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企业视角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分析

2019-06-30吴小妹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年11期
关键词:订单式人才培养问题

吴小妹

【摘 要】“订单式”培养是校企合作的一种有效人才培养模式,文章分析了该模式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促进作用,并从企业的角度列举了在“订单式”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优化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11-0215-02

“订单式”人才培养是指企业根据自身人才需求的情况,与相关学校签订培养协议,企业提前对合作院校的学生进行选拔,然后按照企业提出的人才要求,结合学校的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培养,学生在规定时期按要求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用工荒”等现象的发生,企业开始主动地与相关学校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订单式”培养方式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何更好地发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是值得学生和企业思考的问题。

1 “订单式”人才培养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促进作用

1.1 “订单式”人才培养有助于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用人需求情况与院校方协商具体的合作方式,包括订单人数、学生的培训方式和内容及学生进企业实习的时间等。在长期的订单培养合作过程中,企业每年都能从合作院校招到一定数量的学生,企业可以根据用工需要对订单培养学生开展相关理论与实践技能的培训,使学生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更好地适应企业岗位要求。此外,企业能根据自身用工需求,安排订单培养学生在最后一学期甚至更早的时间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这些学生整体上来说,在纪律性及知识技能的掌握方面都比社会上零散招聘的人员要强。“订单式”培养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

1.2 “订单式”人才培养有助于降低企业用人成本

员工培训的花费及薪酬是企业用人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与院校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的过程中,一方面,订单学生在学校和企业接受双重培训,这能够为企业节省部分培训费用;另一方面,订单学生到企业实习半年、一年甚至更长时间,学生实习也有工作产出,但是企业不需要支付和正式员工一样的费用,这就为企业节省了薪酬支出。因此,“订单式”培养能为企业降低用人成本。

1.3 “订单式”人才培养有利于企业识别优秀人才

“订单式”培养为企业和订单学生之间创造了更多的相互了解和磨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企业通过安排人员给订单学生上课等向其灌输企业经营理念及企业文化,能对学生各方面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有利于识别和吸引优秀人才。学生在这段时间也能对企业有更多的了解。如果双方能够实现良好的双向适应,将为企业留住优秀人才创造有利条件。

2 企业在“订单式”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笔者所在学校与多家企业合作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每到毕业季,部分企业订单班就会出现大批学生离职的现象,有些甚至出现所有订单班学生无一人继续留在企业工作的情况。这种现象的发生,严重偏离了企业寻求校企合作的初衷,企业前期的人力、物力投入付之东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作为“订单式”培养的主动方,企业存在哪些问题呢?

2.1 部分企业招聘缺乏远期规划,忽略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在订单招聘过程中,有些企业只考虑短期的工作需求,缺少长远的战略眼光,忽视了人力资源规划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没有依据企业发展的需求制定有关选拔、培养、开发的系列规划。部分企业缺少人才储备意识,只是考虑企业一时之需,未考虑员工个人发展空间,订单学生进入企业后看不到自己的职业发展前景,最终选择离开企业。

2.2 招聘工作不严谨,招聘环节随意

部分企业在订单招聘过程中,招聘流程过于简单,招聘人员职业素养一般,招聘工作不严谨,招聘工作随意性较强,未用科学的方法对面试学生进行全面评估,往往是通过简单的面试就草率决定学生的录取情况。有些企业未对学生应聘订单班的真实意图进行分析,录用了部分不诚心在企业就业的学生,这也是导致后续订单学生离职率高的原因之一。

2.3 部分企业对订单学生培养力度不够

企业与学校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有些企业非常注重对订单学生的培养,从组班团建到课程设置,从前期教学到后期实习安排,都非常花心思,也收到了良好效果。但是,有些企业对订单学生的培养力度远远不够,只是在订单招聘季时招了一批学生形成虚拟订单班,这些学生仍然在原班级学习,学生在校期间未接受企业的任何形式的培训,只在最后一个学期的时候到订单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生对订单企业缺乏归属感,也没有得到针对性的培养与提升。

2.4 企业与校内指导老师沟通交流有待加强

学生在订单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学校会为每位学生配置校内指导老师,要求校内指导老师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在企业的具体实习情况,并且要求学生定期提交实习周记,记录自己在企业的实习状态。很多时候,学生会在实习周记中或者与校内指导老师的交流过程中,吐露自己对订单企业的满意情况,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如果企业能加强与校内指导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对双方合作培养工作将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不管是企业,还是校内指导老师,都缺乏沟通的积极性、主动性。

2.5 企业未及时调整订单学生的薪酬待遇

订单式培养的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后,由于仍处于教学计划的实习期,部分企业支付给学生的实习工资往往比较低,并且在整个实习期里一般不做调整。实习初期,学生由于自身对企业的工作岗位还不是很熟悉,一般都能接受企业给予的实习工资水平,随着实习时间的增长,学生在岗位上完全符合其所在岗位的职业技能要求,他们实际上已经发挥着正式员工的作用,但是在待遇方面并没有随之提高。学生会与正式员工进行比较,当他们感觉受到不公平待遇时,工作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对企业的忠诚度也会受到影响。

3 优化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3.1 从长远规划角度对待订单学生招聘工作,重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

企业要转变观念,在订单招聘过程中,不能只考虑短期的用工需求,要从长远规划角度对待订单学生招聘工作,重视人力资源规划,根据企业发展的需求就人员选拔、培养及开发制定一系列规划。重视订单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结合学生特点,分类规划,制订相应的培养计划,让学生对职业发展感到有盼头,提高学生的组织承诺,降低学生离职率。

3.2 优化招聘甄选方案,严格把握招聘条件

企业要做好工作分析,明确所招的订单学生需要具备的能力与素质,设置人员甄选测评的标准,有针对性地根据岗位要求选拔合适的学生,减少订单学生因与岗位要求不匹配而离职的情况。此外,在招聘过程中要严格把关,尽量剔除不稳定的学生,例如只将订单企业作为顶岗实习企业而非就业企业的学生等,选拔稳定性较好、确实想在企业长期发展的学生进入订单班。

3.3 重视对订单学生的培养工作

企业对于订单学生培养工作的重视程度,从某种意义上将直接影响订单学生的培养质量。企业在完成订单招聘工作之后,应该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培养工作中,通过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参与课程开发与设置、选派企业师资给学生授课、安排学生进企业参观实习、为订单学生指定企业导师等方式,加大订单学生的培养力度,提升学生素质与能力。

3.4 企业与校方应该加强沟通,及时了解学生想法

“订单式”培养是校企合作的一种有效形式,要想取得较好的校企合作成果,校企双方要加强沟通、深入联系。企业方可以通过和校内指导老师的联系沟通,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想法,及时与学生沟通,帮助学生处理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排解心中的不满等,降低学生的离职率。

3.5 为订单学生设置动态实习工资待遇

目前,订单企业的普遍做法是在学生入选订单班之初就与学生约定固定的实习期待遇。在实习初期,学生一般不会有不满情绪,但是随着学生对所在岗位的职业技能熟练程度的提升,他们所能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但是在待遇方面并没有随之提高,部分学生会对此产生不满。企业可以尝试设置动态实习工资待遇,定期对订单学生进行业绩评价,根据业绩测评结果调整学生待遇,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4 结语

“订单式”人才培养是企业与高校合作的有效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企业只有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优化“订单式”人才培养策略,才能发挥其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促进作用。

参 考 文 献

[1]钟真.试论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訂单式”培养模式的问题与对策[J].西部皮革,2016(7):247.

[2]苏钟.GXGY职业学院订单式培养学生入职初期离职问题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3.

[3]李欢.A公司订单式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

猜你喜欢

订单式人才培养问题
航运类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职日语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