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研究

2019-06-30李妍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年11期
关键词:河南一体化

李妍

【摘 要】在破除妨碍城乡要素流动的新时代背景下,促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文章以河南省城乡劳动力市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河南省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在实现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措施,为推动河南省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河南;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11-0229-02

“三农”问题关乎国计民生,中央一号文件已经连续16年锁定“三农”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2019年《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坚决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作为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

1 河南省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概述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近年来在促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方面采取了许多创新性的措施。2019年7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实施方案》,要求除郑州市外,其他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实施方案》发布后,各地市纷纷出台户籍改革措施,取消户口迁入条件的限制,做到“零门槛”落户。这一改革举措对解决长期阻碍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二元户籍问题具有极大的作用。

2 河南省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2.1 城乡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不平等

2014年,河南省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合并,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017年,河南省将原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进行整合,开始实施全省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按照有关规定,农民工和灵活就业人员应依法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如有困难,可按照当地规定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这些政策的出台打破了城乡壁垒,进一步缩小了城乡社会保障差距,建立了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但是,由于城乡劳动力市场的规范程度不同,城乡劳动者的社会保障权益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城乡社会保障的覆盖率不同。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7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8 652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6 225万人,参保率为21.7%;参加失业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4 897万人,参保率为17.1%;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7 807万人,参保率为27.2%。

社会保障的保障水平不同。数据显示,由于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缺乏单位缴费部分的支撑,在保险支付水平上远远低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根据《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规定,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满15年的可以申请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转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按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办法计发相应待遇;在职保缴费不足15年的,要从职工养老保险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按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办法计发相应待遇。也就是说,在进行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时,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不能视同为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

2.2 城乡劳动力的异质化严重

近年来,河南省经济体系逐渐完善,制造业持续发力,尤其是2010年“富士康”入驻河南后,围绕其产业上下游的诸多企业和配套企业蓬勃发展,为河南贡献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尤其是针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岗位得到极大的释放。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企业产业升级步伐加快,自动化开始在各行业中得到普遍应用,低端、重复性的工作岗位正在加速流失,低技能崗位逐年减少。“富士康”公开表示,未来5年内,将用机器人取代八成的产线员工。河南省也加快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2019年以来,陆续与“华为”“阿里巴巴”“诺基亚”等合作,大力发展数字经济项目、重大技术创新项目。这些高端产业的发展,必然会对低技能岗位产生挤出效应。

2018年以来,河南很多企业都出现了招工难、人员就业也难的“两难”现象。这是因为企业对低技能岗位的需求在逐年下降,而现有的富余劳动力又不具有从事高技能岗位的能力。河南的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虽然已经比第一代农村劳动力有所提高,但整体文化程度仍然偏低。农村劳动力大多数聚集在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大部分没有接受过相关的职业培训,导致他们不仅无法享受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红利,而且由于他们所从事的岗位被自动化、人工智能所替代的风险大,因此反而降低了他们在城市的谋生能力。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中国农民监测调查报告》,2018年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比重比2017年下降2.0个百分点。

2.3 城乡劳动力收入不平等依然存在

根据《2018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8年,河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 874.19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0 989.1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 830.74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0 392.01元。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3.39%,而且人均消费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农村居民要比城镇居民高出9.3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农村居民不仅收入水平要远远低于城镇居民,而且储蓄能力较差。

城乡劳动力收入不平等的情况,促使大量青年、中年劳动力外出打工。根据《2018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中的数据显示,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51.5%,这其中,“80后”占50.4%,“90后”占43.2%,“80后”“90后”的青壮年劳动力已成为农民工主力。城乡劳动力市场由农村劳动力市场向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单向流动”仍占主体,从而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老龄化严重,甚至失去劳动能力,使得部分农村土地荒芜。

3 推动河南省城乡劳动市场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3.1 创新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城乡待遇差别

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城镇劳动者享受的社保水平较高,而农村劳动者享受的社保水平较低,甚至还存在部分空白,比如工伤保险还没有覆盖到农村劳动力,作为现代农业的主要经营形式家庭农场应如何缴纳社保等。

因此,一方面必须尽快填补制度空白,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扩大社保的覆盖范围。另一方面应促使居民社保与职工社保的真正接轨,彻底解决城乡社会保障待遇之间的差别。

3.2 完善农村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培训

受教育程度的差別是导致城乡劳动力异致化严重的主要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完善农村基础教育,加大投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改善教学设施,从而弥补农村基础教育资源的短缺。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职业培训,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畅通农民工接受职业培训的渠道,提供更加丰富的职业培训资源。

3.3 加快土地制度改革,探索现代农业经营形式

在我国,土地资源相对分散,从长远来看,满足不了农业现代化、集约化发展的要求。2019年8月通过的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规定,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可以入市,允许已经进城落户的农村村民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实现了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重大创新。在此基础上,一方面要简化农村土地在农业建设人群中流转的手续,另一方面要探索现代农业经营形式,引导现代农业向场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参 考 文 献

[1]李佳清.雄安新区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1).

[2]常莉.开封市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研究探讨,2019(4).

[3]曲广龙.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与对策-以西安市鄠邑区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9(12).

[4]吴日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民工就业转型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16).

[5]马珊珊.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途径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9(19).

[6]张玉鹏.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探析[J].热点透视,2018(1).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8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904/t20190429_1662268.html,2019-04-29.

[8]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7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mohrss.gov.cn/ghcws/BHCSWgongzuodongtai/201805/t20180521_294290.html,2018-05-21.

[9]河南省统计局.2018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ha.stats.gov.cn/sitesour-es/hntj/page_pc/zfxxgk/tzgg/articlecfa803b024634e0b9a3a3bcb445cee74.html,2019-03-02.

猜你喜欢

河南一体化
大相中原
Jokes Today
河南广电设立河南广播电视台
74年前的河南大饥荒
中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
《时代青年》(原《河南青年》)创刊60周年大事记
新闻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