利于助力“一带一路”和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

2 郑州“一带一路”核心节点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1)仍然是政府主导的运营机制。例如,以郑州航空港为核心的临空经济发展运营缺乏市场主导作用,目前仍采取以政府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政府不仅对郑州中欧班列的自身运营费用进行补贴,对来自其他地方集中到郑州的货物运费也进行全额补贴。这种运营模式不利于郑州中欧班列的长远发展和未来的独立市场化运营,甚至有可能会给未来郑州中欧班列实现独立的市场化运行埋下隐患。

(2)跨境金融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科学系统的金融服务体系对郑州航空货运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目前郑州航空货运的支付结算、抵押贷款等金融服务比较滞后。郑州支撑国际航空物流和铁路物流发展的跨境金融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和完善,需要借鉴国际航空货运产业金融服务体系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完善与健全跨境金融服务体系。

(3)货源需求及运输组织体系存在不足。充足的货源供给和需求对班列的稳定性和盈利性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当前,供应郑州中欧班列的货源中,来自京津冀地区的货源占比為30%,来自南方沿海城市的货源占比为40%,来自本地的货源占比为30%;来自欧洲返程运输的货物主要以日用品和酒类、果汁等食品饮料为主,这些商品是否被我国消费者接受和购买尚需时间检验。此外,如今中欧班列所用的货箱和入境货物不匹配,来自郑州的出境货物在卸货后,原货箱无法装载入境货物,若要解决转运装载问题,就需要重新长途调配合适的空货箱来装载入境货物,这无疑增加了货物运输成本。此外,中欧班列沿线各国铁路运输及关检规定存在政策差异,空运、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尚未无缝对接,这不仅限制了航空物流的业务规模,而且增加了物流运输成本。

(4)产业发展内部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序列是衡量一个城市所处层次的标尺,经济越发达,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高。经济发达的城市,占主导地位的第三产业往往在城市产业结构中占比高达70%。郑州作为河南省会城市,第二产业是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但是郑州第二产业的外向发展程度和人均市场需求等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系列问题,这对郑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障碍和困难。郑州作为拥有千万人口的省会城市,吸引着大量省内外人员前来求职就业,雄厚的人口基数、丰富的人力资源,将为郑州高成长性的服务业发展提供巨大的发展潜力,郑州的第三产业存在很大的拓展空间。

(5)郑州与中原城市群衔接度低。中原城市群是以郑州为中心,以许昌、新乡、洛阳、焦作、开封、济源和漯河等市为辐射的城市集群。从目前来看,中原城市群的一体化程度还比较低。郑州作为省会城市,没有充分发挥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例如,郑州在产业布局、技术合作、人才交流、金融流通等领域,对周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强,中原城市群各个城市之间的融合度不高,一体化发展程度较低,这无形中会影响郑州“一带一路”核心节点城市建设的发展。

3 郑州“一带一路”核心节点城市发展的对策建议

(1)优化市场机制及其功能定位。首先,改变政府主导的经营模式,推行以市场为主导的运营模式,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相关企业进行投融资创新,推动班列实现市场化运营;其次,合理控制财政补贴的规模和时限,建立直接财政补贴退出机制;最后,明确郑州的功能定位,借助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平台优势,把郑州打造成为“空中丝绸之路”核心区,发挥郑州“一带一路”核心节点城市的准确定位,最终提升郑州的国际竞争力。

(2)加快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增强金融服务功能。首先,建设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区,在集聚区内实现产业互补和规模化发展,通过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引导人们转变观念,鼓励人们将出境消费转变为境内消费;其次,推动产业链各环节一体化运行,吸引相关知名企业入驻集聚区,丰富境外货物的采购品种,与沿线国家建立长期的电商合作关系;最后,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创新开展跨境电商人民币结算、线上融资及担保等金融服务,增强金融服务功能。

(3)优化货源分布,加强郑州铁路枢纽的领先优势。加快推动郑州“米”字形高铁网络和城铁网络建设,加快建设郑州铁路货运线网,完善现有的货运体系,提升铁路货运集散和疏解能力,发挥郑州铁路枢纽的领先优势。同时,对郑州中欧班列的货源进行优化分布,进一步优化运输组织线路,加强与大型企业合作,出台相关鼓励出口的政策,为更多本土产品通过郑州中欧班列发往世界各地提供有利条件。

(4)调整产业结构,做好产业对接。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导,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能效率,保持战略性产业发展,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加快实现郑州产业结构调整,这些举措的落实将有利于提升郑州“一带一路”核心节点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坚持对接航空港区的高端產业、新型业态的发展方向,发展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发展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新型产业,促进郑州产业结构调整。提升郑州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加快以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业、金融保险业、现代物流业等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发展。借助发展郑州航空港和河南自贸区的先天优势,对外招商引资,适当给予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充分发挥郑州在人力资源、交通运输和信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挖掘本土有竞争力的规模以上企业和外资企业进行合作。通过产业对接、跨境合作,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5)拓宽经济发展空间,加快中原城市群建设。借鉴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进经验,提升郑州经济发展空间,加快城市建设、升级改善现有的产业结构。同时,统筹中心城区和卫星城建设,以郑州为中心,辐射许昌、新乡、洛阳、焦作、开封、济源和漯河等城市,统筹规划,实现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协同发展。

参 考 文 献

[1]李云龙.郑州在“一带一路”中的地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22):29-31.

[2]易雪琴.郑州融入“一带一路”路径分析[J].城乡建设,2017(20):46-48.

[3]何枭吟.“一带一路”建设中内陆节点城市临空经济发展建议[J].经济纵横,2015(9):13-16.

[4]崔晨涛.新常态下郑州融入“一带一路”快速发展的思路研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8(4):51-54.

[5]李玲.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刍议[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8(1):93-96.

[6]于越,曹立强.“一带一路”背景下郑州航空港临空产业发展规划[J].创新科技,2019(3):55-61.

[7]张平.“一带一路”倡议下郑州航空港的跨境电商业务发展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4):154-155.

猜你喜欢

郑州一带一路
Love Forever, Damon Salvatore
《关于郑州的记忆》(部分)
郑州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郑州擂台赛纪实
巧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