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益创业人才培养理论和实践模式

2019-06-30杨柳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年11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创新

杨柳

【摘 要】文章通过对公益创业人才培养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总结国内外理论的研究现状。以江苏财会职业学院公共管理系为例,对高校公益创业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由此探讨适合我国本土高校公益创业人才培养的路径。

【关键词】公益创业;人才培养;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11-0204-03

0 引言

当前,公益创业已经成为提供社会公共服务需求和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新思路。公益创业以青年为主,年龄结构主要集中在18~30岁。在校大学生是公益创业中最活跃的群体。2019年6月,由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编写的《中国公益人才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公益领域的人才培养与发展面临专职人员比例偏低、专业水平偏差、人员流动率偏高、人才供需不匹配等现实挑战,由此得出专业人才对公益行业输入存在较大的缺口。因此,本文针对高校公益人才培养理论及实践模式进行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公益创业人才培养理论的分析

1.1 公益创业的起源

公益创业一词是由美国人比尔·德雷顿(Bill Drayton)首创。公益创业的概念最早由哈佛商学院迪兹教授提出,他认为公益创业是在社会使命的激发下,个人或者社会组织追求创新、效率和社会利益的创业活动。伯恩斯坦(Bornstein David)的看法略有差异,他把“公益创业”看成是“非营利性”的企业行为,最终目标在于服务社会。两者对公益创业的理解角度不同,但两者都强调了公益创业的公益特性和社会特性。国际社会上其他组织目前对公益创业的界定通常以非政府组织机构或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等为主体对象,以提供公益性的社会产品,为社会群体大众服务,旨在于追求创业产生的社会价值。

国内学术界对公益创业的研究起步于2006年,《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刊登美国杜克大学胡馨的论文《什么是“Social Entrepreneurship(公益創业)”》,这是我国首次对公益创业做出系统解释的研究文献。潘加军等学者从人才培养出发,认为公益创业有利于锻炼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把公益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科研体系,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创新模式[1]。苏海泉则强调,同样具有公益性和社会性,大学生公益创业更加需要借助社会、政府、高校等方面的综合力量,提出建立综合的社会支持系统的必要性。目前,公益创业的研究在我国逐渐起步,但总体来说实证研究较少,还在初步探索阶段。

1.2 关于公益人才培养的研究分析

(1)国外对于公益创业教育的相关研究。近几年,公益创业人才的培养在大学创业教育与创新人才方面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公益创业教育成为高校的创新教育模式。公益创业教育(Social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的概念由哈佛大学教授格雷格·笛茨于2005年在论文《SocialEntrepreneurshipandEducation》中首次公开提出,将开展“培养能够识别机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创造社会价值的社会企业家”的教育活动统称为“公益创业教育”。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公益创业人才的培养,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高校相继设置了公益创业相关训练和服务项目,公益创业课程在有的高校成为大学生的必修科目。

(2)国内对于公益创业教育的相关研究。我国对于公益创业的研究起步于21世纪初,当前仍然处于起步探索时期。近年来,公益创业的概念逐渐走向大众,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推动下,公益创业已然成为新时代下的新兴事物,众多高校纷纷投入公益创业教育研究的热潮中。陈霂提出公益创业教育是新时代培育企业家精神的主渠道,他把概念引申到创业者的出发点上,认为公益创业者应怀有社会责任心,创业目的是为社会创造价值[2]。而对于公益创业教育的内容与方法,许多学者提出不同的看法。朱小峰认为公益创业的课程应当公益创业组织的构建、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资金渠道等相关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模拟真实环境、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公益创业实践,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3];唐亚阳等人指出公益创业的教学宜采用理论性教学和实践性教学两种方法,借助公益创业项目平台,使学生在教师或经验人士的指导下模拟公益创业[4]。赵凌云提出“线上+线下”的综合方式运用到公益创业教育中,“线上”教学顺应当前互联网教学的热潮,反映公益创业顺应时代新发展,突破传统课堂授课的局限性;“线下”教学着重于实务训练,使学生通过实地调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务体验活动可以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型学习向主动探索性学习转变,具体活动主要包括外出参访参会、社会企业家进课堂、商业计划书撰写、创业团队建设等[5]。

2 公益创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与实践

公益创业不同于商业创业,公益创业出发于公益视角,而非单纯的商业营利性。公益创业的发展推动了公益人才的产生,如何构建适合我国本土国情的公益人才培养模式,目前仍在探索之中。本文以湖南大学、江苏财会职业学院、岭南公益慈善学院为例,借鉴不同高校对公益人才培养的办学经验,做出以下总结。

(1)以项目为抓手。随着政府购买服务与公益创投项目的发展,为公益创业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江苏财会职业学院公共管理系以公益创业为驱动,在“理实一体,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指导下,与连云港市民政局、连云港市残联、连云港市妇联及相关区县等社会各界广泛开展深度合作,将社会工作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在日常教学中融和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文主义情怀,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支持学生创办了连云港市众和社会工作事务所、连云港市海英草社会工作事务所等5家专业社工机构,鼓励学生以机构为载体,积极参加公益创投项目实践。老师以实践训练带动理论学习,为学生提供政府机构及社会组织学习的实践机会。实行项目导师制,由专业导师引导学生开展公益创投项目的实践,社会工作专业老师带领学生先后多次参与公益创业项目的申报、运行、评估及督导工作,在实践中提升了学生的对公益创业的认知与专业拓展能力。湖南大学为了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成立了中国公益创业网、公益类创业孵化公司、大学生公益创业社团;另一方面通过加强第二课堂建设,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社会使命感、价值取向、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

(2)以就业为导向。高校对公益创业人才的培养,为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思路。江苏财会职业学院积极创办公益社会组织,与民政等政府部门,连云港市社工协会及其他社会组织开展多方合作,为学生的就业问题提供多元的帮助。扶持创办的连云港市第一家社会工作机构——连云港市众和社会工作事务所及其他4家社工机构。在学校大力扶持下,社工专业毕业生纷纷走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路。目前,机构已承接多个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多方面链接政府、社区、社会组织资源,吸纳更多的学生就业,实现了从自主创业到自主就业乃至吸纳其他社工学生就业的转变。随着越来越多的公益组织成立与快速发展,他们对拥有专业背景的学生青睐有加,能够提供越来越多的对口就业岗位。除此之外,不少企业的社会责任部门、政府的基层服务部门及学校、培训教育机构等,也对具有公益意识、服务技术的专业人才存在较大的需求。学院本身就整合了多家业内机构和企业资源,能够在就业方面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资源保障。

(3)以“校企社”为平台。岭南公益慈善学院深化“校、政、行、企、社”合作的办学理念,立足于公益人才培养与教育,抓住当前公益事业发展的良好契机,整合公益行业的优质资源,探索出构建“举办方主导、理事会参与、校企互动”的管理新模式。该学院由广州市民政局指导,广州岭南教育集团、无锡灵山慈善基金会、广州市公益慈善联合会、广州市社会创新中心等多家机构联合倡议发起,由广东省岭南教育慈善基金会筹募资金设立,与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校社合作”双主体办学模式。在创办岭南公益慈善学院的过程中,当地民政部门给予了政策及方向上的指导,集团方面主要负责办学资金和场地,公益组织则提供资金、资源支持,联合共建。学院先后扶持多家社会组织面向社区公益创投项目的申报和运行,同时扶持相关社区成立社会组织,组织学生面向社区开展公益服务。通过推动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三社联动工作,减轻了社区负担,满足了居民多元化需求,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

3 我国高校公益创业人才培养的路径思考

(1)完善公益創业课程教育体系。鼓励高校自主编辑教材,反对传统式的教条刻板教学,公益创业人才培养中注重激活学生的创业思维和公益认识。大学公益创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应包含职业能力核心课程、职业能力发展课程、综合应用实训课程。公益创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兼顾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两个方面,由专业教师或经验丰富的公益创业者授课,将专业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学生在系统学习的过程掌握主动性和灵活性,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项目课题,由项目导师亲自督导完成实务课程训练。高校可以自主创办公益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多开展公益创业大赛辅导等形式的课程教育和知识培训,为学生提供实践拓展的平台,从而通过实践训练课程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2)强化校企社融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国外的公益创业人才培养一般由商学院发端,经过长期的发展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个案研究。而国内对公益创业教育所配备的师资力量相对缺乏,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有必要的。国内高校应结合本土特点结合西方经验,公益创业教师队伍的建设不能局限于学校专业教师,也要聘请公益创业经验丰富的企业人士、社会组织负责人、优秀创业者等,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由校内教师和校外导师共同配合完成教学,使他们各有所长,互为补充。学校要积极加强高层次公益创业人才引进工作,探索建立创业导师培训机制。可以充分发掘校友资源,邀请公益创业成功的毕业生校友定期返校作报告和讲座,并担任实践团队、社团的校外指导教师等。例如,江苏职业财会学校就经常邀请考上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和江西财经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并在上海、苏州等发达地区担任一线社工主管的李捷同学和尹扣同学多次回校举办讲座,指导公益创业项目,担任公益创业就业指导老师。并邀请上海公益慈善教育中心副理事长徐本亮老师和无锡梁嫣红工作室梁嫣红老师担任公益创业指导老师。学校组建了一支理论与实践兼顾的公益创业教师团队。

(3)建立“服务+学习”人才培养模式。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和实践服务,强化对知识内容的吸收,加深对公益创业的理解和思考。书本提供的知识是有限的,仅仅依靠书本知识指导公益创业是不够的。因此,我国高校关于公益创业的课堂教育可以针对建立“服务+学习”的培养模式,学生在经过系统的公益创业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能够及时参与到志愿服务项目中,从而促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服务能力的提升。强化服务学习模式中的课程管理,严格把控各个环节的考核标准,做好每个学习服务环节的效果评估。在开展实践公益创业各项活动实践当中重视“反思”环节,将过程反思贯穿于整个实践活动的过程。

(4)推动“校社合作”模式,搭建高校、政府、企业互融的公益创业支持平台。高等学校尤其是职业院校应积极加强与政府、行业、企业、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可以和它们合作,将学校作为公益创业项目孵化基地,积极开发和培育公益创业项目,并将积累一定经验,创出一定品牌,可复制、可推广的项目向社会进行推广。同时,可以将学校作为公益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利用学校优势,加强对公益创新创业人才从项目理念、项目申报、项目运营、项目评估、项目督导等一系列培训。还要发挥政府的积极推动作用,制定相关公益创业政策,为大学生公益创业提供政策保障,减免相关税费,优化公益创业环境。进一步推动政府等部门组织牵头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为大学生搭建企业风险投资与公益创业项目的接洽商谈平台。高校要主动和政府、企业、行业、社区、社会组织、媒体等进行对接,请他们参与到学校公益创业人才的课程设置、授课讲座、实习实训、就业创业等全过程人才培养中,共同培养出用得上、留得住、有前景的新时代公益创业人才。

参 考 文 献

[1]潘加军.基于公益创业实践基础上的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7):61-63.

[2]陈霂.“众创”时代背景下高校公益创业教育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8(4):62-65.

[3]朱小峰.高职院校以教学改革为平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以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考试周刊,2011(13):17-19.

[4]唐亚阳,邓英文,汪忠.高校公益创业教育:概念、现实意义与体系构建[J].大学教育科学,2011(5):49-53.

[5]赵凌云.高校公益创业教育新探索——以社会企业创业课程的教学为例[J].青年学报,2013(1):12-16.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创新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