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实践研究

2019-06-30刘磊梁三来唐文霆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年11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对策

刘磊 梁三来 唐文霆

【摘 要】为了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虽然目前已有诸多高校开始推进这一策略的实施,但由于各高校对信息化不了解,导致高职院校在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遇到基础设施欠缺、缺乏信息化保障、教育资源匮乏、更新换代速度缓慢、缺乏信息化人才、缺乏运行机制等诸多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只有合理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提升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水平。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8.5;G4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11-0141-02

0 引言

信息化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潮流和必然趋势,因此为了适应信息化的趋势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壁垒,利用好信息化发展的契机,逐渐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可以帮助高校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促进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最终帮助高等职业院校尽快适应信息化社会,培养出适应当下社会发展的人才,实现信息技术与高职院校教育的有效结合。

1 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现状

1.1 高职院校教学环境信息化

实现高职院校教育的信息化,先要实现高等职业院校的环境信息化。环境信息化是指为实现信息化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信息化环境,比如现代化计算机与多媒体教学和校园网络的覆盖。目前,多媒体在课堂上的应用基本已经覆盖全国各地,这也是信息化发展的一大进步,但是对于校园网络的建设却一直难以得到有效提升,校园网络建设不全面、网速慢也是高职院一直以来的诟病。

1.2 高职院校教学资源信息化

各高职院校应该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建立拥有自身特色的资源库,同时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充分地利用既有的资源。但是就目前来说,大多数高职院校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学校资源,但是资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资源形式也比较少,再加上共享平台的缺失,导致资源得不到很好的利用。

1.3 高职院校管理系统信息化

高职院校的管理系统涵盖多个方面,主要有学生信息管理、档案管理、财务信息管理、学生生活管理等,但是目前为止,学校管理系统的共享化和全面性仍然有待提高。以学生生活管理为例,目前为止,大多数学校都在实行校园“一卡通”的应用,但是“一卡通”的功能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到目前为止校园“一卡通”实现学生学习、生活和出行全部功能的学校寥寥无几[1]。

2 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信息化基础设施欠缺,缺乏信息化保障

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是高职院校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缺乏基础设施,也就缺乏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保障。而基础设施的薄弱主要体现在硬件设施上面,很多高职院校本身信息化基础设施就比较薄弱,但又不愿意加强对这方面的投资,导致软硬实力发展不均衡的局面,信息化发展缓慢。那些落后的院校又无法通过信息化渠道获取先进院校的资源院校发展越来越缓慢。除此之外,高职院校的资源浪费现象也十分严重,很多院校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时候,会造成很多工程虚有其表,这样一来不仅无法促进院校发展,还会浪费学校的资源。

2.2 信息化资源匮乏,更新换代速度缓慢

高职院校的信息化资源无法满足高职院校教学和资源共享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信息化资源匮乏及更新换代的速度慢。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是逐渐发生变化的,但是很多院校喜欢固有的文化资本,无法做到及时地更新換代,那么就无法跟上时代发展潮流。此外,学校的传统思想严重,无法及时补充新时代的思想和教学资源,就会导致资源的匮乏[2]。

2.3 信息化人才缺乏,高职教师信息化素养低

要实现信息化建设就必须有专业的团队,不能盲目地追随时代。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工程,需要专业的信息化人员,但目前高职院校存在的一个现象就是缺乏专业的信息化建设人才、对院校教师缺乏信息化培训。这也是导致很多高职院校一直无法实现信息化的原因之一。

2.4 信息化缺乏运行机制,无法与教学做到有机结合

信息化建设对高校的开放性具有极高的要求,但是很多院校往往不愿意将自己的优势资源进行共享,因为学校的优势资源往往代表着学校的利益,所以如何平衡学校与学校、老师与老师之间的利益成为一个难题,这就需要学校制定完善的运行机制和政策,从而真正实现资源有效共享,做到信息化与教学的有机结合。

3 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3.1 增加信息化建设投入,合理配置经费

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高职院校需要从基础开始做起,增加对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投入,保证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一个稳定的保障。在对信息化建设进行资金投入的时候,要对学校的信息化程度进行摸底,然后再进行规划,保证信息化建设的规模符合学校的发展。

除此之外,学校还要对学校的各个项目和各个部门进行实际情况分析,从而保证投资经费的合理分配。在经费分配的问题上要做到具体化,要求各部门和项目对建设经费做到信息明确化,从而保证经费的不滥用、不浪费。学校应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在自身财政经费和财政能力不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积极响应政府政策和申请政府支援。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和社会企业进行合作,既可以实现信息化建设,又可以为人才提供实训基地和就业机会。

3.2 提升院校资源质量,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对学校信息化资源的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信息化资源平台的建设,二是资源的建设。对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信息化资源库和资源共享平台。信息资源库的建设首先必须依托信息化基础设备,其次要对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这就对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及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资源进行更新换代,从而保证与时代脉搏的同步,同时要让自己的教学资源不断与外来的优秀资源进行整合,从而保证其多样化和丰富性。

资源共享平台是建立在资源库基础上的,只有不断丰富资源库的内容,才能有实现资源共享的基础和资本。除此之外,要实现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也必须依靠信息化技术。信息共享不仅要实现老师与老师之间的共享,还要实现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共享。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家对更多优质资源的利用。

3.3 提升教師信息化意识,建设专业信息化团队

高职院校要想实现信息化建设,信息化专业人才团队的组建是重中之重。一个学校的信息化,必须要求学校领导、老师及专业人才都具备信息化的专业素质。教师是教育行业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力量,所以高职院校教师是否具备信息化专业素养对于一个院校的信息化进程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学校必须不定期地对教师进行信息专业化技能培养,以保证教师的信息化能力,同时对教师的信息化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而是要对教师进行理论知识和技能实操的综合性培养。

对信息化专业人才的要求应该更高,因为这些人要对院校整体的信息化设备进行搭建、管理、运营、维护、修复等多项工作,所以这些专业人才必须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才能够保证学校信息化设备的正常运行。学校应定期对这些专业人才进行技能培训,从而保证专业信息化团队的实力[3]。

3.4 建立信息化管理体制,促进信息化有效发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要想保证高职院校信息化的稳步发展和运营,就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也必须有一个规范和完善的管理体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信息化体系的规范运营。

首先,必须建立管理制度,目的在于规范信息化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从而保证校内信息化设施的稳定运行。教育部门也可以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制度,以此保证学校和学校之间信息化的共享。其次,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信息化机构,以实现信息化的集中管理,保证校园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统一与协调。再次,给予信息机构一定的权利,确保该机构在维护校园信息化建设时具有一定的资本,从而为其实现院校的信息化提供给一个良好的环境[4]。

4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入高职院校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经之路。就目前的状况来看,虽然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是教育资源的共享体系仍然比较落后,鉴于高职院校的信息化不仅要建设,更要应用,所以对于院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也极为重要。在信息化建设推进的过程中,要做到各环节与部门协调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高职院校信息化的不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张翠云.河北省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8.

[2]赵雪磊.浅论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8(20):441.

[3]宋歌.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探索与实践——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8(14):24-25,32.

[4]周玉芬.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历程——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17(12):13-16.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